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层次 | 学制 | 授予学位 | 分类 |
|---|---|---|---|
| 本科 | 四年 | 农学学士 | 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满足水土保持行业及水土保持学科发展需要,掌 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求 实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可在林业、水利、农业、公路、铁路、采矿、环境保 护、国土资源等行业从事教学、科研、规划、设计、施工、监测、资源开发、工程管理等工作。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水土保持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应用基础研究和 应用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教学、科研和工程管理 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素质结构
(1)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诚信为人,有较强的团队意 识和健全的人格;
(2)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掌握一定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修养,具有国际 化视野和现代意识和健康的人际交往意识;
(3)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接受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有求实创 新的意识和革新精神,在农学领域具有较好的综合分析素养和价值效益观念;
(4)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包括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生活习惯。
2.能力结构
(1)获取知识的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具 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 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对环境和社会的适应能力;
(2)应用知识能力:具有良好的学风和协作奉献精神,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 能从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基础理论及相关领域的技术开发、组织管理、教学与科研工作 能力;
(3)创新能力:具备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开展创新实验和科技开发的基本能力。
3.知识结构
(1)工具性知识:能较熟练地运用外语阅读专业期刊和进行文献检索,有初步的外语交流和 科技写作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2)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哲学、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法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3)自然科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数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4)管理学知识:具有初步的经济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等相关工程管理方面的知识;
(5)专业知识:具有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基本知识,了解农林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科学 前沿和发展趋势,掌握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规划与设计、水土保持与水 利工程技术、荒漠化防治工程技术、景观规划设计技术、现代信息管理技术、项目工程建设管理技 术、生态环境与灾害监测评估等技术,熟悉我国相关的政策和法规。
主干学科: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土壤学、生态学。
核心课程:土壤侵蚀原理、水文与水资源学、风沙物理学、水土保持工程学、荒漠化防治工程 学、林业生态工程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主要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实验)、教学实习、社会实践、科 研训练、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土壤侵蚀原理实验、水文与水资源学实验、地貌学实验、生态学实验、水土保 持工程学实验、荒漠化防治工程学实验、林业生态工程学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风景园林学、林学2个学科连续2轮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试点高校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重点建设大学
1960年国家确定的64所重点大学之一
全国设立研究生院的56所高校之一
“林木分子设计育种高精尖创新中心”是北京市批准建设的首批21个高精尖创新中心之一
生态修复工程学、城乡人居生态环境学2个交叉学科入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名单
为鼓励学生勤奋好学、积极进取,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校建立了以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缓交及减免为主要内容,社会资助为补充的“6+1”式多元互补的学生奖励和资助体系。在新生入学报到时设立有“绿色通道”,帮助家庭经济有较大困难的学生顺利入学。
1.招生类型:学校普通本科层次的招生包括普通类、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艺术类、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高中班、新疆协作计划、南疆计划、少数民族预科生、国家民委专项、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港澳台侨生等。
2.调档比例: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20%以内;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对于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合格、服从专业调剂、体检符合要求的考生,原则上提档不退档。
1、在考生政审及体检合格,专业统考成绩、高考文化课投档成绩及外语单科成绩均达到我校确定的报考条件的情况下,对于平行志愿投档的省份,按照省级招办具体的平行志愿投档规则进行调档,学校负责审核录取;对于顺序志愿投档的省份,我校按照高考文化课投档成绩和专业统考成绩(均折合成百分制)各占50%计算出综合分,不分文理,从高到低,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综合分=(高考投档成绩/高考文化课总分)×100+(专业统考成绩/专业统考总分)×100
综合分相同的考生,优先录取专业统考成绩高者,专业统考成绩和高考投档成绩均相同者,则依次优先录取高考文化课实考分数高、相关科目分数高的考生,相关科目分数比较顺序:语文、数学、综合、外语;改革省份的考生,综合分相同时,按各省(区、市)确定的同分排序细则录取。
对部分严格区分文科(历史科目组)和理科(物理科目组)进行投档录取的省份,则按文理科分别排序,根据综合分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具体科类招生计划以省招办公布的院校招生计划为准。
2、在顺序志愿投档批次中,当第一志愿考生生源不足时,可录取非第一志愿考生;若符合条件的非第一志愿考生生源仍不足,可进行征集志愿;在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批次中,未完成计划可进行志愿征集,征集志愿仍不足则将剩余计划调剂到其他生源质量好的省份完成招生计划。
往届生的录取按照各省级招生办有关规定办理,和应届生同等对待。

北京林业大学吉林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录取分数线为532分(理科)。北京林业大学吉林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北京林业大学吉林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北京林业大学辽宁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录取分数线为579分(物理类)。北京林业大学辽宁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北京林业大学辽宁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招

北京林业大学内蒙古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录取分数线为546分(理科)。北京林业大学内蒙古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北京林业大学内蒙古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

北京林业大学山西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录取分数线为565分(理科)。北京林业大学山西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北京林业大学山西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北京林业大学河北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录取分数线为592分(物理类)。北京林业大学河北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北京林业大学河北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招

北京林业大学天津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录取分数线为628分(综合)。北京林业大学天津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综合本科批A段普通类北京林业大学天津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招

北京林业大学北京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录取分数线为603分(综合)。北京林业大学北京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综合本科批普通类北京林业大学北京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招生计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代码:090203北京林业大学2022年在浙江、重庆、山西、河南、云南、宁夏、陕西、贵州、湖南、内蒙古、辽宁、新疆、吉林、北京、广东、四川、河北、福建、天津、广西、山东、甘肃、安徽、黑龙江、湖北、江苏等26个省市开

北京林业大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就业前景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就业前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介绍和水土保持与

北京林业大学山东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录取分数线为587分(综合)。北京林业大学山东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综合普通类一段普通类北京林业大学山东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