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2021年沈阳理工大学各专业浙江排位(沈阳理工大学浙江省多少位多少分才能上)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3-03-11 23:34:39 解决时间:2022-12-19 16:51

满意答案

2021年沈阳理工大学浙江各专业排位: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综合普通类排位73333(需要考571分);
2.英语综合普通类排位76424(需要考569分);
3.车辆工程综合普通类排位77494(需要考568分);
4.电子商务综合普通类排位78765(需要考567分);
5.电子信息工程综合普通类排位78451(需要考567分);
6.应用化学综合普通类排位80171(需要考566分);
7.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综合普通类排位79365(需要考566分);
8.网络工程综合普通类排位79242(需要考566分);
9.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综合普通类排位80776(需要考565分);
10.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综合普通类排位81056(需要考565分);
11.装甲车辆工程综合普通类排位84059(需要考562分);
12.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综合普通类排位83891(需要考562分);
13.智能科学与技术综合普通类排位84440(需要考562分);
14.化学工程与工艺综合普通类排位86283(需要考560分);
15.环境工程综合普通类排位87033(需要考560分);
16.通信工程综合普通类排位86696(需要考560分);
17.工业设计综合普通类排位87502(需要考559分);
18.机械电子工程综合普通类排位91031(需要考556分);
19.金属材料工程综合普通类排位93545(需要考554分);
20.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综合普通类排位95745(需要考552分);
21.自动化综合普通类排位97692(需要考551分);
2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综合普通类排位97021(需要考551分);
23.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综合普通类排位97422(需要考551分);
24.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综合普通类排位97345(需要考551分);
25.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综合普通类排位98586(需要考550分);
26.测控技术与仪器综合普通类排位99422(需要考549分);
27.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综合普通类排位101454(需要考547分);
28.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综合普通类排位104059(需要考545分);
29.化学工程与工艺(中外合作办学)综合普通类排位104323(需要考545分);
30.安全工程综合普通类排位104951(需要考544分)
2021年沈阳理工大学各专业浙江排位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排名
浙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57173333
英语56976424
车辆工程56877494
电子商务56778765
电子信息工程56778451
应用化学56680171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56679365
网络工程5667924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56580776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56581056
装甲车辆工程56284059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56283891
智能科学与技术56284440
化学工程与工艺56086283
环境工程56087033
通信工程56086696
工业设计55987502
机械电子工程55691031
金属材料工程55493545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55295745
自动化5519769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55197021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55197422
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55197345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55098586
测控技术与仪器54999422
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547101454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545104059
化学工程与工艺(中外合作办学)545104323
安全工程544104951
材料类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沈阳理工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沈阳理工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立足辽宁,面向全国,服务陶瓷水泥行业,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始建于2004年,依托辽宁省高校重大科技平台、辽宁省新型节能墙体材料重点实验室和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形成了服务辽宁的明确的办学方向。已成为沈阳理工大学重点建设专业,形成了以国家教学名师为专业负责人的教师团队。共有博士教师11人(教授4人,副教授4人,讲师3人)。其中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1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辽宁省领军人才专家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百人层次1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1人,辽宁省创新人才计划3人。

《中国制造2025》提出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新材料领域是实现制造强国目标十大领域之一,以特种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为发展重点,加快研发高效合成等新材料制备关键技术,突破产业化制备瓶颈。积极发展军民共用特种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加快技术双向转移转化,促进新材料产业军民融合发展。辽宁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大省,沈阳市是“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为了落实中国制造2025,围绕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以应用为导向,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在2018年7月成立了沈阳市无机非金属新材料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沈阳理工大学作为联盟理事长单位,为辽宁沈阳法库地方经济做出贡献。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在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上,充分体现 “特种无机非金属材料”为专业特色,包括“特种陶瓷”和“节能建筑材料”与法库陶瓷基地产业群等业内企业人才需求密切结合。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围绕辽宁省重点发展的新材料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近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重点科技支撑计划、国际合作项目等国家级项目8项、其它省部级课题及横向课题4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教材5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三大检索文章共60余篇),发明专利5项。在航空航天、军事防护领域,2015-2018年主持国际合作重大项目、航天一院创新基金、重点实验室基金7项。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所必需的自然科学基础和技术科学基础的理论知识,掌握无机非金属材料制备、建筑材料和陶瓷材料制备、材料加工、材料组织结构和性能检测分析,以及无机非金属材料应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通过多种教学环节和工程实践,接受工程设计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等基础训练,具有本专业所必修的运算、实验、测试、工程设计及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能力。

主干课程

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及分析化学、物理化学、近代材料研究方法、结晶矿物学、无机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材料力学基础、特种陶瓷、砼工艺学、材料性能学、陶瓷工艺原理、无机非金属材料综合实验。

就业方向

沈阳理工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高度重视校企合作,充分利用校外优质资源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与行业协会、企业联合,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落实工程人才培养改革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构建出校企协同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机制。目前已与中国中铁、中国中建、葛洲坝集团、等驻辽机构以及大连电磁集团集团公司、营口中邦耐材集团、抚顺东方碳素公司、法库陶瓷基地等企业合作,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协同培养需求型创新人才。切实提升实践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对工科高校的实践教学改革创新具有示范和辐射作用。以上几个环节,环环相扣,综合培养学生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初步的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

电气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沈阳理工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按国家教育部工程类引导性专业目录设置的宽口径专业,工程性很强。该专业体现了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强电与弱电、电力与电子技术、软件与硬件设备、元件与系统相结合。为了适应现代化电气设备制造业、智能电网及新能源企业发展的需求,结合沈阳理工大学的军工特色,沈阳理工大学2012年新增了该专业,目前已经有3届学生毕业,在校学生数达到217人。经过几年的建设,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力量雄厚,实验设备先进。已经形成了一支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2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7人,讲师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人,博士后1人,教师分别毕业于沈阳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沈阳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院校,所学专业涵盖电机与电器、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电工理论与新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电子与通讯工程、计算机软件与应用等多个专业。教师专业背景与本专业相近程度接近100%。专业教师知识结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合理,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多年来一直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不仅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而且具有丰富的工程经验以及很强的动手能力。该专业在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已经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在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生就业率和考研比例在学院乃至学校居于前列。

我校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具备电力能源的产生、传输、变换、调控及使用所需的系统运行及其设备制造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智能电网和新能源应用领域中的装备设计与制造、系统分析与运行及相关控制等问题的工程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能够在电气工程领域的装备制造、系统运行、技术开发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研发、系统运行、调试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通过专业相关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各个实践环节的训练,使学生系统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系统分析与控制理论、电气工程基础理论、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技术、电能变换技术、信息和通信技术以及计算机应用的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构建并实施“以设计为主线,以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意识培养为核心”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智能电网和新能源工程设计为主线,以现代电气装备设计与制造、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设计、新能源技术及其应用综合设计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突出面向智能电网和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问题的能力培养为特色。

以智能电网和新能源工程设计为主线,围绕培养学生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进行课程设置:

(1)现代电气装备设计与制造能力

配置的具体课程为:电路、工程电磁场与波、高电压技术、工程制图、电气工程CAD技术、电机学、电力变压器设计。

(2)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设计能力

配置的具体课程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基于Matlab的系统仿真技术、电力系统分析、发电厂电气部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计算机网络基础、智能变电站技术。

(3)新能源技术及其应用综合设计能力

配置的具体课程为:微机原理及应用、C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电力电子变换和控制技术、开关电源技术、DSP及其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交直流调速控制系统、新能源与分布式发电。

以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意识培养为核心,配置了电路系统设计实训、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电子电气工艺实习、电力电子综合实训、电机控制综合实训、电力系统分析综合实训、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综合实训、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智能电网技术综合实训、新能源技术综合实训等实践环节。为了满足学生的实习需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建立了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与许昌许继集团建立了大学生校外实习基地和长期的校企合作关系。同时通过电气工程综合创新实践和毕业设计等环节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

主干课程:

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工程电磁场、自动控制原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电力电子变换和控制技术、高电压技术、电机学、交直流调速控制系统、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发电厂电气部分、电气工程综合实训。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在电气工程领域的装备制造、系统运行、技术开发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研发、系统运行、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维护与管理等方面工作,就业领域包括国网公司、装备制造企业、科研院所、设计单位、大专院校、金融系统、通信系统、铁道、民航、工矿企业及政府和科技部门。

计算机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沈阳理工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成立于1978年,原身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和软件理论与技术专业,1998年,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调整,合并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依托该专业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1998年获批省级重点学科和国防重点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被评为省级特色学科和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特色学科。2012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在参评的29所高校中排第6。2013年,获批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以专业为主要依托,获批1个国家级中俄合作基地,1个国家863重点实验室,辽宁省“现代兵器技术与装备工程”省级重大科技平台,及“辽宁省通信网络工程技术”等7个省级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

本专业坚持以地方经济建设对工科人才的素质与能力要求为抓手,不断推进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确立“以软硬件系统设计为主线,以工程实践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多年来的改革探索和实践,专业建设取得显著成果。

本专业建立以项目设计为主线的垂直式循环教学课程体系,突出工程实践和应用创新的教学理念,以“厚专业基础、重APP软件开发、强嵌入式系统设计”为专业特色,以辽宁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坚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国家国防建设服务,按照“以本科教学为中心”的思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把专业建设成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优势特色专业。

目前本专业有专任教师20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0人,讲师3人。教师中有博士学位10人,硕士学位10人,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占本专业专任教师的100%。专业教师中,有国务院特贴教授2人,省优秀人才4人,省特聘教授3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3人,“千”人层次1人,沈阳市高校优秀教师1人,出版专著4部,教材15部,主持完成各类科研项目40余项。

本专业具有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教学科研能力突出师资队伍;有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有科学完整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有国家级学科平台,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省级工程中心等做支撑;有稳定的生源(2018年专业省内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40分,远高出工科专业录取分数线);国家和行业有大量的人才需求,毕业生有顺畅的就业市场;专业教师有稳定的研究方向和国内领先的研究成果。此外专业将针对新工科建设“地方高校要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发挥支撑作用”的要求,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深入开展工作,力争首批入选省新工科建设专业。

主干课程

数字电子技术、离散数学、C语言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编译原理、计算机原理,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专业综合实训。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能在国防、兵工系统的有关科研单位、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系统设计、技术开发、产品研制、实验测试和科技管理等方面工作。学生毕业5年后,能够在计算机相关专业领域成为科研或技术骨干,具备独立科研能力和开发能力。

计算机类 网络工程
沈阳理工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2014年5月,计算机专业教研室抽调骨干教师组建网络工程教研室,2014年9月开始招生,首届招生人数为35人,2018年扩招成2个班,目前在校生共计169人。

网络工程的专业培养特色是:突出网络应用软件设计能力和网络安全系统设计能力的培养。

网络工程专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能够承担网络系统设计、开发、部署、运行、维护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网络专业拥有较强的师资力量和先进的实验设备,教师高级职称和硕士导师比例均达89%,网络工程专业实验室设备总额达300万,拥有国内先进的网络安全实验平台、网络集成实验平台、物联网实验平台。作为信息学院的新专业,网络工程专业从第一届学生开始就完全贯彻执行学校“以设计为主线、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实施了“本科导师制”和“翻转课堂”等具有本专业特色的具体教学手段,取得了较好教学效果,第一届学生单班获批大创项目率44%,就业率100%,考研率34%。

主干课程

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路由与交换技术、计算机信息安全、嵌入式技术基础、Web程序设计、网络安全技术、网络设计与集成、物联网技术、网络安全技术课程设计

就业方向

网络工程专业是2015年以来大学生就业连续3年绿牌专业,专业人才需求旺盛、专业人才收入排行靠前。毕业生能够在各大网络通信运营企业、政府事业单位及大中型企业网络信息中心、互联网企业、网络工程设计企业、网络通信设备研发制造企业等从事网络、计算机、通信、电子等专业领域的设计、管理、营销、科研等工作。

仪器类 测控技术与仪器
沈阳理工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是我校成立最早并且培养优秀人才较多的专业之一,专业办学历史悠久,教学力量雄厚,实验设备先进。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建立了具有丰富教学工程经验和深厚科研基础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7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4人,讲师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7人。专业教师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具备教授职称的教师多年来一直从事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在智能检测与控制、故障诊断与监控、目标探测与识别;计算机立体视觉、机器人技术、无人作战系统;随机信号处理、盲源信号分离、语音信号处理、数字水印技术、智能化武器弹药、数字信号处理、滤波器多目标优化技术;(4)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智能信息处理、电磁测量技术;(5)智能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视觉检测技术等领域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该专业在工程实践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已经形成了鲜明的专业特色,在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工作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生就业率和考研比例逐年提升。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特色是以培养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领域的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在教学中以“智能仪器仪表、信号与图像处理以及网络化测控系统”为主线,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算法与系统相结合,面向工程技术应用、重视学生软件开发能力以及解决工程技术问题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视传感器应用、仪器仪表设计、嵌入式及应用软件开发、测控系统综合设计等专业技能的培养。一线教师坚持以科研和工程项目实践推动专业教学,积极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具备仪器仪表以及测控系统软硬件开发能力。

教学科研并举,教学科研相互促进,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多年来的办学理念,专业高度重视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先后与丹东仪器仪表基地企业、新松机器人、沈阳航博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建立了大学生校外实习基地和长期的校企合作关系。在专业教师的精心指导下,近8年来,专业学生先后承担数十项省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并在辽宁省大学生科技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和多项奖励。自2000年以来,专业先后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和辽宁省“丹东仪器仪表基地企业大学生工程实践教育基地”等国家级和省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依托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于2016年建立了辽宁省“智能与网络化测控技术”重点实验室并于2017年获批国防科工局“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国防特色学科,从而为本专业毕业生未来的学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上升空间。专业教师积极承担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和企业委托工程项目,具有丰富的科研能力和工程项目设计实施能力,近6年来,该教学团队先后承担并完成国家级、省级、市级科研项目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主干课程:

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技术、信号与系统、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子测量技术、智能仪器仪表、过程控制系统及仪表、计算机过程控制技术、网络化测控系统、测控系统综合课程设计。

就业方向:

主要从事与仪器仪表工程、测试计量技术、传感器与检测系统、电子、计算机及通信系统中有关的仪器仪表、自动控制、传感器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测试计量、测量及控制软件开发以及电子、通信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等领域的工作。仪器仪表工程师—从事仪器仪表及自动化装置的运行、维护、优化等工作;仪器仪表设计师—从事仪器仪表的设计和开发以及配套嵌入式软件的设计开发;测量及控制软件工程师—自动化系统中相关的测量、测试以及监控系统软件的设计和开发。就业领域包括科研院所、军工企事业单位、高科技公司、能源企业、大专院校、通信公司、铁道、民航、工矿企业及政府和科技部门。

兵器类 装甲车辆工程
沈阳理工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装甲车辆工程专业是为了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要求,适应中央进一步实施振兴东北战略,紧密结合我省大力发展工业产业集群的需要,尤其是国家军民融合战略下新兴产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彰显我校鲜明的国防特色,根据我校“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学科专业发展规划,在已有的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武器发射工程、信息对抗技术等兵器类专业基础上,依托车辆工程专业,经教育部批准,在我校汽车与交通学院新设立的本科专业,也是在东北地区首次设置的专业。

装甲车辆工程专业于2014年9月开始招生,首届招生人数为32人;2015年、2016年、2017年招生人数分别为32人、32人、32人。目前,在校生4届共计128人。

装甲车辆工程专业注重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以国防需求为导向,以轮式装甲车辆为主体,兼顾重型车辆、专用车辆及相关民用车辆的行业需求,培养具备工程力学、机械设计、机械振动、电工电子、控制工程及装甲车辆总体、动力传动、制造工艺、性能测试、故障诊断等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具有工程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装甲车辆工程专业以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需求为着眼点,以沈阳理工大学“实施工程教育,突出工程实践和社会实践”人才培养模式为方向,构建并实施“以设计为主线,以工程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主干课程

工程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设计、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控制工程基础与信号处理、轮式装甲车辆构造、装甲车辆制造工艺基础、轮式装甲车辆理论、轮式装甲车辆设计、轮式装甲车辆构造实习。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车辆及相关行业的设计与制造企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从事理论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应用、产品开发、试验检测、教学和管理等方面工作。

  中专 2022-12-19 16:51

网友推荐

2017年沈阳理工大学在浙江省招生专业选考科目

学校名称:沈阳理工大学学校代码:10144层次专业(类)名称选考科目数选考科目范围类中所含专业本科英语3历史地理思想政治本科俄语3历史地理思想政治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3物理技术化学本科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3物理化学历史本科机械电子工程3物理技术化学本科车辆工程3物理化学技术本科测控技术与仪器3物理技术化学本科金属材料工程3物理化学历史本科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3化学物理历史本科高分子材料与工程3化学

2017年沈阳理工大学在浙招生普通高校专业(类)选考科目范围

2017年在浙招生普通高校专业(类)选考科目范围学校名称:沈阳理工大学学校代码:10144层次专业(类)名称选考科目数选考科目范围类中所含专业本科英语3历史地理思想政治本科俄语3历史地理思想政治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3物理技术化学本科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3物理化学历史本科机械电子工程3物理技术化学本科车辆工程3物理化学技术本科测控技术与仪器3物理技术化学本科金属材料工程3物理化学历史本科无机非金属

相关问答

  • 广州技校

    沈阳理工大学2021年河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1楼

    沈阳理工大学2021年河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化学工程与工艺(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473分,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29分,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35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物理类录取分

  • 广州技校

    沈阳理工大学2021年天津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2楼

    沈阳理工大学2021年天津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环境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30分,测控技术与仪器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31分,武器发射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31分,电子信息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32分,车辆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32分,光电信息科学

  • 职中

    沈阳理工大学2021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3楼

    沈阳理工大学2021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机器人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73分,自动化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74分,机械电子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77分,信息与计算科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78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79分,材料成型

  • 中专技校排名

    沈阳理工大学2017年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4楼

    沈阳理工大学2017年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39分,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45分,工业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46分,能源与动力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47分,环境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48分,

  • 中专学校

    沈阳理工大学2018年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5楼

    沈阳理工大学2018年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化工与制药类(中外合作办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38分,工业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58分,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59分,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59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综合

  • 职中

    沈阳理工大学2019年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6楼

    沈阳理工大学2019年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化学工程与工艺(中外合作办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49分,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63分,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64分,安全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65分,金属材料工程综合录

  • 中专学校

    沈阳理工大学2020年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7楼

    沈阳理工大学2020年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交通运输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39分,安全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47分,测控技术与仪器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48分,化学工程与工艺(中外合作办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49分,工业设计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52分

  • 职中

    沈阳工学院2021年在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浙江分数线

    8楼

    2021年沈阳工学院浙江省招生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计算机网络技术、动物医学、大数据与会计、风景园林、酒店管理、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自动化、金融科技、网络与新媒体、水利水电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会计学、物联网应用技术、金融科技应用、

  • 职中

    沈阳理工大学2021年在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沈理工浙江分数线

    9楼

    2021年沈阳理工大学浙江省招生专业:安全工程、电子商务、测控技术与仪器、金属材料工程、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应用化学、装甲车辆工程、环境工程、英语、电子信息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工业设

  • 职中

    沈阳理工大学2021年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10楼

    沈阳理工大学2021年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安全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44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45分,化学工程与工艺(中外合作办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45分,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47分,测控技术与仪器综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