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重庆交通大学江西各专业排位:
1.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0125(需要考568分);
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22493(需要考563分);
3.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2493(需要考563分);
4.交通运输类(交通运输、交通工程、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2969(需要考562分);
5.飞行器制造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2969(需要考562分);
6.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3467(需要考561分);
7.建筑类(建筑学、风景园林、城乡规划)理科普通类排位23467(需要考561分);
8.飞行器动力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3970(需要考560分);
9.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理科普通类排位24467(需要考559分);
10.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理科普通类排位24467(需要考559分);
11.土木类(土木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4978(需要考558分);
12.应用化学理科普通类排位24978(需要考558分);
13.水利类(水利水电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5441(需要考557分);
14.物流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25441(需要考557分);
15.船舶与海洋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5441(需要考557分);
16.经济学理科普通类排位25932(需要考556分);
17.测绘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5932(需要考556分);
18.环境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6432(需要考555分);
19.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理科普通类排位26432(需要考555分);
20.交通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26432(需要考555分);
21.工程力学理科普通类排位26936(需要考554分);
22.汽车服务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6936(需要考554分);
23.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理科中外合作办学排位33632(需要考542分)
2021年重庆交通大学各专业江西排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江西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8 | 20125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563 | 22493 |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 563 |
| 交通运输类(交通运输、交通工程、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 | 562 | 22969 |
| 飞行器制造工程 | 562 |
| 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 | 561 | 23467 |
| 建筑类(建筑学、风景园林、城乡规划)(五年) | 561 |
| 飞行器动力工程 | 560 | 23970 |
| 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6250元) | 559 | 24467 |
| 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 559 |
| 土木类(土木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 558 | 24978 |
| 应用化学(不招色盲、色弱、单色识别不全者) | 558 |
| 水利类(水利水电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 557 | 25441 |
| 物流管理 | 557 |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557 |
| 经济学 | 556 | 25932 |
| 测绘工程 | 556 |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555 | 26432 |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 555 |
| 交通管理 | 555 |
| 工程力学 | 554 | 26936 |
| 汽车服务工程 | 554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542 | 33632 |
公共管理类
交通管理
重庆交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定位:本专业立足港航管理,面向综合物流;以港口与航运业务管理为特色,积极向现代物流管理方向拓展;以交通运输工程和管理学为背景,培养以港航生产经营管理、现代物流管理等为主要特色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人才,以我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战略为指引,着力服务于重庆市“内陆开放高地”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力争办学水平在全国有较高知名度,在重庆及西南地区有重大影响。 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港口航运管理和现代物流管理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合作交流和学习能力;具备坚实的数学、计算机、外语、经济和法律基础,扎实的港口与航运生产经营管理、现代综合物流与供应量管理、船舶与货运代理等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在港口与航运企业、船舶与货运代理企业、现代物流企业、商贸与运输企业等领域从事统计分析、生产组织、指挥决策、规划设计及科学研究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运筹学、管理学、运输经济学、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海商法、船舶运输生产组织、港口管理、集装箱运输及多式联运、国际货运与船务代理、仓储与配送管理。 就业服务方向及从事主要工作:毕业生面向交通运输企事业单位、港口、航运、船(货)代、物流和航运中介企业,主要从事港航统计分析、生产组织、调度指挥、生产经营、物流管理等工作。 专业特色:本专业为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全国水路运输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专业,西南地区唯一培养港航物流管理人才的特色专业。以交通运输工程和管理学为学科背景,以水运为核心,面向多种运输方式,以内河水运管理为特色,培养现代港航物流管理人才。
化学类
应用化学
重庆交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1.专业定位:应用化学专业立足于化学化工的应用,以精细化工、材料化学课程为重点,以理为主、理工结合,适应国家及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宽口径人才教育。力争在重庆市化学类专业有一定影响力,并在国内相关专业有一定知名度。 2.培养目标:本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的化学基础理论、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和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并熟练掌握外语和计算机基本操作;熟悉相关的政策法规,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在化学、化工、药物、材料等领域从事研究开发、规划设计、教学、管理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3. 主干学科和核心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精细化学品化学、材料科学基础、化工工艺学。 4. 就业服务方向及主要从事工作:应用化学专业的毕业生适宜到交通、石油化工、环保、商品检验、卫生防疫、海关、医药、精细化工厂等生产、技术、行政部门和厂矿企业从事应用研究、科技开发、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适宜到科研部门和学校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适宜继续攻读应用化学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研究生。 5. 专业特色:本专业紧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交通行业需求,专业办学重基础,强能力,重实践。重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通过实验室开放,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参与教师科研等活动,做到了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更好地实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该专业毕业生具有就业面广、就业途径宽的优势,除主要在交通行业就业外,还能够在化学检验,化工生产控制、化工产品开发等化工企业急需工作岗位就业。
测绘类
测绘工程
重庆交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定位:本专业立足工程测量,以测绘科学与技术为背景,以交通土建工程测量为特色,以测绘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空间信息获取、处理、分析、表达、应用、服务的基本原理和工程素质教育为重点,培养适应测绘及交通行业发展需要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力争建成国内一流的测绘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具备数理基础和人文社科知识,掌握测绘工程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科学思维和工程实践训练,具有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能在测绘、交通、规划、国土资源、矿山、水利、电力等部门从事测绘工程技术及相关领域的生产、设计、开发、研究、教学及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测绘学概论、普通测量学、数据结构、计算机图形学、地图学、大地测量基础、变形监测与数据处理、测量平差基础、数字摄影测量、遥感原理及应用、工程测量学、数字测图原理及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全球定位系统原理与应用、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 就业服务方向及主要从事工作:本专业毕业生面向城市建设规划与管理、交通(包括公路、铁路与水运)、国土与房产、工业企业、海洋、建筑、水利、电力、石油、冶金、国防、测绘、工程勘察、城市与企业信息管理等部门,从事测绘及相关信息工程的规划、设计、实施与管理工作,也可以在政府部门、教学和科研单位从事相关工作。 专业特色:本专业是我国重庆乃至西南地区唯一一所依托交通行业进行建设的专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智能化GIS 理论与方法、结构变形监测理论与方法、工程勘测外业信息化、工程遥感与图像处理等研究方向,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构建了科学合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体系。
机械类
汽车服务工程
重庆交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定位:立足西部,辐射全国,服务汽车生产与运用产业链,面向交通运输业、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汽车贸易与服务业,以汽车检测诊断、节能与安全、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运用为特色,以汽车技术服务和汽车市场服务基础理论和工程素质教育为重点,开展适应现代汽车产业及交通运输业发展需要的宽口径工程教育。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汽车服务领域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具有扎实的数理、外语、信息、机械和汽车工程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汽车服务的基本原理、机械工程、电子与控制工程以及管理科学等领域的专门知识和技术,能在汽车制造业、汽车运输业、汽车贸易与服务业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组织与经营管理、教学等方面的工作。 核心课程:汽车构造、汽车发动机原理、汽车理论与运用工程、汽车电子与控制技术、汽车测试原理与试验技术、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汽车营销与策划、汽车事故分析与定损理赔。 就业服务方向及从事主要工作:毕业生面向交通运输管理部门、道路运输企业及汽车制造、汽车贸易及售后服务企事业单位,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组织与经营管理、教学等技术与管理工作。 专业特色: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是重庆市“交通运输特色学科专业群”重点建设专业之一,专业依托的学科是重庆市重点建设的“双一流学科”、具有从本科到博士研究生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并建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汽车服务工程课程群教学团队”是重庆市教学团队,拥有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青年科技英才”,专业建设有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资源共享课程以及省部级精品课程,有市级的重点实验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研究与教学平台;专业适应科技进步、行业发展、产业转型的新需要,在汽车检测诊断、节能与安全、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运用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
力学类
工程力学
重庆交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定位:本专业立足工程力学,以工程应用为背景,以力学基础理论和工程素质教育为重点,通过多学科的交叉融合,适应工程领域对力学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将本专业建设成为西部地区有一定影响力并具工程应用特色的工程力学专业。 培养目标:为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力学基础理论、计算技术与实验技能,能够在有关工程领域中从事与力学相关的设计与分析、技术开发及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层次复合人才。 核心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结构振动与稳定、有限元方法、结构分析软件应用、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等。 就业服务方向及主要从事工作:毕业生主要服务交通和城乡建设行业,从事与力学相关的桥梁等土木工程设计、施工、质检、监测、监理和管理等工作,或在科研单位从事结构分析、安全评估、技术开发工作,或在大专院校从事与力学相关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专业特色:本专业具有悠久的历史,面向土木工程,借助学校丰富的科研资源和土木工程学科优势,培养具有扎实的力学和土木工程知识、并具有较强的结构分析能力和试验能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适应土木工程设计、施工、质量检验及管养需要。
电气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重庆交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电气工程主要是研究电能的产生、传输、转换、控制、储存和利用的学科。本专
业隶属于电气类,培养具备电气工程领域相关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能在电气工
程领域的装备制造、系统运行、技术开发等部门从事设计、研发、运行等工作的复合型工程科
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路、电磁场、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电机
学和自动控制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本专业主要特点是强电与弱电相结合、
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元件与系统相结合。本专业学生接受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
面的基本训练,掌握解决电气工程领域中的装备设计与制造、系统分析与运行及控制问题的基本
能力。学校可根据情况设置专业方向,如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及其控制、高电压技术、电力
电子技术等。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较扎实的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
理科学基础,具有外语运用能力;
2.系统地掌握电气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理论、电子技术、信息处
理、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基本原理与应用等;
3.掌握电气工程相关的系统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和实验技术;
4.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5.具有本专业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的知识与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
6.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核心知识领域应涵盖电路、电子、电磁场、信息分析
与处理、自动控制、计算机技术、工程设计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以及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与
电力拖动、电力电子与电气检测、电力设备与高电压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此外,建议适当涉
及电气学科的前沿领域和发展趋势,各学校可根据办学特色设置相关课程。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电气学科概论(16学时)、电路基础(64学时)、信号与系统(64学时)、电磁场(32
学时)、数字逻辑电路(64学时)、模拟电子电路(64学时)、数据结构与数据库技术(40学时)、自
动控制原理(48学时)、微机系统与接口(48学时)、电机学(上)(48学时)、电机学(下)(48学
时)、电力电子基础(48学时)、电力系统基础(64学时)、电力传动技术(48学时)、电力系统暂态
分析(48学时)、电气检测技术(48学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48学时)。
示例二:电路(72学时)、信号与系统(32学时)、工程电磁场(40学时)、数字逻辑电路( 64
学时)、模拟电子电路(64学时)、数据结构与数据库技术(40学时)、控制工程基础(48学时)、微
机原理与接口技术(72学时)、电机学(上)(32学时)、电机学(下)(48学时)、电力电子技术(48
学时)、发电厂电气工程(48学时)、电力系统分析(64学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64学时)。
示例三:电路(96学时)、数字逻辑电路(64学时)、模拟电子电路(64学时)、信号与系统
(48学时)、自动控制理论(56学时)、微机原理与应用(64学时)、电机学(上)(64学时)、电力工
程(上)(64学时)、电力电子技术(48学时)、微机保护基础(48学时)、电力系统自动装置(48学
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48学时)、电力系统故障分析(48学时)、工程电磁场(48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电子电气工艺实习、计算机软硬件实践、电气工程专业课程
设计、综合实验、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路实验、电子技术实验、电机与控制实验、电气工程系统实验、电力电子实
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