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 白城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1 | 理科 | -/206(专科批) |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1 | 文科 | -/362(专科批) |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0 | 理科 | -/239(专科批) |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9 | 理科 | -/203(专科批) |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9 | 文科 | -/211(专科批) |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8 | 理科 | -/214(专科批) | /() |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一线需要,满足包装自动化设备安装、调试与维护人员需求,熟悉相关标准和工艺规范,能从事包装自动化设备的操作、安装、调试、常见故障诊断、检修和技术推广等工作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主要课程】
机械工程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电机与拖动技术、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包装机械设计、自动控制技术、包装工艺技术、包装设备安装与维护、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液压与气动技术、机电设备管理与预防维护、营销与企业管理等专业课程。
【就业面向】
从事包装生产设备的操作与维护、包装机械制造、安装调试、运输包装、包装设计、包装测试、生产技术管理、现代物流管理,也可以从事具有一定PLC技术的开发及国内外包装设备的营销工作。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工程制图、机械、电子以及数控技术等相关基础理论和技能,具有机电设备操作、安装调试及维护维修能力,能从事机电设备的操作、安装调试、维护维修、机电产品设计及销售、售后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具有较强的机械识图、绘图能力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具有通用机电产品设计和加工工艺的设计能力;具有中级(或高级)电工和机修工的操作维护和维修能力;具有操作普通机床和典型数控机床加工机械零件的中级工的水平和能力;具有较强的机电产品的营销和技术服务、管理能力。
主要课程:大学英语、工程制图、电工技术、机械设计、电力拖动技术、CAD/CAM、可编程控制器技术(PLC)、数控技术、机电设备管理等。
实训环节:钳工实习、电工实习、专项实训、毕业顶岗实习等。
资格证书:工程制图员、钳工、电工、维修电工等职业资格证书。
就业方向:从事数控设备应用与管理,自动生产线操作与维护人员,机电产品质检员、生产调度以及机电产品销售与服务等岗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吉林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42 |
| 文科 | 389 | ||||
| 贵州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09 |
| 文科 | 376 | ||||
| 辽宁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物理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150 |
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隶属于安徽省委宣传部,业务上接受安徽省教育厅指导,是中德两国政府在文化传媒领域合作创建的产学研一体化职业教育培训基地,被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为全国“印刷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数字出版高端人才培养基地”及“全媒体采编人才培养基地”,2015年成为“长三角新闻出版职教创新联盟”理事单位。
学院现有教职工304人,专任教师239人,教授、副教授56人,博士、硕士150人,“双师型”教师89人,全国新闻出版领军人才1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2人、省宣传文化领域拔尖人才3人,省级教学名师17人、省级专业带头人6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近年来,教育教学能力稳步提升,获得省级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2个、二等奖1个、三等6个。
学院现有8000余学生,设有机电信息系、新闻传播系、艺术设计系、经济管理系、基础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6个教学机构及实验实训中心、图书信息中心2个教辅机构。学院坚持以服务宣传文化领域经济建设和事业发展需要为宗旨,紧扣专业对接产业(链)的专业建设思路,现开设有新闻出版、印刷包装、艺术设计、经济管理、影视表演、文化教育、智能制造技术、信息技术等35个专业,其中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1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9个、全国新闻出版行业示范专业1个、骨干专业2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以上精品课程15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7门、院级立项课程思政112门。
面向新闻出版、新媒体技术、艺术设计、经济管理、印刷包装等行业和领域开设35个满足全产业链岗位(群)需求的专业,其中数字图文信息技术、包装策划与设计、印刷媒体技术等6个专业被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特色专业;版面编辑与校对、出版信息管理、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动漫制作技术4个专业被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专业试点改革专业;数字图文信息技术、印刷媒体技术2个专业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为骨干示范专业。
学院建有工业设计、商业摄影、影视后期制作、财务链仿真、定格动画、跨媒体创意设计、智能制造、机电一体化、虚拟演播、数字音频、广告策划与制作、音视频综合等56个专业实验实训室,仪器设备达3500余台(套)。学院藏有纸质图书29.02万册,电子图书291.3万册。
多年来,学院秉承“厚德力行博学勤思”的校训,坚持内涵发展、特色立校、立足产业、面向市场的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之路,通过学习和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经验,逐步建立了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体系,逐步发展为规模适度、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文化产业教育培训基地。学院依托中德合作项目优势,先后选派72人次教职工赴德国和新加坡等地进行长短期“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和专业进修,同时分批次从德国相关院校和企业聘请教授、专家指导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和培训师资,培养了一批能够熟练运用“双元制”教学方法实施教学的师资队伍。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工学融合、项目递进的教学方法,不断加强学生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努力缩短毕业生的工作适应期,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院坚持走外向型发展之路,与新闻、传媒、设计、印刷、包装类企事业单位开展密切合作,先后与省内外200余家大中型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了一批人才培训中心和教学实训基地。通过聘请企事业单位技术人员担任实习教师、引入企业生产实际案例等方式,实现了实践教学与经营生产深度融合。学院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安徽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批准为“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和“印刷工种职业技能鉴定所”。
近年来,学院在各类省级及以上职业技能竞赛中共获得奖项1000余个,其中国家级技能竞赛中,荣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6项。学院还多次被评为“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350多名毕业生荣获“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品学兼优毕业生”称号,一批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能发展”的优秀毕业生活跃在各条战线上,受到了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
学院紧跟文化产业市场需求,坚持就业导向,创新产教融合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秉承“以德立人、以质强校、服务经济社会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办学宗旨,弘扬“厚德力行博学勤思”的校训精神,坚持“内涵发展、特色立校、立足产业、面向市场”的办学理念,为建设成为国内知名、行业领先、省内一流的技能型高水平大学而不懈努力。
学费:出版与发行、版面编辑与校对、新闻采编与制作、传媒策划与管理、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国际贸易实务专业3500元/年,电脑艺术设计6500元/年,其他专业3900元/年;
住宿费:800元/年(6人间),600元/年(8人间)。
我院开设有新闻出版、印刷包装、艺术设计类产业链上的十五个专业,这些专业针对性强,适应性好,行业的特色明显。目前学院形成了布局较为合理、紧密结合企事业单位职业岗位需求的专业群,所培养的人才适应文化产业大发展的需要。高素质的毕业生受到省内外知名的文化类企事业单位欢迎,几年来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学院2010、2011、2012年连续三年荣获“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部分优秀毕业生
序号 |
姓名 |
专业 |
工作单位 |
职务 |
1 |
朱洁 |
印刷图文信息处理 |
安徽人民广播电台 |
主播 |
2 |
孔德冬 |
包装技术与设计 |
苏州正隆纸业有限公司 |
领机 |
3 |
尹福寿 |
印刷技术 |
广东鹤山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 |
技术开发专员 |
4 |
管德风 |
印刷技术 |
深圳中大印刷公司 |
销售总监助理 |
5 |
朱晓鸣 |
电子出版技术 |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三维动画教师 |
6 |
李震 |
印刷技术 |
丝艾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
采购总监 |
7 |
马洪磊 |
印刷技术 |
北京当纳利印刷技术有限公司 |
彩印车间主任 |
8 |
刘正清 |
印刷技术 |
昆山立华彩印有限公司 |
总经理 |
9 |
吴顺 |
印刷技术 |
安徽紫金鹏集团 |
总经理 |
10 |
廖狄坚 |
印刷技术 |
广东潮之杰印务有限公司 |
副总经理 |
11 |
林伟杰 |
印刷技术 |
芬欧蓝泰集团 |
大客户主任 |
12 |
张慧萍 |
版面编辑与校对 |
合肥工业大学 |
研究生 |
13 |
丁灿 |
印刷图文信息处理 |
安徽农业大学 |
研究生 |
14 |
汪汉 |
版面编辑于校对 |
池州市青阳县 |
优秀大学生村官 |
15 |
杨旭 |
电子出版技术 |
安徽青年报 |
阜阳记者站站长 |
16 |
刘明 |
印刷图文信息处理 |
福建希望文化传播公司 |
《家式》杂志主编 |
白城职业技术学院是2007年3月经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高职院校。
校园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1万平方米。学院现有教职工301人,其中专任教师163人,教授32人、副高级职称教师115人,“双师型”教师116人,硕士研究生71人。教学系(部)10个:艺术教育系、师范教育系、机电工程系、建筑工程系、汽车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生化工程系、经济管理系、基础部、政治教研部。现开设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营销与服务、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等24个专业。其中机电一体化技术被评为省级品牌专业。
学院拥有工程训练中心、汽运实验室、建工实验室等36个校内实验实训室和以白城市行业龙头企业为依托的40家校外实训基地,能够满足各专业学生校内外实验实训需求。现面向全国18个省份招生,在校生3518人。
学院与北京中德诺浩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吉林梅花氨基酸有限公司、白城能源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一汽吉林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兵器集团白城中一精锻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办学。学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0%以上,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的技能型人才。
学院的办学质量不断得到社会的认可,被吉林省总工会确定为吉林省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基地;被省教育厅、发改委、财政厅、省人社厅、省农委等五部门联合评选为全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