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布细则
学院制定本单位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制实施细则,并在学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和本单位网站上公布。
(二)网上报名
我校博士生招生网上报名采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博士研究生报名系统。凡报考我校博士生须在规定的报名期限内网上报名,逾期不予办理。报名截止时间如有调整,将在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提前通知。
1.网报时间:2022年4月15日—4月29日
2.网报地址:中国研招网(http://yz.chsi.com.cn/bsbm),网报步骤,详见《东北林业大学2022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须知》。
3.网上缴费:考生须在网报系统在线支付报名费150元,网上报名以获得系统分配的报名号、并成功交纳报名费为报名成功标志,有效报名信息只限一条,报名费支付后一律不予退还,网报时间截止前未成功支付报名费的视为报名信息无效。
4.提交申请材料: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向申请学院提交以下申请材料(A4纸打印或复印形成胶装纸质版,电子版扫描材料签字盖章后原件)。申请材料邮寄地址请咨询报考学院,各学院联系方式及邮箱见附件8。
(1)《博士学位研究生网上报名信息简表》(报名系统下载,由所在学院党支部签字盖章);
(2)《东北林业大学“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申请表》;
(3)本科和硕士阶段的学习成绩单(须加盖管理部门公章);
(4)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出具的书面推荐信;
(5)有效身份证件复印件;
(6)本科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复印件,有效期内的学历(学籍)认证报告。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供《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往届硕士毕业生提供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复印件,有效期内的学历(学籍)认证报告。境外获得学位的考生还需提供“教育部留学人员服务中心”的学位认证证书复印件。
(7)外国语水平能力证书复印件;
(8)课题、项目、获奖证书、发表论文、获得专利及其他可以证明申请人科研能力和水平的原创性研究成果材料;
(9)《东北林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表》;
(10)学院要求的其他材料。
以上材料由申请者本人遵照模板(见附件3-6)、按上述顺序,提交给申请学院(电子版以PDF文件提交),未按上述要求、未在规定时间提交材料将不予受理。
(三)资格审查
学院在复试前应严格核对考生的报考信息、个人有效身份证件、学位证书、学历证书(以报名前所获得的文凭为准)、学籍、学生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核对原件后,复印件存档备查),对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准考。
对考生的学位、学历、学籍信息有疑问的,学院应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明。
(四)初审遴选
学院根据制定的选拔标准,成立专家小组对考生申请材料审查和科研创新能力评价打分(100分),简称为导师组评价成绩。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导师组评价成绩进行遴选,择优确定进入综合考核的名单,报送研究生院备案后在本单位网站上公布,并发送复试通知。
(五)综合考核
考生获得复试通知后需按照招生学院的要求参加综合考核。学院复试小组按照规定实施本单位的综合考核工作。综合考核通过面试形式进行,具体以各招生学院公布的招生实施细则为准。
综合考核包括专业能力考核(100分,含专业外国语40分和专业知识考核60分)和综合素质考核(100分)。
复试总成绩(300分)=导师组评价成绩(100分)+专业能力考核成绩(100分)+综合素质考核成绩(100分)。其复试总成绩低于180分视为复试总成绩不合格。
(六)择优录取
学院根据本单位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及录取工作实施细则,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经本单位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无误后,报学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汇总,待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和省级招生管理部门审定后正式录取。

2022年东北林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制招生简章(第二批)网上报名

2022年东北林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制招生简章(第二批)公布细则

2022年东北林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制招生简章(第二批)对学术研究有浓厚兴趣,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

2022年东北林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制招生简章(第二批)有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信。

2022年东北林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制招生简章(第二批)身体和心理健康,符合教育部规定的研究生招考体检标准。

2022年东北林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制招生简章(第二批)申请条件

2022年东北林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制招生简章(第二批)招生对象

2022年东北林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制招生简章(第二批)学习形式

2022年东北林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制招生简章(第二批)招生计划

2022年东北林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制招生简章(第二批)申请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