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业教学计划重点突出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课程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包括专业基础课实验、专业课实验、专业综合性实验、毕业实习等。大学四年实践总学时约占总学时的30%。
在实践教学方面,规范实践教学,提高专业综合实践能力。充分利用本专业实验室资源,实行实验室资源共享和性、探索性教学。有助于学生观察能力、理解力、思维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
1、实验课程
实验课建设过程中,注重综合性实验的教学。主要培养学生交通规划能力、掌握控制与管理能力,注重计算机在交通领域的应用。
2、实习实训
实习实训方面,不同年级设计不同的项目,使学生从认知社会、认知专业逐步掌握专业技能到终能适应岗位工作。具体如下:
一年级主要以公共能力培养、专业认知参观为主。二年级以专业基础实训(交通仿真软件实训,交通规划软件实训)为主。三年级以专业综合实训与相关调研(交通控制与仿真、城市交通规划、交通管理与控制)为主,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四年级主要为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从培养目标出发,结合社会实际,培养专业对本专业四年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七、职业前景
随着智慧交通的飞速发展,未来5年,行业人才需求将以年均23%的速度增长,北京等一线城市需求年均增长27%左右,人才总体缺口将达到300万以上,急需交通工程行业人才来补充这一缺口。
交通规划与管理专业的就业前景不错,毕业生主要从事综合分析和解决道路交通管理问题。毕业生可到国家与省、市的发展规划部门、交通规划与设计部门、交通管理部门、交通工程公司等单位从事交通运输规划、交通工程设计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智能交通企业如中国智能交通系统有限公司、易华录等从事交通系统架构、智能交通系统技术支持等工作。部分毕业生也选择继续在本专业继续深造。交通规划与管理方向就业岗位多的地区是北京。
另外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巨大的人才需求,部分毕业生也进入北京地铁、深圳地铁从事运营管理工作。

2.实践教学条件本专业具有国内领先的校内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建设得到国家专项财政支持。与合作企业北京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合作成立4个校外实习基地。在校内外实训基地开展认识实习、客运组织实训、行车组织实训、设备控制实训、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综合实习、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

1、本专业依托学校工程技术优势,以“技术、管理、经济、法律法规、信息化”五大平台课为核心课程体系,适应国内外造价工程师等相关职业的要求,注重实践、强调创新,培养学生全面造价管理能力,满足建筑业和首都经济建设发展的高级人才需求。在学部BIM研发中心安装有Revit软件(含建筑、结构、机电模块),培养学生掌握BIM建模基础技能;安装有Navisworks软件,培养学生掌握三维施工模拟及进度管理等技能

(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利用本专业依托地铁运营总公司、京港地铁、华录集团、北京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北京市回龙观车辆段、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北京市地铁相关车站等校外实习基地进行为期2周的以轨道交通实习为主的综合实习,培养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与岗位适应能力。实习过程中,学生学习热情很高,普遍反应收获很大,学生不仅掌握了专业知识,而且培养了专业兴趣和吃苦耐劳精神,提高了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人际沟通和团

(二)教师教学与科研成果1.教材编写2008年以来,本专业教师积极整理教学改革经验与思想,编写教材多部,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轨道交通站场设计》、《城市轨道交通概论》等。2.科研工作2008年以来,本专业教师参与国家、省部级等项目10余项,主持纵向项目多项,横向项目多项,主持校级课题20余项。。3.论文发表2008年以来,专业教师积极总结教改、科研成果,发表学术论文几十篇。4.学

教育教学成果(一)学生表现交通工程专业学生表现非常突出,近几年有多人(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取得市级荣誉,部分荣誉见下表。表1交通工程专业部分学生小组荣誉一览表序号小组成员作品名称奖项备注1吕宏图、黄文斌、高霞飞、杨柳炀、张婧五道口交通拥堵及对策分析北京市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三等奖市级2湛路、李鹏、孙国栋、段学栋、陶荟竹北京市快速公交(BRT)线路设计北京市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三等奖市级3

1.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国际旅游服务技能实训主要借助课程教学完成,本专业的培养方案根据国际旅游行业涉及的主要领域设置教学模块,每个模块设置的专业课程均根据该领域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展开,所有课程均包括理论讲授学时和实践教学学时,其中实践教学学时主要为提升学生的国际旅游服务技能而服务。国际旅游企业参观体验是学生实现国际旅游服务技能提升的重要辅助环节,也是学生正式成为国际旅游行业人的开始。参观体验主

实习实践(一)实践教学体系本专业教学计划重点突出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课程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包括专业基础课实验、专业课实验、专业综合性实验、毕业实习等。大学四年实践总学时约占总学时的30%。在实践教学方面,规范实践教学,提高专业综合实践能力。充分利用本专业实验室资源,实行实验室资源共享和性、探索性教学。有助于学生观察能力、理解力、思维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

(一)实践教学体系本专业教学计划重点突出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课程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包括专业基础课实验、专业课实验、专业综合性实验、企业/毕业实习等。大学四年实践总学时1000学时,占总学时的30.5%,其中实验总学时278,实习、实训总学时322,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总学时400。在实践教学方面,规范实践教学,提高专业综合实践能力。充分利用本专业实验室资源,实行实验室资源共享和性、

(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利用本专业方向重视校外企业的联合培养,在专业建设过程中重点依托交通规划相关企业共建实验室,建设有交通规划实验室、交通管理与控制实验室等。

(一)实践教学体系本专业教学计划重点突出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课程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包括专业基础课实验、专业课实验、专业综合性实验、毕业实习等。大学四年实践总学时约占总学时的30%。在实践教学方面,规范实践教学,提高专业综合实践能力。充分利用本专业实验室资源,实行实验室资源共享和性、探索性教学。有助于学生观察能力、理解力、思维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1、实验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