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四川 | 小学教育(师范)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91 | 114276 |
英语(师范) | 484 | 121874 | ||||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 483 | 122942 | ||||
生物科学(师范) | 481 | 125051 | ||||
化学(师范) | 479 | 127243 | ||||
财务会计教育(师范) | 478 | 128370 | ||||
物理学(师范) | 478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478 | |||||
学前教育(师范) | 478 | |||||
电子信息工程 | 478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78 | |||||
地理科学(师范) | 478 | |||||
电子商务 | 专科批 | 411 | 191370 | |||
汉语言文学(师范) | 文科 | 本科二批 | 524 | 27938 | ||
小学教育(师范) | 520 | 30640 | ||||
地理科学(师范) | 519 | 31325 | ||||
英语(师范) | 518 | 32022 | ||||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 | 518 | |||||
历史学(师范) | 518 | |||||
学前教育(师范) | 518 | |||||
网络与新媒体 | 518 | |||||
财务会计教育(师范) | 518 | |||||
电子商务 | 专科批 | 470 | 70911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现代地理科学基础理论扎实、基本知识全面、基本技能熟练,教学能力 适应现代地理教学发展需要,能在高等院校和中等学校从事地理教学、教学研究和其他教育工 作,也能在科研机构、相关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科研、管理、规划与开发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 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并掌握地理科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地球表层(包括岩石圈、土壤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和人类圈及其相互作用)系统 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地图、野外观测、实验室分析模拟等现代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 技能,具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经济、历史的基本素养;
3.能应用现代地理科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科学问题和实践问题,了解相 关领域的基本进展和社会需求,能在教师指导下从事基本的理论研究或应用研究;
4.掌握教育学基本理论和地理教学法,具备优秀的表达能力,能运用可视化等现代教学手 段开展地理教学工作;
5.具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身心,能胜任野外考察,具有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和人文修养,善 于团队合作。
6.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并达到规定的等级。
主干学科:地理学、教育学。
核心知识领域:天文学、地质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区域地理学、3S(遥感、地理信息 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科学与技术、地理教学论。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天文学基础(36学时)、地质学与地貌学(54学时)、气象学与气候学(54学时)、 土壤地理学(54学时)、植物地理学(54学时)、水文地理学(54学时)、综合自然地理学(54学 时)、经济地理学(54学时)、政治地理学(54学时)、文化地理学(54学时)、城市地理学(54学 时)、人口地理学(54学时)、世界地理(54学时)、中国地理(54学时)、地图学(54学时)、遥 感概论(54学时)、地理信息系统(54学时)、教育学(36学时)、心理学(36学时)、地理教学论 (36学时)。
示例二:地球概论(72学时)、地质学基础(72学时)、气象与气候学(72学时)、地貌学(54 学时)、水文与水资源学(54学时)、土壤地理学(54学时)、植物地理学(54学时)、人文地理学 (54学时)、经济地理学(54学时)、中国地理(108学时)、世界地理(108学时)、地图学(54学 时)、遥感概论(36学时)、地理信息系统(36学时)、地理学科教学论(54学时)。
示例三:地质与地貌学(72学时)、地理科学导论(36学时)、地图学(54学时)、地理信息系 统(54学时)、自然地理学(54学时)、人文地理学(54学时)、天文学基础(54学时)、气候与水文 学(72学时)、土壤与植被系统(54学时)、遥感导论(54学时)、计量地理(54学时)、经济地理学 (54学时)、区域分析与规划(54学时)、地理学思想史(36学时)、中国地理(72学时)、世界地理 (72学时)、地理教学论(54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地质地貌野外实习、气象与气候学实习、水文学实习、土壤植物野外实 习、人文地理野外实习、地理教学实习、毕业论文与实习。
主要专业实验:区域综合地理野外实习、地理信息系统、遥感与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综合实习、 专题地图编制、可视化教学设计。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职教师资)本科人才一、培养目标
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和谐发展,政治觉悟高、专业知识扎实、专业技能过硬、适应能力强,具有吃苦耐劳品质和技术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双师型职业教育师资和能在电子信息相关领域从事项目开发、产品设计或管理工作的、有较强适应性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
(一)培养规格
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职业道德;
2、掌握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一定的人文、科学素养;
3、较好掌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技能与方法,具有较合理的知识结构;
4、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合作、交往和适应能力,具有现代教育观念,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具有基本的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管理能力、教育科研能力,能适应现代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能胜任职业教育教学工作;
5、具有外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计算机达到规定的要求;
6、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级乙等,书写考试合格;
7、掌握体育、卫生保健和心理调适的基础知识,养成文明的生活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
8、熟悉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充分了解电子信息工程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具有跟踪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学制与修业年限
学 制:四年
修业年限:3—6年
毕业学分与授予学位
修满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165学分,符合毕业条件,颁发毕业证书。在学校取得学位授予资格后,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学校有关规定,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查通过,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
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子技能训练、印制电路板设计与制作、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嵌入式系统原理与接口技术、可编程逻辑器件应用设计、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电子信息学科专业教学法、职业教育系列课程、计算机系列课程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物理学及相关前沿学科教学和研究的专业人才,同时也培养 能将物理学应用于技术和社会各个领域的复合型人才。经过学习和训练,本专业学生应具备在 物理学及相关学科进一步深造的基础,能达到毕业后从事研究、教学、技术应用和管理等方面工 作的要求。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理学的基本知识与原理,接受科学思维和物理学研究方法 的训练,具有科学精神、科学素养、科学作风和创新意识,具备一定的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实践 能力和研究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知识和能力:
1.具有职业道德和爱国敬业精神;
2.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比较系统扎实地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方法,具备本专 业所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职业安全意识;
3.掌握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以及其他自然科学 和相关工程技术的初步知识;
4.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具有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应用外语的交流能力 以及向社会公众传播科学普及知识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能力;
5.具有创造性思维、独立思考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和一定的科技 开发能力;
6.了解国家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7.对近代物理学和物理学的新发展在高技术和生产中的应用,以及与物理学相关学科和技 术的新发展有所了解。
主干学科:物理学。
核心知识领域:机械运动现象与规律、热运动现象与规律、电磁和光现象与规律、物质微观结 构和量子现象与规律、凝聚态物质结构及性质、时空结构、物理学中的数学方法。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力学(68学时)、热学(51学时)、电磁学(51学时)、光学(51学时)、近代物理(51学 时)、原子核物理(68学时)、理论力学(51学时)、电动力学(51学时)、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51 学时)、量子力学(68学时)、固体物理学(85学时)、数学物理方法(68学时)。
示例二:力学(54学时)、热学(54学时)、电磁学(72学时)、光学(72学时)、原子物理学(54 学时)、数学物理方法(72学时)、理论力学(72学时)、热力学与统计物理(72学时)、电动力学 (72学时)、量子力学(72学时)、固体物理学(72学时)、半导体物理与器件(72学时)。
示例三:力学(64学时)、热学(56学时)、电磁学(64学时)、光学(64学时)、原子物理学(56 学时)、数学物理方法(72学时)、理论力学(64学时)、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64学时)、电动力学 (64学时)、量子力学(72学时)、计算物理基础(32学时)、固体物理学(56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研究性训练、大学生创新训练、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专业方向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和谐发展,掌握电气类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面向电能发、输、配、用和电气电子设备制造等领域,从事电力系统的运行、维护、监测、试验和电气电子设备生产等工程技术工作的、有较强适应性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工程电磁场、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自动控制原理、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分析基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系统微机保护。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以到电力行业的发电、送电、配电、供电等企业从事电力系统的运行、维护、监测、施工等工程技术工作;也可以到大型企事业等用电单位从事用电系统的设计、施工、运行、维护、监测等工程技术工作;或到电气设备生产、制造单位从事电气设备的设计、生产、维修、销售等工程技术工作。学生可以参加国家公务招考进入机关、事业单位从事相关技术工作或考取教师资格证进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担任教师,还可以选择继续深造,将来从事高等教育或科学研究等工作。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和谐发展,掌握电气类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面向电能发、输、配、用和电气电子设备制造等领域,从事电力系统的运行、维护、监测、试验和电气电子设备生产等工程技术工作的、有较强适应性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工程电磁场、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自动控制原理、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分析基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系统微机保护。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以到电力行业的发电、送电、配电、供电等企业从事电力系统的运行、维护、监测、施工等工程技术工作;也可以到大型企事业等用电单位从事用电系统的设计、施工、运行、维护、监测等工程技术工作;或到电气设备生产、制造单位从事电气设备的设计、生产、维修、销售等工程技术工作。学生可以参加国家公务招考进入机关、事业单位从事相关技术工作或考取教师资格证进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担任教师,还可以选择继续深造,将来从事高等教育或科学研究等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历史学基本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国家机关、新闻出 版、文教事业及各类企业事业单位或领域从事研究、教学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历史学科复合型 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 发展的基本史实及史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专业工作和历史学教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对有关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有一定的 了解;
2.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研究与分析方法;
3.具有从事历史研究的初步能力和较强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
4.熟悉古文字学、史料学、历史地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及教育法规,能够初步运用教育 学、心理学基础理论与历史学基本理论;
5.了解国内外历史学研究与教学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史、世界史。
核心课程: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史学概论、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外国历史要籍介绍及 选读、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专业考察、教学实习、读书报告、学术前沿讲座、 大学生科研立项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信息技术、 电子商务、国际贸易等基础知识和网站(网店)运营相关知识,具备商务信息处理、网络营 销、网店内容维护与管理、网络交易管理、网络客户服务与管理等能力,从事网站(网店) 规划与运营及网络客户服务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电子商务应用企业,在网站(网店)运营管理、网络客户服务管理、网络信息 编辑等岗位群,从事商品信息采集与处理、网店装修、商品采购与销售管理、营销活动策划 与推广、网络客户服务、数据分析应用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较强的产品推销和网络沟通能力,能够建立和维护客户关系;
3.具备网络信息采集、筛选和编辑能力,能够从事互联网内容建设;
4.具备熟练使用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网络零售和外贸活动的能力;
5.掌握国际贸易基础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具备跨境电子商务运营管理的能力:
6.掌握网站(网店)运营管理、商品采购与销售管理、网络交易管理的能力;
7.掌握市场营销基础知识,能够熟练使用常用网络营销工具开展网络营销活动,并能够 通过数据分析进行效果监测;
8.熟悉互联网产品的运作流程,并具备策划、设计实施与管理的能力。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电子商务基础(概论)、商品信息采集与处理、网站内容编辑、网站建设与管理、网络客 户服务与管理、网络营销、交易管理、电子商务综合实训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商品拍摄、图像图片处理、网店装修、市场调研与分析、网络推广、交易管 理、网络客户服务、网站内容编辑、跨境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网络创业等实训。
在生产、流通和服务等电子商务应用企业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电子商务师(三级) 客户服务管理师(三级) 网络编辑师(三级)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电子商务 客户信息服务 市场营销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电子商务市场营销
阿坝师范学院2017年四川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生物科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70分,化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70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70分,电子信息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70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70分,旅游管理
阿坝师范学院2018年四川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化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96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96分,电子信息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96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96分,地理科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96分,财务会计
阿坝师范学院2019年四川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化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1分,生物科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1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1分,电子信息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1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1分,地理科学
阿坝师范学院2020年四川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6分,物理学(师范)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6分,地理科学(师范)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6分,化学(师范)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6分,财务会计教育(师范)理科录取
(三)四川民族学院(阿坝师范学院办学点)少数民族本科预科:文科214分;理科264分。
(四)阿坝师范学院少数民族专科预科:本科:文科296分;理科346分;专科:文科154分;理科152分。特此通知。
(四)阿坝师范学院少数民族专科预科:本科:文科296分;理科346分;专科:文科154分;理科152分。特此通知。
(三)四川民族学院(阿坝师范学院办学点)少数民族本科预科:文科214分;理科264分。
2021年阿坝师范学院四川省招生专业: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电子信息工程、历史学、英语、物理学、学前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财务会计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地理科学、地理科学、生物科学、学前教育、英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化学、财务会计教育、小
阿坝师范学院2021年四川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财务会计教育(师范)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78分,物理学(师范)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78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78分,学前教育(师范)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78分,电子信息工程理科录取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