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厦门大学山东各专业排位:
1.会计学(会计、财务、审计)综合普通类排位3040(需要考640分);
2.统计学类综合普通类排位3160(需要考639分);
3.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综合普通类排位3462(需要考638分);
4.法学类综合普通类排位3560(需要考637分);
5.经济学类综合普通类排位3730(需要考637分);
6.数学类综合普通类排位3527(需要考637分);
7.新闻传播学类综合普通类排位4071(需要考635分);
8.人文科学试验班综合普通类排位4139(需要考635分);
9.化学类综合普通类排位4044(需要考635分);
10.工商管理类综合普通类排位4389(需要考634分);
11.计算机类综合普通类排位4223(需要考634分);
12.物理学类综合普通类排位4433(需要考633分);
13.临床医学综合普通类排位4643(需要考632分);
14.政治学类综合普通类排位4722(需要考632分);
15.电子信息类综合普通类排位4735(需要考632分);
16.软件工程(软件、技术)综合普通类排位4807(需要考632分);
17.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综合普通类排位4649(需要考632分);
18.外国语言文学类(语言文学会计财务)综合普通类排位4756(需要考632分);
19.理科试验班(生命科学医学)综合普通类排位4801(需要考632分);
20.建筑类综合普通类排位4859(需要考631分);
21.外国语言文学类综合普通类排位4820(需要考631分);
22.能源动力类综合普通类排位4980(需要考631分);
23.药学综合普通类排位5474(需要考629分);
24.化学工程与工艺综合普通类排位5547(需要考629分);
25.工科试验班综合普通类排位5437(需要考629分);
26.海洋科学类综合普通类排位5679(需要考628分);
27.材料类综合普通类排位5893(需要考627分);
28.土木类综合普通类排位5887(需要考627分);
29.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综合普通类排位5849(需要考627分);
30.会计学综合普通类排位24489(需要考587分);
31.金融学综合普通类排位27175(需要考583分);
32.汉语言文学综合普通类排位30098(需要考580分);
3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综合普通类排位33396(需要考576分);
34.国际商务综合普通类排位34182(需要考575分);
35.英语综合普通类排位33479(需要考575分);
36.新闻学综合普通类排位35106(需要考574分);
37.软件工程综合普通类排位35246(需要考573分);
38.广告学综合普通类排位35879(需要考573分);
39.中医学综合普通类排位38276(需要考570分);
40.电子信息工程综合普通类排位38620(需要考570分);
41.人工智能综合普通类排位38406(需要考570分);
42.数字媒体技术综合普通类排位39295(需要考569分);
43.数学与应用数学综合普通类排位40481(需要考568分);
44.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综合普通类排位41422(需要考567分);
45.物理学综合普通类排位41768(需要考567分);
46.化学工程与工艺综合普通类排位56011(需要考554分)
2021年厦门大学各专业山东排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山东 | 会计学(含会计、财务、审计)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640 | 3040 |
| 统计学类 | 639 | 3160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638 | 3462 |
| 法学类 | 637 | 3560 |
| 经济学类 | 637 | 3730 |
| 数学类 | 637 | 3527 |
| 新闻传播学类 | 635 | 4071 |
| 人文科学试验班 | 635 | 4139 |
| 化学类 | 635 | 4044 |
| 工商管理类 | 634 | 4389 |
| 计算机类 | 634 | 4223 |
| 物理学类 | 633 | 4433 |
| 临床医学 | 632 | 4643 |
| 政治学类 | 632 | 4722 |
| 电子信息类 | 632 | 4735 |
| 软件工程(含软件、数媒技术) | 632 | 4807 |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632 | 4649 |
| 外国语言文学类(外国语言文学加会计或财务) | 632 | 4756 |
| 理科试验班(生命科学与医学类) | 632 | 4801 |
| 建筑类 | 631 | 4859 |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631 | 4820 |
| 能源动力类 | 631 | 4980 |
| 药学 | 629 | 5474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629 | 5547 |
| 工科试验班 | 629 | 5437 |
| 海洋科学类 | 628 | 5679 |
| 材料类 | 627 | 5893 |
| 土木类 | 627 | 5887 |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627 | 5849 |
| 会计学(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招生专业) | 587 | 24489 |
| 金融学(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招生专业) | 583 | 27175 |
| 汉语言文学(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招生专业) | 580 | 30098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招生专业) | 576 | 33396 |
| 国际商务(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招生专业) | 575 | 34182 |
| 英语(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招生专业) | 575 | 33479 |
| 新闻学(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招生专业) | 574 | 35106 |
| 软件工程(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招生专业) | 573 | 35246 |
| 广告学(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招生专业) | 573 | 35879 |
| 中医学(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招生专业) | 570 | 38276 |
| 电子信息工程(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招生专业) | 570 | 38620 |
| 人工智能(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招生专业) | 570 | 38406 |
| 数字媒体技术(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招生专业) | 569 | 39295 |
| 数学与应用数学(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招生专业) | 568 | 40481 |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招生专业) | 567 | 41422 |
| 物理学(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招生专业) | 567 | 41768 |
| 化学工程与工艺(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招生专业) | 554 | 56011 |
物理学类
物理学
厦门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物理学专业坚持“以为社会培养人才为首要目标和任务,以改革为动力,以教学科研为核心,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素质和能力培养为根本,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办学理念,形成了“一、二年级强化基础理论学习和实验技能及动手能力培养,三、四年级瞄准科技前沿和实际应用,优化知识结构,培养创新能力,加强实习实训教学,实行专门化辅修教育”的专业特色。本专业设半导体物理、光电信息、光电子学、生物物理四个方向。该专业的目标是让学生系统地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应用所学物理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该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可在国内外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或在物理或相关交叉科学技术领域中从事科研、教学、科技开发和管理工作。 主要课程:大学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数学物理方法、电路分析原理、物理专业实验、实践技能训练、专门化实验等必修课,还开设物理学史、物理学中的线性空间和线性算子入门、半导体器件物理、基于MATLAB的数值计算方法与其在物理科学问题上的应用、软物质功能材料以及晶体生长、光电子学基础、激光光谱学、激光原理与器件、现代实验技术、专业英语、物理开放性实验、物理综合设计实验、凝聚态物理导论、物理学前沿研讨、演讲技巧、科研创新与创业实践等选修课。
能源动力类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厦门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代码:080503T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理论部分:在基础教育系列中重点强调基础性与综合性相结合的原则。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工程技术基础课群;大学外语、马克思主义原理等社会科学课群。在专业教育系列中重点遵循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包括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能源系统工程、可再生能源及其利用、光伏科学与工程、风力发电原理、生物质能工程、核能利用基础等专业平台课群;光伏材料与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场等专业选修课群等。
相近专业:
核物理 核工程与核技术 核反应堆工程专业 风能与动力工程 南昌大学几所高校开设了太阳能建筑一体化 光伏材料专业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课程实习、毕业设计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在风能、太阳能、地热、生物质能等新能源领域从事相关工程技术领域的开发研究、工程设计、优化运行及生产管理工作的跨学科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具有较强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受到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机械、电子等学科基础知识;2.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管理科学基础知识;3.掌握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4.具有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5.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计算机类
数字媒体技术
厦门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该专业将软件技术与艺术设计相结合,培养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艺术修养,满足数字时代社会发展需要,掌握计算机动画、计算机游戏、人机交互等数字媒体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熟练应用现代数字技术进行艺术创作和设计,具备将技术手段和艺术思维相融合的复合型、工程型高级人才。 主要课程: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离散数学、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算法分析、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图形学、动画原理、三维建模、人机交互原理、数据库原理、数字图像处理、人工智能等。开设美术基础、数字媒体导论、非线性编辑技术、角色造型设计、视听语言、数字合成技术、计算机视觉、虚拟现实、计算机组成原理、设计心理学、MEL程序设计与开发等方向性选修课程。 毕业生可通过推荐或考试进入国内一流高校、科研院所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或到国外著名高校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研究生,或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数字媒体相关行业从事数字影视、计算机动画、计算机游戏等教育、科研、项目研发及管理等相关的工作。 与海内外高校合作办学、交流项目 软件学院把高起点、高水平的教学、科研作为立院之本,借鉴国际软件人才培养经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软件产业精英。学院根据软件产业的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制定软件人才培养方案。采用国际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优秀教材进行双语教学,按照国际通行规则组织实施教学活动。 学院与MICROSOFT、IBM、ORACLE、INTEL、SYBASE、DELL、花旗银行、麻省理工学院、卡内基-梅隆大学等国外著名的软件与IT企业、著名高校开展多途径合作办学,力求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创新。与荷兰、芬兰11所大学共建国际化学生实习基地(CHECK-IT);与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夏洛特分校、日本法政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与荷兰莱顿大学,海牙大学本科生交流项目为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国家公派留学项目;与台湾高校紧密联系,聘请多位台湾高校教授为我院兼职教授。 联系地址:厦门大学软件学院(邮编:361005) 联系电话:0592-2580585传真:0592-2580500 E-mail:software@xmu.edu.cn网址:http://software.xmu.edu.cn
化工与制药类
化学工程与工艺
厦门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具有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方面的知识,掌握化工过程工程设计和开发的知识,有一定科学研究与工程开发能力,具有创新和创业意识,能在化工、炼油、冶金、能源、轻工、医药、环保和军工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传递过程与单元操作、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学工艺学、工业催化原理等,同时包含有化工设计、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大量实践性教学环节和化学工程领域相关的选修课程。该专业同制药工程专业相近,以化学和化学工程与技术为主干学科。 毕业去向:毕业生可被免试推荐或通过考试继续攻读化学工程及相关专业硕士学位,或直接出国深造;也可到化工、石油、环保、生物、制药、食品、信息等行业从事科研、技术开发、工艺及设备设计、运行、优化及技术经济管理工作。
计算机类
软件工程
厦门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该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软件基础知识,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系统掌握软件工程理论、实践方法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强烈的工程意识和创新创意的思维能力,同时具备较强的软件项目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能力,能适应国际信息产业发展需要,从事软件系统研发、项目管理和服务等工作的工程型高级人才和IT行业精英。 主要课程有:微积分、概率统计、离散数学、线性代数、计算机组成原理、程序设计、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数据结构、算法分析、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导论、需求分析、软件测试、软件项目管理、软件平台技术、软件体系结构等。还开设移动计算、大数据处理、嵌入式系统、数据挖掘、多媒体技术、信息安全、虚拟现实、网络游戏设计、并行计算等方向性选修课程。 毕业生可通过推荐或考试进入国内一流高校、科研院所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或到国外著名高校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研究生;或到国内外知名IT企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软件系统相关的科研、研发、管理等工作。
海洋科学类
海洋科学
厦门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质,掌握海洋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的高级人才。通过系统的学习和严格的科学训练,毕业生适宜在海洋科学基础研究、海洋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海洋环境保护、海洋高新技术及海洋事务管理等领域里从事相关的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 海洋科学专业主要课程有:海洋科学导论、海洋生态学、海洋地质学、海洋生物学基础、高等数学 ( 含线性代数 , 概率与统计等 ) 、普通物理学、大学化学、海洋管理概论及海洋科学基础实验等。 专业(含方向)选修课程有:化学海洋学、电子线路、数理统计、仪器分析、海洋环境化学、海洋地球化学导论、物理化学、同位素海洋化学、海洋底栖无脊椎动物学、海洋浮游生物学、海洋微生物学、鱼类学、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海洋化学专门化实验、细胞生物学、海洋资源化学、分离提取化学、海洋环境生物学、海洋环境预报、物理海洋学、近岸海洋动力学、海洋港工水文学、海洋法基础、专业英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