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批次 | 省控线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2022 | 本科二批 | 360 | 中外合作办学 | 380 | 111265 |
| 2022 | 本科二批 | 360 | 普通类 | 421 | 72126 |
| 2022 | 本科一批 | 451 | 普通类 | 484 | 32035 |
| 年份 | 批次 | 省控线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2022 | 本科二批 | 471 | 普通类 | 518 | 19585 |
| 2022 | 本科一批 | 549 | 普通类 | 565 | 6627 |
| 专业名称 | 批次 | 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 临床医学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五年 | 10 |
| 中医学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五年 | 7 |
| 医学信息工程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四年 | 6 |
| 生物制药(中外合作办学)(合作办学)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四年 | 10 |
| 药学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四年 | 4 |
| 药事管理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四年 | 5 |
| 中药学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四年 | 4 |
| 中药资源与开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四年 | 5 |
| 护理学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四年 | 7 |
| 专业名称 | 批次 | 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 中医学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五年 | 8 |
| 护理学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四年 | 4 |
| 市场营销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和职业素养,系统的中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 识、基本技能和对常见病症进行中医临床诊疗的能力,能在医疗卫生领域从事医疗、预防、保健、 康复等方面工作的中医学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必要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基 本知识,接受人文、科学、职业素养教育以及临床技能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运用中医药进行诊 疗、预防、康复和人群健康服务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与中医学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本知识和科学方法;
2.掌握中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中医思维方法以及必要的基础医学、临床医 学知识和基本技能;
3.熟悉国家医疗卫生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4.熟悉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和人文关怀的有关知识;
5.熟悉全科医学思想和中医全科医生的工作任务、方式以及必要的预防医学知识与常见传 染病的防治原则;
6.了解中医学术思想的发展历史和主要学术观点;
7.了解中医学科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
8.具有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能力;
9.具有对常见病症进行辨证论治的基本能力以及对常见危急重症进行判断和初步处理的 能力;
10.具有与患者及其家属有效沟通以及对患者和公众进行健康教育的能力;
11.具有阅读中医古典医籍和医学相关文献以及利用现代技术获取信息的能力;
12.具有初步的中医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13.具有自我完善、不断追求卓越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14.具有依法行医和在执业活动中保护患者以及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与能力。
主干学科:中医学。
核心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经典、针灸学、中医内科学、中医 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临床技能训练、临床见习、毕业实习、科学创新活动、社会实 践等。
主要专业实验(实训):正常人体解剖学实验、生理学实验、病理学实验、药理学实验、体格检 查训练、中医四诊技能训练、中医内科临床技能训练、中医外科临床技能训练、针灸技能训练、急 症临床技能训练、医患沟通技能训练等。
修业年限: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市场营销专业属管理学学科工商管理类,我校根据国内医药行业需求于2004年开设此专业。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形成以药品营销为主的营销方向,有较强教学、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注重实践教学,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应用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
本专业非常重视“双师型”教师培养和大学生“双创”教育,积极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有力保障,不断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与方法,已于吉林大药房、施强药业签订订单式联合培养的协议,积极开设营销沙盘、综合模拟实验等实训课程,参与校内外营销策划大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项目提高学生竞争力。目前已建成综合管理实验室、营销模拟实验室,营销沙盘实训室。学生可通过公开招聘等形式到各类企业单位从事营销管理及销售等工作或继续攻读硕士学位。该专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药事管理专业属医学学科药学类,是药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制度,为保证药品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合理性,保障和维护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用药的合法权益进行监督管理的过程。我校药事管理专业教育始于2003年,是国内较早开设此类专业的高等学校,经过多年建设与发展,现拥有一支较强教学和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有社会发展与管理药学、药物经济学2个药事管理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本专业依托学校中医学、中药学、药学学科的资源优势,与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共建“吉林省中医药政策与发展研究中心”,获批“吉林省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特色)研究基地”、“吉林省中医药事业发展研究智库”两个科学研究平台。几年来,我们积极开展中医药政策研究,为政府提供政策咨询与参考;以平台建设促进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药事管理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与医药卫生管理工作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岗位胜任力。专业创办以来,向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的医药管理人才,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该专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初步临床工作能力、 终身学习能力和进一步深造基础,能在各级卫生保健机构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与监督下,从事安全 有效的医疗实践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方面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 论,接受临床技能、沟通技能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初步的医疗、健康宣教、自主学习和终身学 习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医学相关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和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与医学实践;
2.掌握基础医学相关知识,即生命各阶段人体的正常结构、功能和心理状态,掌握各种常见 病和多发病(包括精神疾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原则;
3.掌握基本的药理知识和临床合理用药原则;
4.掌握正常的妊娠和分娩知识、产科常见急症处理方法、产前及产后的保健原则以及计划 生育的医学知识;
5.掌握临床流行病学的有关知识和相关科学实验方法,掌握健康教育、疾病预防与筛查的 原则,掌握缓解与改善疾患和残障、康复以及临终关怀的有关知识;
6.掌握中国传统医学的基本特点,了解中医的辨证论治等原则;
7.掌握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及传播规律,掌握常见传染病的防治原则;
8.掌握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和临床操作的基本技能,具备临床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 和处理能力,具备一般急症的诊断、急救及处理能力;
9.掌握临床思维分析方法,能够运用循证医学、预防医学原理指导医学实践;
10.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够结合临床实际,独立利用图书馆和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医 学问题和获取信息,能够用一门外语阅读医学文献;
11.具有与病人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具有与医生、护士及其他医疗卫生从业人员交 流沟通的能力,能够对病人和公众进行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等方面知识的宣传教育;
12.熟悉医疗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理解全科医学和社区卫生政策;
13.了解医疗相关专业领域的最新前沿进展;
14.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核心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 产科学、儿科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临床见习、临床实习等。
主要专业实验:普通化学实验、生物物理实验、机能实验等。
修业年限: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1003 口腔医学类
专业代码:080711T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主要课程:计算机科学、医药学、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微机原理及应用、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技术、生理解剖、医学信息、医学传感检测、医学仪器、医学信号及图像、生物系统及建模、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控制系统等 。
相近专业:
计算机科学 医药学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课程实习、毕业设计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生物医学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分析、存储及研制新型生物医疗电子、信息仪器等方面的专业性、实用性且具有宽广的知识面、较强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实用性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医学信息工程领域及相关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医药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具备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医药科学研究的基础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医药学的基本知识;2.掌握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和信息科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3.具备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医药科学研究的基础能力;4.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态;5.具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生物制药专业是教育部批准设置的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专业。建设独具特色的现代化中药及生物制药基地是吉林省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重点。本专业以生物制药及相关技术为主要内涵和办学方向, 将现代生物技术与制药工程相结合,并结合长春市为我国主要疫苗生产基地的实际,培养基本功扎实、特色鲜明的实用型人才。现建立了中国生物技术集团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修正药业等17个教学基地,具有微生物与生化药学等硕士学位授权点。
药学学科2005年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现设有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包括药理学、生药学、药物分析学、药剂学、药物化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制药工程学、社会发展与管理药学、药物经济学。2010年被批准为一级学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下设制药技术、药物分析与检验、临床药学和药事与企业管理4个方向领域。药学专业2011年被评为吉林省“十二五”特色专业,药学院实验教学中心是吉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药学基础实验室被确定为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经综合教学改革,形成了具有我校自身特点和优势的中药、化学药和生物制药相结合的教学、科研与应用开发学科群体系,通过加强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毕业生就业集中在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及吉林等大中型医药企业事业单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中药资源与开发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中药资源 调查研究、生产、保护、综合评价、开发利用等能力,能在中药及相关领域从事中药资源的调查、鉴 定、生产、保护、管理、开发等方面的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药学、生物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中药资 源与开发等方面的技能训练,具备中药资源开发、生产、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中药资源学、药用植物栽培学、中药材加工与炮制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质量分析、中 药化学、中药药理学、中药药剂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从事中药资源的调查、开发、利用、保护、质量评价及中药材的引 种驯化、规范化生产和中药资源综合利用与产品开发等方面的基本技能;
3.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
4.熟悉医药行业的发展方针、政策,掌握药事管理法律、法规;
5.了解本专业领域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及相邻学科的新知识;
6.具有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以及综合运用 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综述的·基 本方法。
主干学科:中药学、生物学。
核心课程:临床中药学、植物生理学、药用植物学、药用植物生态学、中药鉴定学、药用植物栽 培学、中药资源学、中药生物技术、中药化学、中药分析、中药炮制学、中药药理学、中药药剂学、中 药新产品开发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间实习、科研见习、野外采集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 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药用植物学实验、植物生理学实验、中药鉴定学实验、药用植物栽培学实验、 中药资源学实验、中药化学实验、中药分析实验、中药炮制学实验、中药药理学实验、中药药剂学 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1009 法医学类
护理学专业创办于1983年,2000年学校成立护理系并开始护理学本科人才的培养,2005年护理学科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14年获护理学专业硕士授予权。2011年获批为“国家第六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示范点”,同年被评为“吉林省特色专业”。2015年被评为吉林省第二批品牌专业。2016年护理学专业被吉林省确定为“专业转型”试点专业。2012年中医护理学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目前护理学院拥有吉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级实验室1个,厅局级研究室1个,省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优秀课程2门。
学院按照“夯实西医护理基础,突出中医护理特色,强化人文护理理念”的办学目标,根据现代医学模式的要求,培养具备人文社科、医学、预防保健知识、护理管理、护理教学和护理科研的专门人才。学生主要学习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基础医学、预防保健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临床护理技能的培训,具有对服务对象实施整体护理及社区健康服务的基本能力。
中药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吉林省首批品牌专业,中药学“两段双向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其实验教学团队2011年被评为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本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均为省级精品课程或优秀课程。中药学实验教学中心2007年被评为吉林省省属高校首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药学实验教学团队2009年被评为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改革后期实践教学,将毕业实习与就业相结合,拓宽了就业渠道,连续5年学生供不应求。
中药学科创建于1958年,具有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已经国务院学位办备案下设中药资源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分析学、中药药剂学、中药炮制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生物技术和临床中药学9个二级学科学位点,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包括中药制药技术、中药分析与检验、临床中药学、药事与企业管理4个方向领域。中药学科为吉林省重中之重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本学科以中药物质基础、药理药性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与资源开发研究为总方向,以长白山丰富的中药资源和吉林省道地药材研究为重点,以振兴吉林省地方经济和北药基地建设的技术需求、创新为目标,以危害人类生命及健康的重大疾病有效治疗药物研究为突破口,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紧密结合在一起,构建国家和地区各类重点研究室、实验室等科研平台21个。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长春中医药大学贵州财务管理2016二批理科462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长春中医药大学贵州财务管理2016二批理科462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长春中医药大学贵州公共事业管理2016二批理科441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长春中医药大学贵州公共事业管理2016二批理科441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长春中医药大学贵州康复治疗学2016二批理科458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长春中医药大学贵州康复治疗学2016二批理科458长春中医药大学贵州康复治疗学2014二批理科461

2021年长春中医药大学贵州省招生专业:护理学(不招色盲色弱)(语种:不限)、护理(在博学校区,不招色盲色弱)、医学信息工程(语种:不限)、药事管理(语种:不限)、药物制剂技术(在博学校区,不招色盲色弱)、药学(不招色盲色弱(语种:不限))

2020年长春中医药大学贵州省招生专业:康复治疗技术、药学、中医学、护理(在博学校区)、中医康复技术、市场营销、药事管理、护理学、临床医学、药品经营与管理(在博学校区)、中药资源与开发、中医学、医学信息工程、药物制剂技术、中药学、生物制药(

2019年长春中医药大学贵州省招生专业:中药学、健康服务与管理、助产、市场营销、康复治疗技术、医学信息工程、药品经营与管理專学校区、制药工程、药学、康复治疗学、药品经营与管理博学校区、中药学、药事管理、健康服务与管理、临床医学、护理学、针灸

2018年长春中医药大学贵州省招生专业:护理学、针灸推拿学、生物制药、药事管理、中医学、临床医学、中药学、康复治疗学、药学、制药工程、护理学、中医学、药品生产技术、市场营销、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公共事业管理、中西医临床医学、中药制药、助

2017年长春中医药大学贵州省招生专业:中药学(在通化教学区办学一年)、公共事业管理、财务管理、针灸推拿(在通化教学区办学一年)、中西医临床医学、中医学、中药学、市场营销、助产(在通化教学区办学一年)、生物制药、护理学、药事管理、护理学、药

2022年长春中医药大学贵州省招生专业:医学信息工程、中药资源与开发(不招色盲、色弱)、中医学(不招色盲色弱)、市场营销、护理学(不招色盲色弱)、药事管理、中医学(以下专业不招色盲色弱)、护理学(不招色盲、色弱)、药学(不招色盲、色弱)、临

2022年长春中医药大学贵州录取分数线:理科最低分为380,最低位次为111265;文科最低分为518,最低位次为19585;2022年长春中医药大学贵州招生计划:(1)理科的专业有:医学信息工程、中医学、中药学、生物制药(中外合作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