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 江苏 | 化工与制药类(创新班,主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8 | 5594 | (04)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电子信息类(创新班) | 607 | 5886 | (0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创新班) | 605 | 6480 | (0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 工程力学(钱令希力学创新班) | 604 | 6791 | (0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 电子信息类(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工科实验班) | 604 | (0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 机械类 | 603 | 7126 | (0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 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华罗庚班) | 603 | (0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 应用物理学(王大珩物理基础科学班) | 603 | (0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 工程力学(含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 603 | (0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 电子科学与技术(含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开发区校区) | 603 | (0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含安全工程) | 602 | 7446 | (0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 车辆工程(英语强化) | 602 | (0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含测控技术与仪器) | 602 | (0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 建筑类(其中工业设计专业学制为四年) | 602 | (0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 软件工程(含网络工程,开发区校区,第三、四学年学费为16000元/年) | 602 | (0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601 | 7791 | (0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601 | (0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 工商管理类 | 600 | 8117 | (0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 材料类 | 600 | (0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日语强化) | 600 | (0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 土木类 | 600 | (0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 化工与制药类(主校区) | 599 | 8488 | (04)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 生物工程(主校区) | 599 | (05)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主校区) | 599 | (05)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 计算机类(中外合作办学,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开发区校区)(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595 | 10015 | (03)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 英语(含翻译,主校区) | 历史类 | 普通类 | 597 | 1979 | (01)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 日语(主校区) | 595 | 2294 | (01)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 新闻传播学类(主校区) | 593 | 2583 | (01)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工程技术与科学基本知识以及过程装备与控 制工程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在化工、石油化工、冶金、轻工、能源、制药、环保、建材等领域从事 过程装备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监测控制、安全保障、运行维护等工程技术,以及教育、管理工作 或进入相关学科继续深造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程科技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工程、热能工程、工艺过程及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 基本知识,接受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技术、过程(化学)工程技术、监测控制技术等方面的基本 训练,掌握机械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力学、工程图学、机械设计、工程材料、过程原理、电工电子技术、检测与控制技术、过 程装备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熟悉过程装备特别是压力容器的设计方法和相关标准,能根据工艺要求进行过程装备的 设计、制造、监控、评估和管理;
3.熟悉机械加工过程及机械设计方法和相关设计标准;
4.了解过程装备与控制的现代设计方法、学科前沿、国内外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具有对先 进过程装备及其成套技术进行开发的初步能力;
5.具有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具有保证过程装备安全可靠性的基本知识;
6.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7.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具有拓展知识面和跨专业、跨文化的学习交流能力, 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8.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一定 的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
主干学科: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本专业将“过程”、“装备”与“控制”这3个相关知识领域有机紧密地结合在 一起,是以机械为主,工艺与控制为辅的“一机两翼”的复合型交叉专业。本专业核心知识领域 涉及机械工程、热能工程、工艺过程及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包括工程力学、工程图 学、机械设计、工程材料、化工(或其他工业)过程、检测与控制技术、过程装备技术等知识领域。 此外,本专业还涉及机械加工及机械设计、过程装备特别是压力容器设计等工程技术。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工程图学(40学时)、工程训练(24学时)、工程化学(32学时)、机械制图及CAD基 础(24学时)、材料力学(64学时)、材料力学实验(8学时)、理论力学(64学时)、机械设计(72学 时)、过程工程原理(64学时)、过程工程原理实验(16学时)、控制工程基础(48学时)、工程热力 学(32学时)、工程材料(32学时)、机械制造基础(32学时)、过程装备CAD(32学时)、过程装备 控制技术(48学时)、过程设备设计(48学时)、过程机械(48学时)。
示例二:现代工程图学(96学时)、理论力学(56学时)、工程材料(32学时)、材料力学(72 学时)、机械原理(56学时)、机械制造技术(40学时)、化工原理(112学时)、机械设计(64学 时)、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24学时)、流体及粉体力学基础(40学时)、工程热力学(56学时)、工 业化学(32学时)、过程设备设计(72学时)、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实验(20学时)、过程流体 机械(48学时)、过程装备控制技术及应用(40学时)。
示例三:工程图学(96学时)、理论力学(72学时)、材料力学(72学时)、化学工程基础(48 学时)、互换性与测量技术(40学时)、工程材料及热处理(32学时)、工程材料成型技术(32学 时)、机械设计基础(72学时)、流体力学(48学时)、工程热力学(64学时)、自动控制原理(64学 时)、过程流体机械(64学时)、过程装备设计基础(64学时)、过程装备制造工艺(40学时)、过程 控制及仪表(48学时)、化工过程(40学时)、过程装备成套技术(32学时)、真空技术基础(48学 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过程原理、机械 设计、过程装备设计等)、毕业设计(论文)、科技创新及社会实践等。
主要专业实验:过程原理实验、工程力学实验、电工电子实验、机械基础实验、压力容器强度 实验、压力容器稳定性实验、过程流体机械性能测试与监控实验、过程设备性能测试与监控实 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思想道德、文化修养、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健康的体 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方面知识和能力的宽基础、高素质、有创新意识 和实践能力的工程科学人才。本专业学生应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领域各研究方向上(光电子 方向、光电信息方向和技术光学方向)具有宽厚的理论基础、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的实验 技能,并具有综合运用光学科学理论和技术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光电信息 系统分析、设计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设计、开发、集成及应用光电信息系统 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具备光电信息科学的研究和工程技术研发,以及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和 服务或工程项目的施工、运行和维护能力。本专业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终生学习和在工程实践中 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工程科技创新和创业的意识。本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在光电信息科学与 工程相关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开发、应用和管理等工作。本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工程技 术基础、科学研究等多方面综合能力的训练,培养过程突出以光子和电子为信息基本载体的信息 特征,体现信息产业高速发展、学科交叉的趋势。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追求卓越的态度、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 人文科学素养;
2.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
3.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
4.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本专业领域内l—2个专业方 向或有关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5.具备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计算 机相关知识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6.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光电信息系统研究、设计、开发以及系统运行和维护的初步 能力,具有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
7.具有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了解本专业领域的技术标准和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法规, 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鉴别能力;
8.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9.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 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能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籍和资料。
主干学科:光学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本专业核心知识领域由光电信息基础类知识、光电信息技术和工程类知识、 光电子技术类知识组成。光电信息基础类知识领域包括物理、光学和光学技术、电子与信息技术 等核心基础知识;光电信息技术和工程类知识领域包括光电信息技术、光电仪器原理和光电检测 技术、光纤与光通信技术、光电传感与系统等知识;光电子技术类知识领域包括光电子技术、激光 原理、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等知识。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工程光学及实验(136学时)、光电检测技术及系统(48学时)、光纤技术(48学时)、 光电图像处理(48学时)、光电信息综合实验(4周)、光电信息物理基础(48学时)、通信原理(48 学时)、激光原理(32学时)、信息光学(32学时)、光学系统CAD(48学时)、光电传感器应用技 术(32学时)、量子光学基础(32学时)。
示例二(方向一为偏重经典光学,方向二为偏重现代光学):工程光学及光学基础实验(184 学时)、激光技术及应用(48学时)、光学测量(48学时)、光电信息导论(英语授课)(40学时)、 光电检测技术(48学时)、光电系统设计(3周)、薄膜光学(方向一)(32学时)、光度与色度学 (方向一)(48学时)、光纤技术与应用(方向一)(48学时)、像质评价技术(方向一)(32学时)、 光学CAD课程设计(方向一)(3周)、传感器原理(方向二)(48学时)、光纤通信理论基础(方向 二)(48学时)、信息物理基础(方向二)(48学时)、现代成像技术(方向二)(32学时)、光电传感 器设计实验(方向二)(1周)、傅里叶光学(48学时)、光学零件工艺学(4周)、实用图像处理方 法及软件(48学时)、视频技术基础(48学时)、微机接口技术(32学时)、微机接口技术实验 (32学时)、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48学时)。
示例三:仪器零件设计(56学时)、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48学时)、误差理论与仪器精度 (学时)(40学时)、仪器制造工艺学(32学时)、工程光学及实验(144学时)、光电检测技术(56 学时)、数字图像处理(48学时)、光学测量(48学时)、激光原理及应用(40学时)、仪器光学概论 (48学时)、光学设计及CAD(48学时)、光学仪器总体设计概论(48学时)、光学零件加工技术 (48学时)、薄膜光学与技术(32学时)、微纳制造技术(学时)、光通信技术基础(32学时)、光 电子技术及器件(32学时)、光学信息处理技术(32学时)、干涉测试技术(32学时)、傅里叶光 学(3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或电工实习、专题实验或综合实验、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或生 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科技实验与创新和社会实践等。
主要专业实验:应用光学实验、物理光学实验、激光实验、光电技术实验、光电信息综合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能在机械制造领域从事设计 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电子及自动化等方面的基础理论 和基本知识,接受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机械产品设计、制造、设备控制及生产组织管 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数学及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具有机械工程科学的知识和应用能力;
2.具有制订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3.具有设计机械系统、部件和工艺的能力;
4.具有对于机械工程问题进行系统表达、建立模型、分析求解和论证的初步能力;
5.初步掌握机械工程实践中的各种技术和技能,具有使用现代化工程工具的能力;
6.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7.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沟通能力;
8.具有国际视野、终身教育的意识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主干学科:力学、机械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机械设计原理与方法(含形体设计原理与方法、机构运动与动力设计原理、 结构与强度设计原理与方法、精度设计原理与方法、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机械制造工程原理 与技术(含材料科学基础、机械制造技术、现代制造技术)、机械系统中的传动与控制(含机械电 子学、控制理论、传动与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含计算机技术基础、计算机辅助技术)、热 流体(含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
核心课程示例:
1.示例一:工程制图(40+32学时)、材料力学(56学时)、理论力学(60学时)、机械原理(56 学时)、机械设计(56学时)、电路理论(40学时)、模拟电子技术(40学时)、数字电路(32学时)、 微机原理(40学时)、机电传动控制(64学时)、工程材料学(32学时)、机械制造技术基础(40学 时)。
2.示例二:理论力学(64学时)、材料力学(64学时)、机械工程制图(48 +64学时)、机械原 理(64学时)、机械设计(64学时)、电工技术基础(64学时)、电子技术基础(64学时)、工程材料 (32学时)、热工基础(48学时)、机械制造技术基础(64学时)、控制工程基础(48学时)。
3.示例三
(1)工程机械方向:机械制图(32+48学时)、机械原理(48学时)、机械设计(48学时)、发动 机构造与原理(32学时)、液压与液力机械传动(48学时)、工程机械底盘(40学时)、现代工程机 械(48学时)、工程机械设计(32学时)、工程机械运用技术(32学时)。
(2)机电一体化方向:机械制图(32+48学时)、机械原理(48学时)、机械设计(48学时)、控 制工程基础(40学时)、机械电子学(48学时)、机制工艺学(48学时)、机电传动控制(40学时)、 液压传动(40学时)、CAD/CAM(4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科技创 新与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工程力学实验、机械设计基础实验、互换性测量技术基础实验、工程测控实 验、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机械制造基础实验、机电传动与控制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能在机械制造领域从事设计 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电子及自动化等方面的基础理论 和基本知识,接受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机械产品设计、制造、设备控制及生产组织管 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数学及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具有机械工程科学的知识和应用能力;
2.具有制订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3.具有设计机械系统、部件和工艺的能力;
4.具有对于机械工程问题进行系统表达、建立模型、分析求解和论证的初步能力;
5.初步掌握机械工程实践中的各种技术和技能,具有使用现代化工程工具的能力;
6.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7.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沟通能力;
8.具有国际视野、终身教育的意识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主干学科:力学、机械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机械设计原理与方法(含形体设计原理与方法、机构运动与动力设计原理、 结构与强度设计原理与方法、精度设计原理与方法、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机械制造工程原理 与技术(含材料科学基础、机械制造技术、现代制造技术)、机械系统中的传动与控制(含机械电 子学、控制理论、传动与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含计算机技术基础、计算机辅助技术)、热 流体(含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
核心课程示例:
1.示例一:工程制图(40+32学时)、材料力学(56学时)、理论力学(60学时)、机械原理(56 学时)、机械设计(56学时)、电路理论(40学时)、模拟电子技术(40学时)、数字电路(32学时)、 微机原理(40学时)、机电传动控制(64学时)、工程材料学(32学时)、机械制造技术基础(40学 时)。
2.示例二:理论力学(64学时)、材料力学(64学时)、机械工程制图(48 +64学时)、机械原 理(64学时)、机械设计(64学时)、电工技术基础(64学时)、电子技术基础(64学时)、工程材料 (32学时)、热工基础(48学时)、机械制造技术基础(64学时)、控制工程基础(48学时)。
3.示例三
(1)工程机械方向:机械制图(32+48学时)、机械原理(48学时)、机械设计(48学时)、发动 机构造与原理(32学时)、液压与液力机械传动(48学时)、工程机械底盘(40学时)、现代工程机 械(48学时)、工程机械设计(32学时)、工程机械运用技术(32学时)。
(2)机电一体化方向:机械制图(32+48学时)、机械原理(48学时)、机械设计(48学时)、控 制工程基础(40学时)、机械电子学(48学时)、机制工艺学(48学时)、机电传动控制(40学时)、 液压传动(40学时)、CAD/CAM(4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科技创 新与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工程力学实验、机械设计基础实验、互换性测量技术基础实验、工程测控实 验、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机械制造基础实验、机电传动与控制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 层次 | 招生专业 | 学位类型 | 学分 | 学制及 学习期限 | 入学测试科目 |
| 专升本 | 水利水电工程 | 工学 | 81 | 学制:2.5年 学习期限:2.5-4年 | 大学英语 高等数学 思想政治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
| 土木工程 | |||||
| 土木工程(道桥方向)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起重机械方向) | |||||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
| 工程管理 | 管理学 | ||||
| 工商管理 | |||||
| 公共事业管理 | |||||
| 物流管理 | |||||
| 人力资源管理 | |||||
| 金融学 | 经济学 |
录取:大连理工大学远程与学院对参加入学测试及免试学生的入学资格再次审核后,对符合报名条件的学生择优录取,学生可通过报名的学习中心打印录取通知书。
录取查询:
方法①:学生可登录教育OCES学生平台通过【个人中心】——【录取信息】功能查询
方法②:http://ce.dlut.edu.cn——【招生信息】——【录取查询】
缴费:学生本人通过网上银行进行缴费。建议新生第一学期缴纳40学分学费,第二学期缴纳余额部分。
选课:新生入学,由学习中心按照学校开课计划为学生进行集体选课。
注册:被正式录取的学生在缴纳首期学费后,学院将对其进行学籍注册。
学生学籍查询:
方法①:学生可通过登录教育OCES学生平台的【个人信息】栏查询学生的学籍状态
方法②:http://ce.dlut.edu.cn——【招生信息】——【学籍查询】
开学时间:春季2022年3月30日秋季2022年9月30日
按教育部规定,招收专科起点本科的学生(含免试入学者),必须按照规定的相应学历条件报名入学。所有报名入学者必须提供真实、有效的证件接受审核与办理注册。
未获得国民教育系列高等专科毕业证书者不能取得专科升本科入学资格。凡持不符合规定的毕业证书报名者,一经查出,则取消学籍,其相关后果由报名者全部承担。
对无法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上查询到的专科及以上毕业证书,学生本人可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或其指定的代理机构办理学历认证报告。
全年组织报名,春秋两季注册
春季注册为3月,秋季注册为9月
报名资料
报名者(含申请免试入学者)须持本人二代身份证、毕业证书原件、2寸证件照电子版(现场采集),学习中心按照规定的学历条件逐一审查合格后,完成学生身份证、毕业证书原件扫描和电子照片采集工作。所有报名入学者必须提供真实、有效的证件办理注册手续并接受审核。
免收报名费、入学测试费。
我校现代以在职、从业人员的学历教育为主。报考工科专业的学生应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工作,具备完学计划规定的本专业实习和实践工作的能力。
报读专升本层次的学生,报读时年龄须满20周岁,须具备国民教育系列专科或专科以上毕业证书。
春季注册学生,其前置毕业证书取得时间不得晚于当年2月28日。
秋季注册学生,其前置毕业证书取得时间不得晚于当年8月31日。

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江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哲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368分,日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369分,公共事业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370分,新闻传播学类文科录取分数线为370分,计算机类(中日合作)(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75分

大连理工大学2020年江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日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379分,新闻传播学类文科录取分数线为379分,英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382分,计算机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88分,金属材料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91分,生物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

一主校区类型院系招生专业学制计划备注物理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类含金属材料工程功能材料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中日精英班四年6首选物理再选不限物理类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车辆工程英语强化四年2首选物理再选不限非英语语种考生慎重报考物理类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船舶与海洋工程四年4首选物理再选不限物理类微电子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含电子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四年4首选物理再选不限非英语语种考生慎重报考就读大连开发区校区物理类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电子信息类创新班含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人工智能四年2首选物理再选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2021年江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应用化学(中外合作办学,理学)(中外合作办学)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65分,商务英语(英语考生)历史类录取分数线为588分,药学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91分,经济学类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91分

2021年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江苏省招生专业:经济学类、能源化学工程(能源、资源与生物化工工科实验班)、海洋技术、应用化学(中外合作办学)(理学)、药学、商务英语(只招英语考生)等6个专业。2021年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江苏省录取分数线(供

2021年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江苏省招生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公共事业管理、工程造价、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土木工程、工商管理、物联网工程、工商管理、建筑学、数字媒体技术、风景园林、网络工程、英语、市场营销、网络与新媒体、自动化、广播电视学、工程

2021年大连理工大学江苏省招生专业:软件工程(含网络工程)(开发区校区)(第四学年学费为16000元/年)、船舶与海洋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日语强化)、机械类、化工与制药类(创新班)(主校区)、能源化学工程(能源、资源与生物化工工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2021年江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公共事业管理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426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426分,市场营销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426分,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426分,网络与新媒体物理类录取

大连理工大学2021年江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新闻传播学类历史类录取分数线为593分,计算机类(中外合作办学,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中外合作办学)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95分,日语历史类录取分数线为595分,英语(翻译)历史类录取分数线为5

二盘锦校区类型院系招生专业学制计划备注物理类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海洋技术四年1首选物理再选不限非英语语种考生慎重报考不招色盲色弱考生物理类商学院经济学类经济与商务实验班含电子商务经济学四年3首选物理再选不限非英语语种考生慎重报考不招全色盲考生体检受限代码23物理类化工学院盘锦分院能源化学工程能源资源与生物化工工科实验班含能源化学工程应用化学工学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四年1首选物理再选限化学非英语语种考生慎重报考不招色盲色弱考生历史类外国语学院盘锦分院商务英语四年2首选历史再选不限只招英语语种考生需口试合格物理类生命科学与药学学院药学四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