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
|---|---|---|
| 校友会(民办一类) | 66 | - |
| 校友会(民办三类) | - | 102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30 | 176326 | 430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43 | 227897 | 150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85 | 58346 | 474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61 | 145315 | 150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39 | 168269 | 430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150 | 258428 | 150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83 | 60088 | 474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150 | 199866 | 150 |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是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由中国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与成都理工大学于2000年在亚洲最大的受控核聚变实验基地创办。学院秉承“两弹一星”精神和“四个一切”核工业精神,恪守成都理工大学“穷究于理、成就于工”的校训,形成了“敢为人先,奋发图强,育才树人,追求卓越”的大学文化。
学院在同类院校中首批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形成了以工学为主,涵盖理、工、经、管、文、艺术、体育等七大门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学院面向全国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在校生近20000人,已为社会输送优秀毕业生80000余名。学院先后荣获“中国一流高等独立学院”“全国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竞争力20强”“四川省高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教育教学管理示范院校”“全国教育管理创新十大独立学院”“中国十大优势专业独立学院”“全国最具办学特色示范院校”“全国最具社会满意度示范院校”“全国教育现代化建 设示范(院)校”等荣誉。学院社会知名度高、影响力强,建设及办学成就多次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等中央媒体报道。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目前在校生近20000人,学院 2003 年 10 月正式成立后勤处,后勤处自成立以来在院党委、院行政的正确领导下,与时俱进,始终围绕学院的改革和发展,坚持学院“质量至上,以人为本,崇尚求实,开拓创新”的办学理念。教育广大后勤工作人员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不断深化改革,认真做好后勤保障。努力工作恪尽职守、脚踏实地为理工学院兴旺发达做出应有的贡献。牢固树立后勤工作的基本原则 “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为教师服务”。深入贯彻中央提出的社会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学生第一,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和为了学生的一切”作为后勤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院后勤工作的管理,保证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院后勤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结合实际后勤处制定了工作职责和范围:负责对教师公寓的管理;负责对学生食堂、学生浴室的管理;负责教学区的管理及办公设备的配备和办公用品发放;负责学院的水电日常维修;完成院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目前后勤处机关工作满负荷运行,体现了小机关大服务的机关工作作风和办事效率。
学院根据学生公寓分布状况,建有四个学生食堂,就餐座位达到要求的标准,针对学院面向全国招生的特点,为了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还专门开设少数民族学生食堂,受到少数民族学生的欢迎和称赞。
后勤人员要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社会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进一步加强后勤管理,切实作好后勤安全工作,确保学院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维护学院的稳定,为学院的发展壮大做出贡献。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原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成立于2001年,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为面向全国招生的大学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四川文化艺术学院,2016年被列为四川省本科院校整体转型发展改革试点院校,并当选为“四川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首届理事单位。
学校地处李白诞生地、中国科技城、四川省第二大城市——绵阳,现有绵阳、梓潼两个校区。学校秉承“给自己一个目标,让生命为她燃烧”的学校精神,弘扬“启迪学生智慧,培养时代需求人才”的办学理念,遵循“立本、务实、创新”的校训,践行“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名校”的办学思路,实施校园学分制,推行“大课堂、大舞台、艺术与科技结合、文化与艺术融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开放式教学空间,培养社会需要的“品德优、基础宽、素质高、能力强、会创新”的应用型、复合型文化艺术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