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淮南联合大学 (最高/最低分) | 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1 | 理科 | -/247(专科批) | -/250(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1 | 文科 | -/365(专科批) | -/350(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0 | 理科 | -/215(专科批) | -/215(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0 | 文科 | -/258(专科批) | -/223(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9 | 理科 | -/207(专科批) | -/216(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9 | 文科 | -/206(专科批) | -/221(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8 | 理科 | -/204(专科批) | -/207(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8 | 文科 | -/205(专科批) | -/215(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7 | 文科 | -/212(专科批) | -/236(专科批) |
一、专业基本情况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将机械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接口技术、信号变换技术等多种技术进行有机地结合,并综合应用到实际中去的综合技术。现代化的自动生产设备几乎可以说都是机电一体化的设备。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开设于1990年,累计培养毕业生2900多人,我校近年来不断地对高职机电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与改革,积极开展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建设,以淮南市装备制造企业为依托,以校企合作共赢为切入点,以“教、学、做、知识、能力、素质”六位一体教学方法为突破口,打造“专兼结合、动态组合、团队合作”的教师团队,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成了培养合格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优势专业。
l 2010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获安徽省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立项(已通过验收)。
l 2011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成为中央财政支持的“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重点建设专业(已通过验收)。
l 2012年“多元融合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实践教学平台的研究与构建” 获省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立项(已通过验收)。
l 2014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团队获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立项。
l 2014年“矿用设备智能控制系统开发创新团队”获淮南市高校创新团队与产学研立项。
l 2015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成为我校首批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的专业。
二、专业师资队伍
机电一体化技术教学团队共30人,其中专职教师21人,企业兼职教师9人;专职教师中,高级职称占比57%,研究生学历占比71%,双师资质教师占比62%,企业兼职教师占比30%。
三、专业实训条件
建有机电一体化实训室、低压防爆电器实训室、楼宇智能实训室、机器人应用实训室、数控机床维修实训室、机械创新工作室等20多个实训(实验)室和6个校外实训基地。
四、建设成效
自2010年,学校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以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的教学改革始终走在前列,并取得了一系统丰硕成果。
2010年以来,专业建设获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机电专业教师共获得国家专利43项;与企业联合取得国家专利6项。“十二五”期间,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获得国家专利12项。
2010年以来,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在各级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国家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3项,二、三等奖数10项。
五、就业方向及职业发展
本专业就业面宽,人才需求持续旺盛。毕业生主要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产品组装、调试、质检,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运行维护,机电一体化产品销售与售后服务等工作。
通过3~5年上述岗位的工作锻炼,可晋升为技师或助理工程师。可从事工控设备程序设计、数控机床维修、机电一体化设备高级维修、技术改造、产品设计等工作。我校毕业生深受企业的欢迎,近年来更是供不应求。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安徽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47 |
| 文科 | 365 | ||||
| 四川 | 机电一体化技术(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402 |
| 江西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54 |
| 浙江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471 |
| 黑龙江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A段 | 普通类 | 316 |
| 河北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物理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60 |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机械加工技 术、电工电子技术、检测技术、液压与气动、电气控制技术、自动生产线技术及机电设备维 修等基本知识,具备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安装、调试、维护和维修能力,从事自动生产线 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生产技术管理、服务与营销以及机电产品辅助设 计与技术改造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和应用企业,在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工业自动化技术领域, 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现场技术管理、服务与营销,以及机电产 品的质量检验和质量管理、机电产品辅助设计与技术改造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机电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维修能力;
3.具备一般机电一体化设备营销和售后服务能力;
4.具备进行装备制造类企业生产现场技术管理的能力:
5.具备机电产品质量检验和管理能力;
6.掌握阅读及绘制零件图、装配图、原理图和接线图的方法,能识读机电产品和自动化 生产线装配图、接线图;
7.熟悉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规程与规范,能正确使用工具、量具、仪器仪表及辅助 设备;
8.熟练操作机床完成工件加工。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机械制图、机械设计与加工、气动与液压技术、电工与电子、电气控制与PLC、自动生 产线、工业机器人技术、机电设备维护维修与管理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钳工、机加工、数控加工、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小型设备电气系统安装与 调试、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等实训。
在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和应用企业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机修钳工数控机床操作工 电工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机电技术应用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机械制造技术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安徽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50 |
| 文科 | 350 | ||||
| 贵州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80 |
| 文科 | 290 | ||||
| 山西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132 |
| 文科 | 134 | ||||
| 河北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历史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14 |
淮南联合大学成立于1984年9月,是淮南市政府举办的一所老牌、综合性高等专科学校,是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
学校现有教职工436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等副高级职称111名,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70%,校内专任课教师中各级别“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80%。
学校占地面积803亩,共设有智能制造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材料与制药学院、人文与外国语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建筑与艺术学院、医学院等7个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公共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中专部等教学机构。截止到2021年10月底,共有各类在校生合计17118人,其中,普通高职类学生10728人,五年一贯制中职学生1894人,电大和成人教育学生4496人。
学校共有43个常设专业,涉及12个专业大类,24个专业科类,其中,省级特色专业有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医学美容技术、应用英语、大数据与会计、建筑工程技术、口腔医学技术、法律事务、护理、工程造价、机械设计与制造、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等16个,专业设置与淮南市及周边地方产业匹配度达98%,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学校积极探索职业教育办学形式,先后牵头成立了“淮南市职业教育联盟”、“淮南市退役军人职业教育培训联盟”、“淮南乡村振兴培训基地”、“淮南乡村振兴研究院”等,为淮南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和乡村振兴做出了重要贡献。
“十三五”以来,学校办学条件和功能日益完善,共建有医学、财会、物流、电商、机械电子、化学化工、计算机技术、建筑工程、语音、酒店管理、学前教育等设备先进的校内实验实训室131个。与省内外100多家知名企业建有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共建有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300余个。其中,建有电气自动化技术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数字化工业园生产性实训基地、全国邮政行业培训基地等3个国家级实训基地和学前教育等7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训基地、1个中德“双元制”培训中心。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指示精神和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提升质量为重点,紧密对接淮南市智能制造、康养医药、大数据等产业转型发展需求,积极融入“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全面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1+X证书制度试点改革,积极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发展之路。先后获得“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普通高校学生管理先进单位”、“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组织奖”、“淮南市文明校园”等30多项省市级荣誉称号。
(以上数据截止2021年11月)
我校近四年毕业生年终平均就业率均在96%以上,同时根据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显示,我校毕业生就业率、平均月收入、就业现状满意度、对母校的满意度、校友推荐度及生活服务满意度等多项指标均高于全国同类院校平均水平。
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始建于1974年,前身是安徽省大江机械工业学校。1997年更名为安徽省国防科技工业学校,2003年独立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学校隶属于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共安徽省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40多年来,在主管部门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一代代国防职院人的不懈努力,实现了独立升格高职、荣赝全省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优秀院校”、安徽省首批(A档)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和联合举办全日制专升本教育的四大历史性跨越!
学校是全国高职创新人才暨学科竞赛百强院校、国家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单位、全国高校首家新时代工匠学院、全国高校党建“样板支部”建设院校、安徽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安徽省首批校企合作示范典型学校、安徽省军工保密教育培训基地、安徽省技能竞赛标杆院校、安徽省课程思政建设先行高校、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高校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安徽省退役军人教育培训基地。
学校建有机械技术学院、电气技术学院、信息技术学院、经贸管理学院、汽车技术学院、城市建设学院等8个教学院部,开设专业30多个,基本形成以工为主、工经管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其中国家级骨干专业3个、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省级高职高水平专业群4个,省级高水平高职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11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在校生9600多人。
学校现有教授和副教授近百人,省级模范教师、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劳动模范20多人,省级教学团队12个,名师和大师工作室7个,省级和校级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形成梯队,覆盖全部专业,中级及以上职称中“双师型”教师达80%以上,一批被誉为“金牌教练”的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在全省和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上,共获得三等以上奖项460多个,助力学校一举进入全国高职技能竞赛成绩第一方阵。
学校建有校内实验实训室110多个,其中国家级实训基地4个,省级示范实训中心和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16个,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达1万多元;多次被评为安徽省和六安市A类餐饮单位的学生食堂,环境幽雅、设施一流的学生公寓和设备完善的体育场馆,为广大同学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保障。
学校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学校党委始终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初步构建起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一年一度的田径运动会、迎新晚会和“我们的节日、道德讲堂”、国旗护卫队、“五四”青歌赛等,已经成为深受学生喜爱的校园文化品牌,30多个学生社团和文体俱乐部,不仅极大丰富了同学们的第二课堂,也为他们尽情展示青春风采,提供了广阔的华美舞台。我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近三届毕业生就业对口率超出全国高职院校5个百分点;自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对学校满意度开展调查以来,我校得分一直位列安徽省高职高专第一名,2020年更是跻身全国百强。立德树人的丰硕成果,不仅赢得了广大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也受到了国家和省市各级媒体的广泛报道。
学校始终把办学质量作为永恒主题。坚持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之路,充分发挥我校作为安徽国防科技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的作用,先后与安徽军工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安徽博微长安电子有限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尔智能家电科技有限公司、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等100多家省内外知名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实现深度合作。按照《校企合作专业建设理事会章程》等制度规定,在专业设置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核心课程体系构建等每一个环节,都由校企双方共同论证;经常邀请企业工匠大师和优秀校友来校授课交流,定期选派教师深入企业加强锻炼;有计划安排学生赴企业顶岗实习,并实行校企双辅导员制度,初步建立起校企顶岗实习“双选会”+预就业的先进模式。全面推行理实一体和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构建了“四层级”、“三覆盖”的技能大赛体系和较为完善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校企深度合作,有力确保了学校高等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学校始终把国防特色作为品牌优势。作为安徽省军民融合系统唯一一所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军工文化始终是校园文化最亮的底色、人才培养的最大特色。多年来,在校园内先后建起军工魂主题雕塑、国防教育体验馆、坦克、雷达、集束导弹发射车等大型军械实物展;在机械加工、船舶制造、焊接技术等,具有军工行业特色和紧缺专业人才培养的输送上,在军工保密教育培训和学生携笔从戎奔赴军营方面,无不彰显了学校国防军工人才培养培训优势。回眸40多年来的艰辛创业路,一代代国防职院人,正是在“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的感召下,不断培育和践行“军魂育人、追求卓越”的办学精神和“厚德、强能、励志、笃行”的校训精神,培养了数以万计奋战在国防军工系统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最前线的国防学子,正是他们的星光闪耀,为我校赢得了安徽军工“黄埔军校”的至尊美誉。
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历史起点,安徽国防职院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胸怀两个大局,继往开来,扎实苦干,为建设美好安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数据截至2021年6月)
(1):助学贷款:学院积极为经济困难的学生争取并落实国家助学贷款。 (2):国家奖学金与国家助学金:学院积极落实办理国家奖学金与国家助学金,奖励和资助那些学习成绩优秀或家庭经济困难的在校大学生。 (3):勤工助学:学院设立勤工助学基金,组织经济困难学生参加勤工助学,以补贴学生生活费用。

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河北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为314分(历史类)。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河北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机电一体化技术历史类专科批普通类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河北机电一体化技术招

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为河北历史类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14,最低位次是168071、山西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132,最低位次是93488、山西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134,最低位次是91035、安徽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250

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特色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安徽省高职高水平专业就业方向面向安徽军民融合等高端装备制造类行业企业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与系统的安装调试维修维护辅助设计销售与服务等工作专业咨询王老师答案来源于2022年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分类招生专业介绍

一专业特色国家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专业安徽省高职高水平专业答案来源于2021年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

二就业方向从事机电设备使用与维护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安装调试与检修典型机电产品的辅助设计制造与技术支持等工作答案来源于2021年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

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公办专科(高职)专业。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安徽省理科排名第10。安徽省开设理科机电一体化技术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淮北职业技术学院、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2020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39001.2020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3900;2020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安徽机电一体化技术理

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2022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39001.2022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3900;2022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河北机电一体化技术历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代码:460301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2022年在河北等1个省市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各省市招生计划(2022)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地区批次学制人数学费460301机电一体化技术河北专科批三年373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