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专业自2002 年起招收本科生,是学校重点培育的特色专业。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紧密围绕学校“应用型女性人才”培养目标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未来发展趋势,基于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开设了专业入门指导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以及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实验课程和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与管理咨询公司与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每学期定期举办“专业系列”讲座,为学生提供参观与实习机会。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北京市及校级科研项目与创业项目、全国大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基于学校性别优势展开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研究,目前在女大学生就业创业、女性领导力、女性高科技人才等方面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学生在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等理论基础的同时,能够掌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工具与基本技能,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核心课程
管理学、微观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会计学、劳动经济学、统计
学、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组织设计与工作分析、绩效管理、薪酬管理、人员素质测评技术、社会保障学、劳动关系、女性职业生涯管理、女性领导力与个性发展、女性创业学。
就业方向
可在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与实践工作、行政管理工作,也可以从事人
力资源管理咨询服务,政策分析以及行业研究等工作。
2、会计学·本科二批专业特色
该专业自1996 年起招收本科生。专业注重学生综合素质、专业素质的养成过程,着力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不断完善大一到大四的分阶段、逐层进阶式全程实践能力培养课程体系。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模式研究,手工实验与电算化实验并重、课程实验与综合实验并重、实验与实习并重、校内教师与校外会计实务工作者相结合等,使学生不仅了解会计工作流程及专业知识,还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能够较快地适应工作需要。该专业与北京市注册会计师协会连续多年合作开展“走进校园-CPA 职业基础技能培训”等项目,效果显著。学生在打下较宽厚的经济管理理论基础和扎实的会计学专业知识的同时,熟悉有关会计工作的法律法规,具有从事具体会计业务工作能力。
核心课程
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I、II)、成本会计、管理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税务会计、会计
信息系统。
就业方向
可在大中小型企业、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从事出纳、记账、审核、审计、财务报告制作与分析、
财务咨询与信息披露等会计相关工作。
答案来源于:2020年中华女子学院普通类本专科报考指南

2020年中华女子学院普通类本专科报考指南学前教育·本科二批专业特色

2020年中华女子学院普通类本专科报考指南应用心理学·本科二批专业特色

2020年中华女子学院普通类本专科报考指南数字媒体技术·本科二批专业特色

2020年中华女子学院普通类本专科报考指南金融学·本科二批专业特色

2020年中华女子学院普通类本专科报考指南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二批专业特色

2020年中华女子学院普通类本专科报考指南网络与新媒体·本科二批专业特色

2020年中华女子学院普通类本专科报考指南社会工作·本科二批专业特色

2020年中华女子学院普通类本专科报考指南社会学·本科二批专业特色

2020年中华女子学院普通类本专科报考指南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二批专业特色

2020年中华女子学院普通类本专科报考指南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二批专业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