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 信息与计算科学(大数据应用)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四年 | 1 | 
| 车辆工程(城市轨道车辆试验班) | 四年 | 3 | |||
| 土木工程(建筑工程) | 四年 | 1 | |||
| 土木工程(城市道路与桥梁工程) | 四年 | 1 | |||
| 土木工程(城市地下工程) | 四年 | 1 | |||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1 | |||
| 智能建造 | 四年 | 1 | |||
| 导航工程(智能导航试验班) | 四年 | 1 | |||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工程(海绵城市建设方向)、环境科学(应对气候变化方向)、环境生态工程)(环境类创新人才实验班) | 四年 | 1 | |||
| 建筑学(实验班) | 五年 | 1 | |||
| 城乡规划 | 五年 | 1 |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建筑学(实验班)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57 | 6901 | 
| 建筑类(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 | 556 | 7055 | |||
| 智能建造 | 553 | 7435 | |||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工程(海绵城市建设方向)、环境科学(应对气候变化方向)、环境生态工程) | 527 | 11397 | |||
| 信息与计算科学(大数据应用) | 522 | 12296 | |||
| 测绘工程(智能导航实验班) | 521 | 12461 | |||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516 | 13388 | |||
| 土木工程 | 516 | 13388 | |||
| 车辆工程(城市轨道车辆实验班) | 514 | 13739 | 
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与社会城乡建设发展需要,具备坚实的城乡规划设计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实践能力,富有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和创新思维,具有国际视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尊重地方历史文化,能在专业规划设计机构、管理机构、研究机构从事城乡规划设计及其相关的开发与管理、教学与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城乡规划复合型高级人才。
以“卓越建筑师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以企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成为城乡建设系统中从事公共建筑设计、居住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历史建筑保护、绿色节能技术和虚拟仿真数字化技术等方向的复合型专门人才。专业培养注重强调“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重实践”,以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为主干,兼修建筑历史与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技术科学、艺术学、文学、美学等内容。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车辆工程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在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从事 车辆设计、制造、实验、检测、管理、科研及教学等工作的车辆工程领域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工程、电工电子技术、车辆构造与原理、车辆设计与理 论、车辆试验测试技术和车辆电子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接受车辆工程师基本训 练,具备从事车辆设计、制造、实验、检测及管理等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机械工程、工程力学、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自动化、测试技术、市场经济 及企业管理等机械工程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车辆构造、理论、设计、电子控制等专业知识和车辆产品设计制造方法;
3.具有工程制图、计算、试验、测试、计算机应用、文献检索的基本能力,并具备一定的综合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车辆产品的设计开发、技术升级改造与创新的能力;
4.了解机械工程和车辆工程学科的前沿技术、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
5.了解国家车辆工程领域的技术标准,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法规;
6.具有一定的车辆工程相关领域科学研究、科技开发、组织管理能力;
7.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工业美学的知识基础;
8.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较强的交流沟通能力;
9.具有终身教育的意识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主干学科:机械工程、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工程图学、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控制工程基础、车辆理 论、车辆设计、车辆构造、车辆试验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市场调查与商务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科技创新与社 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车辆构造拆装实习、发动机台架试验、车辆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车辆电器与 电子技术实验、车辆性能台架试验、车辆道路性能综合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代码:081203T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培养目标
导航工程专业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工程学科专业,主要涉及导航基础理论、各种导航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导航传感器设备的集成及其应用,服务于航空、航天、交通、军事、公安等领域和部门。培养掌握现代导航工程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具有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事导航定位技术研发及应用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毕业生可在航空、航天、交通、军事、电子、信息及通讯产业等部门工作,也可以在政府部门、教学和科研单位从事研发、管理、教学及应用等工作,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
知识技能
1.掌握数学、物理等方面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
2.掌握信号与系统、信息处理的应用和开发等方面的方法和技术;
3.具有从事导航装备与通信装备使用、维修、监造、管理的基本能力;
4.了解本学科的相关法律法规;
5.了解导航工程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主干课程
导航工程专业的主要课程包括:导航学,最优估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卫星导航原理,信号与系统,模拟与数字电路,卫星导航数据处理方法,组合导航,惯性导航原理,嵌入式系统与程序设计,GNSS接收机原理,数字信号处理,导航电子地图,天文导航,室内定位技术,LBS技术与应用等。
实践教学
包括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
就业方向
该专业的就业前景看好,毕业生可从事导航装备与通信装备使用、维修、监造、管理等工作。
毕业生可在航空、航天、交通、军事、电子、信息及通讯产业等部门工作,也可以在政府部门、教学和科研单位从事研发、管理、教学及应用等工作,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
培养目标:本专业是以信息技术、计算技术和运筹控制技术的数学基础为研究对象的理科类 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信息或计算数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 接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解决信息技术或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的实际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能在科技、教育、信息产业、经济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 或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和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接受数学建模、计 算方法、程序设计和应用软件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受到数学和信息理论及其应用方面的良好教 育,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较强的创新意识,具有科学研究、教学、解决信息技术或科学工程计算 中实际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和较强的更新知识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掌握信息科学、计算数学或运筹控制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
2.具备熟练应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软件及专用软件)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算 法设计、算法分析与编程能力;
3.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信息技术或科学与工程计算或运筹控制中的某些实 际问题;
4.接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了解信息科学、计算数学或运筹控制理论、技术与应用的新发 展,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技术跟踪及创新的能力。
主干学科: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几何、分析、代数、微分方程、概率统计、数值计算、信息科学、运筹与控制、计 算机软件与应用。
核心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统计、物理学、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论、程序 设计与算法语言、数据结构与算法、数值分析、数据分析、数学建模。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数学分析I-Ⅲ(304学时)、高等代数I-Ⅱ(192学时)、空间解析几何(96学时)、 常微分方程(96学时)、概率统计(96学时)、实变函数(96学时)、普通物理(144学时)、大学计 算机基础(64学时)、C语言与程序设计(96学时)、数学物理方程(96学时)、复变函数(96学 时)、数学模型(64学时)、数值分析I(64学时)、数值分析Ⅱ(64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64学 时)、微分方程数值解法(64学时)、泛函分析(64学时)、信息论基础(64学时)。
示例二:大学物理(130学时)、C语言程序设计(46学时)、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78学 时)、数学分析(240学时)、高等代数(1 36学时)、空间解析几何(46学时)、复变函数(46学 时)、概率论与数理统计(90学时)、常微分方程(46学时)、实变函数(46学时)、数学物理方 程(46学时)、泛函分析(46学时)、数值逼近(60学时)、数值代数(60学时)、微分方程数值解 (60学时)。
示例三:大学物理(96学时)、C语言程序设计(64学时)、数学分析(288学时)、高等代数 (144学时)、解析几何(48学时)、复变函数(64学时)、概率论与数理统计(64学时)、常微分方 程(56学时)、数学物理方程(48学时)、泛函分析(64学时)、数值分析(80学时)、数据结构与算 法(80学时)、数据库原理与技术(64学时)、运筹学(48学时)、数学建模(48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学术与科技活动、课程设计及实验、毕业实习及社会调查(实践)、毕 业论文(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并行)程序设计与实现。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0702 物理学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土木 工程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能胜任房屋建筑、道路、桥梁、隧道等各类土木工程的技术与管 理工作,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一定的国 际视野,能面向未来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力学、结构、施工、工程项目管理与经济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 基本知识,接受力学分析、结构设计、施工技术与工程管理、文字图纸表达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 握在土木工程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管理、教育、投资和开发、金融与保险等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 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熟悉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掌握工程经济、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掌握一门外语;
2.了解物理、信息科学、工程科学、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趋 势和应用前景,掌握数学和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3.掌握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和选用原则,掌握工程测绘和工程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掌握工程结构选型、构造、计算原理和设计方法,掌握工程结构CAD和其他软件应用技 术,掌握土木工程施工的一般技术、过程、组织和管理以及工程检测和试验基本方法;
5.了解本专业的有关法规、规范与规程,了解给水与排水、供热通风与空调、建筑电气等相 关知识,了解土木工程机械、交通、环境的一般知识以及本专业的发展动态和相近学科的一般 知识。
6.具有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查询资料、获取信息、拓展知识领域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7.具有应用语言、图表和计算机技术等进行工程表达和交流的基本能力;
8.掌握至少一门计算机高级编程语言并能解决一般工程问题,具有计算机、常规工程测试 仪器的运用能力;
9.具有综合运用知识进行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能力;
10.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能力。
主干学科:力学、土木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力学原理和方法、专业技术相关基础、工程项目经济与管理、结构基本原理、 施工原理和方法、计算机应用技术。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工程力学(1 19学时)、结构力学(102学时)、流体力学(34学时)、土力学(34学 时)、弹性力学(34学时)、土木工程材料(34学时)、土木工程概论(17学时)、工程地质(34学 时)、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68学时)、测量学(51学时)、土木工程法规(17学时)、工程概预算与 招投标(34学时)、荷载与结构设计原则(17学时)、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68学时)、钢结构基本 原理(43学时)、基础工程设计原理(51学时)、土木施工工程学(43学时)、结构全寿命维护(34 学时)。
示例二:理论力学(48学时)、材料力学(64学时)、结构力学(80学时)、流体力学(24学 时)、土力学(40学时)、土木工程材料(32学时)、土木工程概论(16学时)、工程地质(24学时)、 工程制图(40学时)、测量学(32学时)、土木工程试验(36学时)、工程经济与管理(24学时)、工 程监理概论(24学时)、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64学时)。钢结构基本原理(32学时)、基础工程 (32学时)、土木工程施工(32学时)、施工组织设计(32学时)。
示例三:理论力学(80学时)、材料力学(80学时)、结构力学(96学时)、水力学(32学时)、 土力学(40学时)、土木工程材料(64学时)、土木工程概论(16学时)、工程地质(24学时)、画法 几何及土建制图(80学时)、土木工程测量(48学时)、结构实验与检测(48学时)、工程项目管理 (24学时)、建设工程法规(24学时)、建设工程经济(24学时)、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24学时)、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72学时)、钢结构基本原理(48学时)、基础工程(40学时)、土木工程施工 技术(56学时)、土木工程施工组织(24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实习、设计和社会实践以及科研训练等形式。实验包括基础实 验、专业基础实验和专业及研究性实验3个环节;实习包括认识实习、课程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 实习4个环节;设计包括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2个环节。
主要专业实验:材料力学实验、流体力学实验、土木工程材料实验、结构基本构件实验、土力 学实验、土木工程测试技术、土木工程专业实验(结合专业课程)。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北京工业大学黑龙江土木类(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录取分数线为550分(理科)。北京工业大学黑龙江土木类(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

北京交通大学黑龙江建筑类(建筑学、城乡规划)录取分数线为569分(理科)。北京交通大学黑龙江建筑类(建筑学、城乡规划)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建筑类(建筑学、城乡规划)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北京交通大学黑

北京建筑大学黑龙江建筑学录取分数线为557分(理科)。北京建筑大学黑龙江建筑学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建筑学(实验班)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北京建筑大学黑龙江建筑学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

北京建筑大学黑龙江智能建造录取分数线为553分(理科)。北京建筑大学黑龙江智能建造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智能建造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北京建筑大学黑龙江智能建造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智

北京建筑大学黑龙江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工程(海绵城市建设方向)、环境科学(应对气候变化方向)、环境生态工程)录取分数线为527分(理科)。北京建筑大学黑龙江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工程(海绵城市建设方向)、环境科学(应对气候变化方向)、环境

北京建筑大学黑龙江信息与计算科学录取分数线为522分(理科)。北京建筑大学黑龙江信息与计算科学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信息与计算科学(大数据应用)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北京建筑大学黑龙江信息与计算科学招生

北京建筑大学黑龙江土木工程(城市道路与桥梁工程方向)录取分数线为516分(理科)。北京建筑大学黑龙江土木工程(城市道路与桥梁工程方向)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土木工程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北京建筑大学黑龙

北京建筑大学黑龙江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录取分数线为516分(理科)。北京建筑大学黑龙江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北京建筑大学黑龙江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招生计划2

北京建筑大学黑龙江车辆工程录取分数线为514分(理科)。北京建筑大学黑龙江车辆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车辆工程(城市轨道车辆实验班)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北京建筑大学黑龙江车辆工程招生计划2022专业

北京建筑大学在黑龙江省录取批次:2021年为本科一批A段,2020年为本科一批A段,2019年为本科一批A段,2018年为本科一批A段,2017年为本科一批A段。2022年北京建筑大学在黑龙江招生专业有车辆工程(城市轨道车辆试验班)、建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