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工学院为江苏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坐落于周恩来总理故乡、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淮安市,始建于1958年,2000年升格为本科高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1万余人,其中硕士研究生500余人。专任教师1300余人,其中硕士生导师280余人,引聘长江学者等国家级人才10人,双聘国家杰青等高端人才百余人。设有19个教学科研单位,67个本科专业。
学校坚持办学,先后与美、加、英、法、意等国家及台湾地区等50余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芬兰于韦斯屈莱应用科技大学合作开展物流工程本科教育,与意大利萨兰托大学共建成立中欧运河文化交流中心,与法国洛林大学、日本长崎综合科学大学、泰国西那瓦大学等高校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项目等。于2016年设立国际教育学院,开展来华留学生学历教育,现有来自3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近200人。
根据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需要,我校现开展来华留学生专转本教育,在华专科阶段学习合格后的留学生可申请进入淮阴工学院进行本科学习。
答案来源于:2021年淮阴工学院来华留学生“专转本”招生简章
联系人:杨老师
电话:0086-517-83559337
E-mail:admission@hyit.edu.cn
通讯地址:中国江苏省淮安市枚乘东路1号淮阴工学院国际教育学院,223003
网址:学校主页:http://www.hyit.edu.cn/
英文网站:http://en.hyit.edu.cn/
国际教育学院主页:http://gjy.hyit.edu.cn/
在线申请平台链接:https://hyit.***/student
1.具备报名资格的学生通过在线申请平台提交资料,链接:https://hyit.***/student,申请截止日期:7月10日
2.学校初审
3.参加学校面试考核
4.发放预录取通知书
5.规定日期内缴纳入学保证金(如超期未支付,则视为放弃)
6.发放正式录取通知书与《外国留学人员来华签证申请表》(JW202表)
7.在规定时间来校报到(每年9月,具体日期以录取通知书为准)
1.申请人可申请淮阴工学院来华留学生新生奖学金,奖学金内容:
A类:学费
综合医疗保险费
校内住宿补贴(2600元/年)
B类:学费
2.在校学习一年后可申请“留学江苏政府奖学金”、“淮阴工学院优秀来华留学生奖学金”、“淮阴工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留学生奖学金”。
3.如因个人原因转学或退学,须退还已享受的全部奖学金资助费用。

7体检费300元人年报到后自付8签证费400元人年报到后自付答案来源于2021年淮阴工学院来华留学生专转本招生简章

七相关费用人民币1报名费300元人2学费国贸专业10500元人年通信工程专业15000元人年生物工程专业15000元人年机械电子工程专业15000元人年3教材费800元人年4住宿费3000元人年2人间1500元人年4人间5住宿保证金4100元人年入学后抵消相应的住宿费和杂费6综合医疗保险600元人年报到后自付7体检费300元人年报到后自付8签证费400元人年报到后自付答案来源于2021年淮阴工学院来华留学生专转本招生简章

五奖学金政策1被录取者可申请淮阴工学院优秀来华留学生奖学金金额为理工科每年每人15000元人民币文科每年每人10500元人民币2入学后可申请承担校内勤工助学工作每年可获得20003000元助学金3如因个人原因转学须退还已享受的全部奖学金资助费用答案来源于2021年淮阴工学院来华留学生专转本招生简章

四申请条件1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知华友华未受到任何纪律处分2专科阶段学习成绩优秀已修课程全部合格达到毕业条件的优秀专科应届毕业生3需取得四级或以上证书4年龄不超过25周岁身心健康具有继续修学的能力答案来源于2021年淮阴工学院来华留学生专转本招生简章

5住宿保证金4100元人年入学后抵消相应的住宿费和杂费6综合医疗保险600元人年报到后自付7体检费300元人年报到后自付8签证费400元人年报到后自付答案来源于2021年淮阴工学院来华留学生专转本招生简章

八联系方式联系人杨老师电话通讯地址中国江苏省淮安市枚乘东路1号淮阴工学院国际教育学院223003网址学校主页英文网站答案来源于2021年淮阴工学院来华留学生专转本招生简章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学习方式为全日制学习年限为2年我校实行双学期制第1学期9月至次年1月第2学期2月至7月答案来源于2021年淮阴工学院来华留学生专转本招生简章

二招生专业人数及授课语言1招生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30人生物工程30人通信工程30人机械电子工程30人2授课语言汉语答案来源于2021年淮阴工学院来华留学生专转本招生简章

2022年淮阴工学院来华留学生(专转本)招生简章学校简介

一学校简介淮阴工学院为江苏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坐落于周恩来总理故乡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淮安市始建于1958年2000年升格为本科高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1万余人其中硕士研究生500余人专任教师1300余人其中硕士生导师280余人引聘长江学者等国家级人才10人双聘国家杰青等高端人才百余人设有19个教学科研单位67个本科专业学校坚持办学先后与美加英法意等国家及台湾地区等50余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芬兰于韦斯屈莱应用科技大学合作开展物流工程本科教育与意大利萨兰托大学共建成立中欧运河文化交流中心与法国洛林大学日本长崎综合科学大学泰国西那瓦大学等高校开展联合培养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