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中国人民大学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原则,共设立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12个(2022年新增7个)、主辅修实验班项目13个(2022年增加8个)、拔尖班13个(2022年新增3个)和荣誉辅修项目(14个)。此外,2022年学校新设3个跨校培养项目,分别为中意美三学位管理学本科项目、“国际新闻与传播+西班牙语”联合学士学位项目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国际传播人才培养项目。
各类特色人才培养项目介绍请点击下方链接查看详情:
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https://mp.weixin.qq.com/s/xxrwqdEYXpDuev2deEvgWg
其他特色培养项目介绍近期会在“人大阳光招生”微信公众号上进行推送,请考生家长持续关注!
返回问题列表
3.国际小学期是什么?
答:学校每年7月份开设国际小学期(暑期学校),为期4周,向全体在校学生免费开放,统一组织暑期学校核心课程和英语培训课程,邀请国际一流大学师资授课;同时,还面向全球招收优秀国际学生与我校生同堂上课。各学院和有关部门举办各种特色教学和培训项目、国际学术会议,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实习实训和国际交流。国际小学期在我校本科生培养计划中占两个学分,需要本科生任选一个暑假完成小学期的课程。
除汉语培训类课程为中文授课外,国际小学期的课程均为全英文授课。来自国际一流大学的教师将一流大学的教学方法带到国际小学期的课堂上,在课堂的讲授中穿插使用答疑、小组讨论、案例教学、读书报告和社会调查等教学方法,教学环节丰富多彩,学生课堂参与度高,对学生创造性思维、主动学习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的培养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国际小学期也是贯彻落实中国人民大学本科人才培养路线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持续着力搭建好国际小学期这个国际化教学平台,为培养具备厚重素养、适应时代需要、能在东西方两个文化平台自由行走的“复兴栋梁,强国先锋”作出贡献。
返回问题列表
4.在读期间出国(境)交流学习的机会多吗?
答:学校与34个国家和地区的108所大学签订了校级学生交换、学生派出等项目协议,伙伴学校包括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德国哥廷根大学,法国巴黎政治学院,日本早稻田大学等海外一流高校。
学生每年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参与海外交流项目,包括11类国家公派项目,68个校际交换项目,300个院际学生交换项目,约40个寒暑期项目、海外实习项目以及短期文化交流项目等。学校每年选派约1000名本科学生参加海内外大学长短期学习交流项目。
自2011年起,我校设立“学生国际交流校长奖学金”项目,旨在进一步推动与世界知名大学和机构的合作,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校长奖学金用于支持所有赴国外高校交流一学期及以上的校际交换项目。近年来,学校除了自身投入资金外,还从其他渠道争取到了大量资金专门服务于各类学生国际交流项目,包括国家留学基金委的专门项目、经纬校长奖学金、大华国际交流基金等。
返回问题列表
5.对学生有哪些奖助学金方面的制度规定?
答:中国人民大学坚持“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原因而影响学业”的资助工作原则,本着“早发现、早解决;多层次、重实效;强基础、促发展”的工作理念,以精准为前提、以育人为根本、以成才为目标、以隐性为原则,通过不断实践和持续优化,形成奖励性、助困性、普惠性、补偿性有机结合的资助模式,构建起精准资助、隐性资助、跟踪资助、暖心资助有机融合,价值引领、能力发展、学业促进、心理辅导、生活保障全面发力的发展型学生资助体系,实现从入学前到毕业后的全过程跟踪资助,照亮学生成长成才道路,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此外,学校鼓励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科技创造、体育竞赛、文艺活动、志愿服务及社会实践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个人、团队、集体和组织给予奖励和表彰。在工作经验积累和育人目标实践过程中,形成荣誉称号、奖学金、竞赛展评奖励和发展支持奖励这四种学生奖励类型,全方位多角度助力学生成长发展。
新生在入学前可通过“新生报到系统”进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审核通过即可享受“新生绿色通道”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向当地学生资助管理机构申请办理“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解决学费与住宿费。本科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在校期间利息由国家承担。
在校期间,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助学金、心平贷学金、校内勤工助学、临时困难补助、特殊(专项)资助和各类型学生奖励,为学生成长、发展保驾护航。
返回问题列表
6.学校附近有哪些地理优势资源?
答:北京是国家的首都,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双奥之城。中国人民大学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居于海淀区重点高校圈核心地带,交通便利,资讯发达。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中心,北京拥有着独一无二的人文社科研习氛围,而地处北三环、背靠中关村的地理位置优势使人大学生得以充分享用北京丰富的资源。
3公里高校圈,半小时生活圈。周边高校云集,北大、清华、北航、北师、北邮、北理、民大、北外等重点高校环绕,共享无尽学术资源;公共交通线路交汇,国家图书馆、各大博物馆、美术馆、体育馆、剧院、电影院等均在半小时车程内,文体资源丰富;国家部委、大型事业单位、金融机构、新闻媒体、世界500强企业等集聚,实习就业选择众多。
返回问题列表
7.人大的校园生活条件如何?
答:学校为在校学子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与条件。学校图书馆、藏书馆共有藏书量412万册,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精神适量;各类教室资源充沛,共有191间多媒体教室、67间智慧教室、10间语音教室、2间书法教室、8间机房、15间研讨室。
学校共有五个食堂、十余个风味餐厅和接待餐厅,根据节庆和时令,推出多款网红产品,有人大特色的青团、粽子、月饼、网红大馒头、重阳糕、万圣节南瓜面包等。学校设有学生食堂普惠基金,在清明、端午和中秋等传统节日,免费向同学们发放节日点心。学校还有冰淇淋店、面点屋、咖啡屋等美食园地,满足年轻学子的多样化需求。
学校共有22栋国内学生公寓,涵盖5453间(套)学生宿舍、22590个住宿床位。学生宿舍内均配有标准床铺、书桌、衣柜、空调、无线网络等设备资源,配备自助洗衣机、自助洗鞋机、吹风机、微波炉等生活设施。
学校设有世纪馆、拳道馆两大运动健身场馆,设有游泳馆、田径场、网球场、小型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等专业运动场地。学校有剑道社、健身协会、自由人协会等多个学生体育社团,游泳、足球、冰球等多支普通学生运动队。
返回问题列表
毕业就业升学篇
1.毕业生就业前景如何,都去了哪些行业,受专业的限制大吗?
答:我校毕业生一直广受社会各界欢迎。我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的地区、行业流向等就业状况多年来一直走在全国重点高校的前列。总体来看,学生升学比例高、就业前景广阔、就业能力出色、就业机会多。
2021届落实毕业去向的本科毕业生中,深造比例达67.09%,其中,国内升学42.76%,出国留学24.33%。
以2021届为例,选择就业毕业生的69.67%进入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包括高校、科研单位、其他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就业。“中国人民大学2021届毕业生就业状况网络调查”统计数据显示,毕业生择业过程中获得6家及以上笔试/面试机会的占比为61.32%,获得5家以内单位接收函的占比达到73.93%。
返回问题列表
2.人大免试读研方面的情况如何?
答:为了鼓励优秀的学生继续深造,我校实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等相关制度。对应届本科毕业生,各学院均按一定比例推荐品学兼优者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推荐免试的学生总数占应届毕业生总数的25%左右。在校期间学习成绩、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等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均有资格提出免试读研申请,经学生所在学院推荐免试工作评审小组评审、学校推荐免试工作领导小组审批通过后,即可获得免试读研的资格。
答案来源于:2022年中国人民大学报考人大热点问题

1新生入校后学校将进行新生入学资格审查和专业复测对审查或复测发现问题的将组织专门调查经查实属替考弄虚作假违规录取冒名顶替入学等违规情况的一律取消该生录取资格不予学籍电子注册并通报考生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倒查追责2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认真完成运动队训练和比赛任务不得因转会出国留学俱乐部试训参军入伍等任何理由申请休学运动队训练是高水平运动队学生培养方案中的必修课程未能取得相应学分的将依照学校相关规定处理答案来源于2022年中国人民大学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简章

五入校后的学生管理录取后学生请按照录取通知书要求来学校报到具体事宜届时参考中国人民大学本科新生入学指南学校坚持保证品质一视同仁适当照顾的原则按照内地祖国大陆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招收培养管理和服务港澳台学生尽力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帮助以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答案来源于2022年中国人民大学台湾高中毕业生招生简章

2019年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招生热点问题解答中法学院的师资力量如何?教学培养有何特色?

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招生热点问题解答中法学院的师资力量如何?教学培养有何特色?

3人大的理工类学科专业有何优势答我校目前有统计学院环境学院信息学院数学学院高瓴人工智能学院和理学院等理工科学院这些学院的学科是学校当前发展战略中的建设重点学校通过优化组合校内学科资源加大资金投入和人才吸引政策力度等举措重点快速发展理工学科我校统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部分理工学科专业专业设置早经过长期的积淀具有很强的实力早已跻身国内一流行列我校统计学在教育部学位评估中心2013年公布的全国学科评估结果中排名第一在2017年评估中获评部分理工学科如物理学化学心理学专业建设从2005年开始起步经过十余年的耕耘无论实

2022年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招生热点问答中法学院的师资力量如何?教学培养有何特色?

2022年中国人民大学报考人大热点问题人大有没有理工科?理工类学科专业有何优势?

8提前批外语类录取政策有何规定入校后如何确定主修专业答1我校外国语言文学类只招收全国统一高考科目中外语为英语语种的考生在提前批次录取如所在省份统一组织外语口试考生须参加口试且成绩合格我校不单独组织加试2按外国语言文学类录取的新生入学后参加学校新生英语分级考试和外国语学院组织的各语种专业教育充分了解专业情况和特色之后学生根据自身对外国语学院各具体专业的兴趣和意愿填写专业意向表专业教育时将公布各专业接收人数范围外国语学院主要根据学生填报的专业意向参考英语分级考试成绩情况确定学生主修专业返回问题列表学习交流篇1没有录取到心仪的专业入校后有机会调整吗答为充分调动

2022年中国人民大学报考人大热点问题提前批外语类录取政策有何规定?入校后如何确定主修专业?

2022年中国人民大学报考人大热点问题人大有何特色人才培养项目?入校后该如何参加选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