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南昌航空大学四川各专业排位:
1.飞行器设计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32505(需要考580分);
2.飞行器动力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35240(需要考576分);
3.测控技术与仪器理科普通类排位35954(需要考575分);
4.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35954(需要考575分);
5.飞行器制造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36663(需要考574分);
6.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37357(需要考573分);
7.焊接技术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39561(需要考570分);
8.金属材料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44135(需要考564分);
9.飞行器制造工程(航空维修工程与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44964(需要考563分);
10.环境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46500(需要考561分);
1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75051(需要考529分);
12.软件工程(软件工程)(飞行器控制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75051(需要考529分);
13.软件工程(软件工程)(软件设计与开发)理科普通类排位75051(需要考529分);
14.机械电子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76906(需要考527分);
15.电子封装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77888(需要考526分);
16.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78901(需要考525分);
17.网络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78901(需要考525分);
18.电子科学与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78901(需要考525分);
19.通信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79897(需要考524分);
20.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79897(需要考524分);
21.电子信息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80942(需要考523分);
22.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80942(需要考523分);
23.物联网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80942(需要考523分);
24.人工智能理科普通类排位80942(需要考523分);
25.生物医学工程(医疗电子与软件)理科普通类排位83978(需要考520分);
26.飞行器适航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84992(需要考519分);
27.应用化学理科普通类排位84992(需要考519分);
28.数学与应用数学理科普通类排位84992(需要考519分);
29.复合材料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85974(需要考518分);
30.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85974(需要考518分);
31.交通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85974(需要考518分);
32.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85974(需要考518分);
33.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87003(需要考517分);
34.土木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87003(需要考517分);
35.材料化学理科普通类排位87003(需要考517分);
36.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87003(需要考517分);
37.工程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87003(需要考517分);
38.经济学(金融与投资)文科普通类排位17305(需要考543分);
39.会计学文科普通类排位17305(需要考543分);
40.法语文科普通类排位17803(需要考542分);
41.新闻学文科普通类排位18804(需要考540分);
42.英语(外贸英语)文科普通类排位18804(需要考540分);
43.德语文科普通类排位18804(需要考540分);
44.电子商务(商务运营)文科普通类排位18804(需要考540分)
2021年南昌航空大学各专业四川排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四川 |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前湖校区就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0 | 32505 |
| 飞行器动力工程(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前湖校区就读) | 576 | 35240 |
| 测控技术与仪器(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前湖校区就读) | 575 | 35954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前湖校区就读) | 575 |
| 飞行器制造工程(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前湖校区就读) | 574 | 36663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前湖校区就读) | 573 | 37357 |
| 焊接技术与工程(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前湖校区就读) | 570 | 39561 |
| 金属材料工程(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前湖校区就读) | 564 | 44135 |
| 飞行器制造工程(航空维修工程与技术)(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前湖校区就读) | 563 | 44964 |
| 环境工程(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前湖校区就读) | 561 | 46500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前湖校区就读) | 本科二批 | 529 | 75051 |
| 软件工程(软件工程)(飞行器控制技术)(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前湖校区就读) | 529 |
| 软件工程(软件工程)(软件设计与开发)(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前湖校区就读) | 529 |
| 机械电子工程(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前湖校区就读) | 527 | 76906 |
| 电子封装技术(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前湖校区就读) | 526 | 77888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前湖校区就读) | 525 | 78901 |
| 网络工程(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前湖校区就读) | 525 |
| 电子科学与技术(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前湖校区就读) | 525 |
| 通信工程(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前湖校区就读) | 524 | 79897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前湖校区就读) | 524 |
| 电子信息工程(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前湖校区就读) | 523 | 80942 |
| 自动化(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前湖校区就读) | 523 |
| 物联网工程(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前湖校区就读) | 523 |
| 人工智能(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前湖校区就读) | 523 |
| 生物医学工程(医疗电子与软件)(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前湖校区就读) | 520 | 83978 |
| 飞行器适航技术(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前湖校区就读) | 519 | 84992 |
| 应用化学(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前湖校区就读) | 519 |
| 数学与应用数学(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前湖校区就读) | 519 |
| 复合材料与工程(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前湖校区就读) | 518 | 85974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前湖校区就读) | 518 |
| 交通工程(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前湖校区就读) | 518 |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前湖校区就读) | 518 |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前湖校区就读) | 517 | 87003 |
| 土木工程(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前湖校区就读) | 517 |
| 材料化学(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前湖校区就读) | 517 |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前湖校区就读) | 517 |
| 工程管理(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前湖校区就读) | 517 |
| 经济学(金融与投资)(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前湖校区就读) | 文科 | 543 | 17305 |
| 会计学(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前湖校区就读) | 543 |
| 法语(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前湖校区就读) | 542 | 17803 |
| 新闻学(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前湖校区就读) | 540 | 18804 |
| 英语(外贸英语)(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前湖校区就读) | 540 |
| 德语(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前湖校区就读) | 540 |
| 电子商务(商务运营)(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前湖校区就读) | 540 |
仪器类
测控技术与仪器
南昌航空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的前身是经原国家国防科工委和国家教委于1982年批准设立的无损检测专业,是国内高等院校中首家设立的无损检测本科专业。本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拥有“构件质量与控制”国防特色学科和江西省一流学科“仪器科学与技术”。在江西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位居“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全省第一。
专业方向:方向一:无损检测
方向二:无损检测(卓越计划)
方向三:精密测试与仪器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方向要求掌握在不损害或不影响被检测对象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利用热、声、光、电、磁等特性对构件进行检测与评价的综合工程技术。培养从事工业无损检测与评价、无损检测仪器开发与质量管理等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
专业水平:本专业在国内同类专业中建设最早且培养规模最大,拥有国内最为完备的无损检测技术实验室,是国内系统培养无损检测本科及研究生的本科高校之一,师资力量雄厚,专业教学水平居全国高校同类专业前列,在江西省专业综合评价中位居“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全省第一。
科研平台:拥有国家级科研平台“无损检测与光电传感技术及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教育部“无损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拥有“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是江西省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联盟盟主单位。
师资力量:现有教师37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2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人选2人、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6人,中国无损检测学会副理事长1人,中国无损检测学会专业委员会主任、副主任2人,专业委员会委员6人,江西省无损检测学会理事长1人,具有中航工业、无损检测学会高级培训教师资质12人,有8位教师持有无损检测三级证书。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工程材料、传感器原理、材料加工工艺、无损检测物理基础、声学检测、射线检测、电磁检测、光学无损检测、航空复合材料无损检测、无损检测新技术、无损检测仪器、无损检测标准等。
就业领域:可在航空航天、国防军工、先进制造、石油化工、能源、交通、特种设备等行业和科研院所等从事无损检测、无损检测设备开发、质量管理等工作。
电子信息类
电子信息工程
南昌航空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创办于1980年,前身为“电子仪器及测试技术”专业,现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和江西省品牌专业,纳入江西省一流专业建设名单。本专业学制四年,具有硕士推免资格,是“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省重点实验室、“信息与通信工程”和“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硕士点、“电子与通信”工程硕士领域和“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省级示范中心的支撑专业。
本专业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具备扎实的现代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工作,具有团队协作和创新创业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下设“信号检测与控制”、“信息处理及软件”、“航空电子系统设计”等三个专业方向。
基础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分析基础、低频电子线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高频电子线路、信号与线性系统、通信系统原理、单片机技术、自动控制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等。
专业方向一:信号检测与控制
本方向主要培养从事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传感器与电子测量、EDA原理及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微机应用系统设计
就业领域:毕业生可在航空、航天等相关领域从事信号检测与控制等新产品设计、研究、开发、应用、生产过程控制与管理等工作。
专业方向二:信息处理及软件
本方向主要培养从事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通信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软件工程基础、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数字图像处理
就业领域:毕业生可在航空、航天等行业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从事信息处理与软件开发等工作。
专业方向三:航空电子系统设计
本方向主要培养从事电子技术、航空电子设计和测试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航空电子系统综合、航空电器CAD、航空总线技术、航空测试系统
就业领域:毕业生可在航空、航天等行业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从事航空电子系统的研究、开发、设计、测试、规划、施工、管理、教学等工作。
航空航天类
飞行器动力工程
南昌航空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敬业精神好、具有团结协作和创新创业精神的,掌握飞行器动力装置方面的知识和工程技能,能在航空、航天、交通、能源等部门从事飞行器动力及其它能源动力装置的设计、研究、生产、实验、运行维护和技术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材料及热加工工艺基础、电工电子技术、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气体动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动力机械测试技术、发动机原理、发动机设计、发动机控制等。
就业领域:毕业生主要在航空、航天、民航、能源、交通等领域从事动力机械、能源开发与利用等工程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运行维护、营销管理、安装、试验等方面的工作。
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于2013年度获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同年与解放军第五七一九厂联合申报获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训基地”。本系在长期的科研、教学实践中,锤炼了不断创新的开拓精神,在相关的学术领域里取得了较大成绩,同时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重质量、严要求、强实践”的特色,培养的毕业生业务素质高、政治思想过硬。历届学生成功考取研究生比例达到30%,就业率超过95%,就业学生深受航空研究所、企业和航空公司的欢迎,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自组建以来,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一支学术水平较高,科研实力较雄厚,具有丰富的教学与科研实践经验,年龄结构较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4人、讲师5人。在教学工作和实践中,本系与航空兄弟院校和有关院所保持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同时,现在还聘请中国科学院、航空工业第608研究所的研究员及高级工程师多名为本系兼职教授。
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设有二个硕士点,设有“江西省微小航空发动机重点实验室”。同时建有热工测量实验室、发动机拆装实验室、发动机试车台、航空陈列室等。在学科建设和科研上积极向学科的前沿迈进,近年来在科研上取得了较大成果,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航空科学基金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省部级课题多项。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多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100余篇。
计算机类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南昌航空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被称为“21世纪最热门的专业”。当前信息技术正在向数据技术转变,国家“十三五”规划中已将发展大数据产业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大数据人才的缺口日益增大。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主要学习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理论、大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展现以及应用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还学习背景方向专业知识,掌握系统科学、软件工程和大数据处理技术,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获得大数据采集、处理、分析与展现的基本能力,并能在人工智能、物联网、图像处理、商业智能等领域从事相关的大数据产品的研发工作。
毕业生能在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等从事大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展现以及应用,也可在高校或科研机构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材料类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南昌航空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我校是江西省高校最早开设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高校。本专业成立于2000年,是学校特色工科专业之一,入选江西省2019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十一五”国防重点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省级重点学科、省级示范硕士点“材料物理与化学”的支撑专业。2011年获“高分子材料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高分子与复合材料实验中心”。中国感光学会辐射固化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单位。
师资力量:现有专任教师18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5人;具有博士学位(含在读博士)的教师18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1人。
培养目标:培养思想素质好、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团队协作和创新创业精神,能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加工成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等专业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近代化学基础、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聚合物合成工艺学、聚合物加工工程、聚合物研究方法、塑料模具设计、聚合物改性等。
就业领域:本专业突出“面向航空,服务地方”的人才培养定位,毕业生可以在航空航天、军工、石油、化工、汽车、船舶、轻工、建筑、电子电器及医药等诸多领域的科研(设计)院所和企业从事橡塑、涂料、粘合剂和复合材料的合成、加工、应用、生产技术管理和市场开发等工作,还可以进入高新技术企业从事功能高分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光电材料等)、高性能高分子材料(耐热材料、超强超韧材料等)、精细高分子材料以及先进复合材料的研发工作,也可以通过研究生学习到高等院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培养质量:已为我国航空、航天等国防工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1000多名高级技术人才,他们大部分活跃在航空、航天等国防工业第一线,部分已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肯定。近几年就业率均在95%以上,考研率在30%以上。
材料类
金属材料工程
南昌航空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创建于1952年,专业前身为航空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和航空材料腐蚀与防护专业,1998年两专业调整合并为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为我校航空特色专业。现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和江西省首批高校品牌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和江西省卓越人才培养试点专业,江西省一流优势专业,并入选江西省2019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7年江西省专业综合评价排名第一,2018年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武汉大学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和中国科教评价网联合推出《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18-2019)》,我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获唯一五★+水平,在全国所有开设此专业的80所高校中排名第1。本专业为我校较为强势的学科专业之一,1985年成为我校首批培养硕士研究生的专业之一,2000年获批材料学硕士学位授予权,是江西省双一流学科、学校“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博士点建设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江西省优秀教学团队。2019年,“金属材料工程一流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获得江西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1年开始,本专业在江西省和全国大部分省份按照一本招生。
本专业定位准确、航空特色鲜明、师资力量雄厚、优势突出,得到了众多同行高校和企业的高度认可,为江西省和航空航天及国防工业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我国航空企业热表方向技术骨干一半以上由本专业培养,以及全国近三分之一的电镀企业由本专业校友创办。本专业现下设“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和“腐蚀与防护”两个专业方向。
专业方向一: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本专业方向原为航空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在1952年建校时成立,1978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98年与航空材料腐蚀与防护专业合并为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近年来,在中央与地方共建资金、学校资金的支持下,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目前,拥有江西省“材料科学基础”实验示范中心、江西省“材料科学与工程”产学研示范基地、江西省“金属材料微结构调控”重点实验室、南昌市“金属材料热处理”重点实验室等教学科研平台。
师资力量:现有专任教师25人。其中教授(正高级工程师)6人,副教授10人;具有博士学位(含在读博士)的教师24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6人。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地方,服务航空,面向全国,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掌握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的基本原理、专业技能与研究方法,具有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修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和一定的管理能力,能够在金属材料制备、热处理技术等领域从事产品研究和开发、装备和工艺设计、生产过程控制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物理性能、材料力学性能、材料分析技术,钢的热处理,有色金属及热处理、合金钢与高温合金、材料科学综合实验,金属工艺学等。
就业领域:能够航空航天、化工、医学、国防、石油、电子、信息、交通等领域中的金属材料制备、热处理技术、金属材料构件失效分析与预防等方面从事产品研究和开发、装置和工艺设计、生产过程控制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工程应用或科学研究。
培养质量:已培养毕业生3000多名,为地方和航空企业输送了大批高级应用人才。许多毕业生已成为所在单位的技术骨干和负责人,并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近几年该专业方向学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考研率在33%以上。
专业方向二:腐蚀与防护
本专业方向原为航空材料腐蚀与防护专业。我校是新中国最早设立腐蚀与防护专业的3所高校之一。本专业方向在1952年建校时成立,1978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98年与航空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合并为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本专业方向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轻合金加工科学与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和“无损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材料物理与化学”省级重点学科、省级示范硕士点的支撑专业。拥有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腐蚀与防护”实验中心、江西省高等学校“腐蚀与防护”重点实验室和江西省“航空材料表面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
师资力量:现有专任教师20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高级实验师、高级工程师)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5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2人。
培养目标:立足地方,服务航空,面向全国,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掌握金属腐蚀与防护过程的基本原理、专业技能与研究方法,具有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修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和一定的管理能力,能够在金属材料表面防护等领域从事产品研究和开发、装备和工艺设计、生产过程控制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金属腐蚀学、电化学原理、电镀理论与工艺、涂料与涂装工艺、材料科学综合实验、表面技术改性、特种涂料、化学电源、电镀废水处理等。
就业领域:毕业生主要在航空、电力、石化、电子、汽车、铝业、金属表面处理行业、高等学校从事与金属材料腐蚀与防护及表面工程有关的科研、设计、生产和管理、质量控制以及教学等相关工作。
培养质量:已培养毕业生2000多名。学生遍布全国表面处理行业,在行业内有良好声誉。在国内航空企事业单位工作的毕业生也颇受欢迎,许多已成为所在单位的技术骨干和负责人,另外还有不少毕业生考取了国内重点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研究生继续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