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护理学专业的发展现状
北京城市学院护理学本科专业已于2013年正式通过国家教育部批准,于2014年9月开始招收护理学本科学生,学制为四年,学位授予门类为理学学士。
北京城市学院是本科层次的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在国家教育精神和“十二五教育发展纲要”指导下,经过认真调研国内外护理行业形势及本科教育现状,找出了国内护理教育存在的不足及缺陷,力争通过汲取国内外护理教育先进经验并结合学校优势,制定了护理本科教育创新培养方案,探索护理本科教育新路,培养服务于我国卫生事业发展需求、服务于首都经济发展及国际护理需求的应用型护理人才。
北京城市学院经过多年办学,学校树立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拥有相关专业办学经验的积累,这也为护理学本科的建立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
北京城市学院护理专科已有多年的办学经验,从2009年起就开始招收护理专科(三年制高中起点);2010年起与北京护士学校合作招收两年制中专起点的护理专科学生;2011年与北京卫生学校合作招收三年制高中起点的护理专科学生。截止目前,学校护理专科共计招收920余名学生,就业率达98%。因此学校现有的护理高职教育经验、师资、实习实训及就业基础均为护理学本科教育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同时,北京城市学院目前开设的中药学、药学、食品质量与安全、社会工作、公共事业管理等本科专业与护理本科教育有密切关系。将积累的办学经验进行整合与提升,必能促进护理本科教育的顺利开展和进步。
2.护理学专业所在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
健康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加强,整个社会对护理专业人员的需求越来越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卫生工作都是政府关注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护理行业是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国家关注并重视护理行业的发展。
然而,目前全世界许多国家都面临护理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对各成员国卫生人才资源统计结果显示,许多国家护理人才紧缺。在我国,护士的数量远远不够,医护比例严重失调。教育部根据我国现有状况提出了部分紧缺型人才的培养计划,其中护理专业就被教育部、卫生部等六部委列入国家紧缺人才专业,护理教育予以重点扶持。按照卫生部要求,我国医院的医生和护士的比例是1:2,重要科室医生和护士的比例应是1:4;而目前全国1:0.85的医护比例远远达不到卫生部的要求,与1:2.7的国际水平相差很大,与发达国家1:8.5的比例相差更远。根据卫生部的统计,到2015年我国的护士数量将增加到232.3万人,平均年净增加11.5万人,考虑到人口老龄化、社区服务扩大等带来的人力需求增加,经过专家论证,我国实际需要的护理人员应比预测的数量更多一些,所以2003-2010年我国护理教育的年平均招生数量实际在15万左右。
我国近年来人口年龄结构呈现老龄化改变,将来从事老人医学的人才将走俏;家庭结构却呈现出小型化趋势,保健医师、家庭护士也将成为热门人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群疾病谱发生了改变,慢性病护理的需求量增加;人们在重视身心健康的同时,对疾病的预防和自我保健意识也不断增强,社区医疗保健工作面临着难得的机遇,这些都为护理专业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另外,国内很多大中城市的医院都设有涉外门诊,而一些合资医院以及“洋”医院更是如雨后春笋一般扎根北京、上海等地。所以,如果护理专业人才在具备护理学、护理人际沟通、护理礼仪等专业知识外,还能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那么就业选择将更为宽广,可以从事在华的涉外医护服务、国际技术合作交流和资料传递等。在国际上,各个国家的“护士荒”情况也普遍存在。世界性的护理人才资源的短缺,给我国护理人员创造了更多迈出国门、迈向国际市场就业的机会。业内专家介绍说,护理职业一直是国际上地位较高、薪水丰厚的职业之一。如护士在美国平均年薪达5万美元,而美国缺护士30万人。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较高的综合素质和流畅的国际交流语言的护士在国际上就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因此,我国护理专业人才缺口会一直存在,而且有不断增大的趋势,护理专业人才不管是在就业选择还是在薪酬水平方面都处于非常优势的地位,就业和发展的前景都非常好。
护理学专业在中国的发展已有近百年的时间,尤其在近十余年来,护理专业在我国得以迅速发展:护理教育逐渐从中专教育到本专科教育,也有一些学校开展了硕士、博士教育,护理研究也在开展,整体护理的护理观念在逐步深入,循证护理的实践在兴起;护理管理人员的视野逐步开阔,护理专业的范畴也在逐步扩展等等。
护理专业的服务对象是人,肩负的是人的健康和生命的重任,专业护理人员的地位也越来越得到社会的推崇和尊敬。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观念的更新、疾病谱的变化以及卫生保健体制的改革,特别是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动,现代的护理专业人才功能角色日趋丰富。她们将成为初级卫生保健的主要力量、成为健康教育的主要力量、成为医生和其他保健人员平等的合作者。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观念的更新、疾病谱的变化以及医疗体制的改革,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护理学人才的市场国际化会越来越凸显;卫生保健领域消费者教育层次提高、传统医学、临终关怀等新问题会冲击原有的护理模式;以人为中心的护理带来的护理内涵的复杂性,同时这也为护理学教育提出新的发展要求。护理人才应具备独立工作能力;健康教育与预防保健能力;教学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沟通交流的能力;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护理人才应具备良好的身体,良好的情感特征,以及良好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此外护理人才还应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获取和利用信息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因为护理学的发展需要护理科研的支持和推动。护理学理论的构建,护理理论与护理实践的结合成果,护理技术、方法的改进,护理设备、护理工具的改革,护理管理模式的建立等。都有赖于护理科学研究去探索规律、总结经验,推进护理学的不断发展。

2.护理学专业所在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健康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加强,整个社会对护理专业人员的需求越来越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卫生工作都是政府关注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护理行业是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国家关注并重视护理行业的发展。然而,目前全世界许多国家都面临护理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对各成员国卫生人才资源统计结果显示,许多国家护理人才紧缺

核心课程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老年护理学、中医护理学、康复护理学、护理伦理学、护理心理学、护理管理学等。

对外合作与交流北京城市学院校有着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基础和经验,有利于国际护理人才的培养。在国际护理人才缺口很大的情况下,北京城市学院大力推进国际化,实行式办学,先后同二十几个国家的高校建立了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每年都互派教师和留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与国外合作办学,培养开拓型、国际化高素质人才。我校在培养国际护理人才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专业特色及优势本专业办学理念契合国内外护理行业新形势及发展,在国家教育精神和“十二五教育发展纲要”指导下,经过认真调研国内外护理行业形势及本科教育现状,找出了国内护理教育存在人文素养教育不足、养老护理、社区护理、康复护理、儿科护理知识与技能不足等缺陷,并力争通过汲取国内外护理教育先进经验并结合我校优势,制定护理本科教育创新培养方案,探索护理本科教育的新路,如下:特色1:结合目前护理行业发展的新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本专科招生章程依据护理学(本科)专业、护理(专科)专业的教学计划、学习要求以及未来发展的需要,特对报考此专业的考生提出以下要求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够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与个人修养,适应社会经济及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符合未来高等护理学教育要求,具有较强敬业精神、协调能力和良好心理品质,掌握一定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知识,系统掌握护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和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能在医疗卫生、预防保健、疾病控制等领域从事临床护理、社区(老年)护理、康复护理、儿科护理、护理管理及健康教育等

职业前景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医疗卫生、预防保健、疾病控制等领域从事临床护理、老年护理、康复护理、社区护理、护理管理及健康教育等相关工作。学生毕业后也可考取国内外护理(心理)等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在学生实习实训环节中,本专业已与若干医院建立了实习基地的联系,这些医院不但为实习实训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护理学专业学生提供一定的就业机会,包括卫生部北京医院、北京友谊医院、北京同仁医院、北京世

1.护理学专业的发展现状北京城市学院护理学本科专业已于2013年正式通过国家教育部批准,于2014年9月开始招收护理学本科学生,学制为四年,学位授予门类为理学学士。北京城市学院是本科层次的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在国家教育精神和“十二五教育发展纲要”指导下,经过认真调研国内外护理行业形势及本科教育现状,找出了国内护理教育存在的不足及缺陷,力争通过汲取国内外护理教育先进经验并结合学校优势,制定了护

实习实践本专业的实习实践环节主要包括:专业实验(基础课程实验、基础护理学技能实验);教学医院专业课程的岗位实习实训,即临床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护理学技能实训;临床各科轮转护理实习。已与若干医院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合作,如:卫生部北京医院、北京老年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航空总医院、北京朝阳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6医院、北京世纪坛医院、北京儿童医院、潞河医院等多所医院,可以承担护理学专业的

护理学专业概况1.护理学专业的发展现状北京城市学院护理学本科专业已于2013年正式通过国家教育部批准,于2014年9月开始招收护理学本科学生,学制为四年,学位授予门类为理学学士。北京城市学院是本科层次的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在国家教育精神和“十二五教育发展纲要”指导下,经过认真调研国内外护理行业形势及本科教育现状,找出了国内护理教育存在的不足及缺陷,力争通过汲取国内外护理教育先进经验并结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