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机械加工技 术、电工电子技术、检测技术、液压与气动、电气控制技术、自动生产线技术及机电设备维 修等基本知识,具备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安装、调试、维护和维修能力,从事自动生产线 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生产技术管理、服务与营销以及机电产品辅助设 计与技术改造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和应用企业,在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工业自动化技术领域, 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现场技术管理、服务与营销,以及机电产 品的质量检验和质量管理、机电产品辅助设计与技术改造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机电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维修能力;
3.具备一般机电一体化设备营销和售后服务能力;
4.具备进行装备制造类企业生产现场技术管理的能力:
5.具备机电产品质量检验和管理能力;
6.掌握阅读及绘制零件图、装配图、原理图和接线图的方法,能识读机电产品和自动化 生产线装配图、接线图;
7.熟悉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规程与规范,能正确使用工具、量具、仪器仪表及辅助 设备;
8.熟练操作机床完成工件加工。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机械制图、机械设计与加工、气动与液压技术、电工与电子、电气控制与PLC、自动生 产线、工业机器人技术、机电设备维护维修与管理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钳工、机加工、数控加工、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小型设备电气系统安装与 调试、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等实训。
在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和应用企业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机修钳工数控机床操作工 电工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机电技术应用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机械制造技术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一门将机械技术和微电子技术有机融合为一体的新型综合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旨在培养既懂机又懂电的综合性技能人才。针对宝鸡地区和沿海地区产业发展需求,选定“自动化生产线”和“数控机床维修”两个专业方向,并配备了先进的实验实训室。作为支柱产业,国外国内现代制造业迅猛发展,急需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设施先进,师资力量雄厚,定位准确,人才培养方案科学精细,已被验收通过为省级重点专业,是深受历届学生欢迎的招就两旺的热门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制造业生产一线,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熟悉安全标准和规范,具有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组装、调试、维护、检修与技术改造等工作的实践能力,熟悉质量管理与相关国家标准,具有从事产品质检及售后服务等工作的基础知识,并且对一般机电一体化设备具有初级设计能力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培养规格】
1.素质要求
(1)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持观。
(2)树立遵纪守法、遵章守纪的法制观念。
(3)树立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4)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拥有吃苦耐劳、踏实肯干、认真负责、勇于奉献的工作精神。
(5)具有良好的社会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一定的人际交往与沟通协作能力、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6)具有较强的安全和环保意识。
(7)有良好的团队意识,热爱生活,朴素自然,待人真诚,处事平和大方。
(8)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具有积极的情感、意志、性格,良好的体验感觉,正确地对待成功与挫折,平和、理智、坚韧的待人处事的生活态度。
(9)具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卫生及生活习惯。
2.知识要求
(1)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文化基础和人文社会科学、英语、计算机、高等数学、体育与健康等知识。
(2)掌握文献查阅的基本知识。
(3)具有绘制工程图(机械装配图及零件图、电气控制原理图、电气安装接线图、液压与气动系统原理图、设备安装平面图)的基础知识。
(4)掌握相关国家标准与安全规范。
(5)掌握典型零件生产工艺。
(6)掌握机械原理与典型机构工作原理、公差配合与测量、机械零件加工、电工电子技术、液压与气动、电气控制、电气安装、可编程控制器、电机驱动与调速、单片机应用和工控组态等技术的专业知识。
(7)掌握自动生产线、数控机床的安装、调试、维护与维修等机电综合知识。
3.能力要求
(1)通用能力
① 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与办公软件应用能力。
② 具备较好的商务英语交流沟通能力。
③ 具备较好的语言表达与文字写作能力。
④ 具备较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⑤ 熟悉劳动与安全保护规程等。
⑥ 具备较好的自主学习能力。
(2)专门能力
①专业能力
A.具有正确选择和使用工、夹、量、辅具的能力。
B.具有机械零件测绘及简单设计能力。
C.具有识读机械、电气工程图纸的能力。
D.具有计算机绘图能力。
E.具有针对常用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机械结构、电气系统进行安装、调试、维修能力。
F.具有修改控制程序和针对常用工控设备进行程序设计能力。
G.具有普通机床和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的初级能力。
H.具有专业文档编辑能力。
②方法能力
A.具有获取、分析、使用信息的能力。
B.具有对知识的抽象、概括及判断能力。
C.具有科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D.具有终身学习和岗位迁移能力等。
③关键能力
A.具有机械安装与调试能力。
B.具有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调试能力。
C.具有控制技术应用能力。
D.具有设备故障诊断与检修能力。
E.具有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能力等。
(3)拓展能力
①具有对自动化控制系统编程高难调试的能力。
②具有从事数控机床维修的初级能力。
【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
【学制与学历】三年专科
【专业核心课程】机械零件与典型机构、可编程控制器应用、简单机电一体化系统制作、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自动线综合实训。
【就业面向】在制造业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产品组装、调试、质检与售后服务,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运行维护与维修等工作。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四川 | 机电一体化技术(认同并全部执行四川省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和分值.)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73 |
| 山西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46 |
| 文科 | 300 |
咸阳师范学院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省属本科院校。学校肇始于1978年5月的“陕西师范大学咸阳专修科”。1978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咸阳师范专科学校”。2001年5月,与咸阳教育学院合并,成立咸阳师范学院。2004年10月,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咸阳市分校并入。2016年7月,陕西省机电工程学校划归学校。
学校位于大秦故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咸阳,有渭城和秦都两个校区,校园占地800余亩,有实习实训基地2650亩,校舍建筑面积50余万平方米。学校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留学生18000余人。
学校现设有16个二级学院、33个研究机构,有本科专业53个(师范类专业27个、非师范类专业26个),涵盖文学、理学、历史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工学、经济学、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学校2017年被确定为拟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2018年获批“陕西省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单位,2019年获批国家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学校现有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项,国家级一流专业1个,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1项,省级一流专业12个,省级名牌专业、特色专业等8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4项,省级教改项目、省级教学成果奖、省级优秀教材奖等52项。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6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省级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省级教师教育类在线开放课程、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7门,省级教学团队6个,省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省级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X”证书试点学院项目等9项,省级大学生校外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11个,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61项,获省部级以上各类学科竞赛奖2000余项。
学校现有教职工1200余人,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人员400余人,博士、硕士占比80%以上。教师中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三秦人才”、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社科联专家等50余人,全国优秀教师、师德先进个人3人,省级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师德标兵28人,咸阳市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科学技术拔尖人才、有突出贡献专家、三五人才8人。
近年来,学校先后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49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36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22项,厅局级科研奖励120项。教职工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4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900余篇,被SCI、EI等收录300余篇。中国史(历史地理学)为省级优势学科,“关中古代陵寝文化研究中心”“陕西乡村基础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为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设有陕西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陕西省吴宓研究会、陕西省刘古愚研究会、咸阳市和杨凌示范区教师教育中心、咸阳市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咸阳发展研究院和泾阳茯茶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
学校图书馆馆藏丰富,现有纸质图书190余万册,特色文献10033种。《咸阳师范学院学报》于1986年创刊,曾获“全国高校社科优秀期刊”、陕西省“高校社科优秀期刊”“优秀科技期刊奖”“编辑出版优秀奖”。其中“秦汉文史研究”栏目连续获得全国和陕西省高校社科学报优秀栏目奖。编辑出版《秦汉研究》,秦汉文化研究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美国、德国、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等27个国家及香港、台湾地区100余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1000余名师生通过“项目”带动,分别赴菲律宾、泰国担任汉语志愿者、赴新加坡幼儿园任教、赴韩国开展交换交流、游学活动以及通过“2+2”“3+1”的形式赴美国、韩国留学攻读双学位和硕士、博士学位。先后聘请10个国家的100余位外籍教师来校任教,已培养留学生数百名。
建校40多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累计为社会输送了11万余名高级应用型人才,大批毕业生已经成为政府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骨干力量。学校先后荣获“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陕西省“文明校园”、陕西省“园林式单位”、陕西省“依法治校示范校”、陕西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委”、“陕西高校先进校级党委”、陕西省“平安校园”等称号。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以“一流学院”建设和提高办学层次为重点,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奋力书写新时代学校发展新篇章,为加快建设师范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不懈奋斗。
学院名称 |
包括专业 |
咨询电话 (029) |
文学与传播学院 |
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广告学、新闻学、秘书学、播音与主持艺术 |
33720620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日语 |
33720780 |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金融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
33720517 |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
物理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磁场与无线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 |
33720627 |
化学与化工学院 |
化学、材料化学、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科学 |
33720704 |
政治与社会学学院 |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工作 |
33720872 |
计算机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 |
33722526 |
资源环境与历史文化院 |
地理科学、历史学、测绘工程、土地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科学 |
33722032 |
体育学院 |
体育教育 |
33722020 |
教育科学学院 |
学前教育、教育技术学、小学教育、应用心理学 |
33720761 |
美术学院 |
美术学、绘画 |
33720779 |
于右任书法学院 |
书法学 |
33722987 |
音乐学院 |
音乐学、舞蹈学、舞蹈表演 |
33720651 |
设计学院 |
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 |
33720284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经济学、财务管理、旅游管理、文化产业管理、城市管理、国际商务、公共事业管理 |
33720599 |
职业技术学院 |
学前教育、旅游管理、汉语、数学教育、美术教育、应用英语、计算机应用技术、汽车营销与服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
33587686 |
各省对应咨询电话
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029-33720666
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029-33720887
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029-33720889
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029-33720890
陕西33720666 33720887 33720888 33720889 33720890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是2003年4月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地处华夏始祖炎帝故里、周秦文化发祥地、中国西部工业重镇、陕西省第二大城市——宝鸡市。
学院有120年的办学历史,继承了陕西凤翔师范学校(1902年)、宝鸡师范学校(1992年)、宝鸡市卫生学校(1934年)、宝鸡市中医药学校(1952年)、宝鸡市工业学校(1964年)、宝鸡市财经学校(1978年)、陕西省宝鸡农业学校(1959年)等原市属7所国家级、省部级重点中专的职教传统,在省内率先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现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省级文明校园、省级平安校园、省级园林式单位、省级智慧校园示范校、全省普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国家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中国职教就业百强院校。2019年度全市目标责任考核获优秀等次,2020年在全国高职师范类排行榜中名列第一。
学院位于宝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区,校区占地2300余亩,总建筑面积73.8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8.78亿元(含新建、在建项目投资9.08亿元);各类藏书186.4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2亿元;设有15个党政群部门、6个二级学院、6个教学辅助部门和1所二级甲等附属医院(宝鸡第二人民医院,创办于1937年);教职工和医务工作者1373人,其中专任教师707人,有正高职称33人、副高职称229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348人,双师型教师509人;全日制在校生1.8万人,开设三年制高职专业54个,涵盖12个专业大类、33个专业类;现有国家级骨干专业1个、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23个、省级一流培育专业5个、省级骨干专业5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3个、省级重点专业8个、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省级创新创业教育课程3门、省级优秀教材4部、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现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1人、省级优秀教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级师德先进个人1人、省级师德标兵2人、省级教书育人楷模1人、市级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3人、市级爱国奋斗人才标兵1人、市“三五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1人、市级高端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市级“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3人;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6个。近三年来,教师荣获省级各类教学竞赛一、二、三等奖19项,学生在全省技能大赛获一、二、三等奖132项,在全国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在全省高职院校中处于领先水平。
学院秉承百年办学优良传统,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教融合的发展道路,大力弘扬“精诚致功,厚己达人”的大学精神,积极践行“敦品尚能,学养日新”的校训,努力培育“公诚勤毅”的校风、“崇德敬业,严谨执教”的教风、“勤奋博学,善思笃行”的学风,以全国“双高型”高职院校建设为目标,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团队建设、实训条件建设、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为抓手,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
学院坚持内涵式与外延式发展并举、职业化与特色化并重的发展道路。学院形成以医药卫生、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财经商贸、土木建筑、生物与化工、教育与体育、农林牧渔、文化艺术等12个专业大类为主,融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职业技能培训与成人教育于一体的办学格局。校内各类实验实训场所83354平方米,有金工、汽车检测与维修、电子、计算机、医护医药、财经商贸、农林畜牧、建筑测绘、艺体训练等实训中心11个,各类实验实训室185个,各类实践基地188个,被宝鸡市政府列为中国西部职业教育综合性实训基地。
学院遵循“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育训并举”的理念,积极推进基地、招生、教学、科研、就业“五位一体”合作模式。与省内外400余家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与吉利集团、陕西建工集团、西安卓越新能源应用人才发展中心共建3个产业学院,与宝鸡机床集团、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公司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开设各类订单培养项目37个,成立了以国家级首批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巨晓林为代表的技能大师工作室8个,基本实现开设专业校企合作项目全覆盖,为学生搭建了广阔的就业创业平台,实现了企业与人才的无缝对接。建院以来,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8万余名,应届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5%以上。招生扩大到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学生规模在陕西市属高职院校中处于前列。
近年来,学院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教学功能更加完备。投资5.18亿元建设宝鸡(国际)职业技能实训中心;投资2.28亿元建设图书综合楼;投资1.47亿元建成高标准学生餐厅和标准化公寓;投资3592万元建成第十四届全运会足球主赛场,新建学生公寓尚礼楼、尚品楼、尚能楼,新改造文体中心、学术报告厅、崇文路操场等设备功能齐全,条件优越;投资4580万元建成省级智慧校园示范校,实现信息化教学、管理、服务整体提升;与高新区管委会共建的宝鸡高新凤师实验小学和幼儿园,使学院师范教育与地方基础教育一体贯通融合发展。
学院将立足宝鸡,面向西部,辐射全国,按照“十四五”规划“15369”战略(即锁定“建设‘双高型’高职院校,促进高质量发展”一个目标,遵循“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坚持系统思维”五大原则,实施“教学质量、文化育人、办学条件”三大提升工程,打造“构建立德树人新体系、打造人才培养新高地、建设产教融合新格局、建立治理能力新机制、开创社会服务新局面、树立文化育人新品牌”六新优势,完成“立德树人、师资队伍、产教融合、智慧校园建设、科研与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校园文化建设、内部治理、办学条件”九大重点任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强内涵建设,促进质量提升,积极打造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优势特色专业,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双师素质型教师队伍,建成西部最大的区域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积极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协同创新高地,优势专业在省内保持领先地位,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高度认可,努力向建设全国“双高”高职院校的奋斗目标迈进。

专业介绍自动化类机电一体化技术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层次专科(高职)学制三年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一门将机械技术和微电子技术有机融合为一体的新型综合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旨在培养既懂机又懂电的综合性技能人才。针对宝鸡地区和沿海地区产业发展需求,选定“

宝鸡三和职业学院/2020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55001.2020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办学地点:宝鸡三和职业学院)(地址: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宝平路14公里处)学费:5500;2020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

宝鸡三和职业学院/2022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55001.2022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5500;2022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陕西机电一体化技术理科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55001.2020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办学地点: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地址: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高新大道239号)学费:5500;2020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65001.2022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6500;2022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陕西机电一体化技术理科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代码:460301宝鸡三和职业学院2022年在河北、四川、陕西、甘肃等4个省市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宝鸡三和职业学院各省市招生计划(2022)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地区批次学制人数学费460301机电一体化技术河北专科批三年


宝鸡市中专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排名: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宝鸡市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公办学校有: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宝鸡市机电一体化技术中专排名(关注度)及专业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学校名称学制--机电一体化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具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卫生及生活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