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和职业素养,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备从事口腔预防保健和口腔颌面部疾病诊疗等工作的能力,能入基层或“本土化”的高素质应用型口腔医学人才。
主干课程:
1.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
2.主要课程:解剖与组织学、生物化学、病原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病理学、生理学、机能实验、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粘膜病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
3.特色课程:口腔色彩学、口腔种植技术、口腔正畸技术、口腔显微根管技术、口腔诊所开设和经营管理。
4.专业主要实验(实训)
口腔解剖生理学实训、口腔内科学实训、口腔修复学实训、口腔颌面外科学实训、口腔正畸学实训、口腔临床见习。
就业方向:主要面向基层医院、社区、乡镇和民营医疗机构,从事口腔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治、修复及预防等工作。
(政)校企(院)合作:
采用多元合作办学
1.实行“校院合一”体制:学校、附属口腔医院联合办学
2.两岸融合办学:与台湾阳明大学合作、邀请台湾著名大学专家分别担任口腔医学系系主任和教研室主任的三主任制,兼职教师以台湾教师为主。
实验室条件及成果(含科研、教学):
1.校内实验实训设施设备:附属口腔医院,牙椅220台。口腔技能实训中心是中财支持实训基地、省级口腔技能实训基地、省级生产性实训基地。面积4176平方米,包括口腔临床模拟实训室、口腔临床实训室(显微根管)、口腔种植中心、口腔修复一体化实训室、口腔修复实训室、CAD/CAM实训室、口腔材料学实验研究室、牙体雕刻实训室、义齿校中厂、口腔X线和消毒室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362万元。
2校外实践基地:本专业共有省内外49个校外实习基地(其中三级医院30所,二级医院19所)
3.教研和科研:立项26项;发表论文51篇,其中SCI收录5篇,核心期刊40篇。
4.质量工程:全国卫生行指委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口腔医学和口腔医学技术2个省级示范专业,口腔医学省级精品专业,《全口义齿工艺技术》与《牙体雕刻技术》省级精品课程,口腔专业群省级教学团队,省级教学名师2人。
5.教学资源建设:主、参编国家级和部委规划教材19部。精品课程省级2门,市级1门,校级3门。虚拟仿真实训项目21个,在线考试平台3000题。
6.执业资格通过率:2010-2013届口腔执业助理医师通过率平均86.1%,全国名列前茅。2010届口腔执业医师通过率88%。
7.学生获奖:2010年以来六届全国口腔技能大赛,四届获得团体第一名。
8.“小班教学”普遍化,辅修方向特色化:针对口腔医学职业教育的特点,创新实训教学,在所有课程的实训教学中广泛开展“小班教学”。增设口腔种植技术、口腔正畸技术、显微根管技术等辅修方向,突出一项技术专长。
学校现有在校学生44000余人,其中本科生20000余人、硕士研究生18000余人、博士研究生5000余人。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优秀原则和创新实践研究典型案例”,学校是中国也是东亚地区唯一入选高校。学校获第六、第七、第八届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5项。8个学科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11个专业(13个项目)入选教育部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44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44门课程入选国家首批一流本科课程。学校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2门课程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现有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6名教师入选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
厦门医学院是2016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在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建立的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高校,是福建省三所医学类本科高校之一,也是闽西南唯一的医学类本科高校。办学渊源可追溯到1898年在鼓浪屿设立的厦门医学专门学校。学校传承“德厚立人、术湛立业”的校训,凝练并弘扬“阳光、大气、善良、感恩”的校风和“忠诚、团结、实干、创新”的学风,以培养“对国家尽忠、对父母尽孝、对单位尽责、对病人尽心”的“四尽”医学人才为目标,立足厦门、面向福建、辐射全国,致力于为医疗卫生行业、生物医药和健康服务产业输送高级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