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 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1 | 理科 | 424/356(专科批) |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0 | 理科 | 427/399(专科批) | 422/316(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9 | 理科 | -/384(专科批) | -/219(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8 | 理科 | -/374(专科批) | -/219(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7 | 理科 | -/352(专科批) | -/219(专科批) |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建于1959年,前身为国家级重点中专四川省轻工业学校(四川省工艺美术学校)。2001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独立升格为高职学院,隶属于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学校位于世界“三遗”之城都江堰市,是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四川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轻工系统先进集体、四川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四川省文明校园、四川省事业单位脱贫攻坚“记大功”单位,荣获全国高校文化建设优秀奖1项,建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四川省先进基层党组织1个。
学校占地800余亩,在校生10500余人、教职工640余人(其中教授42人、副教授128人,入选各级各类专家库57人,在省级以上行业协会任职59人)。涌现出全国优秀教师1名,四川省道德模范1名,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1名,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3名。荣获国家教学成果奖1项,全国思政课教学大赛、全国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奖项5项。建有四川省首批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门。
学校设有轻工工程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智能制造与信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职业经理人学院)、都江堰电子商务学院、旅游与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社科基础教育部8个教学单位。现开设30多个专业,其中食品生物、产品艺术设计、工商企业管理是国家骨干专业;机电一体化、电子商务、旅游管理、软件技术、印刷媒体技术、艺术设计是省级重点专业,食品生物专业群“全国一流、西部领先”,印刷专业群“西部领先”,食品生物技术、艺术设计两个专业群立项全省A档高水平专业群。
学校建有全国轻工联合会重点实验室1个,牵头成立的四川轻工职教集团成为全国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建成四川省产教融合示范项目1个。与都江堰市政府、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中清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合作共建的都江堰电子商务学院支撑都江堰成为全国农村电商示范县,探索出政行校企园紧密合作、“教育+实训+双创+产业”的产教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全省唯一的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基地、全国高校唯一Micro Focus授权软件测试培训认证中心、中国搪瓷行业唯一人才培养基地、中国印刷行业高技能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国家工信部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基地、全国高校双创特色训练基地落户学校。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与国际化办学,与德国萨尔兰应用技术大学、日本大阪YMAC学校、美国加州路德大学、泰国格乐大学等10余所海外院校开展交流合作。吸引俄罗斯、泰国、哈萨克斯坦等1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学生来校学习,积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绿色轻工技术,大力推广绿色轻工人才培养模式。
63年来,学校始终秉承“明德强技、行健精艺”的校训,弘扬“负重自强、永争一流”的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上进”的校风,累计培养各类建设人才7万余名,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为四川乃至全国轻工业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学校正立足绿色轻工的办学定位,抢抓机遇、开拓创新,为全面建成体现新发展理念的高水平职业院校砥砺奋进。
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是2015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教育厅主管的全日制普通公办高等职业院校。现有红光校区(总院)、西校区、东校区(成华校区)、菊乐路校区、新都校区、南校区(崇州校区)等6个校区,占地约650亩,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学生1.7万人。
学校主校区位于成都市重点工业集中发展区的成都现代工业港和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成都市郫都区,紧邻以电子信息为龙头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都高新西区,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成都创新创业集聚区(菁蓉镇),设置与区域高端装备制造等千亿级产业产业发展需求紧密对接的数控技术(智能制造)、电子商务、应用电子技术、工业互联网、新能源汽车技术、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铁道工程技术七大专业群,开设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等31个专业,其中数控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子商务3个专业为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学校被遴选为人社部“中英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凝练了“捷普班”“莫仕班”“三星班”等教改典范。
学校现有教职工1000余人,其中具有副高级职称及以上教师181人,“双师型”教师228人,技师及以上技能等级教师169人。2020年共有8名教师获得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市优秀青年教师、市教坛新秀、市优秀支教老师、市师德标兵、市属高校优秀辅导员等荣誉称号。学校拥有国家级技能大师1人,国家级技能大赛教练和裁判30人,市级技能大师7人,四川省突出贡献专家3人,院级科研团队5个。教师在历年各类技能大赛屡获大奖,多项教研成果获全国技工院校教学教研技术开发成果奖。2020年,教师参加四川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获一等奖1个、二等级4个,参加第二届全国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获省级一等奖5个、二等奖3个,在全国决赛上获得1金1银4铜,助力四川在全国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决赛实现金牌零的突破;参加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大赛(高职)四川省决赛,财贸管理学院等3个二级学院团队获一等奖。
学校始终坚持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建有校外实训基地60余个,与成都13个产业园区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已加入行业协会19个,签约校企合作单位116家,初步实现了高职院校与产业园区无缝对接,2020年受到了时任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的肯定性批示。学校与阿里巴巴、西门子公司、中铁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开展教材开发、技术研发、实验室建设等合作项目30余个,每年零距离向区域产业园区输送人才2500余人,构建了当地政府,产业园区、园区企业、行业协会等多方协同育人的工作机制。学校打造国内一流的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现代服务业等各类实训场地7万余平方米,拥有通信实验室(成都市重点实验室)、航空精密零件创新实验室、轨道交通实训中心、新能源汽车技术实验室等“车间化”“平台化”各类校内实验实训场所近百个,拥有各类高精尖的教学设施设备和生产性设备价值逾2亿元。2020年,学校挂牌成立“四川省职业技能竞赛研究中心”,在四川省人社厅指导下开展技能竞赛组织、竞赛技术标准研究、竞赛信息化研究、竞赛成果转化等工作;与市总工会共建“成都工匠学院”,开展成都工匠轮训达1163名,2020年成都工匠学院获批成为成都市属高校首个“四川省职工教育培训基地”。2018-2020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7%以上,成都市地区就业占比达86%,均进入成都市“5+5+1”产业领域,一大批毕业学生在中国中铁、一汽丰田、沃尔沃、京东等大型企业就业。在近三年成都市评选的1812名“成都工匠”中,经我校培养或培训的成都工匠达156名,约占总数的10%。
学校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赛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机制,近五年来学校学生共获得国家级一等奖21个、二等奖62个、三等奖74个,学生技能竞赛获奖个数和等次在市属高校中排名榜首。在第42-45届世界技能大赛选拔赛中,学校学生连续4届成功入选国家集训队。其中,我校学生雷伟荣获2018年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四川省选拔赛数控铣项目第1名、全国选拔赛数控铣项目第8名,2019年四川省第三届工匠杯数控铣项目二等奖,《人民日报》发表专版刊登《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我校学生雷伟在册。2021年,在四川省第七届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上,我校夺得“5金3银”的好成绩,在教育部第十五届CIMC“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上,我校参加数控数字化双胞胎-虚拟调试赛项荣获高职组全国一等奖。
学校致力于服务地方发展,面向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打造成都工匠。近年来,开展各类培训鉴定数万人次,面向企事业单位职工、复转军人、残疾人等群体开展技能培训等社会服务人数10余万人次。积极服务成渝双城经济圈,认真落实《成渝地区教育协同发展行动计划》,成功举办四川省技师学院联盟换届选举大会,当选为轮值理事长;牵头携手26所省内中高职院校和成都艾博智公司等重点企业组建智能制造中高职产教联盟;组织发起川渝技工教育联盟,被推选为川渝技工教育联盟2020年联盟理事长单位,携手两地技工院校落实好互派交流、深化技能培训合作等工作,引领和带动川渝技工院校高质量发展。主动承担扶贫社会责任,承担美姑县、巴中市等6个县(村)扶贫帮扶工作,结合扶贫点实际,选派7名驻村第一书记,先后投入资金近500万元,大力开展教育扶贫、技能培训、产业帮扶等,工作成效显著,2020年底所有扶贫点全部脱贫摘帽,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学校被四川省委评为“全省脱贫攻坚‘五个一’驻村帮扶先进集体”。
学校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引进欧盟先进的培训标准和模式,与奥地利联邦商会经济促进学院共建了“中奥成都WIFI职业国际标准培训中心”,是中西部唯一一个经奥方授权开展国际标准证书认证的机构,具备颁发国际证书资格。学校与中铁二院国际教育培训中心合作,举办非洲英语国家综合交通管理官员研修班和“一带一路”国家铁路规划建设管理官员研修班,参培人员涉及3个大洲、13个国家,成功输出了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成都实践经验。与英国林肯学院合作开设的首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跨境电商,按照国际化的培养标准、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国际化的评价标准,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2020年电子商务(中外合作)班学生在全国扶贫职业技能大赛上荣获电子商务赛项优胜奖。
近年来,学校坚持立德树人,遵循“全面服务地方、引领区域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德能并重、工学一体、知行合一、品质就业、助推产业”的办学思路,凝练“无私奉献、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内涵,充分发挥“工贸-技师”融通发展的优势,着力打造培养“成都工匠”的摇篮,建设“高职-技师”融通发展特色鲜明的一流高职院校。先后被授予世界技能大赛国家级数控铣竞赛项目集训基地、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级智能制造生产性实训基地、全国技工院校一体化师资培训基地、四川省工业机器人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四川省省级优质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先后获得2020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四川省文明校园、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等荣誉。
项目名称 |
资助对象 |
资助比例 |
资助标准 |
|
国家助学金 |
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在校生 |
全校平均30%左右 |
分为3档:2000元/生·年、3000元/生·年、4000元/生·年 |
|
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特别资助 |
2016年及以后被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录取的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
应助尽助 |
学费2000元/生·年、生活费2000元/生·年 |
|
绿色通道 |
被录取入学、暂时无法缴纳学费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 |
应助尽助 |
先办理入学手续,再根据核实情况采取不同办法予以资助 |
|
校内特殊困难 |
考入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遇到一些特殊情况,导致家庭经济困难,不能正常学习和生活的学生 |
无名额限制 |
2000—4500元/次,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补助生活费。 |









2022年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9+3”高职单招招生章程在文化知识综合笔试成绩和技能测试(面试)总分合格的考生中,采取分数优先原则择优录取。若录取过程中出现文化知识综合笔试成绩和技能测试(面试)成绩相加的总分同分情况下,则依据以下原则录取:先依据技能测试(面试)成绩的高低,若技能测试(面试)成绩相同,则按照德育、语文和数学的单科成绩顺序依次比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