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1 | 理科 | -/337(专科批) | -/324(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0 | 理科 | -/361(专科批) | -/286(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9 | 理科 | -/360(专科批) | -/212(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8 | 理科 | -/366(专科批) | -/211(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7 | 理科 | -/379(专科批) | -/211(专科批) |
一.专业介绍与培养目标
机电一体化技术融合机械、电子及信息技术,技术领域涵盖微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光学与机械技术,是诸多高新产业和装备的技术基础。机电一体化系统是基于功能、综合性能提升与优化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系统的总称。工业应用背景下机电一体化系统主要涉及自动机、自动线,典型的机电系统/产品包括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工业机器人、加工自动化生产线等。机电一体化技术还用于柔性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工厂自动化、办公自动化等方面。
机电一体化产品相对于传统机械、机电产品所具有的突出优势表现在
①.功能增强、适用性强:机电一体化产品将多种技术与功能集成,增强系统功能并可按需求灵活改变工作进程,提高柔性,适应于不同场合不同领域不同用户需求差异与变化。
②.综合性能大幅提升:通过简化传统机构及部件集成,配合传感器检测、计算机控制技术大幅产品工作精度,提升生产能力和工作质量。机电一体化产品一般具有自动监控、报警、诊断、保护、联锁控制等功能,相对于传统产品可大幅提升安全性和可靠性。
③.改善操作与维护环境:机电一体化产品具有良好的人机界面,减少了传统的操作按钮及手柄,大幅度简化操作,改善了设备的操作与维护环境。
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历经如下三个阶段
初级阶段(20世纪60年代):主要通过机械产品与电子技术的简单结合完善机械产品的功能性能,产品未获得广泛应用与推广。
蓬勃发展阶段(20世纪70~80年代):计算机、控制、通信技术的发展为机电一体化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产品得到了大发展,到80年代末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承认并得到各国的政府、行业与企业的关注和支持。
深入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期~):机电一体化技术与产品的发展体现出微型化、模块化、网络化、系统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总体特征,出现了光机电一体化和微机电一体化等新分支,机电一体化系统建模设计、分析和集成方法逐步得到深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光纤技术的进步也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创造了新的空间。
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机电一体化技术研究和应用,国务院成立了机电一体化领导小组并将该技术列入“863计划”中,在后续的“九五”规划、2010年发展纲要中亦充分考虑世界范围内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及可能的影响。历经30年努力,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研究和应用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与日本、美国及欧洲发达工业化国家等相比仍有相当差距。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提出“中国制造2025”规划,力图围绕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人才为本等关键环节以及先进制造、高端装备等重点领域,加快制造业升级、提升增效,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
二.专业现有基础与发展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是宽口径专业,适应范围广。安徽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历经16年(专业积淀27年),是学院最早开设并具备实力及影响力的高职专业,也是省内同层次教育中单专业规模同比最大的专业之一。
本专业动态跟踪合肥经济圈、安徽省及长三角区域行业企业对机电专业人才的需求,执行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模式体现“校企结合、工学结合”,课程体系体现“理论与实践结合,学训交替”,专业实训条件形成一定规模并重视素质教育。
本专业教学团队2009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教学团队,注重结合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按需聘请引进区域内主流产业行业领域的专家或能工巧匠,充实双师型教学团队实质内涵,强调传承技术技能、提高师生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的应用与发展能力。
本专业在原有基础上,通过示范专业、品牌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及相关项目建设,专业硬件资源条件进一步提升,现有18个实验/实训室,并持续进行结合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端装备、新技术工程应用背景的实践实训基地项目及校企合作项目的建设工作。
三.专业特色
机电专业主要采用“学训交替+顶岗实习”模式,专业课程体系强调“理实融合、学训交替、能力递进”,主要专业核心课程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形式。新形势下积极探索融合“现代学徒制”的适应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行业企业需求的、教产研用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提升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四.主干课程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主干课程涉及电气工程制图与CAD、电机与电气控制、传感器应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应用、液压与气动、机械加工设备与工装、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数控加工编程操作与数控系统维护、自动线(MPS)安装与维护等。课程实施过程中,针对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制造等基础课程强化基础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掌握与训练;主干核心课程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强化训练课程所涉及的专项能力与综合能力训练,并将必要的素质训练融入其中。随着品牌专业与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建设的持续深入,配合新的建设项目及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进程,教学团队将开发伺服控制、机器人技术等方面的新课程。
本专业采用学分制体系,除专业课程外还提供素养与素质提升、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学生可结合个人职业规划、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在一定范围内结合兴趣选修专业类、素质与通识类课程,促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专业能力的锻炼与养成。本专业也提供多样化的社会服务功能,涉及企业技术培训、岗位培训及中高职院校师资培训,拥有国家级高职师资培训基地,重点培养适应技术进步的中高职骨干教师及专业带头人。
五.就业面向与职业发展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专业,适应范围广。本专业动态跟踪区域经济、产业发展及人才需求变化,本着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持续完善人才培养过程,平均就业率居高职工科类专业前列,主流就业行业/产业为:机械、机电产品与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与自动化、汽车、新能源等,岗位类别多样,涵盖机电与自动化系统设计、改造、装调与维护、产品销售、项目执行及相关技术服务与管理层面,职业拓展可优先考虑机械加工、设备工程师、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产品与质量工程师(PE/QE/SQE)、生产管理、机电设备销售与技术服务等岗(职)位工作。选择专业深造时可覆盖机械、机电、自动化、电子信息及管理等领域专业。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安徽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37 |
| 新疆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56 |
| 四川 | 机电一体化技术(认同并全部执行四川省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和分值)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39 |
| 江西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54 |
| 山西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81 |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机电设备制造行业,培养适应机电一体化行业生产、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综合职业能力的,能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装调与运行、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和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机械基础、电工技术、传感器应用技术、电力电子应用技术、电机及拖动、自动化生产线安装调试、数控系统运行与维护、PLC应用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机械制造工艺、液压传动与气动、自动控制技术、工厂供电等。
【服务面向】主要面向机电设备制造业及相关产业,能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简单设计、安装调试、维护检修,能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生产操作、运行管理,能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技术管理。
【院校性质】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是直属于安徽省教育厅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和省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
【历史沿革】学校创办于1958年,1960年曾升格为“安徽纺织工学院”;1999年举办高等职业教育,是教育部批准的安徽省首批高职院校之一。2003年,经省政府批准更名为安徽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与合肥学院联合举办“四年一贯制”应用型本科教育。2021年与安徽建筑大学合作举办专升本教育。
【基础设施】学校坐落于合肥市新站区高教基地,占地2011亩,设施配套、功能齐全,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电子图书)230万余册,是省级数字图书馆。学校是安徽省文明单位、合肥市花园单位,校园环境优美。
【专业建设】学校现有在校生23970人,其中:联合培养本科生804人,高职专科生23166人。学校设有机械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环境与化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纺织服装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财经商贸学院、管理学院、铁道学院、能源学院、基础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体育健康学院等15个教学院部。现有招生专业74个,学校形成了国家、省、校三级精品特色专业体系,现有国家级精品专业1个、国家重点建设专业8个,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9个,省级特色(改革试点、精品)专业28个,位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学校重点建设五大专业群:高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信息技术、智能网联汽车、轨道交通专业群。
【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102人,其中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学团队15个、省级教学名师9人、省级专业带头人31人,省级教坛新秀12人、省级大师工作室9个、教授46人。先后有多名教师分别荣获“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先进个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近年来荣获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15项、二三等奖86项,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省级国家级大奖28个。
【基地建设】学校拥有校内实训基地200多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2.29亿元。其中有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基地)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6个、省级开放性公共实训基地2个、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1个,拥有校外实训基地500多个,优质共享教学资源丰富。
【课程建设】学校有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课程15门、省级精品、MOOC和开放课程118门。
【技能大赛】近年来学生在全国各类大赛中共获特等奖1个、一等奖20个、二等奖52个、三等奖69个;在省级各类大赛中共获特等奖3个、一等奖160个、二等奖176个、三等奖155个;在连续14届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荣获9次团体第一、2次团体第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排名第27位,毕业生以职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校企合作】秉承“课堂小企业,理实交融;企业大课堂,德技兼修”的教学理念,先后与京东方、国轩高科、海螺集团、JAC集团、水安集团、安徽岸香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518家企业建立密切的校企合作关系。
【创新创业】学校在省高校中率先引进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创业培训项目——SIYB,开创我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先河。2011年建成全省首家AA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获得2012年合肥市示范创业孵化基地、2013年合肥市优秀创业培训机构称号,创建了安徽省首批“省级创业学院”。学院在实践教育方面,积极与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合作,取得专利300多项,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2项。为社会培养了各类大批创新创业人才。
【招生就业】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及严格的管理深受社会和广大学生家长欢迎,招生就业形势两旺,就业率一直在97%以上,位居同类院校前列。
【奖助政策】学校积极实行“奖助贷补勤”措施,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校奖学金等,每学期按综合量化考核成绩评发奖助资金达1900多万,享受面达40%左右;对特困生按规定分类予以资助;学校积极协助贫困学生办理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学院承诺不让任何一位被录取的考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
【对外交流】学校先后与韩国、美国、英国、马来西亚、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哈萨克斯坦等20多所国外院校签订了友好合作协议,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师资建设、学术交流等方面广泛合作。2018年获得留学生培养资格,率先在安徽省高等职业院校中开展留学生教育。
【社会声誉】学校先后荣获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安徽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院校、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标兵单位、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全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文明校园、安徽高职发展标杆校、技能大赛标杆校、体艺教改标杆校等多项荣誉。
学校积极实行“奖助贷补勤”措施,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校奖学金等,每学期按综合量化考核成绩评发奖助资金达1900多万,享受面达40%左右。
【学院概况】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52年,其前身为水利部“淮河水利专科学校”,是隶属省水利厅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2000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成立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院是全国100所和全省3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之一。2014年,经省发展改革委和教育厅批准,在全省高职中率先进行“四年一贯制”本科教育改革试点。2015年,经省教育厅批准为全省首批16所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院校之一。2016年,荣获安徽省文明单位。2017年,荣膺全国高职院校教学资源50强。2018年,获批全国首批优质水利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5所高校)、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全省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11所高校,其中高职2所)、全省首批校企合作示范典型学校。2019年,学院获批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全省8所)、全国高职高专院校竞争力100强院校(全省3所)、全国1+X证书制度试点高校、全省高职发展标杆校和全省网络思政中心建设试点高校(全省高职1所)。2019年12月,教育部、财政部正式公布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高水平专业建设计划名单,共有197所高职学校入选,学院在全国1400余所高职高专院校中脱颖而出,荣膺其中。2020年,学院成功获批教育部全国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一校一品”学校、全国教育后勤信息化建设优秀单位、安徽省省级线上教学示范高校和安徽省第一批节水型高校。 此外,学院自2002年以来连续荣获“安徽省直文明单位”和“全国水利系统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基础设施】 学院坐落于安徽省省会合肥,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校园占地1241亩,建有教学楼、学生公寓、餐饮中心、体育馆、图书馆、大学生活动中心、大学生服务中心和素质拓展基地等完善的教学和生活设施40余万㎡。校内设有九大实训中心,拥有实践性教学所必须的各类实验室、实训室、实习工厂等130个,校外固定实习实训基地近400个。学院建有先进的智慧校园和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网。图书馆现有藏书70万册、电子图书60万册及各类专业期刊500余种。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7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等近200人,“双师型”教师400余人,中青年教师中接受博士、硕士研究生教育的300余人。拥有国家级、省级教学团队7个,省部级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教坛新秀50余人。此外,为切实推行理实一体化和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学院通过“水安学院”“合燃订单班”等形式积极构建多主体联合培养模式,建立了约400名企事业单位专家组成的“兼职教师库”。
【教育教学】 学院设有9个二级学院和本科教育部、基础教学部、创新创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教学单位。在校生人数近15000人,其中专科生13000余人,“四年一贯制”应用型本科生600余人。学院主动对接水利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设专业近60个,形成了以工程类专业为主体的专业格局。其中,国家级精品专业、示范专业和教改试点专业共13个、省部级特色专业和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4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工程技术应用类专业达90%以上,涵盖产业支撑型、人才紧缺型和特色引领型专业群。已建成校级以上精品课程130余门。主编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省级规划教材和学院特色教材300余部。
【科研成果】 学院积极探索以应用为导向的高职科研模式,重视产学研合作、科研应用开发与成果转化,承担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省水利厅、省教育厅等重大课题多项,科研能力在全省高职处于领先水平。学院教研氛围浓厚,近年来,获国家发明专利多项,出版学术论著和教材500余部,发表教、科研论文1000多篇。学院积极面向行业和社会开展社会服务,常年承担社会培训和技能鉴定任务,近三年累计培训人次达8000余人,鉴定发证人次达15000余人。
【校园文化】 学院积极构建格物致知的校园景观系统、多元开放的文化展示系统、立体交互的文化媒体系统、一院一品的专业文化系统、师生共享的文化实践平台,致力打造人文、平安、节约、和谐“四个校园”。学院以水利行业精神为引领,以水文化和徽文化为底蕴,构建以“上善若水”为核心的特色校园文化。通过“文明城市进校园”“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等活动、领导干部上讲台、党政干部联系班级等举措以及“书院制”“学分制”等载体积极推进“十个育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打造学生成长空间,服务学生成人成才,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国际交流】 学院紧跟国家发展战略需要,加快国际化办学步伐,充分利用行业及自身办学优势,深化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特别是近年来,学院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开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如哈萨克斯坦、柬埔寨等国家)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取得了丰硕的合作成果。学院在全省高职中率先获批招收留学生资格,首批柬埔寨留学生已经来校学习。
【招生就业】 学院把创新创业教育注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围绕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的目标,实行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通过辅修专业、通识教育、学分制度等努力完善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已累计培养各类专门人近10万人,遍布于全国20多个省(市、区),奋战在水利、建筑、机电、电力、机械、市政、IT等各条战线上,成为安徽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力量和重要支撑。学院在安徽及上海、江苏、浙江等“长三角”地区建立了多处就业基地,与省内外众多大型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2018年,据第三方评估,2018年毕业生就业后人均月收入已超过4300元,毕业生就业率连续14年超过95%,始终稳居同类高校前列。自2008年以来连续荣获“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称号。

2017年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分类试招生专业介绍机电一体化技术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39001.2020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3900;2020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安徽机电一体化技术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39001.2021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3900;2021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安徽机电一体化技术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39001.2021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3900;2.2020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3900;2021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为324分(理科)。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招生省份:安徽。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地区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公办专科(高职)专业。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安徽省理科排名第4。安徽省开设理科机电一体化技术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安徽职业技术学院、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省开设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为324分(理科)。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机电一体化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机电一体化技术文科专科批普通类安徽水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为安徽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24,最低位次是205108、安徽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08,最低位次是120519。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1.2021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代码:460301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在安徽等1个省市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各省市招生计划(2021)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地区批次学制人数学费460301机电一体化技术安徽专科批-机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