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需在网上确认前准备好以下材料:
材料名称 | 需提交考生 | 材料要求 |
1.《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 | 全部考生 | 请下载文末附件1《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手写签名,拍照上传至网上确认系统。 |
2.本人电子照片 | 全部考生 | 1)本人近三个月内 正面、免冠、无妆、彩色 头像电子证件照(白色或蓝色背景 ,用于准考证、录取登记信息、校园卡照片等); 2)仅支持jpg或jpeg格式 ,建议大小不超过10M,宽高比例3:4; 3)正脸头像,人像水平居中,人脸的水平转动角,倾斜角,俯仰角应在±10度之内。眼睛所在位置距离照片上边沿为图像高度的30%-50%之间。头像左右对称。姿态端正,双眼自然睁开并平视,耳朵对称,嘴巴自然闭合,左右肩膀平衡,头部和肩部要端正且不能过大或过小,需占整张照片的比例为不小于2/3 ; 4)脸部无遮挡 ,头发不得遮挡脸部、眼睛、眉毛、耳朵或造成阴影,要露出五官; 5)照明光线均匀,脸部、鼻部不能发光,无高光、光斑,无阴影、红眼等; 6)人像对焦准确、层次清晰,不模糊 ; 7)请不要化妆,不得佩戴眼镜、隐形眼镜、美瞳拍照; 8)图像应真实表达考生本人近期相貌,照片内容要求真实有效,不得做任何修改(如不得使用PS等照片编辑软件处理 ,不得对人像特征(如伤疤、痣、发型等)进行技术处理,不得用照片翻拍); 9)请务必谨慎上传符合上述全部要求的照片,否则会影响审核。 |
3.本人身份证原件正反面 | 全部考生 | 分正反两面上传、要求身份证边框完整,字迹清晰可见,亮度均匀(有效期应在20 22 年12月2 6 日之后) 。 |
4.本人手持身份证照片 | 全部考生 | 1)拍摄时,手持本人身份证,将持证的手臂和上半身整个拍进照片 ,头部和肩部要端正、头发不得遮挡脸部或造成阴影,要露出五官; 2)仅支持JPG或JPEG格式 ,建议大小不超过10M; 3)确保身份证上的所有信息清晰可见、完整 (没有被遮挡或被手指捏住)。 |
5.有效学生证原件 | 就读学校在南京地区的应届本科生 | 提供学生证中个人信息页 (有照片、学制、专业、入学年月等信息)和注册页(注册章完整) 。 |
6.学历学位证书原件 | 户口或工作单位在南京的往届考生 | 提供符合报考条件要求的学历学位证书照片。在国(境)外获得学历或学位的考生,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
7.户口本、社保缴纳记录 | 户口或工作单位在南京的往届考生 | 南京市户口本原件(户口本首页及本人信息页;集体户口者提供常住人口登记表正面)或 南京市近3个月(2022年8-10月)社保缴费记录(社保部门打印最近3个月清单或者“我的南京”APP缴存记录页面截屏)。 |
8.学历(学籍)认证 | 网报时未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 | 1)应届本科生(包括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提供《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 2)在录取当年入学前可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的国外本科毕业生,提供相应的国外成绩证明等证明材料; 3)往届生提供《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或《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4)未取得毕业证的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于录取当年入学前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提供省市自学考试办公室或高校出具的相关证明(如盖章的成绩单、届时能够毕业的证明原件照片); 5)因姓名变更或证件号码变更导致学籍学历校验未通过者需提供公安机关出具的变更证明和《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或《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或《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注 :往届生如正在进行学历认证,须上传学历认证正在办理的证明,如认证收费票据。 |
9.入伍、退伍材料 | 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 | 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 |
10.考生登记表 | 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 | 提交《2023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登记表》。 |
11.同意报考证明 | 在校研究生(即学历学籍审核结果为:有研究生学籍) | 由研究生就读单位培养部门出具的同意报考证明。 |
注:网上确认需要但不限于以上材料,最终以网上确认系统要求为准。
1. 各学院(学部、系)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根据考生报考志愿情况和考生的复试成绩,提出各专业建议录取名单,经研究生院初审后,向相关考生发送待录取通知并予以公示。复试不合格的考生不予录取。
2. 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对建议录取名单审核后,确定各专业拟录取名单并予以公示。
(一)复试方式
本着将考生和教师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原则,复试考核工作必须符合疫情防控的要求,原则上采取网络远程面试的形式开展。
(二)复试内容
1. 各专业应树立科学的人才选拔理念,从分类选拔人才的角度,科学规范地进行复试。
2. 复试内容主要考核学生的外语水平、学术能力与综合素质。外语水平:重点考察考生的外语基础、专业外语水平和外语表达与沟通能力。学术能力:学术学位研究生重点考察考生所掌握的知识结构、从事科研的能力和潜力、创新精神和能力;专业学位研究生要突出对专业知识的应用和专业能力倾向的考查,加强对考生实践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等方面的考查。综合素质:重点考察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心理健康、社会活动、诚信以及专业契合度等方面。
3. 复试成绩采取百分制,其中外语水平占 25(X),学术能力占 55%(Y),综合素质占 20%(Z)。复试成绩=X+Y+Z,复试成绩低于60分为复试不合格。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各学院(学部、系)应根据自身学科特色制定更加详细的复试方案。
4. 复试内容及其标准答案在启用前均系国家机密材料,考前要有严格的保密措施。复试各环节要明确赋分标准,精心设计,并在复试情况表上做好详细记录。复试完毕后,复试情况表由各学院(学部、系)交研究生招生办公室集中统一保管。
5. 如遇网络远程复试中出现突发情况等,学校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组认为有必要时,可对考生再次进行复试。

2021年河海大学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点(3206)网上确认公告因今年实行网上确认,考生不需再到现场。工作时间内,报考点接受考生关于网上确认的咨询,咨询电话:025-83786303。

2021年河海大学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点(3206)网上确认公告网上确认对象

2021年河海大学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点(3206)网上确认公告网上确认时间

2021年河海大学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点(3206)网上确认公告网上确认流程

2023年河海大学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点(3206)网上确认公告因实行网上确认,考生不需再到现场。工作时间内,报考点接受考生关于网上确认的咨询,咨询电话:025-83786303。

2023年河海大学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点(3206)网上确认公告网上确认流程

2023年河海大学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点(3206)网上确认公告网上确认时间

2023年河海大学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点(3206)网上确认公告网上确认对象

2021年河海大学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点(3206)网上确认公告网上确认前准备

2023年河海大学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点(3206)网上确认公告网上确认前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