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2021年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机械工程专业培养特色

2021年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机械工程专业培养特色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04-13 09:02:35 解决时间:2022-01-06 11:45

满意答案

(二)培养特色

专业优势:专业2019年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15年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8年通过二次认证,为本专业学生走向世界提供了具有国际互认质量标准的通行证。2002年建设成为“北京市重点建设专业”和教育部21世纪初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1世纪初一般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的试点专业,2010年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优秀师资队伍:专业拥有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其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1人,“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1人,北京市“高创计划”教学名师1人、“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人才”1人,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北京市属高校高层次人才1人、北京市属高校拔尖创新人才2人、北京市高校“长城学者”培养计划人才2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北京市优秀教师1人、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2人等。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超80%,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超85%。

学科平台:拥有机械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点和学术学位硕士点,与清华大学共建机械工程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有2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中心;建有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1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和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课程体系:机械工程专业是机械装备数字化设计、智能制造、制造业服务化、信息化的核心专业,专业构建“以强化工程设计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加强了数字化设计、智能制造技术方面的培养,将课外科技竞赛、项目学习等融入课程学习,不断提升学生在现代机械工程中的产品数字化智能化设计、制造过程智能化、应用智能化的工程能力、工程创新实践能力、跨学科思维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培养满足国家和京津冀地区急需的现代机械工程技术人才,大力推进和打造“校内→北京市→国家级”三级学科竞赛和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学生参与率100%。

实践教学基地:专业校外实践教学主要依托学校与燕山石化共建的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并与北京第二机床厂、安川首钢机器人有限公司、北京三帝科技有限公司等数十家企事业单位共建实践基地,为专业提高工程教育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答案来源于:2021年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机械工程专业

  技校网数据中心 2022-01-06 11:45

网友推荐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2021年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特色

    1楼

    二培养特色课程体系本专业突出工程教育特色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系统基础强调智能应用开发及测试智能设备检验及分析智能产品设计智能系统设计等物联网全生命周期教育特征以能力为主线以大数据技术为核心培养工业物联网开发应用人才课程体系包括程序设计基础语言操作系统智能编程物联网中间件技术智能设备应用开发智能识别技术智能传感技术智能穿戴应用设计实现智能家居等主干课程高起点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与慧科教育集团共建物联网工程专业实验室师资课程设计了企业学习四年不断线教学模式实现合作共赢帮助学生获得华为认证提升在物联网领域就业能力答案来源于2021年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物联网工程专业

  • 中专学校

    2021年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制药工程专业培养特色

    2楼

    二培养特色专业优势2021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9年先后获批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及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2011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优秀师资队伍拥有一支国家级专家作为责任教授的高水平教师队伍专任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占89具有工程背景或工程经验的教师占81面向产业的31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产学对接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推动企业深度参与3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从校内课程到企业实践从知识体系到职业能力从学校到产业的无缝链接打造基于能力链课程链人才链产业链对接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基于能力导向反向设计的课程体

  • 中专学校

    2021年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机器人工程专业培养特色

    3楼

    二培养特色专业优势2015年教育部首次批准设立2018年已经成为本科热门专业之一是教育部重点扶持的新专业近年来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校于2019年设立该本科专业培养学生的机器人设计领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企业学习四年不断线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具有较好的机器人行业应用背景和科研平台拥有北京市级学术创新团队北京市级高层次创新团队北京市级优秀教学团队水下维修机器人和钢结构现场焊接安装机器人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医疗机器人搬运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的研究工作也一直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能够为机器人工程专业的学生培养提供良好基础优秀师资队伍专业拥有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其中享

  • 中专学校

    2021年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环境工程专业培养特色

    4楼

    二培养特色专业优势环境工程专业是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教育部第六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北京市高等学校重点建设品牌建设专业北京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环境工程教学与实验中心为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7年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进入全球高等工程教育第一方阵2018年成为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优秀师资队伍教师中90具有博士学位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1人长城学者2人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2人北京优秀青年工程师1人平台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门北京市精品课程1个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中专学校

    2021年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特色

    5楼

    二培养特色优秀的师资队伍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3人其中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达88多数教师有在国外访问学术交流合作的经历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商飞美国波音公司联合项目北京市科委及企业横向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得到社会认可先进的教学科研实验平台及专业的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与英国卡迪夫大学合作筹建的纳米光电子技术研究中心拥有总价值约1000万元的高精尖分析和测试设备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众多与多家科技创新公司建立校外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如中芯北方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北京中科纳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天普太阳能集团北京碳世纪科技有限公司北

  • 中专学校

    2021年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机械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6楼

    一培养目标立足北京面向全国培养适应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需要的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及机械工程专业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和较强工程实践能力良好的人际交往及合作能力能够综合运用机械工程及相关学科理论和专业知识在机械工程及其相关领域特别是智能设计智能制造方面从事开发设计生产制造应用研究技术服务与设备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5年左右能在机械工程或相关领域独立完成所负责的工作成为专业技术骨干或管理骨干答案来源于2021年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机械工程专业

  • 中专学校

    2021年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7楼

    一培养目标该专业是将机械学电子学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等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培养适应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需要的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及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和较强工程实践能力良好的人际交往及合作能力能够综合运用机械电子工程及相关学科理论和专业知识在机械电子工程及其相关领域从事开发设计生产制造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答案来源于2021年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 中专学校

    2020年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化学机械工程专业培养特色

    8楼

    2020年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化学机械工程专业培养特色

  • 中专学校

    2021年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机械工程专业培养特色

    9楼

    二培养特色专业优势专业2019年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15年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8年通过二次认证为本专业学生走向世界提供了具有国际互认质量标准的通行证2002年建设成为北京市重点建设专业和教育部21世纪初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1世纪初一般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的试点专业2010年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优秀师资队伍专业拥有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其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1人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1人北京市高创计划教学名师1人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人才1人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

  • 中专学校

    2021年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特色

    10楼

    二培养特色专业优势专业于1993年开始本科招生是全国早开办该专业的学校之一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入选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本专业是北京市高等学校市级品牌建设专业教育部机电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回归工程创新实验区核心专业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以人才培养模式为特色的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建设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校内外人才培养基地优秀师资队伍专业拥有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其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1人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1人北京市高创计划教学名师1人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人才1人北京市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