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理工学院创办于1997年,是一所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法学、医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位于“武汉•中国光谷”,占地82.8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0.30万平方米,坐落在美丽的梅南山麓,被亚洲最大的城中湖汤逊湖三面环抱,欧式风格建筑掩映在青山绿水之中,风景如画,是全国十大美丽湖景校园之一。
学校设有人工智能学院、智能建造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健康与护理学院、商学院、文法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影视传媒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通适素质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现代产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3个学院,开设56个本、专科专业。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硕士研究生、国际学生17000余人。
一、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并已在多数学科领域中形成了若干有特色、有影响、有潜力的教学科研团队。现有教师956人,博士241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50.1%,博士学位教师占比25.2%,双师双能型教师占专业教师的40.6%。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18人,外籍专家教授20余人。
◆教学科研生活设施。每个学院拥有一座教学实验大楼。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数、教学用计算机台数等均超过教育部“部颁标准”。校园信息化位居全国同类高校领先水平。
建有一流专业实验室180个,功能涉及各学科门类,拥有工业机器人实验室、VR技术实验室、3D打印实验室、大数据实验室、网络安全实验室、物联网技术实验室、无人机低空遥感实验室、离子色谱实验室、生物信息实验室、摄影棚、空中乘务实训仓等一大批科技前沿实验室。图书馆建筑面积3.52万余平方米,环境优雅、设施先进,纸质藏书173万册,电子图书217.9万册,中外文电子资源数据库125个。
各类设施齐全,安全保障体系完备,实验教学中心、创新创业中心、学术交流中心、大学生服务中心、大学生活动中心、教师公寓和食堂、3D影院、标准化学生公寓、国家标准体育运动场、俱乐部、健身中心、金融服务网点、医院、超市等一应俱全。
建有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203个,其中省级实习实训基地2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1个、湖北省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1个。
二、办学特色
学校坚持特色发展战略,始终致力于培养高素质人才。
把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崇高使命和责任。创建并实施大学素质教育“三二一”人才培养体系,“三”即三维素质培养目标,“二”即二条基本路径,“一”即一套评价系统。
三维素质培养目标,以提高大学生素质为根本目的,制订“通适素质教育为基础、专业素质教育为核心、创新素质教育为高阶”的三维一体、协同推进人才培养方案,实现“通适素质过硬、专业素质扎实、创新素质突出”三维素质培养目标。
二条基本路径,一是“全息场”德育,即德育主体通过德育内容、德育方式、德育环境、德育制度四要素耦合成“全息场”,作用于德育客体,实现德育目标。二是“开发·内化·创新”教学,即开发学生潜质潜能,促进学生将知识内化、创新,形成和发展素质,实现传授知识向培养素质转变,从根本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套评价系统,即以素质分为计量单位,运用信息化和大数据技术对大学生“通适素质、专业素质、创新素质”进行量化测评,构建“素质分制”评价系统。
形成了“以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学科专业技能竞赛为路径,专业素质教育、通适素质教育、创新创业素质教育有机结合,突出立德树人、全面发展、专业能力和创新创业”的三维人才培养特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模式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肯定。
学校办学特色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肯定,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原北京大学校长丁石孙亲笔题词:“坚持成功素质教育,培养更多成功人才”。
2015年,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组成了“武昌理工学院创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组,进行了为期一年多的深度调研,形成了“武昌理工学院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主要经验及建议”调研报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中央书记处书记杜青林批转的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武昌理工学院在培养人才方面所作的有益探索,值得推广。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题为《武昌理工学院创新大学生素质教育模式》的专题简报,向全国高校推广武昌理工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
2017年5月25日,全国政协、教育部、湖北省政府、省政协、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发展战略规划办领导和专家就落实刘延东副总理批示来校召开了现场办公会。
大学素质教育“三二一”人才培养体系,有效促进了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社会影响。500余名国内外专家学者、领导来校考察。10余所高校学习借鉴该校大学素质教育经验和做法。著名教育家潘懋元、杨叔子、杨福家、李培根、瞿振元、顾海良等来校指导,给予高度评价。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国内动态清样》等主流媒体,纷纷报道该校大学素质教育的典型经验和成效。
三、办学成就
◆人才培养质量。
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达95%,毕业生签约率曾连续两年位居湖北省属高校第一名;历年高考招生录取分数线稳居同类高校前列;考研考公率位居同类高校前列,近30%毕业生就职于国家500强企业和国内大型企事业单位,涌现出一批年薪在20万以上的就业“高薪族”。培养出了华为“天才少年”张霁,著名企业家卢伟坚、解砾,大学教授张孜仪、李锴、管乐、张新平等一大批优秀人才。学生自主创业蔚然成风,成功创业者近3000人,资产过千万的达千余人,不少校友创业的公司资产达到数千万乃至上亿元,有的校友公司资产达百亿。学校多次获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100强”“中国就业竞争力民办大学”等殊荣。
学生创新素质。近年来,学生获省部级及以上各类奖项5600余项,其中德国IF设计奖5项、红点奖2项,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大赛、机器人大赛、工程算量软件大赛等国家级大赛一等奖103项;学生发表论文近1000篇,获专利312项,发表小说、诗集30余部;编剧、拍摄电影5部,其中一部为院线电影,一部荣获中宣部微电影大赛三等奖。
◆ 教学及科研标志性成果:
· 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 全国同类高校中唯一独立承担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综合性试点任务
· 全国高校中唯一拥有“素质教育研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 全国同类高校中唯一获得第六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全国同类高校中唯一获得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 全国同类高校中唯一主持制定ISO国际标准
· 全国同类高校中唯一主持获得三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 全国同类高校中率先设有海外校区
· 湖北省同类高校中率先拥有研究生工作站
· 湖北省同类高校中率先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 湖北省同类高校中率先拥有省级协同创新中心
· 湖北省同类高校率先拥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拥有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2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2个;国家级和省级一流课程15门;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7个;获得国家级和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拥有国际标准研究平台和省级科研平台5个;主持制定2项ISO国际标准(同类高校唯一);获得国家级和省级科技奖7项。位居全国同类高校前列。
◆ 国际化竞争力。学校连续三年位居“中国民办大学国际化竞争力排行榜”第二名。学校实施开放办学战略,不断加大国际化人才培养力度,在国际合作办学方面起步早、范围广、数量多、竞争力强。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意大利、日本、韩国、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的50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在同类高校中率先招收国际学生,现有在校国际学生300余名,并在日本大阪、法国巴黎、加拿大尼亚加拉开办有海外校区,与加拿大尼亚加拉学院合作成立“中加学院”,与韩国多所高水平大学合作成立了“中韩学院”,开班本硕连读项目;与美国、英国、加拿大等顶尖名校开设本科预科班或硕士直通班,为学生出国留学深造、国外带薪实习、海外游学和就业开通了直通车。近年来,学校先后为1000余名学生提供了赴美国、加拿大、法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学习交流、读本升硕的机会。
四、社会声誉
学校的校训“追求卓越、走向成功”成为学校的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形成了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是一所享有盛誉的文明校园、平安校园、魅力校园、书香校园、生态校园、双创校园、无疫情校园。
学校被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连续两届授予“湖北省级文明校园”,被中共湖北省委高校工委和湖北省教育厅授予“湖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高校”称号,荣获湖北省“十佳书香校园”、“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在“中国大学本科教育最具公信力排行榜”位居全国本科高校第144位,全国仅两所民办高校上榜。学校包揽全国六大权威媒体2019年度教育总评榜全部“第一名”:获评新华网“中国品牌影响力民办高校”第一名,央广网“中国影响力民办高校”第一名、腾讯网“品牌实力民办大学”第一名、新浪“最具品牌影响力民办高校”第一名、网易“就业竞争力高校”第一名、搜狐网“品牌影响力民办高校”第一名。多次入选“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100强”、“中国十大品牌民办大学”、“中国最具综合实力民办高校”等。
学校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和专业兴趣,充分满足学生的专业要求,高考录取过程中,经请示生源地招生主管部门同意,对已投档的学生按照第一专业志愿录取;新生进校后可依规转专业。
学生修满学校规定的学分,颁发武昌理工学院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武昌理工学院学士学位。
专科生经学校考试合格可以升入普通本科。
学校面向全国计划招生,按生源所在地的高考录取批次线择优录取。
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超过95%
学校坚持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学校的“一把手”工程,建立了“三全三动两结合”的工作机制。“三全”就是学校领导亲自抓,学院领导亲自带队跑市场,全校教职工全员参与就业工作,对学生就业实行全程指导,引导学生全方位就业;“三动”就是学校主动跑市场和多家企业合作建立就业阵地,家长互动积极参与就业工作,学生积极行动参与市场竞争。“两结合”就是就业与实习相结合,大型综合招聘与小型专场招聘相结合。全力以赴努力为每一个毕业生寻找工作岗位,初步探索出符合我校实际情况的就业工作思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超过95%,居同类高校前列。
艺术考生报考须知
1、考生需参加200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填报志愿(湖北省代码2118,外省以当地招生部门公布为准),我校通过网上招生系统择优录取;
2、我校认可各省省联考成绩;
3、点击我校网站,利用网上报名系统报名(详见网站说明)。
1、平面艺术设计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较好平面广告设计表现技能,具有先进的设计思想、丰富的创意思维和艺术表现能力,能够独立从事平面广告艺术设计,能够利用现代化的手段从事广告设计与策划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实用型人才。
二、主要课程
素描、色彩、艺术概论、民间美术、标志设计、CI设计、书籍装帧、图形设计、广告学、广告摄影、网页设计(flash)、展示设计、包装设计、招贴设计、电脑辅助设计软件(Potoshop、Corel、AutoCAD)字体设计、POP售点广告等。
三、学制:四年
四、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2、环境艺术设计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室内外装饰设计、城市景观、园林设计、综合商业空间设计等专业能力、能在装饰设计公司、广告公司、城市规划管理部、大型企业及学校从事环境艺术设计和理论教学的实用设计人才。
二、主要课程
素描、色彩、艺术概论、构成设计、室内设计基础、人体工程学、室内外空间设计、展示空间设计、商业空间设计、园林景观设计、建筑工程预算与合同、建筑表现技法、雕塑与壁画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三、学制:四年
四、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3、动画艺术设计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动画设计与制作能力,熟练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编辑、应用技能,能在影视传媒、网络、广告、新闻媒体等单位从事动画创意设计、计算机仿真与游戏、影视广告制作等复合型人才。
二、主要课程
素描、速写、色彩、艺术概论、动画概论、线描、构成设计、三维动画、动画造型设计、动画方案与策划、动画影听语言、动画剪接编辑合成、动画分镜头设计、影视广告设计与制作、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三、学制:四年
四、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4、电脑艺术与设计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一定的艺术设计理论知识和审美能力,熟练掌握各种平面和立体设计的电脑艺术设计基本知识和技能,能从事各类设计机构、设计公司、广告公司,以及新闻媒体的设计室、美编室专用人单位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主要课程
素描、色彩、设计概论、艺术概论、字体与图形设计、企业形象设计CI、CORW、PHOTOSHOP、招贴设计、标志设计、包装设计、动画设计、FLASH、广告摄影技术、3DMAX、CAD等。
三、学制:三年
5.广告制作与策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综合造型基础与综合设计基础的理论与技术,掌握广告策划与制作、设计以及营销管理的系统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利用现代化的手段从事广告设计与策划的应用型人才。
二、主要课程
素描、色彩、艺术概论、广告学、广告文案与创意、市场营销学、广告经营与广告管理、广告传播学、广告心理学、广告摄影、计算机图形设计、平面广告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网业设计、包装设计等。
三、学制:三年
6.多媒体设计与制作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动画设计理论和技能,具有较扎实的文工结合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在影视、媒体、广告、新闻等部门从事原画、动画创意设计、计算机仿真与艺术设计、三维、电视广告制作等方面的实用型专门人才。
二、主要课程
素描、速写、色彩、线描、艺术概论、构成设计、影视制作、动画技法、原画、动画设计、短片制作、人物设计、动、植物设计、多媒体原画技术与应用学等。
三、学制:三年
历史文化厚重 办学成绩显著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是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由中国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与成都理工大学于2000年在亚洲最大的受控核聚变实验基地创办。学院秉承“两弹一星”精神和“四个一切”核工业精神,恪守成都理工大学“穷究于理、成就于工”的校训,形成了“敢为人先,奋发图强,育才树人,追求卓越”的大学文化。
学院在同类院校中首批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形成了以工学为主,涵盖理、工、经、管、文、艺术、体育等七大门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学院面向全国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在校生近20000人,已为社会输送优秀毕业生80000余名。学院先后荣获“中国一流高等独立学院”“全国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竞争力20强”“四川省高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教育教学管理示范院校”“全国教育管理创新十大独立学院”“中国十大优势专业独立学院”“全国最具办学特色示范院校”“全国最具社会满意度示范院校”“全国教育现代化建设示范(院)校”等荣誉。学院社会知名度高、影响力强,建设及办学成就多次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等中央媒体报道。
地理优势独特 校园环境优美
学院位于世界著名旅游胜地——四川省乐山市主城区,面朝三江、背依峨眉。乐山交通发达、出行便利,纵贯西南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交汇于此,距离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天府国际机场1小时路程,是西部综合交通次枢纽。
学院占地面积1100余亩,规划面积2000余亩,绿化覆盖率达70%,校园景色宜人,处处彰显环境育人的特色。校区地势丘峦起伏,建筑布局随湾依山,占地300余亩的沫若湖碧波荡漾,环湖公园、万景花园鸟语花香,银杏大道、香樟大道风景如画,桂花林、桃花林相映成趣,与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景区融为一体……是四川省唯一同时拥有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省级绿化模范先进学校、省级园林式单位等荣誉的大学。
师资力量雄厚 科研成果丰硕
学院现有教师1000余人,其中副教授以上高级职称及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教师总数82.9%。学院分别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及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核工业系统等科研院所聘请了一批富有教学、科研经验的院士、教授为学科带头人,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逐年提高,形成了老中青结合,结构合理,德业并进的优秀师资队伍。
学院科研成果丰硕,多年来在同类高校中名列前茅,先后获得“国防科技工业管理创新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多项。近三年来,学院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国防预研、核能开发项目、西物创新行动人才金字塔项目以及各类纵横向科研项目近200项,经费1000余万元;与地方大中型企业、研究所成功对接项目20余项,直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获授权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240余项,在核心及以上期刊发表论文370余篇,其中,SCI、EI期刊、CSCD等收录近90篇。同时,在中核集团的大力支持下,学院教师已参与到当今最大的国际合作科研项目“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当中,为开发人类终极能源作出贡献。学院在同类高校科研能力排名中,连续多年名列A类。
教学条件完善 育人特色鲜明
学院已建成工程训练中心、核工程与核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先进制造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艺术实验教学中心等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学科研设备总值达4亿元。建在我院的中国核聚变博物馆已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三批国家工业遗产,是全国核科普教育基地、中核集团公司党性教育基地、四川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四川省科普教育基地、四川省研学基地,已成为教学科研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高端平台。学院智能化图书馆藏书181万册。学院致力于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近三年,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杯智能汽车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学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等国家级大赛中,获得特等奖3项、一等奖49项、二等奖69项、三等奖68项。学院在全国民办学校及独立学院学科竞赛榜单中,连续四年进入全国400余所同类高校前列,是四川省唯一进入前20名的同类高校。
就业优势明显 发展前景广阔
学院利用独有的核工业背景,在中国核工业国家实验室及大中型企业建立就业实习基地,在珠江、长江三角洲建立实习及就业办事处,与多家核电站签订用人协议,向核工业系统输送大量的优秀人才;与百余家知名企事业单位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设立企业奖学金、有针对性地举办各类供需见面会,多渠道搭建就业平台,拓宽就业途径。中核集团、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联通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等央企定点在我校招聘,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5%以上,部分专业达100%,倍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学院先后荣获“全国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竞争力20强”“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西部大开发人才培养基地”“全国职业核心能力优秀单位”“全国最具社会满意度示范院校”等多项荣誉。
当前,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正迎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春风,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奋力谱写新时代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新篇章!
学院位于世界著名旅游胜地——四川省乐山市主城区,面朝三江、背依峨眉。乐山交通发达、出行便利,纵贯西南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交汇于此,距离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天府国际机场1小时路程,是西部综合交通次枢纽。
学院占地面积1100余亩,规划面积2000余亩,绿化覆盖率达70%,校园景色宜人,处处彰显环境育人的特色。校区地势丘峦起伏,建筑布局随湾依山,占地300余亩的沫若湖碧波荡漾,环湖公园、万景花园鸟语花香,银杏大道、香樟大道风景如画,桂花林、桃花林相映成趣,与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景区融为一体……是四川省唯一同时拥有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省级绿化模范先进学校、省级园林式单位等荣誉的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广告学和核工程与核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广告学和核工程与核技术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广告学就业前景和核工程与核技术就业前景,广告学专业介绍和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广告学和核工程与核技术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成都理工大学广告学和勘查技术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广告学和勘查技术与工程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广告学就业前景和勘查技术与工程就业前景,广告学专业介绍和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广告学和勘查技术与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②、环境艺术设计方向:本专业方向掌握环境设计所需要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形成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和对建筑的室内空间造型的综合设计能力。以“室内设计”系列课程为核心,按照专业基础、专业设计、专业理论、实习与社会实践、毕业设计与论文5个环节开展,具有较强的艺术造型和装饰设计能力,能适应室内设计业务要求的应用型人才。主要课程:绘画造型基础、设计史论及设计方法论、透视基本原理、3d软件设计、居住空间室

②、环境艺术设计方向:本专业方向掌握环境设计所需要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形成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和对建筑的室内空间造型的综合设计能力。以“室内设计”系列课程为核心,按照专业基础、专业设计、专业理论、实习与社会实践、毕业设计与论文5个环节开展,具有较强的艺术造型和装饰设计能力,能适应室内设计业务要求的应用型人才。主要课程:绘画造型基础、设计史论及设计方法论、透视基本原理、3d软件设计、居住空间室

专业介绍艺术设计类环境艺术设计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层次专科(高职)学制(专科,学制三年)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设计审美、创新能力,能独立从事家装设计、工装设计等专业设计工作以及能从事工程预决算、

②广告动画设计方向:本专业方向培养以广告动画、多媒体广告设计为主,熟练掌握动画创作、镜头使用,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进行后期处理制作,设计理念先进,具备创意、制作推广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广告动画原理、动画视听语言、广告剧作与脚本、镜头语言、二维广告动画设计、三维广告动画设计、软件技术(Photoshop、Painter、Flash、3Dmax、AfterEffect、Shake

4、广告设计与制作(专科,学制三年)①、平面设计方向:本专业方向掌握现代广告学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广告艺术设计的基本能力与技术,培训能在媒体广告部门、广告公司及企事业单位从事各类广告艺术设计制作与管理等方向的艺术人才。主要课程:绘画造型基础、设计史论及设计方法论、字体设计、图形创意、软件设计、商业插图、广告设计、型录设计、包装设计、企业识别设计等。就业方向:毕业后可到广告、印务、报社新闻

这个专业还是很不错,我09年刚毕业的。每年艺术系的都要搞些绘画和设计比赛,全校都是比较重视的。

4、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专科,学制三年)①、平面设计方向:本专业方向掌握现代广告学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广告艺术设计的基本能力与技术,培训能在媒体广告部门、广告公司及企事业单位从事各类广告艺术设计制作与管理等方向的艺术人才。主要课程:绘画造型基础、设计史论及设计方法论、字体设计、图形创意、软件设计、商业插图、广告设计、型录设计、包装设计、企业识别设计等。就业方向:毕业后可到广告、印务、报社

专业介绍艺术设计类广告艺术设计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层次专科(高职)学制三年(专科,学制三年)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较坚实的广告艺术设计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广告设计制作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广告策划、创意与艺术设计能力和艺术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