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 (最高/最低分) |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1 | 理科 | -/202(专科批) |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1 | 文科 | -/309(专科批) |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0 | 理科 | -/207(专科批) | -/357(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0 | 文科 | -/211(专科批) | -/461(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9 | 理科 | -/230(专科批) | -/350(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9 | 文科 | -/208(专科批) | -/465(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8 | 理科 | -/206(专科批) | -/353(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8 | 文科 | -/201(专科批) | -/353(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7 | 理科 | -/204(专科批) | -/353(专科批) |
培养目标
本专业针对工程机械销售与售后服务企业及公路、铁路、港航等交通建设工程市场,培养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主要从事机电液一体化技术应用、工程机械售后服务、公路机械化施工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就业方向
就业于工程机械销售与服务企业、公路工程建设公司、市政公司、航务工程公司、机电设备制造公司,主要从事工程机械操作与维护、工程机械售后服务、机械化施工与管理、工程机械营销及技术服务、机械制造设备的自动化系统操作、故障诊断与维修等多种技术工作。 主修课程
工程机械基础、数字电路,模拟电路、机电一体化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液压与液力传动、动力机械、传动机械及设备、现代工程机械、机械设备与管理、液压系统分析故障诊断、机电液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等。
职业资格
在校期间可选择一种校企合作定向班,毕业时取得工程机械专业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院校概况】
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原名安徽省合肥粮食学校,始建于1964年,现隶属于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安徽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2002年,更名为安徽经济技术学校,2004年,原安徽省粮食干部学校并入。2007年5月,省政府批准成立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主的安徽商贸工程技师学院。2012年3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由此步入了高等职业院校的行列。学院占地340余亩,规划总建筑面积16.9万平方米,目前完成建筑面积15万余平方米。
学院位于合肥市新站高新区,现有在校生6000余人,教职工30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岗位教授6名,副教授50名,中级职称72名,初级69名;辅助岗位副高以上职称4人,中级职称12人。拥有“双师型”教师资格75人。研究生学历占比达60%,形成了年龄结构优化、学历层次较高、专业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我院教师在各类教学比赛、全省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和思政课说课比赛均获得好的奖项。
【机构设置】
学院设党政办公室、组织人事处(纪检监察室)、教务处、学生处(招生就业处)、财务处、总务处、保卫处等7个党政管理机构,及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设粮食工程系、食品生物系、机电工程系、信息技术系、工商管理系5个系和1个基础学科部,建有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图书馆)、实验实训中心。
【学院荣誉】
随着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学院办学实力不断增强,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日益提高。学院系省直文明单位、安徽经济技术职教集团牵头单位。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 “省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
学院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管”的教学方针,强化以竞赛为引领的技能培养,大力培育“工匠精神”。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大赛,连续多年荣获全国性和省级多种奖项。近年来,在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安徽省大学生原创动漫大赛、安徽省学生体育联赛——大学生乒乓球比赛、第十四届安徽省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大赛暨创业大赛、第九届“衡信杯”全国税务技能大赛等各级各类大赛中,粮院学子均斩获优异成绩。
【实验实训】
学院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职业技能教育体系和实践性教学设施条件。建有现代化实训基地,建设粮油储藏与检测技术、粮食工程、食品加工等实训中心共114个实验实训室(含机房)、3563个实训工位,99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并设有隶属于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职业技能鉴定所,能够满足各专业实训实习和技能鉴定的需要。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31万余册,电子图书50万余册,报刊百余种。
【专业建设与特色】
不断优化专业设置,现在经贸旅游、智能工程、粮食工程与质量安全、建筑施工管理、食品健康、电子信息等6大专业群、33个专业,建有以粮食工程技术、粮油储藏与检测技术、工程造价、食品营养与检测、会计、机电一体化、计算机信息管理、动漫制作技术等8个特色(重点)专业,大幅度提高了服务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其中粮食工程技术、粮油储藏与检测技术等涉粮特色(重点)专业,在安徽省高职院校中属独有,主要为粮食保管企业、粮油和食品加工企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2016年,学院成功承办第四届安徽省、第四届全国粮食行业职业技能大赛,荣获国赛优秀组织奖,选手获国赛学生组三金一铜的好成绩,并包揽省赛学生组全部奖项。2019年,粮院选手再次包揽第五届安徽省粮食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学生组全部奖项。
【校企合作】
学院是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校企合作委员会副主任单位,高度重视产学研合作,坚持立足行业、面向区域,大力加强校企深度融合、协同育人,与中储粮、中粮、益海嘉里、青松食品、京东方、奇瑞等近200家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充分发挥由我院牵头组建的安徽经济技术职教集团作用,大力推进“校中企”“企中校”建设。与安徽省粮食集团共建“订单班”,与青松食品、京东方建立“冠名班”。
学院还与合肥工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科技学院、南京财经大学等建立了校校合作关系。
【招生就业】
学院招生类别分为三年制高职和五年制高职两个层次。学校始终面向市场设置专业,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近年来招生规模不断扩大。2021年,录取新生2500余名。
近年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学院坚持以学生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的工作理念,注重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教育,认真做好毕业生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近年来,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位于全省前列。
【校园文化】
学院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校园文化技术节、大专辩论赛等大型活动为载体,强化校园文化品牌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以重大节日纪念日为契机,开展专题活动,突出校园文化特色,强化教育效果,以学生社团活动为依托,丰富学生课余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形成了“厚德明理、精技砺能”的校训,“尚师、尚学、尚品、尚业”的校风。学院现有学科兴趣小组和学生社团28个。先后选送近20项文艺作品参加安徽省直机关大中院校展演、合肥市大学生艺术节等各类演出。30余项学生作品获国家、省“三创”比赛各类奖项。
科研兴校是学院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教师发表论文437篇,获得专利29项,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116项,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7项。教师参与编写教材79部,其中省部级以上规划教材14部。
【社会服务】
学院充分利用粮食行业的传统优势,与省内外数十家国有粮食仓储企业和食品加工企业建立了专业实践性教学基地,聘用行业精英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校企联合开展课题研究,开展职工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为行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学院贯彻“立足粮食行业企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办学宗旨,近年来,承担了以粮食行业特有工种为主的各类工种考前培训和技能鉴定工作,通过率为92%。年均开展各层次培训400余人次。
学院重视发挥全国中小学爱粮节粮教育实践基地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作用,定期开展爱粮节粮教育宣传活动。
2021年,学院将科学谋划“十四五”事业发展,内抓质量夯基础、外立形象树品牌,坚持内涵建设与规模发展并重,努力创建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2021年9月)
学院坐落于省会合肥市高教基地,教学和生活设施齐全、功能配套,能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要。
一、学校历史概况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56年,其前身是安徽交通学校,1958年升格为安徽交通学院(本科),1960年恢复专科层次招生。1988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置安徽大学交通分校。2001年由安徽大学交通分校和安徽交通学校合并组建成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交通运输类专业为主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隶属于安徽省交通运输厅。
在6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秉承“经世致用、实学报国”的办学理念,坚持“立足交通、服务行业、面向社会”的办学定位,校企合作,产学互动,孕育了“勤奋、通达、敬业、乐群”的优良校风,为安徽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行业培养、培训了近7万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安徽交通运输行业的高等教育基地、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基地、应用技术科研基地,享有“安徽交通黄埔”的美誉。
“十三五”期间,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领导指导、合肥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学校取得了一系列的办学成果。主要包括建成国家骨干高职院校,成为安徽省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本科层次人才培养试点单位、武警部队士官人才定向培养基地、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教育部“1+X”证书试点院校、安徽省退役军人培训基地。
二、学校基本情况
学校坐落于合肥市包河区太湖东路22号,现有南北两个校区,占地300余亩,正在建设中的空港新城新桥校区占地923亩。现有固定资产总值3.9亿元,其中设备仪器总值超过2.4亿元,生均仪器设备值超2.4万元。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超过10000人,成人教育在籍生1500余人。2020年,与安徽工程大学联合开展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层次人才培养,与美国凯泽大学开展计算机专业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
学校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016-2020年,共有3500余名家庭经济困难建档立卡学生受到资助,除国家资助外,学院自筹资助经费五年累计1000余万元,资助工作多次受到省教育厅表彰。近年来,学院招生分数线在全省同类院校排名保持在前10名(2021年文科分数线全省排名第7、理科排名第5);毕业生年终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其中双困生就业率100%;2021年毕业生3408人,初次就业率92.9%),形成了“进口旺、出口畅”的良好局面。学院就业质量一直稳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连续获评“安徽省就业先进集体标兵单位”,多次代表高职院校在全省就业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介绍。
教学机构设有土木工程系、汽车与机械工程系、城市轨道交通与信息工程系、管理工程系、航海系、文理科学系、基础系、成教部等7系1部。现有教职工463人,其中包括教授26人、副教授84人,其他专业技术辅助岗副高职称11人,“双师型”教师226人。现有博士10人,硕士210人。
现有44个招生备案专业,覆盖交通运输、土木建筑、装备制造等8个专业大类17个专业类,拥有交通土建施工、新能源汽车智造、城市轨道交通、邮政物流服务、航海技术、航空维修与服务、交通信息技术等七大专业群。
三、办学特色亮点
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化党的领导,把牢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形成了以下几个特色。
一是重视党的建设,支部建到教研室。学院在职教职工党员315人(占教职工的比例为68%),离退休党员73人,学生党员108人。现有三级党组织46个,包括院党委和下设的7个总支(下辖35个支部)、3个直属支部。教学系17个教研室全部成立党支部,17个教研室主任同时也是党支部书记,100%符合“双带头人”标准;各教研室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有效提升了育人成效。
二是重视专业优化,多次填补省内空白。坚持围绕产业链打造专业链,目前已形成 “路、海、空、轨、车、邮”综合交通运输专业集群发展体系。2006年开设的航海工程技术与轮机工程技术两个专业,填补了我省航海专业高等教育的空白,是我省唯一一家具有远洋船员教育和培训资质的教学单位。2010年在省内率先开办轨道交通类专业,填补了安徽省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培养的空白,现有轨道交通类专业8个,在校生学生2000余人。目前正在筹建的航空类专业,将开设直升机技术、飞机机电维修技术、机场运行服务与管理、民航运输服务等专业。
三是重视军民融合,联合培养士官人才。2014年7月,与武警总部签订协议,开始联合培养士官。2019年11月,与武警安徽省总队正式签定合作协议,成为安徽唯一一个“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士官人才定向培养基地”,2021年秋季在校士官生将超过800人。
四是重视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育人。2017年被遴选为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2019年顺利通过教育部验收。与中国中车、中铁四局、中远海运、顺丰物流、丰田公司、安徽交建公司、合肥轨道公司等企业合作开办的“冠名班”“订单班”和“现代学徒制班”,在校生年均超过3600人,占在校生人数40%以上。
四、“十四五”重点目标
“十四五”期间,学校将继续按照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在合肥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扎实推进学院发展再上新台阶。
一是加强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好《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持续巩固和加强党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学校党委政治功能,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力争获得安徽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荣誉称号。
二是推进高质量发展。学院将以安徽省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教育部提质培优行动计划两大任务为重要抓手,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健全完善体制机制,立足中国现代学徒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完善或建成新能源汽车、交通信息技术、航空运输等专业群。
三是高标准建成新校区。省交通运输厅已经将新校区建设项目列入安徽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重点项目,并建立了工作推动机制,实行定期调度。新校区建设总投资27.8亿元,地址位于空港新城新桥国际产业园,占地923亩,将于2021年底前正式动工,预计2023年新校区一期工程建成。
四是争创职业本科。2021年8月,省交通运输厅根据《安徽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意见等文件的通知》(皖教秘发〔2021〕111号)精神和要求,结合国家战略和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向省教育厅报送了将“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大学”纳入我省高等学校设置“十四五”规划编制的申请,并以此为契机全力推动安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更高质量的发展,进一步为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实施和“四上安徽”建设提供交通运输人才支撑。

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2020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39001.2020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3900;2020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安徽机电一体化技术理

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2021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39001.2021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3900;2021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安徽机电一体化技术理

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39001.2021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3900;2.2020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3900;2021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

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安徽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为202分(理科)。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招生省份:安徽。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地区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

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公办专科(高职)专业。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安徽省理科排名第34。安徽省开设理科机电一体化技术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淮北职业技术学院、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为安徽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202,最低位次是225417、安徽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09,最低位次是168684。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1.2021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类

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安徽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为202分(理科)。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安徽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机电一体化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机电一体化技术文科专科批普通类安徽粮食工程职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代码:460301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2021年在安徽等1个省市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各省市招生计划(2021)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地区批次学制人数学费460301机电一体化技术安徽专科批-机电一体化技


十九机电一体化技术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强的机电设备操作能力掌握机电产品的组装调试维护及机电产品售后服务的专业实践技术可在各类制造业企业中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组装调试运行和维护产品检验与质量管理也可为机电产品售后服务提供专业技术支持主要课程机械基础机械制作与电工基础语言程序设计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应用技术电机原理数控编程操作工厂供配电技术机电一体化等答案来源于2022年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分类考试招生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