|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杭州医学院 (最高/最低分) | 成都医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护理学 | 2021 | 综合 | -/571(平行录取一段) | /() |
| 护理学 | 2020 | 综合 | -/577(平行录取二段) | /() |
| 护理学 | 2019 | 综合 | -/577(平行录取二段) | /() |
| 护理学 | 2018 | 综合 | -/572(平行录取二段) | /() |
| 护理学 | 2017 | 综合 | -/560(平行录取二段) | /() |
|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杭州医学院 (最高/最低分) | 成都医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护理学 | 2021 | 理科 | 532/524(本科二批) | 537/508(本科二批) |
| 护理学 | 2020 | 理科 | 550/541(本科二批) | 555/516(本科二批) |
| 护理学 | 2019 | 理科 | -/557(本科二批) | -/529(本科二批) |
| 护理学 | 2018 | 理科 | -/534(本科二批) | -/524(本科二批)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较系统的护理学及相关的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基本的 临床护理能力、初步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科研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在 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从事护理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护理学及相关的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和基本技能,接受临床护理及护理科研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为护理对象提供整体护理的基本 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与护理学相关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 知识;
2.掌握护理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掌握常见病及多发病的防治及护理原则;
4.具有应用护理程序为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的基本能力;
5.具有初步配合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和应急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6.具有与护理对象和相关专业人员有效沟通与合作的能力;
7.熟悉防治传染病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知识;
8.熟悉不同人群卫生保健及健康促进的相关知识和方法;
9.了解国家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
10.了解护理学科的发展动态及趋势;
11.了解中医护理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方法;
12.具有创新思维及评判性思维能力,树立终身学习、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和推动专业发展的 理念;
13.具有初步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及科研能力;
14.具有人道主义精神以及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奉献精神;
15.具有尊重他人、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及符合职业道德标准的职业行为;
16.树立依法执业的法律观念,具有在执业活动中保护护理对象和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 能力。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护理学、人文社会学。
核心课程:人体解剖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病原生物学、健康评估、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 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精神科护理学、社区护理学及护理伦理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一定量的教学实践(临床见习)以及不少于40周的毕业实习,以 确保学生获得足够的护理实践技能训练。实习科室包括内科、外科(含手术室)、妇产科、儿科、 急诊科、精神科等临床科室及社区卫生保健机构。此外,安排一定时间的科研训练以培养学生基 本的科研能力。毕业论文可以采取个案报告、综述、科研论文等多种形式。
在学习期间,还应安排一定量的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主要专业实验:包括基础医学实验和护理学专业技能实践两部分,主要有人体形态与机能实 验(包括解剖、生理、病理生理、药理、免疫等)、基础护理学技能实践、健康评估技能实践以及内 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救、精神科和社区护理等专科护理技能实践。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浙江 | 护理学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71 |
| 新疆 | 护理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02 |
| 贵州 | 护理学(临安校区)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59 |
| 四川 | 护理学(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临安校区就读)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24 |
| 广东 | 护理学(非定向)(办学地点:临安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19 |
| 安徽 | 护理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93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四川 | 护理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08 |
| 文科 | 523 | ||||
| 宁夏 | 护理学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8 |
| 陕西 | 护理学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4 |
| 贵州 | 护理学(天回校区)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53 |
| 广西 | 护理学(4920元/年,在天回校区办学)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4 |
| 江西 | 护理学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38 |
| 福建 | 护理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17 |
| 安徽 | 护理学(4920元/年)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57 |
| 内蒙古 | 护理学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1 |
杭州医学院坐落于享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杭州,是由浙江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高等医学院校,也是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唯一一所直属的医学本科高校。
历史沿革:杭州医学院的前身为创建于1925年的浙江省立女子产科学校,历经浙江省立杭州高级医事职业学校、浙江省杭州卫生学校、浙江省卫生学校、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2016年升格为医学本科院校,至今已有90多年办学历史,是省内开设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及健康产业相关专业最多的医学院校之一。浙江省医学科学院的前身为创建于1928年的杭州热带病研究所,历经浙江卫生实验院、浙江医学科学院、浙江人民卫生实验院、浙江医学研究院等,1987年更名为浙江省医学科学院,是我省规模最大的公益类综合性医药卫生科研机构。2019年,原浙江省医学科学院与原杭州医学院整体合并组建新杭州医学院。
办学条件:现有临安、滨江、黄龙三个校区和青山湖科创中心。学校占地754亩,校舍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01亿元,建有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全文资源等20余种国内外权威专业数据库;有直属附属医院1家(浙江省人民医院),非直属附属医院13家,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近两百家。
师资队伍:学校在职教职员工1000余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5人,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高等学校钱江学者特聘教授、省“万人计划”杰出人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等36人。有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省劳动模范等13人,全国、全国科技系统、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4人,浙江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18人。
学科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共9928人。有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三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公共卫生、药学、生物与医药三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建有临床护理学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4个省级一流学科(B类);微创外科、生物医药等2个浙江省医学重点学科群;病原分子生物学、劳动卫生学、药学等17个厅局级重点学科(支撑学科、创新学科)。开设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技术、药学、护理学等21个本科专业。拥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十三五特色专业2个。
人才培养: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涌现出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全国优秀乡镇卫生院院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一大批德艺双馨、甘于奉献、广受赞誉的杰出校友。丰富的校园文化、先进的教学设施和日趋广泛的合作交流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了良好条件。近三年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均达95%以上,毕业生毕业一年后就业率在全省本科院校排名中连续三年名列前三。
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建有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实验动物和安全性评价、医学生物工程疫苗研究开发、药物安全性评价技术研究、胃肠病学、肿瘤分子诊断与个体化治疗、神经精神疾病药物研究、内分泌腺体疾病诊治研究、生物标志物与体外诊断转化),2个省工程研究中心(消化道肿瘤诊疗与药物研发、新型疫苗),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有国家食药局药物GLP中心、国家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毒种保存中心、浙江省血吸虫病防治中心、浙江省实验动物管理办公室等18个科技服务平台。近五年(2017−2021年)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575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138项,省部级及以上成果奖励23项,国家授权专利510项,在国内外高水平的学术刊物上年均公开发表论文超过500篇。公开出版发行《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浙江实用医学》《浙江医学教育》等学术期刊。
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美国加州浸会大学开展合作办学,开设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与英国西英格兰大学、南威尔士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大学、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罗马尼亚瓦西里戈迪什西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高校开展学生联合培养,推动学生国际交流,拓展国际视野;搭建教师海外进修平台,引进来自葡萄牙、罗马尼亚等国家的外籍专家教授,促进学校师资国际化发展;不断深化与世界卫生组织、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美国马里兰大学、南加州大学等国际组织和世界知名高校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探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签署了血吸虫病防治研究合作备忘录,不断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
发展目标: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担当。杭州医学院正紧紧围绕浙江省“两个高水平”建设目标,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具有人文关怀理念、求真博爱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为根本任务,以建设医教研协同、产学研用一体、特色鲜明、具有独特优势的高水平应用型医科大学为目标,不断增强办学实力,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医学教育,为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杭医力量。
学校的学费、住宿费等收费标准严格按照浙江省物价局文件和有关规定执行。本科专业实行学分制收费办法,新生入学时按学年制学费标准预交学费,按学年结算,专科专业实行学年制收费办法。
(一)工科类、医学类专业
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预防医学、护理(三年制)、药学(三年制)专业,学费为6300元/生·学年。其他工科类、医学类专业,学费为5500元/生·学年。
(二)其他专业
应用物理学、生物技术专业学费为4800元/生·学年。
学校的学费、住宿费等收费标准严格按照浙江省物价局文件和有关规定执行。4人间1600元/生·学年,6人间(含5人间)1200元/生·学年。
联系方式:招生热线:0571-87692654
学校招生网网址:http://zs.hmc.edu.cn/
官方咨询QQ群:321618394 / 610934355
杭州医学院招生办微信公众号:hzmzsb
成都医学院前身为第三军医大学成都军医学院,建校于1947年,2004年整体移交四川省管理,是一所集教学、科研、医疗为一体的医学本科院校。学校2011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2年成为国家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2013年高标准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2015年作为四川省首家申请专业认证的医学院校,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2017年获批四川省省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8年成为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建设院校,获批“四川省远程继续医学教育试运行机构”,成为全国首批“老年医学培训中心(西南)”;2019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被确定为四川省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2020年成为四川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重点培育”单位。2022年学校临床医学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标志着学校临床医学学科已具有较高国际学术影响力。
学校占地面积1500余亩,现有全日制在校硕士及本专科学生14300余人。面向全国2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有24个本科招生专业。其中教育部“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技术、护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学、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生物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生物制药、麻醉学、应用心理学、卫生检验与检疫、健康服务与管理)。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15人,其中高级职称479人,占52.3%,具有博士、硕士学位720人,占78.7%。硕士生、博士生导师470人。现有特聘国家“长江学者”“中科院百人计划”国家级人才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6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4人,天府峨眉计划专家8人,天府青城计划专家5人,四川省卫生健康领军人才2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44人,四川省卫健委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42人。学校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2个——“临床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高等学校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基地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四川省重点实验室1个,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四川省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中医药二级科研实验室3个,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7个。2013年,学校“四川养老与老年健康协同创新中心”成为四川省首批协同创新中心。
近三年学校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4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84项,厅局级项目207项,课题经费达4500万元,专利90项,发表科技学术论文850余篇。《成都医学院学报》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学校高度重视国际交流合作,先后与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美国杜兰大学、荷兰南方应用科技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德国不莱梅应用科技大学、泰国易三仓大学等10余所国外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开展全方位合作。学校与新加坡卫生部合作开展的护理奖学金项目,每年为护理专科学生赴新加坡学习和工作搭建了平台,该项目提供全额学费和生活费。
学校有直属附属医院1所: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共建附属医院7所: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第三附属医院、第一附属中医医院、附属妇女儿童医院、附属老年医院、附属肿瘤医院、附属中医医院;非直管附属医院15所;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23个。为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早接触科研、早接触社会提供有力保障。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创建于1948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与康复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编制床位1500张。2014年,被认定为国家第一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学校秉承“博学博爱、精益求精”的校训,坚持“玉汝与成、至善弘医”的成医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四个回归”教育理念,注重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及人文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形成“根于军魂、本于医道、突出应用、追求精淳”的育人特色。近几年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参加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大赛,共获得全国总决赛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三等奖2次,药学专业学生团队获第二届全国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世界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医学影像学专业学生团队获“泰山杯”全国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大学生(本科)实践技能大赛团体二等奖,护理学专业学生团队获第二届全国护理专业本科临床技能大赛团队三等奖。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和创业计划竞赛中累计获国家级银奖1项、铜奖6项,省级金奖13项、银奖40项、铜奖96项,2019年获得四川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组织奖”。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累计获国家级铜奖9项,省级金奖7项、银奖4项、铜奖29项,学校连续两年获得四川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组织奖”。学校的志愿服务项目累计获得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国赛银奖2项、省赛金奖2项、银奖1项。学校富有特色的军乐团和国旗护卫队,传承了“根于军魂”的办学特色,已成为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此编辑条目见"招生简章"栏
1.严格执行国家招生政策和规定,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2.根据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生源情况确定调档比例,调档比例一般控制在招生计划的120%以内。平行志愿投档的省(直辖市、自治区),投档比例为1:1。
3.实行顺序志愿填报的省(直辖市、自治区),我校优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在第一志愿录取未满额的情况下,接受非一志愿考生。对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录取,按照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政策规定执行。平行志愿投档考生则按教育部和所在招生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相关政策录取考生。
4.内蒙古自治区实行招生计划1:1范围内按专业志愿排队录取的录取规则。
5.我校对国家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规定的加、降分政策均予以认可,在录取时以加分或降分以后形成的特征分作为录取和安排专业的依据。
6.对考生报考的专业录取时按照“专业级差”规则,第一专业志愿与第二专业志愿之间级差为2分;第二专业志愿与第三专业志愿之间级差为2分;第三专业志愿以后各专业间不再设置级差分数。当考生所有专业志愿无法满足时,对服从专业调剂的,调剂到其他专业录取,对不服从调剂的予以退档。
7.各专业无男女考生比例限制,对往届生和应届生的录取看待无差别。
8.体检要求:
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要求,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执行。鉴于医学院校各专业学习及就业的特殊性,本着从对考生负责、维护考生利益的原则出发,对考生身体状况做如下说明:
(1)考生患有《指导意见》第一条列出的六大类疾病,所有专业不予录取。
(2)色盲、色弱考生不予录取专业:临床医学、中医学、儿科学、医学影像学、麻醉学、预防医学、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学、药学、药物制剂、中药学、护理学、智能医学工程、卫生检验与检疫、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应用心理学、护理。
(3)不能准确识别红、黄、绿、兰、紫各种颜色中任何一种颜色的导线、按键、信号灯、几何图形考生不予录取专业:除同色盲、色弱两类列出专业外,还包括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公共事业管理、健康服务与管理。
(4)考生患有《指导意见》第三条第四项、第五项、第六项、第七项、第九项列出的相关疾病考生不宜就读涉及专业:医学类各专业、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技术、应用心理学。
(5)考虑到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特殊性,建议肢体功能障碍考生慎报我校相关专业。
(6)建议报考护理学专业男生身高1.62米以上,女生身高1.58米以上。
9.各专业考生进校后所学外语语种均为英语,我校未开设除英语之外的其他外语语种教学,建议非英语语种考生慎重考虑。
10.新生入学后,我校将进行身体状况和入学资格复查。复查不合格者,将视不同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凡弄虚作假者,一律取消入学资格。
11.招生录取结果将通过学校招生网站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招办等正规渠道及时向社会公布。

成都医学院食品营养与健康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食品营养与健康和护理学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食品营养与健康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食品营养与健康和护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

成都医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食品质量与安全和护理学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食品质量与安全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食品质量与安全和护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

成都医学院应用心理学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应用心理学和护理学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应用心理学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应用心理学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应用心理学和护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应用心理学

成都医学院生物技术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生物技术和护理学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生物技术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生物技术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生物技术和护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生物技术和护理学录取

有很多学生会在成都成医一附院护士学校和四川成都护理学校二个学校中做选择,究竟是报四川成都护理学校好,还是报成都成医一附院护士学校好呢?小编从以下几方面给大家做个分析:(1)学校是不是重点学校(国家重点、省重点、市重点);(2)对比成都成医一

有很多学生会在成都成医一附院护士学校和济南护理学院成都校区二个学校中做选择,究竟是报济南护理学院成都校区好,还是报成都成医一附院护士学校好呢?小编从以下几方面给大家做个分析:(1)学校是不是重点学校(国家重点、省重点、市重点);(2)对比成

有很多学生会在四川成都护理学校和成都成医一附院护士学校二个学校中做选择,究竟是报成都成医一附院护士学校好,还是报四川成都护理学校好呢?小编从以下几方面给大家做个分析:(1)学校是不是重点学校(国家重点、省重点、市重点);(2)对比四川成都护

有很多学生会在济南护理学院成都校区和成都成医一附院护士学校二个学校中做选择,究竟是报成都成医一附院护士学校好,还是报济南护理学院成都校区好呢?小编从以下几方面给大家做个分析:(1)学校是不是重点学校(国家重点、省重点、市重点);(2)对比济

成都医学院智能医学工程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智能医学工程和护理学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智能医学工程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智能医学工程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智能医学工程和护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成都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生物医学工程和护理学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生物医学工程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生物医学工程和护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