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黑龙江各专业排位: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5749(需要考566分);
2.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理科普通类排位7175(需要考555分);
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7308(需要考554分);
4.机械类(机械工程、机器人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7308(需要考554分);
5.人工智能理科普通类排位7435(需要考553分);
6.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7564(需要考552分);
7.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会计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理科普通类排位8013(需要考549分);
8.测绘类(测绘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8299(需要考547分);
9.材料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8576(需要考545分);
10.工程力学理科普通类排位8732(需要考544分);
11.工业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8872(需要考543分);
12.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9792(需要考537分);
13.安全科学与工程类(安全工程、消防工程、应急技术与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9963(需要考536分);
14.智能采矿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0123(需要考535分);
15.化学工程与工艺理科普通类排位10277(需要考534分);
16.环境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0716(需要考531分);
17.土木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0881(需要考530分);
18.矿物加工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0881(需要考530分);
19.地球物理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0881(需要考530分);
20.采矿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0881(需要考530分);
21.建筑学(美术)理科普通类排位10881(需要考530分);
22.地质类(地质工程、资源勘查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0881(需要考530分)
2021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各专业黑龙江排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黑龙江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66 | 5749 |
| 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 555 | 7175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554 | 7308 |
| 机械类(机械工程、机器人工程) | 554 |
| 人工智能 | 553 | 7435 |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552 | 7564 |
| 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会计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549 | 8013 |
| 测绘类(测绘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 | 547 | 8299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545 | 8576 |
| 工程力学 | 544 | 8732 |
| 工业工程 | 543 | 8872 |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537 | 9792 |
| 安全科学与工程类(安全工程、消防工程、应急技术与管理) | 536 | 9963 |
| 智能采矿工程 | 535 | 10123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534 | 10277 |
| 环境工程 | 531 | 10716 |
| 土木工程 | 530 | 10881 |
| 矿物加工工程 | 530 |
| 地球物理学 | 530 |
| 采矿工程 | 530 |
| 建筑学(要求考生有一定的美术基础) | 530 |
| 地质类(地质工程、资源勘查工程) | 530 |
电气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需要,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协调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突出,具有国际视野、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宽口径研究型人才和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掌握与电气工程领域相关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能够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工业自动化、电子与信息、电力电子以及电气装备制造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与技术开发、系统调试与运行、工程试验与结果分析、技术管理等工作。经过五年工作锻炼,具备胜任工程师或相应职称的工作能力,成长为电气工程及相关领域高级专门人才。二、毕业生的基本要求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如下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1. 工程知识:能够综合运用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大学物理、电气工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解决电气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2. 问题分析: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在查阅相关文献基础上,应用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大学物理和电气工程专业知识的基本原理,通过理论分析、建模、计算、仿真等手段进行综合分析,获得有效结论。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4. 研究:能够基于电气工程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5. 使用现代工具: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能够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6. 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电气工程领域的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电气工程专业领域的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电气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8. 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电气工程领域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9. 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10. 沟通:能够就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11. 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电气工程领域的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12.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三、专业方向和业务范围专业方向:电力系统、电力电子及装备业务范围:电力系统:电力系统的暂稳态分析、继电保护、高电压等领域的技术及应用。电力电子及装备:电力电子装置,运动控制系统及相关电气装备等领域的技术及应用。四、主干学科和专业核心课程主干学科:电气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电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电磁场、电机学、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与应用、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C语言程序设计、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等。
土木类
土木工程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 土木工程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工程力学、结构工程、岩土工程、地下工程、矿山建设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从事土木工程的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及管理的能力,能够在建筑工程、地下工程、岩土工程、矿山建设工程等领域从事设计、施工、管理、教育、投资等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具有初步的项目规划和较强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修课程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木工程概论、房屋建筑学、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土力学、建筑材料、建筑施工、基础工程、高层结构、城市地下工程、地下建筑结构设计、岩土特殊施工、隧道与井巷工程、基坑与边坡工程、地铁与轻轨工程、建筑经济。
培养特色
本专业注重基础理论和工程技术知识的教学,注重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毕业生能够胜任土木工程及相关领域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研究开发工作,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队精神和国际视野,并具有能够引领土木工程领域科技发展的潜质的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深造
本专业为国内热门专业,就业行业涵盖了房建、地铁交通、市政、矿山建设等领域,毕业生适宜在房屋建筑工程、地下工程、岩土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矿山建设工程等领域的规划、设计、施工与项目管理部门从事技术及管理工作。我校土木工程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整体授予权,包括结构工程、岩土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市政工程、防灾减灾、工程项目管理等学科的博士点,其中二级学科岩土工程是国家级重点学科,适合本科毕业生进一步深造。本专业就业前景良好,近年毕业生就业率(含读研)达到百分之百;2016年被本校和全国其它重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录取为研究生的毕业生占当年毕业生总数的比率达到57.37%。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环境工程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一、培养目标
环境工程专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环境污染控制与生态恢复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环境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能力;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能够从事城市、区域和工矿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恢复及相关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预期毕业5年后,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持续获取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具备发现、分析与创新性解决环境工程相关问题的能力;胜任城市、区域和工矿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恢复方面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等相关的工作;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体现出全面的竞争优势,其业务能力和工程素养获得就业单位的高度认可。
二、毕业生的基本要求
1. 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环境工程问题。
2.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环境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环境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 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环境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环境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环境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 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环境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环境工程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环境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 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 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 沟通:能够就复杂环境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 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三、专业方向和业务范围
专业方向:环境工程专业主要分为三个学科方向,即: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大气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固体废物(土壤)污染控制与资源化。以上学科方向在课程体系设置中不单独列设课程,各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全部列在一起,学生根据自身兴趣自由选择。
业务范围: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面向矿业及公益环境保护领域内的规划设计单位、企事业、科研院所、行政管理部门等独立从事与环境工程相关的水环境、环境空气、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的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工程设计、工程咨询、施工与监理,以及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等相关的工作。
四、主干学科和专业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环境工程学科、环境科学学科
专业核心课程:环境工程原理、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微生物、环境影响评价、水处理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程、物理性污染控制、土壤污染控制、环境规划与管理等。
建筑类
建筑学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层次
本科
学制
五年
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培养具备建筑单体设计及建筑群体规划设计方面知识和能力的宽基础、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建筑师。
主修课程
本专业侧重于建筑单体和建筑群体设计的学习,开设有建筑学概论,建筑设计基础,建筑原理与设计,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建筑构造,建筑物理,建筑力学,建筑结构,美术,住宅建筑设计,居住区规划等主要课程。
培养特色
本专业注重建筑文化、建筑设计基础理论及相关工程技术知识的教学;注重综合素质、设计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并将计算机辅助设计贯穿在专业教学环节中。
就业深造
学生毕业后可进入各大设计院所从事建筑和城市规划的设计、管理工作,也可进入科研院所或高校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毕业生还可以在房地产开发机构、政府机关从事相关工作。本专业为国内较热门的专业,就业前景良好。
本专业拥有建筑学、城乡规划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学生可以选择进一步深造。毕业生推免或考入天津大学、东南大学等全国建筑学知名高校及英国伦敦大学、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荷兰代尔夫特大学等国外知名院的比例逐年升高。
工业工程类
工业工程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专业工程技术基础,并掌握经济与管
理的知识与方法,能够从事工业工程类的教学、科研和运营管理与实践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学、管理学、系统工程学、运筹学、统计学以及一门(或
多门)较宽泛的专业工程技术知识,能够具有在企业、公共组织等多种产业部门从事生产及运营
管理部门的技术与管理工作,进行系统分析、规划、设计、管控、质量管理和评价及标准化等方面
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经济学、管理学、运筹学、统计学和系统工程学等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
2.掌握一门以上较为宽泛的工程技术(如机械工程等)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方法;
3.掌握工业工程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并具有应用工业工程理论和方法进行技术与管
理工作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内外有关产业运营方面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工业工程、标准化和质量管理工程的理论发展前沿和应用前景;
6.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以及一定的创新、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工业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物流管理与工程。
核心课程:运筹学、统计学、经济学、管理学、系统工程学、管理信息系统、基础工业工程、物流
工程、人因工程、生产管理、标准化工程、质量管理工程。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设计、工程实践、工业工程实验、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一般安排30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或工学学士。
矿业类
矿物加工工程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始建于1952年,由唐山交通大学、北洋大学、清华大学、焦作工学院等相关学科联合组建,是以煤炭加工利用为特色的国家重点学科。设有博士点和硕士点以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98年成为首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设岗学科,2007年和2008年分别被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批准为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本专业是我校“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111引智工程”重点建设学科。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1999年恢复本科招生,迄今共招1470人,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部分毕业生已成为生产和管理骨干,研究生升学率接近50%。
本专业现有教师28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9人,讲师7人,实验员2人。教学队伍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教学能力强,学术水平高。
本专业拥有煤基浆体燃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矿物加工专业实验室以及煤炭加工中试系统。建立了面积约1500m2的专业实验室和实验室开放管理的信息管理平台,教学实验仪器设备价值1000多万元。依托科研项目建设有空气重介流化床分选系统、粗煤泥分选系统、水煤浆制备系统、褐煤提质系统、非金属矿加工系统,这些实验系统都可用于实验教学和创新训练。
本专业十分重视学术交流,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长期合作,联合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在淮北矿业集团、开滦矿业集团和大同矿业集团等单位建立了19个实践教学基地。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煤炭加工、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与深加工领域培养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知识,较高的人文科学素养和职业素养,良好的沟通与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自主学习与自我完善能力,较强的创新意识,较宽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矿物加工工程开发、设计、研究、生产、管理等方面的优秀人才。
学生毕业5年后应达到:
1.能够胜任矿物加工相关领域的工作,在煤炭加工、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与深加工领域能够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和生产管理工作,并取得中级及以上级职称;
2.能适应独立和团队工作环境,在煤炭加工领域的设计、生产或科研团队中担任技术负责人或业务骨干;
3.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有意愿并有能力服务于社会。
二、毕业生的基本要求
学生毕业时应达到以下毕业要求:
1.工程知识: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知识,能够运用其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煤炭加工、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与深加工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掌握矿物加工和资源利用的基本理论和生产工艺,掌握矿物材料的制备和应用技术,了解本专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沿。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和矿物加工的理论与技术方法正确地识别和表达煤炭加工、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与深加工中的复杂工程问题,并通过文献资料分析研究,提出解决方案。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掌握选煤工程设计的过程,能够根据设计过程中涉及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设计规范,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的影响,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工程设计的知识,结合现代工具设计满足符合要求的选煤工程。
4.研究: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具备矿物加工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及矿物材料加工与应用技术研发的能力;能够针对煤炭加工、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与深加工中的问题设计单元实验和专业综合实验,并通过归纳、整理、分析解释实验数据,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运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对本专业的工程问题进行预测与模拟,理解模拟与实际工程应用的差别及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煤炭加工、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与深加工中的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能够采取合理的技术手段降低或避免不利的影响。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了解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具有环境保护意识;了解煤炭加工与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过程环境污染及防治技术,能够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熟悉法律法规,能够在专业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良好的沟通与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10.沟通: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与合作能力,较强的文献检索、论文撰写和报告的能力,能够就煤炭加工、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与深加工工程领域的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和选煤厂技术管理的基本知识,并能够在煤炭加工与资源综合利用的工程实践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对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有正确的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未来发展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和专业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矿业工程。
专业核心课程:矿物加工学、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矿物加工工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