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名称:机电一体化技术
二、专业代码:580201
三、专业基本情况介绍:
该专业始办于1954年,是我院最早开设的几个专业之一。该专业在2010年被评为省级重点专业,2011年被确定为省级示范院校重点建设专业。该专业目前拥有省级教学团队一支,省级精品课程一门。专业开设至今,先后培养万余名专业人才。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适应工矿企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技术技能人才。毕业生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具有必备的机电方面的基础理论和较强的职业技能,重点培养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能从事机电系统的设计、开发、运行管理及机电设备的选型、使用、故障检修等方面的技术技能人才。
五、主干课程:
机械制图与CAD、电工电子技术应用、机械技术应用、液压与气压传动、电机技术与维修、采掘设备安装与运行维修、供电设备安装与运行维修、机械电气控制操作与运行维护、运输提升设备安装与运行维修、变频调速装置安装与运行维修、流体机械安装与运行维修。
六、可考取的资格证书:
维修电工、维修钳工、机械安装工、电气安装工、提升机操作工、水泵操作工、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证、计算机等级证等等。
七、校内外实训基地介绍:
校内实训基地:矿山提升设备实训室、综采实训室、35KV供电实训室、电机维修实训室、变频实训室、电气液控制实训室、维修钳工实训室等。
校外实训基地:陕西有色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西安中百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王村煤矿等。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重庆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物理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180 |
| 山西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文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74 |
| 河北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物理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19 |
| 历史类 | 389 |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一门将机械技术和微电子技术有机融合为一体的新型综合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旨在培养既懂机又懂电的综合性技能人才。针对宝鸡地区和沿海地区产业发展需求,选定“自动化生产线”和“数控机床维修”两个专业方向,并配备了先进的实验实训室。作为支柱产业,国外国内现代制造业迅猛发展,急需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设施先进,师资力量雄厚,定位准确,人才培养方案科学精细,已被验收通过为省级重点专业,是深受历届学生欢迎的招就两旺的热门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制造业生产一线,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熟悉安全标准和规范,具有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组装、调试、维护、检修与技术改造等工作的实践能力,熟悉质量管理与相关国家标准,具有从事产品质检及售后服务等工作的基础知识,并且对一般机电一体化设备具有初级设计能力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培养规格】
1.素质要求
(1)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持观。
(2)树立遵纪守法、遵章守纪的法制观念。
(3)树立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4)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拥有吃苦耐劳、踏实肯干、认真负责、勇于奉献的工作精神。
(5)具有良好的社会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一定的人际交往与沟通协作能力、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6)具有较强的安全和环保意识。
(7)有良好的团队意识,热爱生活,朴素自然,待人真诚,处事平和大方。
(8)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具有积极的情感、意志、性格,良好的体验感觉,正确地对待成功与挫折,平和、理智、坚韧的待人处事的生活态度。
(9)具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卫生及生活习惯。
2.知识要求
(1)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文化基础和人文社会科学、英语、计算机、高等数学、体育与健康等知识。
(2)掌握文献查阅的基本知识。
(3)具有绘制工程图(机械装配图及零件图、电气控制原理图、电气安装接线图、液压与气动系统原理图、设备安装平面图)的基础知识。
(4)掌握相关国家标准与安全规范。
(5)掌握典型零件生产工艺。
(6)掌握机械原理与典型机构工作原理、公差配合与测量、机械零件加工、电工电子技术、液压与气动、电气控制、电气安装、可编程控制器、电机驱动与调速、单片机应用和工控组态等技术的专业知识。
(7)掌握自动生产线、数控机床的安装、调试、维护与维修等机电综合知识。
3.能力要求
(1)通用能力
① 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与办公软件应用能力。
② 具备较好的商务英语交流沟通能力。
③ 具备较好的语言表达与文字写作能力。
④ 具备较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⑤ 熟悉劳动与安全保护规程等。
⑥ 具备较好的自主学习能力。
(2)专门能力
①专业能力
A.具有正确选择和使用工、夹、量、辅具的能力。
B.具有机械零件测绘及简单设计能力。
C.具有识读机械、电气工程图纸的能力。
D.具有计算机绘图能力。
E.具有针对常用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机械结构、电气系统进行安装、调试、维修能力。
F.具有修改控制程序和针对常用工控设备进行程序设计能力。
G.具有普通机床和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的初级能力。
H.具有专业文档编辑能力。
②方法能力
A.具有获取、分析、使用信息的能力。
B.具有对知识的抽象、概括及判断能力。
C.具有科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D.具有终身学习和岗位迁移能力等。
③关键能力
A.具有机械安装与调试能力。
B.具有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调试能力。
C.具有控制技术应用能力。
D.具有设备故障诊断与检修能力。
E.具有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能力等。
(3)拓展能力
①具有对自动化控制系统编程高难调试的能力。
②具有从事数控机床维修的初级能力。
【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
【学制与学历】三年专科
【专业核心课程】机械零件与典型机构、可编程控制器应用、简单机电一体化系统制作、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自动线综合实训。
【就业面向】在制造业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产品组装、调试、质检与售后服务,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运行维护与维修等工作。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四川 | 机电一体化技术(认同并全部执行四川省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和分值.)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73 |
| 山西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46 |
| 文科 | 300 |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全国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陕西省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其前身创建于1953年。2001年,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原国家级重点中专陕西煤炭工业学校、省部级重点中专西安煤炭卫生学校和陕西煤炭职工大学合并组建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隶属于陕西省煤炭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局,2011年划转陕西省教育厅管理。
学院本部位于咸阳市文林路29号,辖设临潼医学校区和西安培训中心,设有煤炭与化工产业学院、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智能制造与信息工程学院、护理学院、医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艺术教育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能鉴定站)体育教学部等10个二级院部,其中智能制造与信息工程学院是陕西省省级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院(系)。
学校现有在校生180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约14000人),开设专业50个(包括1个电气自动化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特色高水平专业群1个、国家骨干专业4个、国家级健康服务类示范专业1个、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建设专业1个、全国职业院校健康服务类示范专业点1个、省级一流专业6个、省级示范院校建设专业及专业群4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专业4个。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732人,专任教师586人,高级职称187人、中级职称202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338人,“双师素质”教师200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2人,省级教学名师7人,全国煤炭行业职教名师1人、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5人、全国石油化工行业教学名师2人,入选省级以上人才计划教师14人,职教名师2人,省级教学团队3个。近年来,学校每年引进硕士、博士研究生、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员50人左右。成立了“博士工作室”和“名师工作室”,注重高层次人才作用发挥。在教师培训方面,近两年来共投入人才工作专项经费420万元,组织教师参加国内外各类培训共计812人次,教师素质不断提高。;近三年教师参与横向、纵向科研项目161项,授权专利209项,公开发表论文595篇,学校表彰奖励教科研成果947项;实现首批2项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本地企业,学校教科研工作成果斐然。
教学实验实训基地(室)覆盖全专业,其中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校内实训基地2 个,省级校内实训基地 3 个,校级实训基地 12 个,咸阳市重点实验室1个;校企联合共建校内实训基地数17个,校外和陕西彬长矿业集团、中煤科工集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冶(上海)钢结构科技有限公司、陕西陕焦化工有限公司等单位建立了116个校企联合共建校外实训基地。课程和教学资源建设成果丰硕,现有省级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在线开放课及资源共享课程150余门、重点课程包括教育部创新行动计划建设项目在线开放课程2门、创新创业课程6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成绩提升显著,近三年各类技能大赛中共获得248项奖项,其中国家级奖项共15项,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5项,省级一等奖21项。
学校发挥校企合作理事会作用,以人才技能培养为核心,以技术实用能力为主线,充分利用优质职业教育资源,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紧密对接,加强与政府、企业、医院、学校之间的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与原陕西煤炭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咸阳市人民政府、咸阳市科技局、白水县人民政府等省、市地方政府机关建立校地合作关系,与陕煤集团、中陕核集团、延长矿业等知名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与陕西省康复医院、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西安中医脑病医院、西安航空学院等单位建立校院合作关系,开展“现代学徒制、订单培养、新型学徒制、产教融合基地”等项目,搭建合作平台,校企协同育人,深化职普融通,打造特色品牌。
学校高度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教育国际化,与加拿大、德国、奥地利、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多所国外高校签署“3+2”、“2+2”专升本合作协议,并加入中德职教联盟、中泰职教联盟,开设中德国际班、美国暑期带薪实习、暑期游学等项目,组织学生赴德国、韩国等国家高校交流学习,多名学生赴海外升学,5名学生赴韩参加韩国彩妆国际时尚美妆大赛并荣获特等奖两项、金奖一项、银奖两项,百余名青年骨干教师及行政管理人员赴海外进修培训,坚持打造国际化学校,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
学校发挥办学特色优势,毕业生实行“双证书”制度,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全国英语等级考试、全国信息化工程师应用水平考试、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设计创意教学等职业资格培训与考试认证机构。学校被陕西省科技厅批准为“陕西众创空间孵化基地”;受咸阳市政府委托,学校牵头成立了陕西能源化工职教集团、陕西康养职教集团、咸阳能源化工职业教育集团;学校被咸阳市人社局批准为“咸阳创业培训定点机构”;发挥教育辐射作用,学校“模拟矿井”、“地质陈列室”被咸阳市政府设为咸阳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学校“生命科学馆”被西安市临潼区科技发展联合会设为临潼区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工学结合的特色发展道路,坚持“质量立院、人才强院、特色铸院、创新兴院、依法治院”的办学理念,坚持全日制教育、继续教育、安全培训等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教育办学格局。60多年的办学历史,积淀了深厚的校园文化精神,形成了“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素质品牌和拼搏奉献、求实创新的“太阳石”精神。2008年,学校以优秀等级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15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2016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2019年,被确定为全国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2021年被确定为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先后荣获全国煤炭工业先进单位、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陕西省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先进单位、陕西省教育系统先进单位、陕西省“平安校园”、陕西省红十字示范校、陕西省第三届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2021年全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省级示范学校”、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陕西省突出贡献单位等称号。
(注:内容及统计数据截止2021年12月)
地址:陕西咸阳市文林路中段29号
办公室电话:029-33665111,33665222
招生咨询电话:029-33665101,33665102,33665103
传真:029-33665223
邮编:712000
网址:www.sxny.cn
学校实行“国家奖助学金、学院奖学金、生源地助学贷款、学院特困补助、减免学费”等资助措施,在注册报到时开通“绿色通道”,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
奖助学金。国家奖学金:8000元/年;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年;国家助学金:2800—3800元/年。学院奖学金:特等奖5000元/年,一等奖2000元/年,二等奖1000元/年,三等奖500元/年。勤工助学:学校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劳动岗位并根据表现发放报酬200—500元/月。
助学贷款:我校属于陕西省教育厅确定的可以申请生源地助学贷款的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考生可申请生源地助学贷款,提供每人每年不超过8000元的助学贷款。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是2003年4月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地处华夏始祖炎帝故里、周秦文化发祥地、中国西部工业重镇、陕西省第二大城市——宝鸡市。
学院有120年的办学历史,继承了陕西凤翔师范学校(1902年)、宝鸡师范学校(1992年)、宝鸡市卫生学校(1934年)、宝鸡市中医药学校(1952年)、宝鸡市工业学校(1964年)、宝鸡市财经学校(1978年)、陕西省宝鸡农业学校(1959年)等原市属7所国家级、省部级重点中专的职教传统,在省内率先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现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省级文明校园、省级平安校园、省级园林式单位、省级智慧校园示范校、全省普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国家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中国职教就业百强院校。2019年度全市目标责任考核获优秀等次,2020年在全国高职师范类排行榜中名列第一。
学院位于宝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区,校区占地2300余亩,总建筑面积73.8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8.78亿元(含新建、在建项目投资9.08亿元);各类藏书186.4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2亿元;设有15个党政群部门、6个二级学院、6个教学辅助部门和1所二级甲等附属医院(宝鸡第二人民医院,创办于1937年);教职工和医务工作者1373人,其中专任教师707人,有正高职称33人、副高职称229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348人,双师型教师509人;全日制在校生1.8万人,开设三年制高职专业54个,涵盖12个专业大类、33个专业类;现有国家级骨干专业1个、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23个、省级一流培育专业5个、省级骨干专业5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3个、省级重点专业8个、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省级创新创业教育课程3门、省级优秀教材4部、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现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1人、省级优秀教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级师德先进个人1人、省级师德标兵2人、省级教书育人楷模1人、市级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3人、市级爱国奋斗人才标兵1人、市“三五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1人、市级高端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市级“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3人;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6个。近三年来,教师荣获省级各类教学竞赛一、二、三等奖19项,学生在全省技能大赛获一、二、三等奖132项,在全国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在全省高职院校中处于领先水平。
学院秉承百年办学优良传统,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教融合的发展道路,大力弘扬“精诚致功,厚己达人”的大学精神,积极践行“敦品尚能,学养日新”的校训,努力培育“公诚勤毅”的校风、“崇德敬业,严谨执教”的教风、“勤奋博学,善思笃行”的学风,以全国“双高型”高职院校建设为目标,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团队建设、实训条件建设、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为抓手,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
学院坚持内涵式与外延式发展并举、职业化与特色化并重的发展道路。学院形成以医药卫生、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财经商贸、土木建筑、生物与化工、教育与体育、农林牧渔、文化艺术等12个专业大类为主,融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职业技能培训与成人教育于一体的办学格局。校内各类实验实训场所83354平方米,有金工、汽车检测与维修、电子、计算机、医护医药、财经商贸、农林畜牧、建筑测绘、艺体训练等实训中心11个,各类实验实训室185个,各类实践基地188个,被宝鸡市政府列为中国西部职业教育综合性实训基地。
学院遵循“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育训并举”的理念,积极推进基地、招生、教学、科研、就业“五位一体”合作模式。与省内外400余家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与吉利集团、陕西建工集团、西安卓越新能源应用人才发展中心共建3个产业学院,与宝鸡机床集团、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公司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开设各类订单培养项目37个,成立了以国家级首批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巨晓林为代表的技能大师工作室8个,基本实现开设专业校企合作项目全覆盖,为学生搭建了广阔的就业创业平台,实现了企业与人才的无缝对接。建院以来,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8万余名,应届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5%以上。招生扩大到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学生规模在陕西市属高职院校中处于前列。
近年来,学院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教学功能更加完备。投资5.18亿元建设宝鸡(国际)职业技能实训中心;投资2.28亿元建设图书综合楼;投资1.47亿元建成高标准学生餐厅和标准化公寓;投资3592万元建成第十四届全运会足球主赛场,新建学生公寓尚礼楼、尚品楼、尚能楼,新改造文体中心、学术报告厅、崇文路操场等设备功能齐全,条件优越;投资4580万元建成省级智慧校园示范校,实现信息化教学、管理、服务整体提升;与高新区管委会共建的宝鸡高新凤师实验小学和幼儿园,使学院师范教育与地方基础教育一体贯通融合发展。
学院将立足宝鸡,面向西部,辐射全国,按照“十四五”规划“15369”战略(即锁定“建设‘双高型’高职院校,促进高质量发展”一个目标,遵循“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坚持系统思维”五大原则,实施“教学质量、文化育人、办学条件”三大提升工程,打造“构建立德树人新体系、打造人才培养新高地、建设产教融合新格局、建立治理能力新机制、开创社会服务新局面、树立文化育人新品牌”六新优势,完成“立德树人、师资队伍、产教融合、智慧校园建设、科研与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校园文化建设、内部治理、办学条件”九大重点任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强内涵建设,促进质量提升,积极打造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优势特色专业,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双师素质型教师队伍,建成西部最大的区域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积极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协同创新高地,优势专业在省内保持领先地位,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高度认可,努力向建设全国“双高”高职院校的奋斗目标迈进。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具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卫生及生活习惯。

有很多学生会在陕西焊接工程技术学院和宝鸡培英专修学院二个学校中做选择,究竟是报宝鸡培英专修学院好,还是报陕西焊接工程技术学院好呢?小编从以下几方面给大家做个分析:(1)学校是不是重点学校(国家重点、省重点、市重点);(2)对比陕西焊接工程技

有很多学生会在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和宝鸡培英专修学院二个学校中做选择,究竟是报宝鸡培英专修学院好,还是报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好呢?小编从以下几方面给大家做个分析:(1)学校是不是重点学校(国家重点、省重点、市重点);(2)对比陕西机电职业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