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 (最高/最低分) |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1 | 理科 | 420/368(专科批) |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1 | 文科 | 433/421(专科批) |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0 | 理科 | 404/365(专科批) |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0 | 文科 | 417/384(专科批) |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9 | 理科 | -/352(专科批) |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9 | 文科 | -/243(专科批) |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8 | 理科 | -/384(专科批) |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8 | 文科 | -/429(专科批) |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7 | 理科 | -/357(专科批) |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7 | 文科 | -/401(专科批) | /() |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机电设备制造行业,培养适应机电一体化行业生产、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综合职业能力的,能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装调与运行、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和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机械基础、电工技术、传感器应用技术、电力电子应用技术、电机及拖动、自动化生产线安装调试、数控系统运行与维护、PLC应用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机械制造工艺、液压传动与气动、自动控制技术、工厂供电等。
【服务面向】主要面向机电设备制造业及相关产业,能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简单设计、安装调试、维护检修,能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生产操作、运行管理,能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技术管理。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一所高职院校,四川省唯一一所农业公办高职院校,成都市人民政府和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共建院校。学校前身为1958年组建的四川省温江农业学校,至今已有60余年办学历史。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计划(“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四川省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学校。
学校现有柳城校区(德通桥392号)和海科校区(新华大道二段179号)两个校区,均坐落于国际花园城成都市温江区,校园面积541亩,建有崇州现代农业创新创业示范园区等面积1000余亩的校外实践园区。
学校以培养现代服务业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下设农业园艺学院、畜牧兽医学院、风景园林学院、休闲旅游学院、经济贸易学院、城乡建设学院、机电信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10个二级教学单位;开设农林牧渔、土木建筑、财经商贸、电子与信息、装备制造、交通运输、旅游等大类40余个专业,其中国家骨干专业3个、中央财政支持专业2个、省级示范专业4个、省级重点专业3个、1+X证书试点专业25个。学校年均招收普通高职专科学生4500余人,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3000余人。
学校科研以应用型、技术型研究为重点,获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农业科普示范基地等;建成国家动物健康中心、国家大麦产业体系成都试验站等10余个科技创新平台;选育优质高产新品种玉米3个,大麦、苦瓜各2个,杏、丹参、大球盖菇各1个。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6项,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遂宁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遂宁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14名专家入选四川省“10+3”现代农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4名专家入选“科技扶贫万里行”活动专家服务团,3名专家入选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面向未来,学校明确提出了“13554”发展战略,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聚焦三农工作、服务乡村振兴”的办学方向,坚持“人才立校、科技强校、改革兴校、依法治校”的建校原则,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国际一流农业高职院校。
【学院概况】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52年,其前身为水利部“淮河水利专科学校”,是隶属省水利厅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2000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成立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院是全国100所和全省3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之一。2014年,经省发展改革委和教育厅批准,在全省高职中率先进行“四年一贯制”本科教育改革试点。2015年,经省教育厅批准为全省首批16所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院校之一。2016年,荣获安徽省文明单位。2017年,荣膺全国高职院校教学资源50强。2018年,获批全国首批优质水利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5所高校)、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全省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11所高校,其中高职2所)、全省首批校企合作示范典型学校。2019年,学院获批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全省8所)、全国高职高专院校竞争力100强院校(全省3所)、全国1+X证书制度试点高校、全省高职发展标杆校和全省网络思政中心建设试点高校(全省高职1所)。2019年12月,教育部、财政部正式公布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高水平专业建设计划名单,共有197所高职学校入选,学院在全国1400余所高职高专院校中脱颖而出,荣膺其中。2020年,学院成功获批教育部全国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一校一品”学校、全国教育后勤信息化建设优秀单位、安徽省省级线上教学示范高校和安徽省第一批节水型高校。 此外,学院自2002年以来连续荣获“安徽省直文明单位”和“全国水利系统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基础设施】 学院坐落于安徽省省会合肥,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校园占地1241亩,建有教学楼、学生公寓、餐饮中心、体育馆、图书馆、大学生活动中心、大学生服务中心和素质拓展基地等完善的教学和生活设施40余万㎡。校内设有九大实训中心,拥有实践性教学所必须的各类实验室、实训室、实习工厂等130个,校外固定实习实训基地近400个。学院建有先进的智慧校园和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网。图书馆现有藏书70万册、电子图书60万册及各类专业期刊500余种。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7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等近200人,“双师型”教师400余人,中青年教师中接受博士、硕士研究生教育的300余人。拥有国家级、省级教学团队7个,省部级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教坛新秀50余人。此外,为切实推行理实一体化和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学院通过“水安学院”“合燃订单班”等形式积极构建多主体联合培养模式,建立了约400名企事业单位专家组成的“兼职教师库”。
【教育教学】 学院设有9个二级学院和本科教育部、基础教学部、创新创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教学单位。在校生人数近15000人,其中专科生13000余人,“四年一贯制”应用型本科生600余人。学院主动对接水利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设专业近60个,形成了以工程类专业为主体的专业格局。其中,国家级精品专业、示范专业和教改试点专业共13个、省部级特色专业和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4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工程技术应用类专业达90%以上,涵盖产业支撑型、人才紧缺型和特色引领型专业群。已建成校级以上精品课程130余门。主编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省级规划教材和学院特色教材300余部。
【科研成果】 学院积极探索以应用为导向的高职科研模式,重视产学研合作、科研应用开发与成果转化,承担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省水利厅、省教育厅等重大课题多项,科研能力在全省高职处于领先水平。学院教研氛围浓厚,近年来,获国家发明专利多项,出版学术论著和教材500余部,发表教、科研论文1000多篇。学院积极面向行业和社会开展社会服务,常年承担社会培训和技能鉴定任务,近三年累计培训人次达8000余人,鉴定发证人次达15000余人。
【校园文化】 学院积极构建格物致知的校园景观系统、多元开放的文化展示系统、立体交互的文化媒体系统、一院一品的专业文化系统、师生共享的文化实践平台,致力打造人文、平安、节约、和谐“四个校园”。学院以水利行业精神为引领,以水文化和徽文化为底蕴,构建以“上善若水”为核心的特色校园文化。通过“文明城市进校园”“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等活动、领导干部上讲台、党政干部联系班级等举措以及“书院制”“学分制”等载体积极推进“十个育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打造学生成长空间,服务学生成人成才,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国际交流】 学院紧跟国家发展战略需要,加快国际化办学步伐,充分利用行业及自身办学优势,深化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特别是近年来,学院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开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如哈萨克斯坦、柬埔寨等国家)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取得了丰硕的合作成果。学院在全省高职中率先获批招收留学生资格,首批柬埔寨留学生已经来校学习。
【招生就业】 学院把创新创业教育注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围绕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的目标,实行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通过辅修专业、通识教育、学分制度等努力完善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已累计培养各类专门人近10万人,遍布于全国20多个省(市、区),奋战在水利、建筑、机电、电力、机械、市政、IT等各条战线上,成为安徽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力量和重要支撑。学院在安徽及上海、江苏、浙江等“长三角”地区建立了多处就业基地,与省内外众多大型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2018年,据第三方评估,2018年毕业生就业后人均月收入已超过4300元,毕业生就业率连续14年超过95%,始终稳居同类高校前列。自2008年以来连续荣获“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称号。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介绍(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技术

2017年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分类试招生专业介绍机电一体化技术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39001.2020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3900;2020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安徽机电一体化技术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39001.2021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3900;2021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安徽机电一体化技术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39001.2021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3900;2.2020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3900;2021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为324分(理科)。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招生省份:安徽。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地区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公办专科(高职)专业。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安徽省理科排名第4。安徽省开设理科机电一体化技术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安徽职业技术学院、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省开设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为324分(理科)。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机电一体化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机电一体化技术文科专科批普通类安徽水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为安徽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24,最低位次是205108、安徽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08,最低位次是120519。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1.2021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代码:460301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在安徽等1个省市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各省市招生计划(2021)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地区批次学制人数学费460301机电一体化技术安徽专科批-机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