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南京邮电大学 (最高/最低分) | 安徽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 信息安全 | 2021 | 物理类 | 591/572(本科批) | /() |
| 信息安全 | 2020 | 理科 | -/376(本科一批) | -/379(本科一批) |
| 信息安全 | 2019 | 理科 | -/371(本科一批) | -/379(本科一批) |
| 信息安全 | 2018 | 理科 | -/361(本科一批) | -/379(本科一批) |
| 信息安全 | 2017 | 理科 | -/356(本科一批) | -/379(本科一批) |
|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南京邮电大学 (最高/最低分) | 安徽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 信息安全 | 2021 | 理科 | -/607(本科一批) | -/592(本科一批) |
| 信息安全 | 2020 | 理科 | 627/625(本科一批) | 612/609(本科一批) |
| 信息安全 | 2019 | 理科 | -/599(本科一批) | 612/609(本科一批) |
| 信息安全 | 2018 | 理科 | -/601(本科一批) | 612/609(本科一批) |
| 信息安全 | 2017 | 理科 | -/570(本科一批) | 612/609(本科一批) |
信息安全的历史其实是黑帽子和白帽子的对抗史,黑帽子通常指身怀绝技能随意出入计算机网络和系统的高手,白帽子是指维护网络与系统的安全管理人员。他们对抗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发现漏洞和填补漏洞的过程,从而促进了信息安全技术的不断进步。
由于现在黑客产业的诱惑越来越大,在信息安全的江湖上,正派与邪派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有些高手亦正亦邪,如果想成为一位维护正义的大侠,其实正派与邪派的攻防手段都要学习,正所谓“不知攻焉知防”。在学校修炼的过程,首先要学习计算机核心课程,因为黑帽子本身都是计算机高手;其次要掌握密码学、网络安全协议等基本内功,只有内功扎实将来才能有更大的发展潜力;最后学校会提供很多专业课和实践机会,去学习具体的攻防招式。
在网络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安全已变得至关重要,小到摄像头、手机,大到卫星、神舟飞船,都需要保护其信息安全,信息安全已成为信息科学的热点课题。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所以信息安全专业发展前景广阔。
本专业2003年开始招生,是江苏省首批设置的信息安全本科专业,2007年被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也是江苏省唯一的信息安全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012年被批准为江苏省“十二五”重点专业;现建有信息安全博士、硕士学位点。
本专业所学课程覆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主干课程,并和软件工程、通信工程专业交叉,开设密码学、网络信息安全、计算机病毒防治、计算机犯罪与取证等多门特色课程。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政府机关、国家安全部门、银行、金融、证券、通信领域从事各类信息安全系统、计算机安全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和管理工作,也可在IT领域从事计算机应用工作。
本专业学生继续深造的方向包括信息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等。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江苏 | 信息安全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2 |
| 新疆 | 信息安全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40 |
| 宁夏 | 信息安全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16 |
| 青海 | 信息安全 | 理科 | 本科一段 | 普通类 | 480 |
| 陕西 | 信息安全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7 |
| 云南 | 信息安全(仙林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2 |
| 四川 | 信息安全(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1 |
| 重庆 | 信息安全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21 |
| 海南 | 信息安全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59 |
| 广东 | 信息安全(非定向)(办学地点:仙林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0 |
| 湖南 | 信息安全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4 |
| 山东 | 信息安全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99 |
| 江西 | 信息安全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1 |
| 福建 | 信息安全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9 |
| 安徽 | 信息安全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7 |
| 浙江 | 信息安全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31 |
| 上海 | 信息安全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9 |
| 黑龙江 | 信息安全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52 |
| 吉林 | 信息安全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44 |
| 辽宁 | 信息安全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17 |
| 内蒙古 | 信息安全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5 |
| 山西 | 信息安全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82 |
| 河北 | 信息安全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11 |
| 天津 | 信息安全(仙林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630 |
| 北京 | 信息安全(办学地点仙林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4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安徽 | 信息安全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2 |
| 广东 | 信息安全(非定向)(办学地点:磬苑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5 |
| 山东 | 信息安全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93 |
| 河北 | 信息安全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1 |
南京邮电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其前身是1942年诞生于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八路军战邮干训班,是我党、我军早期系统培养通信人才的学校之一。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改建为本科高校,取名南京邮电学院;2005年4月,更名为南京邮电大学。学校原为邮电部和信息产业部直属重点高校,2000年起实行中央与地方(现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邮政局与江苏省)共建,2017年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022年再次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2013年10月,原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正式并入南京邮电大学。学校秉承“信达天下 自强不息”的南邮精神,践行“厚德、弘毅、求是、笃行”的校训,发扬“勤奋、求实、进取、创新”的校风。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学为主体,以电子信息为特色,理、工、经、管、文、教、艺、法等多学科相互交融,博士后、博士、硕士、本科等多层次教育协调发展的高校。学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南京,现有仙林、三牌楼、锁金村、江宁四个校区,25个院(部、中心),另外还在扬州举办了独立学院——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
学校现有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类别)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类别)12个,本科专业59个。目前有4个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4‰,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1个,国家一流专业22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9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国家级卓越计划专业8个。作为主要协同单位入选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作为牵头单位入选省“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2个。现有各类在籍生3万余人。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2800余人,其中博士生、硕士生导师1115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比例为55.57%,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比例为96.13%。曾经引进江苏省属高校首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现有中国两院院士(含双聘等)9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年学者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5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人,中科院“百人计划”1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48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0人,国外院士6人、IEEE Fellow10人。现有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一大批教师作为会士、专委会主任、专家等活跃在国际电联、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通信学会、电子学会、计算机学会、自动化学会、统计学会等机构。
学校具有良好的教学、科研支撑条件。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1个;原信息产业部重点实验室11个。图书馆拥有纸质文献藏书量265万余册,其中信息、通信、电子等专业文献齐全、富有特色。
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成绩显著,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取得优秀成绩。长期以来,学校立足培养全面发展的高质量人才,坚持“基础厚、素质高、能力强”的原则,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近年来,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国家级一流课程22门,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教育部—英特尔精品课程1门,爱课程网中国大学MOOC课程70门;国家级精品(优秀)教材2部,“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8部;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在校大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成绩斐然,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最高奖“索尼杯”“瑞萨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优胜杯”、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最高奖SIAM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冠军等国家级以上重要奖项,“十三五”以来,累计获省部级以上奖励6000余项。办学80年来,学校为国家输送了各类优秀人才25万余名,很多成为国内外信息产业和人口计生领域的领军人物、技术精英和管理骨干,享有“华夏IT英才的摇篮”之誉。
学校大力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学校构建“信息材料、信息器件、信息系统、信息网络、信息应用”五位一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在新一代移动通信、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网络空间安全、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集成电路与微组装、智能电网、光通信、智能制造、现代邮政、人口学等研究领域处于国内先进水平。近三年,新增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973计划、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各类国家级科研课题438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一等奖、二等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82项;发表高质量论文3995篇。学校实施“一市一院”校地特色化合作战略和“一技一企”校企协同创新战略,与地方政府共建校地研究院和技术转移分中心、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8个,与企业共建校企创新平台27个。学校围绕通信、物联网等学科特色,完成了物联网领域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到服务社会的全方位布局,建成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1个,国家众创空间3个。
学校积极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入选国家2017年度“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招收本、硕、博三个层次海外留学生,生源来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60余国,目前在校留学生规模700余人。先后有千余名国(境)外专家学者来校参加国际会议、讲学和访问,现有70余项学生海外交流项目,与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合作成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南京邮电大学波特兰学院,招收本硕博三个层次学生。积极参与国际电信联盟(ITU)组织的各项会议,承接亚太电信组织(APT)在中国的培训任务,积极参与通信领域相关国际标准的制定。
南邮人秉承务实进取的优良传统,探索出了一条依托邮电通信行业做专做精、面向信息化社会做大做强的大信息特色发展之路。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当前国家正在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为学校快速、科学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学校正抢抓机遇,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创新活校”四大战略,牢固确立“调结构,促转型;补短板,上水平;强特色,创一流”的战略思想,推动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学科群整体实力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全面开启研究型大学建设新征程,努力建成电子信息领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
执行各有关省、市、自治区招办公布的照顾加分政策。
我校仙林校区地处南京市仙林大学城,周边有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近20所高等院校。
仙林大学城位于南京市栖霞区西部,紫金山东麓,距离新街口15公里,2002年2月成立,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大学城之一。仙林大学城定位于南京三个副城之一,是江苏省发展高等教育产业的重点地区,主打高档社区和科研机构错落分布,借鉴国外高尚人文社区的规划,以高起点,以绿色人文为主题的高发展为目标。
我校三牌楼校区位于南京市鼓楼区新模范马路66号,地处南京市核心区域。
学校建立了招生、培养和就业的联动机制。明确“以创业促进就业,以服务推动就业,以质量保障就业”的工作理念,实现“高就业率,高质量就业、高满意度就业、低灵活就业”的“三高一低”就业工作目标,促进了就业质量、服务质量和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本科、研究生毕业生年终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在全省高校中名列前茅,2014年被评为“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我校的毕业生一直备受用人单位青睐,毕业生在全国500强企业就业人数逐年上升,从学生就业的方向看,大多数为:中国移动、电信、联通等各大通信运营商;国内信息领域的知名公司、企业,如华为、中兴、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国际著名的计算机及电子、通讯公司,如思科、趋势科技、西门子、三星等公司。从学生就业的流向地域看,我校50%以上毕业生的工作单位在省会城市,绝大部分在大中型城市。
从就业情况来说,我校理工科专业就业形势一直较好,文科类专业也坚持以信息通信为特色,以服务于信息通信行业为背景,以科研带动教学的培养方式,强化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电信运营商、通信设备制造商、系统集成商及其他企事业单位培养了大批人才,相对也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根据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发布的《就业蓝皮书: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我校28个专业进入毕业半年后收入排行榜前50强,其中9个专业进入前10强。
2020年,据中国薪酬网统计发布,南邮毕业生毕业五年后平均薪酬排名全国高校第69位、江苏省内高校第3位,仅次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2019届毕业生升学、出国率近33%。50%的本科毕业生主要去向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学校2019届毕业生中,共1421人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就业。
安徽大学(Anhui University)坐落于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江淮首郡、吴楚要冲”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学校是世界“双一流”和国家“211工程”建设首批入列高校,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是安徽省属重点综合型大学。
1928年,安徽大学肇基于时为省会的安庆市,开启安徽现代高等教育之先河,赓续襟江带淮崇教文化之菁华。几经易址,于1956年迁建合肥;数度更名,1958年9月16日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安徽大学”校名,这一天被定为校庆日。作为一所具有红色革命传统的高等学府,安徽大学办学近百年来,勇担民族复兴大任,执着“文化丕成、民族是昌”的办学理想,秉承“至诚至坚、博学笃行”校训精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累计培养了32万余名优秀毕业生,是安徽省内毕业生人数最多、分布最广、影响最大的高校,被誉为省属高校的“排头兵、领头雁”。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着力构建文理交融、理工互通、寓教于研的人才培养机制,努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富于人文情怀、科学精神和国际视野,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行各业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建有保障一流人才培养的办学条件体系,四区一园面积3200余亩、建筑面积12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2.81亿余元,馆藏纸质图书380万余册;拥有本硕博完整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层次体系,28个学院,87个在招本科专业(其中38个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总数并列全国地方高校赛道第1位),1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以及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以及2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有14门国家级一流课程、2个国家级和26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国家级和9个省级实验教学(实训)示范中心、5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承建全国首个省级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成功入选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特色教育基地);现有本科生25303人、博硕士研究生10509人;近年来,本科毕业生升学率平均保持在35%以上,本科生与研究生获省部级以上竞赛奖2200余项,位列全国“双一流”高校第63位,毕业校友获得“国家杰青”数位居全国高校第29位。
学校坚持走科研强校之路,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实力。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特色显著,覆盖理学、工学、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10大门类,拥有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5个省级重点学科;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等5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4个学科进入前5‰);坚持“人才强校”战略,现有教职工3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149人,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者1018人;实质双聘院士4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国家级人才23人次;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安徽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等地方领军人才365人次。已形成了以两院“院士”、国家“杰青”“优青”“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等为引领,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良、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师资队伍;科学研究聚焦集成电路先进材料与技术主攻方向,建设了“强光磁集成实验设施”“信息材料与智能感知”实验室等世界一流研究平台,产出了金属团簇材料、新型量子功能材料、磁斯格明子(skyrmion)存储材料等一批原创性成果,在高灵敏传感装备、毫米波芯片、水性聚氨酯等“卡脖子”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学校2021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1项,资助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稳居省属高校首位;“双一流”建设以来,共获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奖励94项。学校自然指数排名位居全国第59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指数在一流学科年度发展指数评价中位居全国第2;北京外国语大学发布中国大学全球影响指数,我校位列第54位;软科“双一流”高校教学实力排名,我校位列第69位。
学校坚持以贡献求发展,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学校与安徽省16个市签订了多层次的校市合作协议,与合肥市共建绿色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与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建三创学院,与50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与600多家企业保持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大学智库指数排名进入前50名,已成为研究与解决安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主要基地之一;创新发展研究院连续入选“高校智库百强”,连续9年编撰《安徽社会发展报告》蓝皮书,成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智库产品;围绕三农问题、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等研究报告获得省部级以上领导人肯定性批示77次(国家领导人批示17次);学校深化科教、产教、校地、军民“四个融合”,广汇人才培养资源,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共建“学术共同体”,合作开设“物质科学英才班”等5个英才班;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长鑫存储、科大讯飞、江淮汽车等共建校企互嵌式创新平台、研发机构和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围绕“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互联网+”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新工科”改革发展,与合肥市人民政府共建互联网学院;与兵器工业集团214所共建“产教融合示范基地”。
学校坚持内涵式发展,不断彰显文化传承创新水平。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势明显,近3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等立项数连续位居全省首位,其中2021年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和青年项目共30项,立项总数位列全国第26位;建有教育部首批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徽学研究中心,收藏徽州文书近7万件,牵头成立省高校创新联盟,协同省内高校成立新安医学、徽派建筑、徽州文献等分中心,引领带动全省高校徽文化研究、保护和传承;获批教育部首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一等奖等5项;2个项目入选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立项名单;建成战国竹简珍稀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安大简”首期成果成书目前最早《诗经》版本;《群舒文化研究》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12家单位一同入选第一批“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建成方以智研究中心,整理出版《方以智全书》填补相关领域重大空白。学校入选首届全国文明校园(全国39所)。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扩大国际交流合作影响。学校是国家公布的华文教育基地和接收政府奖学金留学生的高校之一,与美、英、德、日等国家和地区的152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学校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共建安徽省首个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安徽大学纽约石溪学院”,由杨振宁院士担任名誉院长并亲题院名;与智利圣托马斯大学、乌克兰哈尔科夫大学、阿塞拜疆巴库大学、白俄罗斯布列斯特国立大学合作建立4所孔子学院,其中智利圣托马斯大学孔子学院先后荣获“全球先进孔子学院”“示范孔子学院”荣誉称号,习近平主席访智期间曾亲切接见学校派驻的中方院长及教师代表;与俄罗斯、法国、波兰、日本、韩国、墨西哥合作高校共建有9个“中国中心”;国际交流水平在省内高校领先、在全国高校居于先进地位、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
新时代,新目标,新征程。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学校正精心组织好“十四五”规划实施,谋划好2028建校100周年和2035远景发展,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调结构、转功能、增体量、提质量”,以一流学科建设催生更多世界一流成果,以一流的人才培养体系、一流的人才培养质量、一流的原始创新能力、一流的人才队伍努力跻身一流大学方阵,为高等教育强国和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磬苑校区本科生宿舍区设有梅园餐厅、桂园餐厅、桔园餐厅、榴园餐厅等4座三层餐厅,专设有特色餐厅和清真窗口;龙河校区本科生宿舍周边设有二食堂、三食堂,蜀山校区设有二层食堂,为师生员工提供优质餐饮服务。

安徽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信息安全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信息安全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信息安全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信息安全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和信息安全这二个专业,希望

安徽大学金融学和信息安全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和信息安全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就业前景和信息安全就业前景,金融学专业介绍和信息安全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学和信息安全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金融学和信息安全录取分

安徽大学互联网金融和信息安全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互联网金融和信息安全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互联网金融就业前景和信息安全就业前景,互联网金融专业介绍和信息安全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互联网金融和信息安全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互

安徽大学金融数学和信息安全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数学和信息安全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数学就业前景和信息安全就业前景,金融数学专业介绍和信息安全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数学和信息安全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金融数学和信

安徽大学财政学和信息安全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财政学和信息安全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财政学就业前景和信息安全就业前景,财政学专业介绍和信息安全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财政学和信息安全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财政学和信息安全录取分

安徽大学经济学和信息安全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学和信息安全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学就业前景和信息安全就业前景,经济学专业介绍和信息安全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学和信息安全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经济学和信息安全录取分

安徽大学经济统计学和信息安全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统计学和信息安全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统计学就业前景和信息安全就业前景,经济统计学专业介绍和信息安全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统计学和信息安全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经

安徽大学哲学和信息安全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哲学和信息安全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哲学就业前景和信息安全就业前景,哲学专业介绍和信息安全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哲学和信息安全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哲学和信息安全录取分数线(安徽)

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代码:610211安徽邮电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在安徽等1个省市开设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安徽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各省市招生计划(2020)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地区批次学制人数学费610211信息安全与管理安徽专科批三年信息安全与

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代码:510207安徽邮电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在安徽、河北、江西等3个省市开设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安徽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各省市招生计划(2021)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地区批次学制人数学费510207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河北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