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2023年朔州市应县职业技术学校招生专业及人才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3年朔州市应县职业技术学校招生专业及人才培养方案(2)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3-03-22 00:27:47 解决时间:2023-03-14 15:43

满意答案

13.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计算机应用

专业代码:090100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学制:三年

四、职业面向

本专业所属专业大类为信息技术类,专业类代码:09。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应用计算机技术的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的调试、使用、维护、管理、销售,以及相关领域的软件与硬件操作、办公应用、网络应用、多媒体应用和信息处理等工作。计算机应用专业职业面向如下表:

所属

专业类

对应的行业

主要职业类别

主要岗位类别(或技术领域)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信息技术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计算机与应用工程技术人员

信息处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平面设计、网页设计制作、视频编辑与制作、动画制作、数据库管理

计算机操作员

电子计算机(微机)装配调试员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与产业文化素养,掌握本专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从事办公自动化应用、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络维护、计算机组装与维修、IT产品销售及售前售后服务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发展基础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课程体系如下图所示。

2023年朔州市应县职业技术学校招生专业及人才培养方案(2)(6)

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公共艺术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

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方向课,根据行业企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确定本专业普通班教学培养方向以办公自动化方向为主,兼顾计算机设备维护与营销方向和计算机专业排版方向,若有企业订单班,则根据企业人才需求,在此培养方案基础上制定专门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定向培养。专业核心课针对职业岗位(群)共同具有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是不同专业方向必备的共同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

(一)公共基础课程

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公共艺术、历史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1

职业生涯规划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2

职业道德与法律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3

经济政治与社会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4

哲学与人生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哲学与人生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5

语文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6

数学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7

英语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8

计算机应用基础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9

体育与健康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10

公共艺术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11

历史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二)专业技能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1

常用工具软件

掌握计算机系统管理与维护、虚拟机、特殊文档编辑与格式转换、翻译工具、网络管理与数据传输、即时通信、信息安全、云办公、数码产品及移动设备连接和数据传输、多媒体信息处理等常用工具类软件的应用技能

2

计算机编程基础

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理解数据类型、表达式、逻辑关系、流程控制等知识,熟悉计算机编程从需求分析到软件发布的业务流程,掌握可视化程序界面设计、数据库连接、多媒体与网络应用等编程方法,能使用编程工具丌发计算机简单功能应用程序

3

计算机录入技术

了解计算机信息领域进行办公、信息处理的基本录入方法,掌握准确、快速的中、英文盲打、听打录入技能,并根据就业岗位需要熟悉语音、手写和其他外国语言文字的录入方法

4

图形图像处理

了解图形图像处理及相关的美学基础知识,理解平面设计与创意的基本要求,熟悉不同类型图形图像处理业务的规范要求与表现手法,掌握应用平面设计主流软件进行图形图像处理的相关技能,能使用相应软件进行图形绘制、图文编辑、图像处理等业务应用

5

数据库应用基础

了解数据库的基础知识,掌握主流数据库系统安装、数据库创建、数据访问及修改、设计窗体、备份与还原、安全管理、数据连接等相关技能,熟悉SQL查询语言的基本语法与应用,能使用数据库工具进行简单数据库应用程序设计

6

计算机网络基础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类型、组成、应用等基础知识,熟悉网络工作原理、网络协议和网络规划相关知识,掌握简单局域网搭建及应用、网络设备的基础配置、网络服务器安装与调试等基本技能

7

数码影像制作

了解多媒体制作的基础知识,理解动画形成原理与多媒体制作的基本要求,掌握二维动画元素绘制、动画编辑、多媒体素材处理、打包集成等相关技能,能应用二维动画设计和多媒体制作主流软件进行简单的动画设计和多媒体素材合成

8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熟悉配装计算机,安装计算机系统软件、常用应用软件及简单网络应用工作流程,掌握个人计算机的硬件拆装、软件安装、外设连接与配置,能诊断与排除计算机硬件简单故障

9

网页设计与制作

了解网页设计与制作的基础知识和规范要求,熟悉HTML和脚本语言相关知识,掌握站点创建、网页元素编辑、表格应用、层和框架布局、网页行为添加、样式与模板应用、表单元素使用等相关技能,能应用

主流网页设计软件进行不同风格的简单网页设计以及简单网页代码和脚本编写

10

多媒体制作

以FLASH软件为主要学习对象,使学生具有解决一般多媒体信息制作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媒体的制作方法和工具的学习,不仅使学生对于多媒体信息处理中所涉及的相关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而且能利用Flash这个工具做出想要的媒体展示效果

11

网站建设与维护

掌握网站的建设步骤,会规划和设计网站,掌握Web服务器的安装和配置,能综合使用静态网页技术和动态服务器网页技术制作网站,掌握网站的测试和发布方法,熟悉网站的推广和维护技术

12

美术设计基础

了解美术常识、图形基础、字体风格美化、色彩表现、美术的表现形式等基础知识,掌握宣传画册、报纸、杂志、图书等各种排版中字体、图形、色彩的运用和修饰等操作要领

13

数码产品使用与维护

了解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机和摄像机、掌上媒体播放设备等主流数码产品的功能、系统结构及一般故障现象,掌握其使用及维护方法

14

排版技术基础与应用

了解计算机排版种类、印刷用字和符号、排版工艺流程,熟悉图书、期刊、报纸、公文、商标、广告、表格等出版物和印刷品的版式特点、排版规则、排版注意事项、版而设计等知识,掌握版式设计、创意及处理的基础技能以及相关应用

15

办公软件应用

了解不同平台计算机办公常用软件的应用,掌握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计算机等不同的设备上进行文字编辑、数据分析、幻灯片制作、数据库应用等办公软件的应用技能,能使用主流办公自动化软件进行办公处理

16

办公设备使用与维护

了解办公信息领域中常用设备的性能、产品结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主流办公设备产【口I(如打印机、扫描仪、传真机、复印机、光盘刻录机、数码照相机、投影机、碎纸机、装订机等)的选用、安装、使用及维护技能,能运用办公设备从事业务工作并进行简单维护

17

文书与档案管理

了解文书与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概念与一般知识,熟悉常见办公文书的种类、体式与稿本、形成与处理、整理与归档和档案收集、整理、保管、检索、电子档案存储与管理等知识,具备办公文字与档案管理等基础能力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分

总 学 时

各学期周数、学时分配

备注

1

2

3

4

5

6

16

16

16

15

15

20

公 共 基 础 课

职业生涯规划

2

32

2

职业道德与法律

2

32

2

经济政治与社会

2

32

2

哲学与人生

2

30

2

语文

12

190

4

4

2

2

ks

数学

10

160

4

4

2

ks

英语

8

128

4

2

2

ks

计算机应用基础

4

64

4

体育与健康

10

156

2

2

2

2

2

公共艺术

2

32

2

历史

2

32

2

公共基础课小计

56

888

20

16

12

6

2

专 业 技 能 课

常用工具软件

6

96

6

计算机编程基础

4

64

4

计算机录入技术

6

96

6

图形图像处理

4

64

4

多媒体制作

2

32

2

数据库应用基础

4

64

4

计算机网络基础

4

64

4

数码影像制作

6

90

4

2

ks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4

60

4

ks

网页设计与制作

6

90

4

2

ks

美术设计基础

4

60

4

数码产品使用与维护

6

90

4

2

☆排版技术基础与应用

4

60

4

ks

☆办公软件应用

4

60

4

ks

网页设计与制作

2

30

2

ks

☆办公设备使用与维护

4

60

4

ks

☆文书与档案管理

4

60

4

ks

专业课小计

74

1140

6

10

14

20

24

合计

130

2028

26

26

26

26

26

实训

图形图像处理综合实训

1w

办公软件综合实训

1w

实习

顶岗实习

20w

注:带☆标的为专业(技能)方向课;

备注有ks的课程为考试课,其它为考察课;

实训实习时间单位为周(w)。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建设符合项目式、模块化教学需要的教学创新团队,不断优化教师能力结构。有计划、有步骤派出教师参加学术交流、业务进修,根据教师承担的专业方向课程,派出教师参加相应专业业务进修,鼓励教师攻读硕士学位,参加学术交流,不断提升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并通过在高等学府与名师交流提升教师的人文素质和教学理念。

学校本专业有专业课教师6人,教师全部具有本科学历,其中技师1人,高级工1人,均具有中级以上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学校定期对教师的职业道德、业务水平和工作业绩进行考核。教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无重大教学责任事故和造成社会不良影响的行为。

(二)教学设施

学校为本专业配备多媒体网络化教室7间,配备有教师电脑、投影、音响等设备,能满足信息化教学需要。

本专业群有设备设施齐全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专业群有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等2个校内实训室。校内实训工位数100个,实训总建筑面积250平方米,实训设备设施总量100台(套),总价值80多万元。

(三)教学资源

(1)选用正规出版社出版的规划教材、统编教材等高质量教材,或者选用有针对性的自编教材。

(2)选用体现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的高质量教材,引入典型生产案例。

(3)初步建立核心课程资源库,进而建立全课程资源库,并不断优化完善。

(4)丰富图书馆专业工具书及专业藏书量,藏书量达到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需求。

(四)教学方法

总结推广现代学徒制试点经验,普及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教学方式,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推动课堂教学革命。加强课堂教学管理,规范教学秩序,打造优质课堂。

(五)学习评价

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多元化,注意吸收行业企业参与。

(1)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评价、学生评价、自我评价相结合。

(2)评价方式多元化:校内与校外评价相结合;职业技能鉴定与学业考核相结合。开卷闭卷相结合;口试、笔试、面试相结合;知识测试和技能考核相结合等。

(3)评价过程的多元化: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

(4)课程总成绩为100分,其中过程性考核占总成绩的50%,课程结业考核占总成绩的50%,总成绩60分为及格。

(5)过程考核方式以平时表现为主,包括学习态度、合作学习、自主探究、任务完成度等;期末考核方式以技能考核方式为主,可以是笔试、上机考试、实训操作等。

(六)质量管理

明确教学管理和教学动作的具体要求,强化对教师的备课、上课、学生辅导、阶段测查过程管理要求,形成科学严谨的教学习惯。学期初检查授课教师的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期中跟踪检查是否按照教学计划以及其教学方案实施,负责教学的主管领导每学期进班听课,组织听评课活动;每学期定期组织师资培训,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结合系、教务科的教学评价反馈,定期开展教学诊改活动。

九、毕业要求

学生通过规定年限的学习,修满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学时学分,完成规定的教学活动,达到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要求。通过毕业考试、考核,完成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取得本专业规定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

14.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运动训练,代码:770303。

二、入学要求:

应往届初中毕业学生及同等学历。

三、修学年限:学制三年。

四、职业面向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竞技体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运动训练、竞赛和教学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运动训练与教学、竞赛组织与裁判等方面的基本能力。通过学习,毕业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运动训练素养,具有较扎实的技术技能、较高的专业素质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能够从事体育教学、训练、管理和运动健身指导等工作,具有广泛社会适应能力的复合型体育人才。

(二)、培养规格

1、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熟悉国家有关体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热爱教育事业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

2、系统地掌握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指导专项运动训练与体有教学实践、运动健身指导、组织体育竞赛和承担裁判工作的能力。

3、了解运动训练的专项教学、训练的发展动态以及体育科研的发展趋势,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并且有从事体育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4、初步掌握一门外国语,具备应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基本能力,能使用普通话交流,并达到相应的考核要求。

5、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6、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感与能力。

六、课程设置

体育概论、学校体育学、运动心理学、运动选材学、运动训练学、运动训练管理学、运动竞赛学、体育保健学、主项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课 程 类 别

至少应

修学分

占总学分比例%

通识教育课程

必修

公共课程

34.5

19.7

选修

文化素质教育公选课

7+1

4.6

跨学科选修课程(含大学语文)

6

3.4

专业基础课程

必修

基础课程

22

12.6

选修

拓展课程

16

9.1

专业课程

必修

核心课程

14

8.0

选修

方向课程

48.5

27.7

实践教学环节

必修

运动训练专业

26

14.9

选修

课外创新实践

5

不计入总学分

毕业最低

应修学分

175+5

(5学分不计入

总学分)

必修

55.2%

实践教学

学分占比

25.5%

选修

44.8%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专任专业教师与在籍学生之比不低于1:36,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10%~40%,专业在师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专业能力,能够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具有信息化教学能力。专任专业教两普遍参加“五课”教研工作、教学改革课题研究,教学竞赛,技能竞赛等活动,平均每两年到企业实践不少于2个月。熟职教师须经过教学能力专项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每学期承担不少于30学时的教学任务。

(二)教学方法

坚持“做中学、做中教”,突出会计职业教育特色,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正确处理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之间的关系,合理确定学时比例,确保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学习评价

应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标准,制定适应本专业特点的评价方法,实行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专业技能课的教学评价实行校内校外评价相结合,职业技能鉴定与学业考核相结合。公共基础课实行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与自我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学生运用知识以及在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学生所修课程均应考核。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公共基础课、专业技能课般为考试课程;选修课为考试或考查课程。文化课、专业知识课应推行数考分离统一命题和阅卷;专业技能课可实行统一考试,集体评分。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可采取学校与社会考核相结合的办法,课程结业,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认可的等级考核,取得相应的等级合格证书。

(四)质量管理

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体现项目课堂教学特点和原则:

(一)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按照学生学习兴趣和专业需要组织教学活动,并开发校本教材。

(二)重视学生的实践体验,积极创设项目课堂实施情境,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根据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职业能力形成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四)重视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表现,并对其进行考核。

九、毕业要求

1、按规定修完所有课程,成绩合格,取得毕业证书;

2、至少获得一个劳动部门或行业相关的专业资格证书;

3、参加半年的顶岗实习并考核合格。

1.热爱祖国。具有改革创新意识和国际竞争意识,具有奉献精神和团队精神;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个人行为规范,诚信守法、公平竞争的意识;

2.掌握专项运动训练、教学、竞赛、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3.熟练掌握1-2项运动项目的技术及训练、教学方法;

4.具有从事专项运动训练与教学、赛事组织与裁判、体育管理的基本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5.了解我国有关竞技体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运动训练、竞赛和运动训练管理的理论前沿;

7.具有初步的竞技体育领域的科学研究能力。

答案来源于:2023年朔州市应县职业技术学校招生专业及人才培养方案(2)

  中专 2023-03-14 1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