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北京交通大学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
| 软科(综合) | 40 | 48 |
| 校友会(综合) | 41 | 67 |
| 武书连 | 65 | 118 |
| US排名 | 596 | - |
| 泰晤士 | 73-92 | 50-72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630 | 4190 | 400 | 物理必选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626 | 4635 | 400 | 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190 | 41977 | - | 不限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607 | 7025 | 400 | 物理必选 |
| 2021 | 威海校区中外合作 | 本科批 | 574 | 11970 | 400 | 物理必选 |
| 2021 | 威海校区中外合作 | 本科批 | 572 | 12316 | 400 | 不限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91 | 9357 | 400 | 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88 | 9802 | 400 | 思想政治必选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79 | 11162 | 400 | 物理/化学(2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76 | 11649 | 400 | 物理必选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76 | 11649 | 400 | 物/化/生(3选1) |
教育部、交通运输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共建
具有研究生院的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高校
国家首批“2011计划”14所牵头高校之一
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围绕优势特色学科,重点建设“智慧交通”世界一流学科,首轮建设任务得到评审专家高度评价
| 名称 | 特色专业 | 层次 | 学制 | 类别 |
|---|---|---|---|---|
| 经济学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经济学类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电气类 |
| 通信工程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电子信息类 |
| 自动化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自动化类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计算机类 |
| 软件工程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计算机类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铁路信息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计算机类 |
| 土木工程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土木类 |
| 交通工程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交通运输类 |
| 交通运输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交通运输类 |
| 物流管理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一所石油特色鲜明,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是首批国家“双一流”建设、“211工程”重点建设和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是设有独立研究生院的高等院校之一。
校风:实事求是、艰苦奋斗 校训:厚积薄发、开物成务
教风:为学为师、立德立言 学风: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前身是以清华大学石油系、化工系为基础,汇聚天津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的部分师资,于1953年创立的北京石油学院,是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院校。
| 名称 | 特色专业 | 层次 | 学制 | 类别 |
|---|---|---|---|---|
| 应用化学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化学类 |
| 地质学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地质学类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机械类 |
| 自动化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自动化类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化工与制药类 |
| 勘查技术与工程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地质类 |
| 石油工程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矿业类 |
| 油气储运工程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矿业类 |
| 市场营销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工商管理类 |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建立起“奖、助、贷、勤、免、补、偿”等有机结合的资助体系,同时努力提高资助力度,不让一名大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学校与中国银行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应贷尽贷”。此外,学校每年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1600余个勤工助学岗位,每年发放助学金金额700余万元。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从未有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