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国际经济与贸易基本知识与技能,可以从事跨国交易工作,并具有开展外销外贸业务、贸易公司基层业务运作等经营管理能力的中高级应用性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能力:国际贸易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国际贸易实务、外贸英语函电、国际服务贸易、商品学、国际经济合作、国际金融、海关实务、国际运输与保险、证券投资学、企业战略管理、市场营销学、商务谈判、推销学、广告学、国际结算、商务基本技能训练、国际贸易基本能力训练、国际贸易综合能力训练、岗位就业综合实训、毕业论文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就业方向:各级外贸管理部门、面向国际市场的各种公司(如外贸公司、国际货运公司、报关企业、国外公司驻中国各种商务处的营销代表、货代员、单证员及各类业务岗位)、银行的国际业务部门等。
精英化教育,小班教学,订单培养,高薪就业。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以及河南自贸区、郑州E贸易的快速发展,国际贸易人才需求猛增。本专业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与阿里巴巴、河南安德在线等大型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推荐就业,对口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学生连续多年在全国大学生外贸从业能力大赛中获得一等奖,2017年承办全国互联网+国际贸易综合技能竞赛河南省赛,取得一等奖并代表河南省参加国赛。专升本考取二本院校的比例达到了80%以上。
【专业技能】
培养掌握国际贸易进出口业务开发、业务跟单、海关报关、国际物流、国际结算、跨境平台运营等专业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素质培养】
根据职业素质的养成,开设了商务礼仪、办公自动化、互联网创业、英语听说等基础课程,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人才培养方向】
培养掌握报关与国际货运综合知识,为河南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具有进出口报关通关能力、商检报检能力、港口物流船代货代能力、国际商务单证制作能力、跟单能力、国际物流操作管理能力的高素质技能性人才。
【主要课程】
《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单证》、《国际金融与结算》、《国际物流》、《互联网营销》、《跨境电商实务》、《外贸函电》、《商务英语》等课程
【就业方向】
就业单位:政府对外贸易经济管理部门、银行、证券公司、国际物流公司、报关行、跨境电商企业、工商贸易公司
就业岗位:外贸管理、国际市场营销、国际物流、报关、报检、商务谈判、国际结算、证券交易、外贸跟单、国际商务单证、跨境电商平台运营
焦作大学创建于1981年,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主管、焦作市政府举办的一所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综合性普通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坚持“走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建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的发展定位,秉承“崇学笃行、敬业乐群”的校训和“勤奋、严谨、务实、创新”的校风,弘扬“自强不息、精益求精”精神,全力开展“五化”建设(专业建设特色化、教学活动信息化、管理行为规范化、环境建设生态化、党建加强常态化),扎实开展“五校联建”(文明校园、平安校园、卫生校园、数字校园、“双高”学校),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现有省部级以上特色专业、精品课程、优秀教学团队、教学名师等教学工程项目24项;积极探索“专业+信息技术+太极拳”培养模式;建立了21个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科研平台;先后与100余家企业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学校为河南省特别是豫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总体发展呈现出向前向上向好的态势。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省属公办普通高校,坐落在河南省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政治文化中心地带。
多年来,学院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以特色谋发展,以质量求生存,职业教育办学特色日益彰显。一是明确了奋斗目标和办学定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创建产教融合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卓越、创新创业示范引领、社会服务能力突出的高水平全国知名高职院校为目标,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形成了专业设置对接产业发展、课程设置对接岗位能力、实践教学对接企业生产、教育服务对接社会需求的“四对接”办学模式。二是形成了职业教育办学特色。以学院为龙头成立济源职业教育集团引领职业教育发展。秉承合作共赢的原则,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形成了校中厂、厂中校、订单式、校企共建二级学院等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形成了“围绕产业办专业、围绕专业办企业,课堂教学车间化、实习实训生产化,校企办学双主体、合作育人全过程,课堂教学车间化、实习实训生产化”的人才培养特色,切实推进了“专业共建、课程共担、教材共编、师资共训、基地共享、人才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三是大力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参与全民技能振兴工程、阳光工程、511培训工程等,主动对接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积极服务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每年为社会输送技术技能人才4000人,培训各类成人教育学员和技术人员上万名,开展技术信息服务百余次。与富士康科技集团、华为集团、京东集团、甲骨文公司、浙江广电开元名都大酒店等200多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成立了准源精密工业有限公司、甲骨文软件学院、新能源汽车协同研发中心等,在人才培养、科技服务、文化辐射、产业发展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四是持续深化盟院合作,学院与民盟河南省委签订盟院深化合作战略框架协议,在民盟河南省委、省教育厅、示范区管委会的大力支持,与郑州大学等6所本科院校、10多家民盟企业构建了“361+N”产教融合发展共同体。与郑州轻工业学院联办了应用型本科专业,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合作成立了试点班,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快速提升办学综合实力,为地方产业结构转型和城市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