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 生物科学类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计算机类 | 四年 | 1 | |||
| 教育技术学 | 四年 | 3 | |||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四年 | 2 | |||
| 经济学类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历史学类 | 四年 | 2 | |||
| 地理科学类 | 四年 | 2 | |||
| 工商管理类 | 四年 | 2 | |||
| 旅游管理类 | 四年 | 2 | |||
| 俄语 | 四年 | 2 |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教育技术学(师范类)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528 | 17827 |
| 生物科学类(生物技术、生态学、生物科学(师范)) | 529 | 17588 | |||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网络空间安全) | 530 | 17384 | |||
|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 | 535 | 16346 | |||
| 俄语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536 | 3988 |
| 工商管理类(会计学、财务管理、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 536 | 3988 | |||
| 经济学类(经济学、金融工程) | 536 | 3988 | |||
| 旅游管理类(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男生身高不低于170厘米,女生身高不低于160厘米) | 537 | 3902 | |||
| 历史学类(世界史、历史学(师范)) | 539 | 3724 | |||
| 地理科学类(地理信息科学、地理科学(师范)) | 541 | 3574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熟练的俄语语言技能、扎实的俄语语言文学专业 知识和其他相关专业知识,能在相关部门和领域熟练运用俄语和母语从事翻译、外事、外贸、教 育、管理、研究等各种工作的俄语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俄语语言和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兼学有关历史、哲学、 政治、艺术、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接受系统的俄语听、说、读、写、译等 方面的基本技能训练,具有良好的俄语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广阔的国际 视野、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具备使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和其他信息手段不断获取知识的能力, 具有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 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俄语语言和文学基础知识;
2.具有熟练运用俄语进行口笔语交流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3.掌握运用俄语和母语的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一定的创造性思维和 科学研究方法;
4.熟悉我国在外交、外事、教育、经贸、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具有有广阔的国际视野、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使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和其他信息手段 不断获取知识的能力;
6.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较强的法制观念、诚信意识和求实创新精神,具有健康的体魄 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
1.俄语专业技能核心课程,包括基础俄语、高级俄语、语音、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口译、笔 译等。专业技能课程学时数占专业教育课程学时数总量不少于40%。
2.俄语专业知识核心课程,包括语言学导论、俄罗斯文学选读、学术论文写作、俄语词汇学、 俄语语法学、俄语修辞学、翻译理论等。
俄语专业知识课程学时数占专业教育课程学时数总量不少于35%。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堂教学要与学生的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相结合。课外学习和实践 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扩展,应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课外学习和 实践活动应以课堂教学的内容为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语 言综合运用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活动应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发 展学生个性,提倡人人参与,培养合作精神,其形式可包括课外阅读、演讲、辩论、读书报告会、戏 剧表演、编辑报纸杂志、专题访谈、拍摄电视片等。以上环节应提倡积极建设和有效利用计算机 网络系统、多媒体资料中心和多媒体自修中心,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灵活、方便、实用和广阔的学 习与实践的空间。除参加校内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外,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各 种专业实践(如涉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具有运用数学知识和使用计算 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接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在科技、教育、经济和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 和教学工作,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或继续攻读研究生学 位的创新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并接受数学建模、计 算机和数学软件方面的基本训练,在数学理论和应用两方面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具有较高的科学 素养和较强的创新意识,具备科学研究、教学、解决实际问题及软件开发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和较 强的更新知识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比较扎实的数学基础,接受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初步掌握数学科学的思想方法;
2.具有运用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以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和进行数学教学的能力;
3.了解数学科学发展的历史概况以及当代数学的某些新发展和应用前景;
4.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软件及数学软件),具有编写简单程序的能力;
5.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 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6.师范类毕业生还应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了解教育法规,掌握并能初步运用教育学、 心理学以及数学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主干学科:数学。
核心知识领域:几何、分析、代数、微分方程、概率统计、数学建模、数值计算。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数学分析I-Ⅲ(288学时)、高等代数I-Ⅱ(192学时)、解析几何(80学时)、初等 数论(32学时)、近世代数基础(32学时)、常微分方程(64学时)、拓扑学(48学时)、理论力学 (48学时)、大学物理(64学时)、实变函数(64学时)、复变函数论(64学时)、数理统计(64学 时)、泛函分析(64学时)、偏微分方程(64学时)、科学计算(64学时)、随机过程(64学时)。
示例二:数学分析I-Ⅲ(378学时,含习题课)、高等代数I-Ⅱ(198学时)、解析几何(72学 时)、常微分方程(72学时)、复变函数I(72学时)、概率论与数理统计I-Ⅱ(144学时)、微分几 何(72学时)、抽象代数(72学时)、实变函数I(72学时)、泛函分析(双语)(72学时)、数学模型 与数学软件(72学时)、数值分析(72学时)、普通物理学I-Ⅱ(180学时,含实验)、计算机基础 (72学时)、C语言程序设计(108学时,含实验)。
示例三:数学分析I-Ⅲ(324学时)、高等代数I-Ⅱ(198学时)解析几何(72学时)、C语 言(90学时)、普通物理(108学时)、概率与统计(90学时)、数学软件(54学时)、数学建模(72学 时)、近世代数(54学时)、常微分方程(54学时)点集拓扑(72学时)、实变函数(72学时)、中学 数学教材教法(54学时)、微分几何(54学时)、复变函数(54学时)、初等数论(36学时)、泛函分 析(54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学术与科技活动、课程设计及实验、毕业实习及社会调查(实践)、毕 业论文(设计)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扎实的教育技术学科知识和较强的应用能 力,能在各级各类学校、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各级电教馆等机构从事教学媒体与教学系统设计、开 发、应用、管理、评价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教育技术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学习信息资源 和学习过程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新技术教育应用方面的基本 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教育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教学系统设计、开发、应用、管理、评价的方法和技术;
3.具有教学媒体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有关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术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国内外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
6.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本专业知识体系包含6个核心知识领域,分属基础领域层面和应用领域层 面。基础领域层面主要为本科生奠定专业知识基础,包括教育技术理论基础、计算机与通信技术 基础、媒体与艺术基础3个核心知识领域;应用领域层面主要培养本科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实践能力,包括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教育信息资源开发与管理、信息化教育装备与环境开发及 管理3个核心知识领域。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教育技术学导论(36学时)、教学系统设计(54学时)、教育技术研究方法(36学 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54学时)、教学媒体的理论与实践(54学时)、多媒体与网络教学资源 的设计与开发(54学时)、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54学时)、远程教育应用(36学时)。
示例二:教育技术学导论(32学时)、教学系统设计(48学时)、教育技术研究方法(48学 时)、教育传播学(32学时)、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开发(48学时)、教育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48学 时)、远程教育应用(48学时)、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论(48学时)。
示例三:教育技术学导论(36学时)、教学系统设计(54学时)、教育技术研究方法(54学 时)、教育传播学(36学时)、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开发(54学时)、教育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54学 时)、远程教育应用(54学时)、信息技术教育应用(54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媒体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设计与开发实践、教育实习等。
主要专业实验:模拟教学实验、教学设计实验、电视电声教材制作实验、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 作实验、教育网络开发与应用实验、信息化教育装备与环境开发及管理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或理学学士或工学学士。
安徽师范大学是安徽建校最早的高等学府,坐落在具有“徽风皖韵、千湖之城”美誉的国家级开放城市——芜湖,濒临浩瀚长江,傍依灵秀赭山,集江南自然之神秀、汇安徽人文之灵杰,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安徽省委省政府优先建设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和安徽省特色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部校共建新闻学院试点单位,荣获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学校前身是1928年创建于安庆市的省立安徽大学,1946年更名为国立安徽大学,1949年12月成建制迁至芜湖。后又经历安徽师范学院、合肥师范学院、皖南大学(刘少奇题写校名)、安徽工农大学等几个办学阶段。1972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安徽师范大学(郭沫若题写校名)。2005年,芜湖师范专科学校整体并入安徽师范大学。
在九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刘文典、周建人、郁达夫、苏雪林、陈望道、朱湘、朱光潜、王星拱、杨亮功、程演生、陶因、张慰慈、丁绪贤、项南、许杰等一大批知名专家学者、社会贤达先后汇聚在菱湖之畔、镜湖之滨,著书立说,弘文励教。经过一代代师大人潜心耕耘、励志践行、培育后学、薪火相继、言传身教,砥砺出“厚重朴实、至善致远、追求卓越、自强不息”的精神,积淀出“严谨治学、敬业奉献、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教风,培育出“勤学慎思、质朴谦逊、知行合一、求实求新”的学风,凝炼出“厚德、重教、博学、笃行”的校训。建校以来,累计为国家培养全日制高等专门人才近30万名。
学校现有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历史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生态与环境学院等18个学院以及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并办有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附中、附小和附幼。
学校学科涵盖了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艺术学等11个门类,形成了博士、硕士、学士教育等不同层次,全日制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留学生教育等不同类型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入选安徽省高峰学科6个,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2个,安徽省重点学科18个,省级学科建设重大项目3个。现有博士后流动站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1个,本科专业88个。
学校现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部共建省级重点实验室(培育)1个,安徽省重点智库1个,安徽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5个,安徽省重点实验室6个,安徽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安徽省工程实验室3个,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安徽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8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8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国家级在线开放课程1门,国家级线下课程3门,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1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双语课程1门,国家级规划教材3部,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
学校现有教职工2570人(不含“三附”),其中专任教师1793人,教授、副教授及其他高级职称1000余人。拥有“长江”1人、国家“杰青”1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和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中科院“百人”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国家“优青”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9人、省政府“特殊津贴”11人,安徽“特支计划”3人、安徽“百人”8人、安徽“皖江学者”特聘教授13人和讲席教授4人、青年皖江学者7人,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40人和后备人选75人,共有在职的省级以上人才称号(荣誉)教师450多人次。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48个,省级教学名师29人,省级教坛新秀41人。各类在籍学生50000余人,其中普通本科生27400余人、研究生6900余人、留学生290余人、成人教育生16000余人。
校园占地总面积202.4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7.0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54亿元。学校图书馆是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藏书丰富,种类齐全,现有纸质图书303.17万册,电子图书251万种,电子期刊6.89万种,数字资源101种,古籍文献19万余册,古籍善本700余种,其中《洪武正韵》为国内唯一不配不补全本。学校办有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和《安徽师范大学学报》《高校辅导员学刊》《学语文》《安徽师大报》等多种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报纸。
学校是全国首批获准招收公费留学生的高校之一,也是国家华文教育基地、安徽省国际交流合作基地、安徽省汉语国际推广中心。学校先后接收60多个国家(地区)的长短期进修和学历教育留学生5000余人次,与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韩国、日本、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地区)的几十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学术团体和教育机构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与学术交流关系,并与澳大利亚查尔斯•达尔文大学共建了孔子学院、在乌克兰扎波罗热国立大学设立了孔子课堂。拥有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硕士项目1个,校际联合培养项目12个。
学校拥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中心、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教育部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基地、全国智慧教学示范基地、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全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研究培训基地、全国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教育部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国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国家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国家体育总局安徽省特种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国家体育总局文化研究基地、国家体育总局足球D级教练员培训考试基地、国家级大学生理科实践教育基地、全国社会组织教育培训基地、安徽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等社会服务平台。
奋进新时代,勇担新使命。学校正在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秉承“特色、开放、创新”的办学理念,大力实施校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2352”发展计划,忠诚尽职、奋勇争先,知重负重、实干苦干,奋力朝着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加速迈进,努力为现代化美好安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贡献安徽师大的智慧和力量。
学校是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是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50强和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近年获评全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毕业生就业工作成效明显单位称号。学校每年的初次就业率均保持在90%以上,一大批学子走进基础教育中小学、央企国企和上市公司。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度均达90%以上。
一、安徽省:
录取类型 |
批次 |
涉及专业 |
艺术类 |
本科第二批 |
音乐表演专业(按主项录取) |
音乐学、美术学类、设计学类、书法学、摄影、动画、播音与主持艺术、舞蹈表演等专业 |
||
普通文理科 |
本科提前批 |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国家专项和地方专项 |
本科第一批 |
文理科各专业 |
|
本科提前二批 |
小学教育专业(定向培养乡村教师) |
|
体育类 |
本科提前批 |
体育教育(足球教师试验班)专业 |
本科第一批 |
体育教育、休闲体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以及体育舞蹈等专业 |
二、其他省详见各省报考指导
(一)音乐学、美术学类(含美术学、绘画、雕塑)、设计学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工艺美术):按综合分录取,外语成绩原则上不低于50分。
综合分计算公式:综合分=专业分/专业总分*700+文化分/文化总分*300
(二)动画、摄影、舞蹈表演(专业舞蹈):按综合分录取,外语成绩不限。
综合分计算公式:综合分=专业分/专业总分*700+文化分/文化总分*300
(三)舞蹈表演(体育舞蹈、健美操)、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按综合分录取,外语成绩不限。书法学专业:按综合分录取,外语成绩原则上不低于50分。
综合分计算公式:综合分=专业分/专业总分*300+文化分/文化总分*700
(四)音乐表演专业要求在专业省统考成绩合格,文化考试成绩、艺术类综合分达到安徽省划定的相应批次艺术类本科录取控制线的基础上,按音乐统考主项成绩择优录取,声乐方向只招主项为声乐的考生,器乐方向只招主项为器乐的考生。主项成绩最低控制线由学校在录取前确定。
二、安徽省外
(一)安徽师范大学认可生源省艺术类专业统考或联考成绩。艺术类专业原则上按照生源省招生主管部门规定的录取方式录取,但在生源省招生主管部门许可的情况下,按统考或联考专业课成绩排序从高到低录取,相关专业外语单科分数要求同省内。
(二)江苏省考生报考安徽师范大学的有关要求:
报考艺术类专业,七门学业水平必测科目D级(技术科目测试不合格视为D级)不得超过三门,文化课成绩在本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上,按专业成绩从高到低录取。报考美术学类、设计学类的考生,外语成绩不低于40分(120分制)。上述学业水平测试科目等级要求与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相关规定相抵触的,按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的规定执行。

2019年安徽师范大学江苏省招生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制药赭山校区、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师范)、汉语国际教育等4个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公共事业管理、地理科学类(地理信息科学、地理科学(师范

2019年安徽师范大学上海市招生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师范,办学点:花津校区,语种:不限、新闻传播学类含新闻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花津校区),语种:不限、地理科学类含地理科学(师范)、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花津校区),语种:不限、电子信息类

2019年安徽师范大学黑龙江省招生专业:旅游管理类(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经济学类(经济学、金融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旅游管理类(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地理科学类(地理信息科学、地理科学(师范))、电子信息类(电子

2019年安徽师范大学辽宁省招生专业:工商管理类(会计学、财务管理、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学类(经济学、金融工程)、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网络空间安全)、统计学、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

2019年安徽师范大学内蒙古招生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包含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办学地点:花津校区、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办学地点:花津校区、统计学办学地点:花津校区、法学办学地点:花津校区、公共事业管理办学地点:花津校

2019年安徽师范大学山西省招生专业:经济学类(包含专业:经济学、金融工程)、工商管理类(包含专业:会计学、财务管理、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历史学类(包含专业:世界史、历史学(师范))、学前教育(

2019年安徽师范大学河北省招生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含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生物制药、新闻传播学类(含新闻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地理科学类(含地理信息科学、地理科学(师范)专业)、土地资源管理、社会学类(含社

2019年安徽师范大学天津市招生专业: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工商管理类(会计学、财务管理、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学类(经济学、金融工程)、历史学类(含历史学(师范)、世界史)、法学、学前教育(师范)、教育学(

2019年安徽师范大学北京市招生专业:中国语言文学类青岛校区、历史学类青岛校区、新闻传播学类青岛校区、学前教育(师范)青岛校区等4个专业。2019年安徽师范大学北京市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安徽师范大学北京

2019年安徽师范大学吉林省招生专业:俄语、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计算机类、旅游管理类、历史学类、地理科学类、教育技术学、生物科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等10个专业。2019年安徽师范大学吉林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