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河北科技大学天津各专业排位:
1.汉语言文学综合普通类(不限)排位22233(需要考552分);
2.法学综合普通类(不限)排位22233(需要考552分);
3.社会工作综合普通类(不限)排位23985(需要考544分);
4.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综合普通类(物/化/生(3选1))排位25273(需要考538分);
5.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综合普通类(物/化/生(3选1))排位25489(需要考537分);
6.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财务管理、物流工程、工业工程、电子商务)综合普通类(不限)排位25489(需要考537分);
7.应用物理学综合普通类(物理必选)排位26762(需要考531分);
8.安全工程综合普通类(物理必选)排位27175(需要考529分)
2021年河北科技大学各专业天津排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 天津 | 汉语言文学(裕华区)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552 | 22233 | (3) | 不限 |
| 法学(裕华区) | 552 | (3) | 不限 |
| 社会工作(裕华区) | 544 | 23985 | (3) | 不限 |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裕华区) | 538 | 25273 | (1) | 物/化/生(3选1) |
| 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生物技术)(裕华区) | 537 | 25489 | (1) | 物/化/生(3选1) |
| 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财务管理、物流工程、工业工程、电子商务)(裕华区) | 537 | (3) | 不限 |
| 应用物理学(裕华区) | 531 | 26762 | (2) | 物理必选 |
| 安全工程(裕华区) | 529 | 27175 | (2) | 物理必选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食品科学与工程
河北科技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河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包括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两个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具备扎实的食品科学理论基础和创新实践能力,能在与食品及相关领域的生产、加工、流通、教育、研究、安全管理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国内一流工程技术人才。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具备扎实的食品质量与安全理论基础和创新实践能力,能在食品质量与安全相关企业、科研机构、检验机构、监督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分析检测、品质控制、企业管理、安全评价、生产和经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历史沿革1.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始建于1981年,是河北省建立的第一个食品类专业;2000年获得食品科学硕士授予权;2008年入选河北省品牌特色专业;2010年食品科学与工程获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20年入选河北省一流专业;2020年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河北省首个通过专业认证的食品类专业。2.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始建于2003年,是国内第二批招收本科生的高校;2008年,入选河北省品牌特色专业;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12年,“食品营养与安全”二级学科硕士点独立招收硕士研究生;2019年,入选河北省一流专业。特色与优势区域就业率高:专业通过与23家知名企业建立稳定实习基地,引进企业高级工程师进课堂,培养了具有一流实践能力的人才。创新能力强:依托1个国家级平台和8个省级实践平台,开设创新型实验、开展学术竞赛等提高创新能力。深造率达35%以上。专业交叉融合度高:从食品产业全产业链进行人才培养模式融合,涵盖食品基础、安全控制及精深加工各领域。毕业生就业选择面广。师资情况教师专业教学水平高、专业能力强。博士学位人员占比88.46%,其中985或211高校毕业教师占比61.54%,海外学习经历教师占比23%。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三三三”人才4人,河北省教学名师1人。此外,专业聘请了10余名行业企业专家任专业兼职教师,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认知水平。近三年承担国家级项目8项,省部级项目34项,研究成果获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发表学术论文约300篇,其中SCI、EI索引45篇,获得专利授权8项。主要课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化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安全概论、现代食品分析、食品工艺学、食品工厂机械与设备、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保护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化学、现代食品检测技术、食品安全学、食品卫生学、食品营养学、食品质量管理与控制、食品毒理学、食品工艺学、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学科实力学科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聚焦食品科技前沿,着眼于河北省食品行业需求开展科学研究,在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粮食油脂与植物蛋白工程、食品营养与安全、食品科学等研究领域特色鲜明。近5年取得科技创新成果51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7项,创造产值100亿元以上。科研平台建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生物制造实验中心、河北省乳制品研发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河北省乳制品产业技术研究院、河北省核桃产业技术研究院、河北省功能食品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省质量与安全检测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省母婴特膳及乳制品技术创新中心等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14个,为学生进行科研创新提供了优越的平台资源。实践基地搭建多领域实践平台,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与石家庄君乐宝乳业有限公司、中粮可口可乐食品有限公司、益海嘉里集团、今麦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双鸽食品有限公司等省内外23家知名食品企业建立了长期实习基地,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学生培养构建科技创新育人体系,培养富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学生。每位学生均有博士成长导师、每个班级均有博士班主任,从专业方向指导、科技创新竞赛、学生成长博士导师、博士班主任等全方位多层面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70%以上学生参与各类科技竞赛,多名学生获得国家与省级竞赛奖。知名校友岳振峰,1996年毕业,现任深圳海关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主任,研究员。李晓玺,1998年毕业,现任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施文正,1998年毕业,现任上海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宾,2002年毕业,现任浙江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王永涛,2009年毕业,现任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何文森,2008年毕业,现任江苏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王成祥,1997年毕业,现任同福碗粥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夏君霞,1998年毕业,现任河北养元智汇饮品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刘宝兴,2002年毕业,现任广东苏萨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耀广,2001年毕业,现任石家庄君乐宝乳品有限公司质量总监。韩建勋,2007年毕业,现任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安全科学与工程类
安全工程
河北科技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安全工程专业成立于2001年,是河北省第一个设立的安全工程本科专业;2019年通过校内工程教育认证,目前报批申请国家工程教育认证;2020年获批河北省一流专业建设点。专业拥有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在公共安全及应急管理技术方向招生培养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专业坚持“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办学宗旨;培养系统掌握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安全生产监督与管理、安全工程设计与技术研发、安全检测与监控、职业危害防治、应急技术与管理等综合专业能力;安全工程专业是保障国家安全事业发展的重要专业,目前全国安全及应急专业人才社会需求量大,就业前景好。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能够考取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成为解决化工安全及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复合型人才。主要课程本专业主要学习化工安全及相关领域的安全科学基本理论及工程技术知识,主干课程包括《安全系统工程》、《安全管理学》、《安全法学》、《安全经济学》、《安全人机工程学》、《安全检测与监控》、《应急救援与管理》、《化工原理》、《化工安全》、《防火防爆理论与技术》、《职业卫生工程》、《工业通风与除尘》、《消防工程》、《安全设备工程》、《安全评价》等专业基础和专业技术课程。设有金工实习、专业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事故应急救援设计与演练、化工安全课程设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消防工程课程设计、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等系列实践课程。师资队伍专业现有校内专职教师15名,校外兼职教师9名;其中专职教师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11人,占专职教师总数的73%。专职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0人,有河北省安全生产专家有4人,河北省教学名师1名,学科学术带头人1人,河北省灾害防御协会理事1人,河北省工程爆破协会理事1人,国家消防标准委员会SC15分会委员委员1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才1人。拥有双师资格教师8人,占专职教师总数50%以上,7人分别具有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及安全评价师资格。教研课题专业参与并承担了省级教研课题3项和校级教研课题12项,获得了省级教学成果3项。获得校级混合式(慕课)教学立项6项,《安全检测》被评为校级“线下一流课程”,《化工安全》被评为校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出版专业教材9部,其中《安全检测技术与仪表》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近年来,安全工程系教师承担国家及省自然科学基金及省科技攻关计划等纵向课题20余项,获得省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4项。就业去向安全工程专业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普遍好评。学生考研学校包括中国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等985和211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包括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政府应急管理部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机构、安全教育培训机构等,主要从事安全生产方面的科研、技术服务、应急救援与管理、安全评价、安全教育等工作。学生质量受到了政府、高校和企事业单位好评。
中国语言文学类
汉语言文学
河北科技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河北科技大学文法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立于2002年,目前已向社会输送15届优秀毕业生。以适应我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人才市场需求和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为主,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和文学写作作为办学主导方向。在师资力量、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硬件设施等方面,汉语言文学专业有着独具特色的一面。本专业培养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熟悉汉语及中国文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具有一定的社会调查能力,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中文表达能力,具有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能在文化、教育、出版、传媒机构以及政府机关等企事业部门从事与汉语言文字运用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雄厚的师资力量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基本来自于名校,既包括海外著名学府,又包括国内985、211重点院校,如日本二松学舍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博士后、博士、硕士,教授、副教授、讲师等年龄、学历、职称层次分布合理,其中博士人数占总教师人数的60%,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占70%以上。教师的专业分布及学缘结构科学合理,且有较高的学术研究水平和文学创作能力,各项研究、文学作品成果丰富,多年来除编著了本专业多种教材外,还出版学术专著、小说、科幻、童话、散文随笔等二十多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多篇,承担国家级、教育部及省级科研课题多项。另外,中文系教师除专业课外,还是多个领域的学有专长、极具成就的学者和作家,他们中有中国大学史和民国史学者、中国传统文化和国学学者,有心理咨询专家、鲁迅研究专家、红学家,也有科幻作家、童话作家、诗人、太极拳高手等,可谓人才济济。师生比例较为合理,教师可一对一向学生提供学业和成长方面的指导。谢志浩老师是全国知名的历史学者,多年来从事中国高等教育史和学术地图研究,成果卓著,到目前为止已经出版《中国法政人素描》、《叩问大学》、《那些有伤的读书人》等学术专著九部。徐彦利老师是现当代文学研究专家,已经出版《先锋叙事新探》、《中国当代小说主潮》等学术专著等四部。此外,她还是全国著名的科幻文学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已经出版《徐彦利少儿科幻获奖作品精选集》、《奇幻森林历险记》。她曾获第八、九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科幻电影创意奖,中国科普作家协会2017年科普作品评论活动优秀作品奖。2019年,其出版的《心灵探测师》获第十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少儿中长篇金奖,专著《中国科幻史话》获非虚构作品银奖。2020年,其出版的《陆士谔的2149》获首届少年科幻星云奖短篇小说银奖。丰富的课程安排专业设立后开设了《文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先秦两汉文学史》、《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唐宋文学史》、《元明清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美学概论》、《比较文学》、《中国文化与诗学》、《西方文化与诗学》等汉语言文学的主干课程,此外,还开设了一批富于自身特色的《〈红楼梦〉研究》、《电影美学》、《民俗学》、《20世纪西方文艺思潮》、《西方绘画史》、《中国科幻小说史》、《摄影》、《书法》、《现代诗学》等课程,这些课程生动有趣,文化内涵丰富,多年来受到了学生的广泛好评。除此之外,本专业还开设了商务英语、英语口语等课程,使学生在全面掌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又具有相当程度的英语运用能力,在未来的实际工作中基本上达到双语(中、英)的灵活运用,从而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面向实际的应用能力。专业所属的文法学院还面向全院学生开设了多门平台课程。内容覆盖了文学、法学、社会工作和新闻几个专业。大大开阔了学生的文化视野和知识面,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合理、全面,对于培养具有综合素质、较高能力、自主学习意识强的新一代大学生助力非凡。文法学院还向学生提供严谨扎实的法学、新闻辅修专业课程,供学习有余裕的同学选择,为他们提供发展个人兴趣的机会,这一举措对于落实一专多能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使其在校期间能够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取得法学与新闻学士学位。真正做到一人多能,一人多用。我校向二年级以上学生开放转专业通道,成绩达到本专业前30%的学生均可获得资格。高中各类选科组合的学生都可报考我校中文系。软硬件配置与实践教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拥有四百多平米专业实验剧场、实验室,并配有多种表演服装、摄像器材,可为多种中外戏剧、小品演出提供专业平台。除却学校的文、理、工科大型图书馆外,汉语言文学专业拥有自己的专业图书馆,可提供各类中外文学经典书籍及各类专业性研究资料。在实践教学方面,本专业与出版部门、杂志社、报社、文化研究部门、各类学校建立了紧密联系,可为学生提供优良的实践活动基地,使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动手动口能力、社会交往及公关能力得到充分提高,也为学生考研、就业打下了基础。本专业四、六级通过率在全校名列前茅,迄今为止本专业学生已有多人获得全国大学生辩论赛、人文知识竞赛、招聘大赛、国家级大学生奖学金、创新创业立项等多种奖励或立项。就业范围宽广,就业率、考研率、公务员考取率高。汉语言文学专业不仅教授各种中文理论知识,更注重学生的中文写作能力、表达能力及综合能力。中文系就业面广,就业方向多元,目前,毕业生已遍布于各种社会机构,包括文化研究部门、图书馆、报社、各类学校、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毕业生运用所学理论与实践可从事学术研究、高等学校文科教育、中小学教育、各类文字编辑与写作、企业文案、广告策划、记者编辑等工作。近年来,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层次均逐步提升。公务员录取率及出国深造人数也令人瞩目。有相当数量的学生留学海外,目前在日本、韩国和美国等都有科大中文系的毕业生。历年来中文系学生考研成功的学校有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华侨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等。中文系的学生在各个高校读研期间广受好评。中文专业与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有紧密互动关系,常年与以上学校建立考研互助小组,为学生考研助力。
物理学类
应用物理学
河北科技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介绍河北科技大学物理系组建于1999年,2001年开始招收应用物理学专业本科生,招生规模从35人/年逐步扩大到105人/年,迄今为止,共培养了16届本科毕业生。本专业结合国家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需要,设置了半导体光电技术和量子物理两个专业方向,半导体光电技术方向覆盖半导体和光学工程两个领域,围绕半导体技术与光电子学技术培养学生,为我国新兴半导体光电产业培养和输送专业人才;量子物理方向立足于国家将基于量子调控等技术推动通信、信息、材料和能源等领域融合而形成的量子科技产业定为未来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产业变革方向这一战略目标,为新兴的量子科技行业培养和输送人才。近五年,学生在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总决赛中获国家级奖项13项;在河北省大学生物理竞赛中获得省级奖项79人次,在挑战杯、“互联网+”等科技竞赛中荣获省级以上奖项20余人次。师资力量本专业现有教师41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22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6人,有海外留学经历者6人,硕士生导师12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人选2人,河北省杰出青年项目获得者1人,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1人,河北省高校百名优秀创新人才1人。近五年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5项,获得河北省自然科学奖2项,获得河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在物理类知名期刊上发表教科研论文近百篇。获得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比赛优秀奖1项,河北省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1项。目前与河北省光电行业龙头企业共建实践基地7个。就业方向毕业生在半导体与光电技术相关领域和通信、信息、材料以及新能源等相关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开发和管理等工作;专业考研录取院校包括中科院系统各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双一流高校。
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
河北科技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河北科技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始于1993年开设的国际企业管理专科,1996年招收国际企业管理本科生,1998年经高等学校专业目录调整为“工商管理”专业,是河北省较早的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办学点,现为河北省名校热门专业,具有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BA和MPA授予权。本专业致力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理论教学为基础,强化实践环节,突出专业技能及综合素养的培养。强调“厚基础、重实践、强运用”。培养目标秉承“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办学宗旨,依据国家创新战略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具备了良好的品格、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出色的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能胜任工商企业、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等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专业特点工商管理在管理学科中属于基础学科,与生产管理、营销管理、财务与投资管理、项目管理、组织管理、创新管理等相关学科关系密切。该专业以管理学和经济学为基点,着重培养学生在战略管理、组织管理、人事管理、运营管理、营销管理等多方面的职能管理技能。尤其突出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设计、培训与人才开发、薪酬管理、绩效管理、人才测评等专业技能在内的组织与人事管理和包括项目管理、项目评估、企业投资、质量管理、财务管理、采购管理等专业技能在内的投资决策与管理两大专业能力。同时,通过企业生产实习(全球500强企业——东风集团),使学生熟悉和掌握现在企业生产经营模式,为就业创业奠定了好的基础,同时也为工商管理硕士生的培养提供大量的丰富的教学案例和实践实习基地。主要课程管理学(校级精品课)、经济法、西方经济学(校级精品课)、统计学、运筹学(省级精品课)、基础会计学(校级精品课)、财务管理学、技术经济学(省级精品课)、市场营销学(校级精品课)、国际贸易实务(校级精品课)、生产管理学(省级精品课)、质量管理学(省级精品课)、管理信息系统(省级精品课)、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管理、薪酬管理、培训与人才开发、人才测评、企业战略管理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有企业认知实习、金工实习、生产实习、会计课程设计、技术经济与投资学课程设计、组织与人事管理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师资队伍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工商管理专业形成了力量雄厚,结构合理,业务素质较高的专业教学科研团队,现有专任教师22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7人,讲师9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0人。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三层次人选1人,河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河北省教学名师1人,石家庄市师德先进个人1人,河北科技大学教学名师3人,河北科技大学双十佳教师1人。本专业教师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40余项,发表论文近百余篇,出版专著教材二十余部。获河北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6项、三等奖5项,河北省山区创业奖三等奖1项,河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就业去向既能面向农业、物流、旅游、金融、互联网、房地产等不同行业解决实践问题,又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从事战略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近三年毕业学子就业去向或有在58同城、中国电建、华北制药、各大国企银行等著名企业就业,或有在国家各级行政机关从事公共管理工作的院友,或有被国内外知名学府录取为研究生,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生物科学类
生物科学
河北科技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系统地掌握生命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前沿动态,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能够在生命科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生产管理等工作的专业人才,也为生命科学高级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人才贮备。毕业生去向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与管理工作;在生物医药、生化制造、生态环保、农副产品、卫生检验检疫等行业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修读本专业的学生,近5年来报考中科院、985和211高校录取率提高,部分出国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