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课程:汽车构造、汽车理论、发动机原理、汽车电器、汽车制造、车辆液压与气压传动、汽车设计、汽车单片机技术、汽车造型设计、汽车试验学以及汽车轻量化、电动汽车、新能源电池、智能汽车等专业课程。
实践课程:专业认知实习、制图测绘、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汽车拆装实习、汽车驾驶实习、机械设计、汽车市场调查与营销商务实习、汽车设计、车辆工程仿真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3.就业方向
就业面向汽车、机械、新能源等行业领域,可在其相关企业、研究机构及管理部门从事各种车辆(包括传统汽车、改装汽车、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及其零部件的设计开发、生产制造、技术推广应用、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可考取车辆工程、机械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等专业方向的研究生。该专业大批毕业生在中国重汽、长城汽车、北汽福田、雷沃重工、中通客车等知名汽车企业实现高质量就业。部分学生考研深造或考取公安、交通、教育等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公务员、事业编。
汽车制造
4.师资力量
本专业拥有一支教学科研经验丰富、成果丰硕、学术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5人,博士8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生导师1人,“双师型”教师18人,企业兼职教师18人,兼职教授4人。
依托新工科专业建设,紧密围绕汽车工程领域前沿技术,以汽车动力匹配与节能技术研究为重点,逐步形成了新能源汽车电池研发、新能源汽车控制与节能、汽车轻量化、汽车智能检测诊断、无人驾驶等主要研究方向。近年来,主持或参与国家级课题6项、省部级课题22项、市厅级课题33项;出版教材15部;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4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797项。获市厅级以上奖励10余项。
车辆工程专业教师主要科研成果一览表
1 | 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管理及EMB容错控制策略研究与应用 |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 |
2 | 基于光色材料的非相干新事物滤波器和全光逻辑、开关器件的研究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3 | 卟啉有机超分子激发态光学非线性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4 | 主干道畅通的分形控制机理与视频车流识别理论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5 | 大型自装卸移动式林业剩余物削片设备关键技术引进 | 国家林业局948项目 |
6 | 基于云计算手机智能交通-出租车呼叫应用技术 |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7 | CuFe2 O4 的形貌和尺寸可控合成及催化性能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8 | 新型表面微纳结构生物医用薄膜的可控组装及应用研究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
9 | 介孔溶胶凝胶薄膜电化学可控制备新方法及相关核酸适体生物传感器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10 | Investigation on employment of coating material to prevent deposition on diffuser of compressor | 横向课题 |
11 | 高效馈能半主动悬架的设计与性能分析 |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
12 | Sliding-Mode Synchronization Control for Uncertain Fractional-Order Chaotic Systems with Time Delay | Entropy |
13 | Soft Sensor of Vehicle State Estimation Based on the Kernel Principal Component and Improved Neural Network | Journal of Sensors |
14 | Selective solid-phase extraction and analysis of trace-level Cr(III), Fe(III), Pb(II),and Mn(II) Ions in wastewater using diethylenetriamine-functionalized carbon nanotubes dispersed in graphene oxide colloid | Talanta |
15 | Selective solid-phase extraction of lead(II) from biological and natural water samples using surface-grafted lead(II)-imprinted polymers | Microchimica Acta |
16 | Selective solid-phase extraction of trace Fe(III) from biological and natural water samples using nanometer SiO2 modified with acetylsalicylic acid | Microchimica Acta |
17 | Solid-phase extraction of trace Cu(II) Fe(III) and Zn(II) with silica gel modified with curcumin from biological and natural water samples by ICP-OES | Microchem. J. |
18 | Slective solid extraction of trace cadmium(II) and lead(II) from biological and natural water samples by ofloxacin-modified-silica gel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mental Analytical Chemistry |
19 | Chemically modified silica gel with p-dimethylaminobenzaldehyde for selective solid-phase extraction and preconcentration of Cr(III), Cu(II), Ni(II), Pb(II) and Zn(II) by ICP-OES | Microchem. J. |
20 | Nanometer SiO2 modified with 5-sulfosalicylic acid as selective solid-phase extractant for Fe(III) determination by ICP-AES from biological and natural water samples | Microchem. J. |
21 | ICP-AES determination of trace elements after preconcentrated with p-dimethylaminobenzaldehyde-modified nanometer SiO2 from sample solution | Microchem. J. |
22 | 汽车方向回正装置 | 发明专利 |
23 | 可变气门机构 | 发明专利 |
24 | 树墩提起装置 | 发明专利 |
25 | 油耗测定仪 | 发明专利 |
26 | 馈能减振系统 | 发明专利 |
27 | 新型液压馈能减振系统 | 发明专利 |
28 | 并联曲轴发动机相位调整器 | 发明专利 |
29 | 一种智能自助充电桩 | 发明专利 |
30 | 可变气门升程配气机构 | 发明专利 |
31 | 一种用绳索限制抽屉开启数量的工具箱 | 国际发明专利 |
32 | 一种可限制抽屉开启数量的工具箱 | 国际发明专利 |
车辆工程专业教师主要教研成果一览表
1 | 教育部高教司 | 机械类专业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 孟俊焕 |
2 | 教育部高教司 | 校企合作共建机械类专业实践条件与实习基地研究与实践 | 孟俊焕 |
3 | 教育部高教司 | 新工科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张莉 |
4 | 教育部高教司 | 基于车联网智能终端系统的创新创业平台建设 | 刘豪睿 |
5 | 教育部高教司 | 基于VR的汽车整车装配及工作原理系统 | 孟俊焕 |
6 | 教育部高教司 | 地方综合院校“三联三融”“四位一体”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与实践 | 孟俊焕 |
7 | 教育部高教司 | 车辆工程专业师资培训 | 于士军 |
8 | 教育部高教司 | 杭州绘自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师资培训 | 于士军 |
9 | 教育部高教司 | 基于人工智能的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与实践 | 朱恒伟 |
10 | 教育部高教司 | 车辆工程领域“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探索 | 刘豪睿 |
11 | 教育部高教司 | 校企协同提升教师实践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 张琦 |
12 | 教育部高教司 |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与实践 | 孟俊焕 |
13 | 山东省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研究委员会 |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汽车类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张琦 |
14 | 山东省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研究委员会 | 基于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汽车营销学》课程教学实践与研究 | 夏宇敬 |
15 | 山东省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研究委员会 | 基于OBE理念的地方本科应用型院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 | 于士军 |
16 | 山东省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研究委员会 | 新工科背景下车辆工程专业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 | 朱恒伟 |
17 | 教育部高教司 |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 孟俊焕 |
18 | 教育部高教司 | 校企协同提升教师实践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 张琦 |
19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十二规划教材《计算机绘图》 | 王卫东 |
20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AUTOCAD2014》 | 赵仙花 |
21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机械制图实践教程 | 史振萍 |
22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机械制图 | 史振萍 |
23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PRO/E应用项目训练教程 | 孟俊焕 |
24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液压与气动技术 | 于士军 |
26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机械CAD/CAM(UG) | 吴延霞 |
27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汽车电气系统检修 | 吴延霞 |
28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单片机控制技术项目训练教程 | 张琦 |
29 | 教育部高教司 | 智能制造双师型培训 | 李彩霞 |
30 | 教育部高教司 | 钢轨电弧焊接机器人控制系统FPGA改造 | 范开果 |
31 | 教育部高教司 | 基于无人驾驶的车辆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实践 | 刘世达 |
5.实验中心
汽车工程实验中心建有20个专业实验室,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仪器设备420余台套,实验教学用车20余辆,固定资产近2000万元。
汽车模拟实验室新能源汽车实验室
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26个。加强校企融合,构建涵盖汽车设计、研发、制造、销售、检测、维修、驾驶培训、保险理赔、交通运输、汽车文化、汽车前沿技术为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搭建实践育人大平台,拓展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渠道。
实践教学基地德州电视台对汽车拆装实习活动采访报道
专业认知实习实践活动
6.人才培养
立足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目标要求,设置规范、科学的课程体系,融基础理论教育与应用能力培养为一体。一方面,致力于把学生输送到高层次大学、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另一方面,致力于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高质量就业能力。
该专业考研录取率节节攀升,2020届本科生考研录取率38.2%,近年来多名学生考入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山东大学、苏州大学等知名高校。
近年来汽车类专业部分考研录取学生名单
序号 | 姓名 | 考取院校 | 序号 | 姓名 | 考取院校 |
1 | 牛士超 | 吉林大学 | 46 | 李涛 | 北京科技大学 |
2 | 王庆波 | 吉林大学 | 47 | 高建超 | 北京科技大学 |
3 | 刘蒙 | 吉林大学 | 48 | 魏福林 | 北京科技大学 |
4 | 高志桦 | 吉林大学 | 49 | 王松松 | 北京工业大学 |
5 | 李雪丽 | 吉林大学 | 50 | 谷伟伟 | 北京工业大学 |
6 | 高美红 | 吉林大学 | 51 | 金丝朋 | 北京工业大学 |
7 | 汤超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52 | 王国成 | 西南交通大学 |
8 | 丁宪飞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53 | 陈彬 | 西南交通大学 |
9 | 张良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54 | 吕金洲 | 西南交通大学 |
10 | 孙萌萌 | 大连理工大学 | 55 | 张荣胜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11 | 史玉梅 | 大连理工大学 | 56 | 于峰 | 合肥工业大学 |
12 | 张广西 | 大连理工大学 | 57 | 李鹏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13 | 孙淑军 | 大连理工大学 | 58 | 侯志华 | 长安大学 |
14 | 杨源 | 大连理工大学 | 59 | 尹诗龙 | 长安大学 |
15 | 邹晓红 | 中国海洋大学 | 60 | 王青泉 | 长安大学 |
16 | 秦丽涵 | 中国海洋大学 | 61 | 杨震 | 长安大学 |
17 | 田志飞 | 中国海洋大学 | 62 | 张新杰 | 长安大学 |
18 | 阎源 | 中国海洋大学 | 63 | 陈永慧 | 长安大学 |
19 | 黄士凯 | 中国农业大学 | 64 | 张雪洁 | 长安大学 |
20 | 岳洪涛 | 中国农业大学 | 65 | 邵明玉 | 长安大学 |
21 | 陈兴付 | 中国农业大学 | 66 | 刘增强 | 长安大学 |
22 | 李涛 | 重庆大学 | 67 | 尹俊成 | 长安大学 |
23 | 卢道兰 | 重庆大学 | 68 | 孙建国 | 长安大学 |
24 | 卢立来 | 重庆大学 | 69 | 李洪波 | 长安大学 |
25 | 李圣节 | 重庆大学 | 70 | 逯超 | 长安大学 |
26 | 尹宠 | 苏州大学 | 71 | 张玉杰 | 河北工业大学 |
27 | 王慧慧 | 中南大学 | 72 | 齐蒙 | 河北工业大学 |
28 | 刘志东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 73 | 赵红莎 | 河北工业大学 |
29 | 于荣泉 | 北京交通大学 | 74 | 季善阁 | 河北工业大学 |
30 | 李金良 | 北京交通大学 | 75 | 陈俊杰 | 河北工业大学 |
31 | 王斐 | 北京交通大学 | 76 | 颜培硕 | 河北工业大学 |
32 | 孙崇明 | 北京交通大学 | 77 | 李涵 | 河北工业大学 |
33 | 吕文斌 | 北京交通大学 | 78 | 李娜 | 中国矿业大学 |
34 | 郑静 | 北京交通大学 | 79 | 王忠华 | 中国矿业大学 |
35 | 杨贺 | 北京交通大学 | 80 | 张尚生 | 中国矿业大学 |
36 | 李树森 | 北京交通大学 | 81 | 黄琳琳 | 中国矿业大学 |
37 | 高秀丽 | 北京交通大学 | 82 | 焦峰 | 中国矿业大学 |
38 | 冯中立 | 北京交通大学 | 83 | 张璇 | 中国矿业大学 |
39 | 高本前 | 北京交通大学 | 84 | 杨琪 | 中国地质大学 |
40 | 黄金宝 | 北京交通大学 | 85 | 李强 | 中国地质大学 |
41 | 王文斌 | 北京交通大学 | 86 | 孙勇 | 太原理工大学 |
42 | 刘志航 | 北京交通大学 | 87 | 吴全会 | 东北林业大学 |
43 | 刘团 | 北京交通大学 | 88 | 孙嘉 | 东北林业大学 |
44 | 张勇 | 北京科技大学 | 89 | 张敬兰 | 东北林业大学 |
45 | 董振华 | 北京科技大学 | 90 | 付长镇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以学业导师制为抓手,以实验室全面开放为支撑,以大学生科技创新协会为平台,以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为中心,以科协培训为手段,构建五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组织学生参加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全国大学生智能车大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多项赛事,获国家级奖励50余项、省级奖励200余项;获国家授权专利4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获批8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近年来学生大赛部分国奖成绩
年份 | 竞赛名称 | 项目名称 | 级别 | 类别 | 姓名 |
2016 | 全国应用型人才综合技能大赛 | 儿童智能手表 | 国B | 三等奖 | 范光辉 |
2016 | 全国应用型人才综合技能大赛 | 绿色环保发电踏板 | 国B | 三等奖 | 孙久政 |
2016 | 全国应用型人才综合技能大赛 | 园林自动浇灌装置创新设计 | 国B | 三等奖 | 王英豪 |
2016 | 全国应用型人才综合技能大赛 | 车辆运输车结构及紧固装置创新设计 | 国B | 一等奖 | 秦鹏 |
2017 | 全国应用型人才综合技能大赛 | 轮转速8 | 国B | 一等奖 | 李秀鑫 |
2017 | 全国应用型人才综合技能大赛 | 节能洗衣机 | 国B | 二等奖 | 王玉来 |
2017 | 全国应用型人才综合技能大赛 | 飞跃 | 国B | 三等奖 | 曹倩玉 |
2017 | 全国应用型人才综合技能大赛 | 雄鹰 | 国B | 三等奖 | 于和平 |
2017 | 全国应用型人才综合技能大赛 | 飞鱼 | 国B | 三等奖 | 曹家平 |
2017 | iCAN国际创新创业大赛 | 智能园丁管家 | 国A | 三等奖 | 于和平 |
2017 | 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大赛 | 计算机基础赛项 | 国B | 一等奖 | 徐磊 |
2017 | 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大赛 | 计算机基础赛项 | 国B | 三等奖 | 张海波 |
2017 | 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大赛 | 计算机基础赛项 | 国B | 三等奖 | 黄博文 |
2017 | 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 | 企业增值税发票数据分析系统 | 国B | 三等奖 | 汤铧槟 |
2017 |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 | 乐搭配商城 | 国B | 二等奖 | 彭尚 |
2018 | iCAN国际创新创业大赛 | 光码锁 | 国A | 三等奖 | 秦鹏举 |
2018 | 智能互联网创新应用设计大赛 | 智能控制窗 | 国B | 三等奖 | 刘灿 |
2018 | 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大赛 | 计算机基础赛项 | 国B | 二等奖 | 梁晓力 |
2018 | 第九届蓝桥杯 | 花伴 | 国B | 三等奖 | 赵松辉 |
2019 | 全国应用型人才综合技能大赛 | "匠心·民族魂"平面设计创新创意大赛 | 国B | 二等奖 | 徐春顺 |
2019 | 全国“互联网+”快递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 新型校园快递 | 国B | 铜奖 | 孟海洋 |
2019 | 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大赛暨第六届“发现杯”全国大学生互联网软件设计大赛 | 夹心糖果 | 省B | 三等奖 | 郝婉秀 |
2019 | 全国应用型人才综合技能大赛 | 匠心·工业美 | 国B | 二等奖 | 郝婉秀 |
2019 | 全国应用型人才综合技能大赛 | “奋斗新时代·光山杯”短视频大赛 | 国B | 二等奖 | 朱传达 |
2018年10月,“耀远”方程式赛车队成立,依托专业科研实践平台,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车队30余名队员仅用10个月,即完成了建模与仿真分析、工艺及工装设计、零部件加工制造、整车装配及测试调校等全部工作,赛车整车成功落地行驶,实现了“一年时间,一个车队,一台赛车”的目标。并成功参加2019年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与其它65所国内院校同台竞技,获得“最具影响力车队”和“大赛优秀贡献人物”荣誉称号。
赛车建模与分析设计
车队工作研讨
耀远车队参加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
科技创新比赛及部分获奖证书
答案来源于:2021年德州机电工程学校车辆工程专业招生简章

5实验中心汽车工程实验中心建有20个专业实验室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仪器设备420余台套实验教学用车20余辆固定资产近2000万元汽车模拟实验室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26个加强校企融合构建涵盖汽车设计研发制造销售检测维修驾驶培训保险理赔交通运输汽车文化汽车前沿技术为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搭建实践育人大平台拓展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渠道实践教学基地德州电视台对汽车拆装实习活动采访报道专业认知实习实践活动答案来源于2021德州机电工程学校车辆工程专业招生简章

4师资力量本专业拥有一支教学科研经验丰富成果丰硕学术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5人博士8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生导师1人双师型教师18人企业兼职教师18人兼职教授4人依托新工科专业建设紧密围绕汽车工程领域前沿技术以汽车动力匹配与节能技术研究为重点逐步形成了新能源汽车电池研发新能源汽车控制与节能汽车轻量化汽车智能检测诊断无人驾驶等主要研究方向近年来主持或参与国家级课题6项省部级课题22项市厅级课题33项出版教材15部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被收录4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797项获市厅级以上奖励10余项

2021年德州机电工程学校车辆工程专业招生简章人才培养

2021年德州机电工程学校车辆工程专业招生简章实验中心

2021年德州机电工程学校车辆工程专业招生简章师资力量

2021年德州机电工程学校车辆工程专业招生简章就业方向

2021年德州机电工程学校车辆工程专业招生简章专业简介

2022年德州机电工程学校车辆工程专业招生简章主要课程

2主要课程核心课程汽车构造汽车理论发动机原理汽车电器汽车制造车辆液压与气压传动汽车设计汽车单片机技术汽车造型设计汽车试验学以及汽车轻量化电动汽车新能源电池智能汽车等专业课程实践课程专业认知实习制图测绘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汽车拆装实习汽车驾驶实习机械设计汽车市场调查与营销商务实习汽车设计车辆工程仿真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答案来源于2021德州机电工程学校车辆工程专业招生简章

2021年德州机电工程学校车辆工程专业招生简章主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