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广西 | 土木工程(4500元/年,在雨花校区办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0 |
| 湖南 | 土木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2 |
| 江西 | 土木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13 |
| 江苏 | 土木工程(雨花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93 |
| 辽宁 | 土木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94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四川 | 土木类(包含专业:土木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9 |
| 海南 | 土木类(包含专业土木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0 |
| 广西 | 土木类(4800元/年,包含专业:土木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录取少数民族考生占计划的75%)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14 |
| 吉林 | 土木类(土木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354 |
| 土木类(只招少数民族)(土木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 343 | ||||
| 辽宁 | 土木类(土木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37 |
| 山西 | 土木类(包含专业土木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65 |
云南民族大学是一所培养各民族高级专业人才的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与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创建于1951年8月1日,原名云南民族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早成立的民族高等院校之一,2003年4月更名为云南民族大学,至今已走过70年历程。
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朱德、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接见过我校师生代表;周恩来、彭德怀、陈毅、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李岚清、李铁映、司马义·艾买提等亲临学校视察,关心各族师生的成长进步和学校的建设发展。学校首任正副院长由云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周保中和张冲两位将军担任。自建校以来,一批学界名流,如著名民族学家、历史学家、教育学家马曜教授,著名民族学和考古学家汪宁生教授,著名历史学家、民族学家何耀华教授,著名民族学家、人类学家和少英教授,著名史学家谢本书教授,成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发展的奠基人和中坚力量。
学校现已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办学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大学,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10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民族学、社会学、民族语言文学、东南亚南亚语言文化为优势特色,文理并重、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格局。学校拥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的二级学科硕士点),16个专业硕士点和90个本科专业,其中,1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29个专业进入“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行列。现有11个省级重点学科和优势特色学科,8个国家特色专业,26个省级优势特色专业。学校拥有“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示范基地”、“全国高校辅导员发展研究中心(云南民族大学)”、“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云南民族大学)”教育部“西部基层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国家民委—教育部民族药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培养基地。
学校现有在校生33344人,其中本科生26237人,硕士研究生3009人,博士研究生92人,留学生588人,全省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生3231人,香格里拉办学点专科生187人;另有继续教育学生18967人。现有教职工1712人,具有正高级职称212人、副高级职称384人、中级职称558人、初级及以下职称558人,具有博士学位408人、硕士学位908人。学校现有全国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1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5人,入选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55人(其中:云岭学者2人、教学名师8人、文化名家5人、青年拔尖人才39人、产业技术领军人才1人),入选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14人(其中:青年人才13人、产业人才1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人选11人,云南省级教学名师8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14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及创新人才13人,云南省“四个一批”人才1人,云南省引进高端科技人才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
学校占地2550亩,校舍建筑面积97万平方米。拥有国家级、省级研究机构及人才培养基地十余个,1个民族博物馆,馆藏文物近20000件。图书馆拥有各类纸质图书240余万册,电子图书近130万册。《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即第9版)“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是中文社科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科综合评价AMI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首届云南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奖期刊奖“优秀期刊”,《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至今连续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来源期刊,获评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
学校注重对外合作与交流,是国家和云南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建校以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挪威国王哈拉尔五世、越南胡志明主席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元首、政要、专家、学者和国际友人10万多人次曾访问过云南民族大学,并给予良好评价。学校1981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1992年开始招收外国硕士研究生,是云南省最早招收外国留学生、开展对外汉语教学的高校之一,先后与美国、挪威、日本、韩国等20多个国家的80多所大学或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近年来,学校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服务云南跨越发展,紧紧围绕“立足云南、服务边疆、辐射东南亚南亚”的办学目标,打好以南亚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澜湄国际职业学院、中印瑜伽学院为主体的教育对外开放“三张牌”,促进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语言相通、文化相通、心心相通,当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桥梁。与此同时,学校注重国内合作,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所、宗教学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及云南白药集团、丽江、德宏、香格里拉、西双版纳等科研院所、高校以及地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实质性研究工作。
建校七十年来,学校始终以立足边疆、服务边疆、服务民族团结繁荣发展为己任。云南25个世居少数民族中的第一代学士、硕士、博士、专家、学者、党政管理干部、教育专家、企业家,大多数由我校培养,特别是29个云南民族自治县中的民族干部,大部分毕业于我校。(学校开设有藏语、傣语、傈僳语、拉祜语、景颇语、佤语、纳西语、彝语、哈尼语,壮语、苗语、白语等12个民族13个少数民族语种专业,是全国开办少数民族语言专业种类最多的学校。)学校已成为中国特别是西南各民族高层次、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摇篮,研究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的重要基地,国家和云南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学校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标,构建了“六个融合”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体系,大力促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1999年、2005年和2009年,学校先后三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称号,2016年,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称号,获得“云南省文明学校”、“云南省民族团结示范校”等称号。
近年来,围绕民族性、边疆性、国际性的办学定位,学校形成了“班子团结、校园和谐、事业发展”的良好局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亮点:
为更好服务少数民族人才培养,2013年,在原有预科教育学院基础上,云南省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落户我校,为少数民族学生架起通往高等教育的桥梁,为省内外高校培养输送高质量的少数民族本科生源。基地多次受到国家民委、云南省表彰,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学院学生阿丽努尔•阿力木回信中,提出:将各民族一家亲的信念播撒到更多人的心上,当好新时代民族团结的践行者、促进者、守护者。
为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2015年5月15日,在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印度总理莫迪的共同见证下,云南民族大学与印度文化关系委员会签署了联合共建中印瑜伽学院的备忘录,中印瑜伽学院在我校成立,成为印度本土外的全球第一所瑜伽学院。2017年11月,李克强总理对学院建设作出了重要指示,国家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主要领导分别进行了专项批示。经过六年的建设和发展,学院在全国高校开创了瑜伽学历教育的先河,目前已成为国家体育总局的国家健身瑜伽理论研究中心,学院致力于成为瑜伽在中国传播的标准制定者、规则维护者、行业引领者乃至中国瑜伽学科的奠基人。
为进一步融入国家战略,发挥区位优势,2014年12月,中国外交部、教育部同意增设云南民族大学成为第二批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承办单位。2016年12月,经外交部批复同意我校在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的基础上成立澜湄职业教育基地。经过多年建设,学校现已在中缅、中越、中老边境口岸建立8个培训基地、在缅甸、老挝、柬埔寨三国建立3个培训基地,同时在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和德宏片区分别建立培训基地,为湄公河国家提供了4万余人次的专业技术人才培训。为了拓宽澜湄职业教育合作领域,学校成立澜湄国际职业学院、澜湄职业教育联盟、澜湄国际合作研究院等多层次、多领域深入推进澜湄职业教育合作,丰富充实了学校服务国家战略的建设成果。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云南省委省政府领导、广西自治区党委行政领导等均对澜湄职业教育基地的建设成果给予了高度赞许。此外,澜湄职业教育基地建设被列入《澜湄合作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国务院、国家发改委、云南省政府等多个政策文件中,成为澜湄六国共商共建共享的项目和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教育对外合作交流项目”。
70载春华秋实,未来,学校将持续注重内涵式发展,不断探索和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根植云南、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南亚,在国家“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努力朝着高水平民族大学、民族团结示范校、“三风”建设模范校踏实前进。
学校各校区均设有综合食堂和清真食堂,能提供品种丰富的大众菜肴及食品,口味众多,价格合理。餐厅内五彩的快餐桌椅、窗明几净,刷(磁)卡代替了现金与饭票。
学校地处美丽的春城昆明,校本部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商山之麓、莲花池畔,与著名的风景名胜圆通山、翠湖浑然一体,并与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高校毗邻;新校区雨花校区位于昆明市呈贡区月华街2929号,具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浓郁的学术氛围。
我校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近几年我校的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稳步增长,年终就业率均在95%以上,学校多次获云南省教育厅就业考核一等奖。目前主要就业单位是各级党政机关、教育系统、政法系统、解放军各军兵种、武警部队及其它企事业单位。此外每年还有不少本科毕业生考取了我校及其他省内外高校的硕士研究生继续学习深造。
北方民族大学直属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是一所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坐落在“塞上江南”——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是我国唯一一所建立在民族八省区的中央部委高校。学校前身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始建于1984年,2008年更名为北方民族大学。学校为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权单位。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关于教育和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教育方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要求,坚持激发改革创新根本动力,坚持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之路,成为研究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培养造就各民族优秀干部人才、服务支撑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地。
人才培养: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55个民族的博士生、硕士生、本(预)科生2.2万余人在读,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缩影。6万余名毕业生扎根祖国边疆和民族地区,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践行者,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设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者,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的捍卫者。
学科专业:学校植根宁夏、立足西北、面向全国,坚持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为办学宗旨。现有文学、理学、工学、法学、历史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教育学、医学10个学科门类的77个本科专业。民族学、数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材料科学与工程等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电子信息等1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数学等3个省部级一流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等10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等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汉语言文学等9个省部级优势特色专业,自动化等7个省部级“十三五”重点专业(群),机械电子工程等5个省部级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示范专业。1个国家级材料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化工技术基础等8个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师资队伍:学校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引培并举,着力建设政治坚定、师德优良、业务过硬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现有教职工近1500人,专任教师近1100人,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师资近50%,博士比例47%;聘任院士2名;图像处理与智能计算机教师团队获批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4个团队入选国家民委创新团队支持计划,7个团队入选自治区科技创新团队,2个团队入选自治区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科学研究:学校坚持“科研追求原创,科研促进教学,科研服务地方,科研提升学校”理念,主要面向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开展科学研究,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用在实践中。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与研究、粉体材料与特种陶瓷研究、工业废弃物循环再利用、葡萄种植与葡萄酒酿造技术、民族学、兴边富民与乡村振兴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优势。获得2020年度自治区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1项。有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示范型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部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省部级技术创新中心、1个工程技术中心、1个工业设计中心;13个省部级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全国化工及机械基础科普基地”、1个省部级“电子科学与物理示范中心”科普基地。
合作交流: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国内外合作交流。合肥工业大学为教育部指定的对口支援高校。学校与北京大学、银川市人民政府、宁夏共享集团等深入开展校校、校地、校企合作,互促共赢。学校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加入“丝绸之路大学联盟”,设有3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现有7个国家的留学生在校学习,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马来西亚等30个国家和地区的70余所高校、机构签署合作办学协议。
创新创业:学校扎实推进教育教学与创新创业深度融合,积极开展“双创”教育,实施“专创融合‘5+3’教育打造 ‘六个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获得自治区教学成果特等奖。被教育部授予“全国首批百所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评为“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被团中央授予“全国大学生创业示范园”称号;被国家民委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坚守民族院校初心使命,传承民族院校红色基因,遵循教育规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扎实推进内涵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现代化综合大学!
录取批次的安排:
1、各省(区)一般在本科第二批次(批次未合并前)普通本科院校录取,有部分专业在宁夏本科一批次录取。
2、艺术类在部分省份提前批次录取,其它省份在艺术类二本批次录取。
3、具体安排请以各省区的招生计划安排为准。
我校执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艺术类专业投档规则;若未明确投档规则时我校按艺术统考专业成绩排序择优进档,专业成绩相同时文化成绩高的优先录取。进档考生的省级艺术专业统(联)考成绩和高考文化课成绩须达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艺术类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我校对进档考生依据省级艺术统(联)考专业成绩从高到低排序依次确定录取专业,专业成绩相同时文化课成绩高的优先确定录取专业。
我校对于往届生的录取没有特殊录取政策,与应届生一视同仁对待。
学费标准按宁夏回族自治区物价局规定执行。具体标准如下:
| 序号 | 专业名称 | 学费标准(元/年) | 序号 | 专业名称 | 学费标准(元/年) | |
| 1 |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 8,000 | 35 | 人力资源管理 | 4,400 | |
| 2 | 自动化 | 4,800 | 36 | 日语 | 4,000 | |
| 3 | 阿拉伯语 | 4,000 | 37 | 软件工程 | 4,400 | |
| 4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4,800 | 38 | 商务英语 | 4,000 | |
| 5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4,800 | 39 | 制药工程 | 4,800 | |
| 6 | 财务管理 | 4,400 | 40 | 生物工程 | 4,400 | |
| 7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4,800 | 41 | 生物技术 | 4,400 | |
| 8 | 产品设计 | 8000 | 42 | 生物科学 | 4,400 | |
| 9 | 传播学 | 4,000 | 43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4,400 | |
| 10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4,800 | 44 | 视觉传达设计 | 8,000 | |
| 11 | 电子商务 | 4,400 | 45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4,400 | |
| 12 | 电子信息工程 | 4,800 | 46 | 思想政治教育 | 4,000 | |
| 13 | 雕塑 | 8,000 | 47 | 体育教育 | 4,400 | |
| 14 | 动画 | 8800 | 48 | 通信工程 | 4,800 | |
| 15 | 法学 | 4,000 | 49 | 统计学 | 4,400 | |
| 16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4,800 | 50 | 土木工程 | 4,800 | |
| 17 | 工商管理 | 4,400 | 51 | 网络工程 | 4,400 | |
| 18 | 工业设计 | 4400 | 52 | 舞蹈表演 | ||
| 19 | 公共事业管理 | 4,400 | 53 | 舞蹈学 | 8,000 | |
| 20 | 广告学 | 4,000 | 54 | 物流管理 | 4,400 | |
| 21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4,400 | 55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4,800 | |
| 22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4,800 | 56 | 新闻学 | 4,000 | |
| 23 | 汉语言文学 | 4,000 | 57 | 信息工程 | 4,800 | |
| 24 | 行政管理 | 4,400 | 58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4,400 | |
| 25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4,800 | 59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4,400 | |
| 26 | 环境设计 | 8,000 | 60 | 医学影像技术 | 4,800 | |
| 27 | 会计学 | 4,800 | 61 | 音乐表演 | 8,000 | |
| 28 | 绘画 | 8,000 | 62 | 音乐学 | 8,000 | |
| 29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4,800 | 63 | 英语 | 4,000 | |
| 30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400 | 64 | 应用统计学 | 4,400 | |
| 31 | 金融学 | 4,800 | 65 | 治安学 | ||
| 32 | 经济学 | 4,400 | 66 | 税收学 | 4400 | |
| 33 | 历史学 | 4,000 | 67 | 金融数学 | 4400 | |
| 34 | 旅游管理 | 4,400 | 68 | 少数民族预科 | 2,500 |

北方民族大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和土木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和土木工程在宁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就业前景和土木工程就业前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介绍和土木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数据科学与大

北方民族大学软件工程和土木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软件工程和土木工程在宁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软件工程就业前景和土木工程就业前景,软件工程专业介绍和土木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软件工程和土木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软件工程

北方民族大学网络工程和土木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网络工程和土木工程在宁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网络工程就业前景和土木工程就业前景,网络工程专业介绍和土木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网络工程和土木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网络工程

北方民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土木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土木工程在宁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就业前景和土木工程就业前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和土木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土木工程这

北方民族大学自动化和土木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自动化和土木工程在宁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自动化就业前景和土木工程就业前景,自动化专业介绍和土木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自动化和土木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自动化和土木工程录

北方民族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和土木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电子信息工程和土木工程在宁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电子信息工程就业前景和土木工程就业前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介绍和土木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电子信息工程和土木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北方民族大学通信工程和土木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通信工程和土木工程在宁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通信工程就业前景和土木工程就业前景,通信工程专业介绍和土木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通信工程和土木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通信工程

北方民族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土木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土木工程在宁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就业前景和土木工程就业前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介绍和土木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

北方民族大学智能材料与结构和土木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智能材料与结构和土木工程在宁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智能材料与结构就业前景和土木工程就业前景,智能材料与结构专业介绍和土木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智能材料与结构和土木工程这二个专业,

北方民族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和土木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和土木工程在宁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就业前景和土木工程就业前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介绍和土木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和土木工程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