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因故不能按期报到者,应向学校请假,请假不得超过两周,未请假或请假逾期者,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理由外,视为自行放弃入学资格。
2、所有新生请扫码关注“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务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并及时查阅学校相关教学通知。
3、请所有新生扫码关注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生处官方微信公众号“BISTU勤信学工”,及时了解新学期开学事宜和最新疫情防相关政策。
4、①北京籍新生户口不迁入学校,河北籍新生采取自愿迁入的原则,仅在入学期间办理,学生学籍在校期间不办理户口的迁移手续(转学退学除外)。②学生集体户口为非农业集体户口,农业户口的新生毕业后迁回原籍的户口性质是否为农业户口由当地派出所依据政策确定。③自愿迁入的请到本人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开具《户口迁移证》,将户口迁至:北京市海淀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户口迁移证》所列项目内容要逐项填写齐全(包括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等),其中身份证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等内容必须与报考时填报志愿的内容完全一致,出生地和籍贯项须写至地级市或县(直辖市须写至区或县),落款章和骑缝章(共四个)须加盖齐全,不符合上述要求的派出所将不予受理。④报到时请将《户口迁移证》交给学校安稳处户籍办公室,由学校统一办理落户手续。⑤由于新生落户审批时间较长,请迁移户口的新生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并留意身份证的有效期,以免影响个人相关事宜的办理。
5、新生党员、团员需要转入组织关系。新生党员、团员需要转入组织关系。新生党员,报到前请由原党组织通过“党员E先锋”系统在网上发起党员组织关系转递申请,市内转接、市外转入均通过党员E先锋以电子介绍信方式转递,不再开具纸质版介绍信。“组织名称(或组织编码)”请致电录取学院或组织部査询,报到时将入党材料交至所在学院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办公室,由学院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统一办理组织关系转接手续。新生组织关系转接成功后,方可参加所在学院学生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和相关活动。无法在系统中转接的党员,未完成与全国组织关系转接系统对接的省市可延续纸质版线下转接的方式,报到前从原党组织开具《中国共产党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组织关系转入学院党组织为党委的,抬头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XXX学院党委“,去处填写由“XXX(原所在单位党组织)“去“XXX(现转入党支部)”;组织关系转入学院党组织为党总支的,抬头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党委”,去处填写由“XXx(原所在单位党组织)”去“XXX(现转入党支部)”。新生团员在原学校办理好团组织关系转出手续,入校后统一办理“北京共青团”线上团组织关系转接,报到时上交团员证(如团员证丢失,请携带由原学校开具的团组织关系介绍信,抬头写“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委员会“),由所在学院团委统一办理团组织关系转入。
6、由于实行网上录取,需部分省(市、区)釆取考生自带档案的办法,请自带档案的新生报到后将档案交给各专业联系老师;少数省(市、区)要求考生必须通过邮寄的方式将档案寄到学校,请将档案邮寄到:北京市海淀区清河小营东路12号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招生办公室收,邮编100192。
7、新生在央属高校学习期间均在央属高校住宿,床上用品及生活用品请参阅央属高校新生报到须知配备。
8、新生入学须按央属高校要求参加体检。
9、新生须参加央属高校的军训和军事理论学习。
10、家庭困难的新生可通过绿色通道在我校申请国家助学贷款(详见附件1:申请助学贷款指南)。
11、新生报到当天在本班辅导员处领取一张校园一卡通卡片。校园一卡通是学生身份识别及校内消费的实名卡,仅限本人使用,使用期限为在校就读期间,可用于图书馆借阅书籍、机房上机身份认证、校园网缴费、学校食堂就餐、开水房、浴室、超市等校内支付,同时还具备宿舍楼门禁功能以及市政公交一卡通功能。《校园一卡通、校园网、VPN、邮箱及信息门户使用说明》详细内容见微信公众号“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信息网络中心”。
1、微信、支付宝及银联交费不收取手续费。
2、申请贷款的学生,可在贷款到达个人账户以后,再网上交费。
3、学生可以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票据,电子票据与纸质票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4、交费不受地域和人员的限制,家长可以在家里代学生交费。
5、为了保证经费资金安全,请学生们通过手机微信搜索并关注微信公众号BISTUepay,不要通过陌生人或者同学间扫描二维码或互相推送关注。
6、有关交费的其他问题,可咨询学校财务处,咨询电话:010-62951926,廉老师
附件1申请助学贷款指南
附件2学校校区地址及交通参考路线
附件32022湎生入学“绿色通道”手册
附件4校园生活提前看
附件1
答案来源于:2022年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双培计划新生报到须知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由原机械部所属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和原电子部所属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合并组建,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管、理、经、文、法多学科协调发展、北京市重点支持建设的高校。办学历史可以追溯至1937年。学校现有6个校区,实现新校区(占地1200余亩)正式启用,首批师生入住。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0569人,研究生2426人,留学生130人。专任教师1068人,其中69.48%具有博士学位,59.92%具有高级职称。学校已形成了以工为主,工、管、理、经、文、法6个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学科格局。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
学校国际化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已与百余所国外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实现了本、硕、博全方位的联合培养模式。学校设有国际交流学院,负责招收来华留学生,设本科和研究生两个层次的学历项目,以及各类长短期非学历项目。学校为来华留学生提供各类政府奖学金和校内奖学金,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来华留学,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毕业的国际校友遍布世界各地。
1.北京市外国留学生奖学金
由北京市政府设立,用于资助到我校进行本科学历项目学习的优秀国际新生和在读生,由学校依据身份资格、学业水平、语言能力、经济能力等方面进行评审。资助金额为20000元/年。
2.校级国际学生奖学金
学校提供校级奖学金,用于资助我校在读及来华学习交换三个月(含)及以上的品学兼优的国际学生。奖学金类别包括本科生优秀学业奖、研究生优秀学业奖、优秀交换生奖、特殊贡献奖和文体优秀奖,由学校依据在校学习成绩、出勤情况、课堂表现、参与集体活动、遵守校纪校规、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评审。
1.长、短期汉语培训项目
| 学习类别费用名称 | 长期语言生 | 短期语言生(一学期) | 短期语言生(少于一学期) |
| 报名费 | 500元/人(只在申请入学时交一次,不予退还) | ||
| 学费 | 16000元/学年/人 | 8000元/学期/人 | 400元/周/人 |
| 住宿费 | 50元/床位/天, 6000元/床位/学期 | ||
通讯地址: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中路35号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国际交流学院招生及学生管理办公室(221、219),邮编:100101
对外工作时间:每周一至周五上午8:30---下午16:30
联系人:程老师李老师
电话:+86-10-64884658/64884662,传真:+86-10-64879609,邮箱:admission@bistu.edu.cn
网址:https://website.bistu.edu.cn/cie/
招生监督电话:+86-10-62844823
附件1:《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外国留学生入学申请表》
附件2:《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外国留学生家庭信息表》
附件3:《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国际学生奖学金申请表》

2022年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双培计划新生报到须知所有新生请扫码关注“教务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并及时查阅学校相关教学通知。

2022年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双培计划新生报到须知个人档案(自带档案的新生)。

2022年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双培计划新生报到须知决定将户口迁入学校的河北籍新生携带户口迁移证明。

2022年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双培计划新生报到须知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身份证正面和反面复印在A4纸同一面,没有身份证或身份证丢失的,请到户籍所在地派出所补办)。

2022年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双培计划新生报到须知录取通知书、高考准考证原件。

2022年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双培计划新生报到须知报到时请携带以下材料

2022年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双培计划新生报到须知报到程序

2022年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双培计划新生报到须知各专业报到时间、地点及收费标准

2022年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第二学士学位新生报到须知其它事项说明

2022年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双培计划新生报到须知其它事项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