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农业大学福建各专业排位:
1.理科试验班类(生命科学)(生物科学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农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园艺、植物保护、动物科学、动物医学、草业科学、化学类、种子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3874(需要考631分);
2.动物医学理科普通类排位4003(需要考630分);
3.理科试验班(信息科学)(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农业工程类、机械类、水利类、数学与应用数学、工程力学、地理科学类)理科普通类排位4003(需要考630分);
4.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4003(需要考630分);
5.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会计学、电子商务)理科普通类排位4148(需要考629分);
6.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4301(需要考628分);
7.数学与应用数学理科普通类排位4451(需要考627分);
8.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工程、葡萄与葡萄酒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4760(需要考625分);
9.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人工智能)理科普通类排位4906(需要考624分);
10.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气工程、人工智能)理科普通类排位4906(需要考624分);
11.农村区域发展(国际方向,方向)理科普通类排位5040(需要考623分);
12.化学类(化学、应用化学)理科普通类排位5040(需要考623分);
13.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工业设计、机械电子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5359(需要考621分);
14.地理科学类(地理信息科学、土地资源管理、土地整治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5359(需要考621分);
15.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车辆工程、工业设计、机械电子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5359(需要考621分);
16.经济学类(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农林经济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5359(需要考621分);
17.水利类(农业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土木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5359(需要考621分);
18.农学(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方向)理科普通类排位5359(需要考621分);
19.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应用气象学、生态学、资源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5518(需要考620分);
20.农业工程类(农业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业智能装备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5518(需要考620分);
21.工程力学理科普通类排位5518(需要考620分);
22.动物科学理科普通类排位5678(需要考619分);
23.园艺理科普通类排位5678(需要考619分);
24.植物保护理科普通类排位5678(需要考619分);
25.草业科学理科普通类排位5678(需要考619分);
26.园林(绘画)理科普通类排位5678(需要考619分);
27.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文科普通类排位1784(需要考595分);
28.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文科普通类排位2036(需要考592分);
29.农林经济管理(中外合作办学)文科普通类排位2036(需要考592分)
2020年中国农业大学各专业福建排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福建 | 理科试验班类(生命科学)(含生物科学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农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园艺、植物保护、动物科学、动物医学、草业科学、化学类、种子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31 | 3874 |
| 动物医学 | 630 | 4003 |
| 理科试验班(信息科学)(含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农业工程类、机械类、水利类、数学与应用数学、工程力学、地理科学类) | 630 |
| 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630 |
| 工商管理类(含工商管理、会计学、电子商务) | 629 | 4148 |
| 生物科学类(含生物科学、生物技术) | 628 | 4301 |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627 | 4451 |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含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工程、葡萄与葡萄酒工程) | 625 | 4760 |
| 电子信息类(含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人工智能) | 624 | 4906 |
| 电子信息类(含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农化、人工智能) | 624 |
|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下设国际发展等方向,第三学期分方向培养) | 623 | 5040 |
| 化学类(含化学、应用化学) | 623 |
| 机械类(含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工业设计、机械电子工程) | 621 | 5359 |
| 地理科学类(含地理信息科学、土地资源管理、土地整治工程) | 621 |
| 机械类(含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农化、车辆工程、工业设计、机械电子工程) | 621 |
| 经济学类(含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农林经济管理) | 621 |
| 水利类(含农业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土木工程) | 621 |
| 农学(包含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2个专业方向) | 621 |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含应用气象学、生态学、资源环境科学、环境工程) | 620 | 5518 |
| 农业工程类(含农业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业智能装备工程) | 620 |
| 工程力学 | 620 |
| 动物科学 | 619 | 5678 |
| 园艺 | 619 |
| 植物保护 | 619 |
| 草业科学 | 619 |
| 园林(考生宜有一定的绘画基础) | 619 |
| 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 | 文科 | 595 | 1784 |
| 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 | 592 | 2036 |
| 农林经济管理(中外合作办学) | 592 |
动物生产类
动物科学
中国农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 紧密围绕畜牧产业的重大需求与科学发展前沿,培养具有宽厚的人文与自然科学素养,掌握扎实的动物科学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从事畜牧行业管理与科技创新的一流人才以及相关领域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专业优势 本专业依托于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两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具有一流的师资和科研平台。在大学三年级学生将根据自己的发展意愿选择导师,并在导师指导下在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从事科学探索或到一流的大型企业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生产与管理实践。通过学习学生将成长为一流的行业与企业管理人才或动物科学研究的精英人才。
主干课程 动物组织解剖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畜牧微生物学、动物遗传学、动物育种学、动物繁殖学、动物营养学、饲料学、动物环境卫生与畜舍建筑学、饲料安全与质量分析、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配合饲料工艺原理与技术、畜牧业经济管理。
未来发展 当前我国和世界畜牧业正处于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以及生物技术化的快速发展时期,急需大批专门人才从事优质安全畜禽产品的生产管理、技术服务以及产品贸易等工作。此外,随着基因编辑、动物克隆、动物干细胞等生物技术的日益成熟,以畜禽生物反应器开展大规模生物制药为代表的动物生物技术新兴产业正在全球快速崛起,这是未来本专业最具发展前景的新方向。
本科生就业单位 本科毕业生深造率高达60%以上,就业的同学主要在国家及省市畜牧行政管理机构、畜产品生产企业,从事管理、产品开发和技术服务等工作。
2016届本科生毕业去向 毕业总人数90人,其中:国内读研人数44人,境外深造人数14人,就业人数31人,其它1人。
理科试验班(信息科学)
中国农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理念与目标 中国农业大学是一所致力于为国家未来培养高级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研究型大学。学校不仅要为学生提供厚实的基础教育,而且要创造各种条件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基于这种理念,试验班着眼于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质量和人才规格的需求,按照“低年级主要进行通识教育和基础教育,以扩大学生知识面和调动学习兴趣为主要目的;高年级在自由选择专业方向的基础上,进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以培养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基本思路,造就基础知识宽厚、创新意识强烈、学习与研究方法先进、人文修养高、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为他们在完成本科教育后能继续深造进而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理科试验班分为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两个方向,分别挂靠在生物学院和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实施方案
在培养模式上,实施在导师指导下的自主选专业、自主选择学习进程、自主选课的学分制教育管理模式,实施导师制和弹性学习年限。
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修读基础平台课程,主要强化数、理、化、外语、计算机等课程,配备优秀师资,单独授课。
在专业学习阶段,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特点自主选择专业。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进入各学院相关专业学习;进入不同专业学习的学生,直接修读所选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
理科试验班(生命科学)学生在第二学年进行专业分流,理科试验班(信息科学)学生在第三学年进行专业分流,按照专业要求自主选课,插入普通班学习。
教学组织与管理
(1)教学与考核方式 理科试验班的基础段课程由学校聘请校内外优秀教师和知名教授授课,英语听说课程由外籍教师讲授。采取讨论式、启发式、交互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部分课程使用英语授课;采用开卷、口试、论文等多种形式进行考核。
(2)淘汰机制 试验班实行严格的淘汰机制,成绩较差或违反学校规章制度受到纪律处分的学生应转出理科试验班,到其他专业继续学习;其他专业符合试验班转专业要求的学生,也可申请转入试验班学习。
深造就业情况 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比例最高可达70%,也可考取硕士学位研究生,在推荐出国联合培养或深造等方面将优先考虑;部分同学获得全额奖学金赴国外知名大学深造;其余就业的同学也找到了理想的工作。
植物生产类
园艺
中国农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园艺专业
专业前景 园艺专业是以生物学为基础,研究果树、蔬菜、花卉的育种、栽培、生理等的学科。由于园艺产业和其他农业产业相比,更具有劳动、技术以及资金密集的特点,无论是从长远发展来看,还是满足近期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和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园艺产业都具有诱人的发展前景。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学和园艺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商贸、园艺管理等领域和部门从事与园艺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要求学生掌握园艺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和遗传育种规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掌握园艺作物生产、技术开发和推广、园艺企业经营管理以及现代化温室产业的管理知识和技能。
培养特色 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园艺专业的特点,在加强基础理论教育的同时,强调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强化专业实践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管理能力。
主干课程 植物学、植物生理与生物化学、应用概率统计、遗传学、土壤学、农业生态学、园艺作物育种、园艺作物栽培、园艺作物组织培养、园艺作物营养、设施园艺、园艺产品保鲜与加工、园艺作物病虫害防治等。
所授学位 农学学士
就业方向 科研教学、相关企业以及各级政府相关部门。
深造情况 本院设有园艺一级学科博士点,可招收果树、蔬菜、观赏园艺、设施园艺等学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
其他情况 果树学为国家重点学科
植物生产类
植物保护
中国农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植物保护专业
专业前景 植物保护专业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以后,可持续农业、食品安全生产,植物检疫、农产品贸易等方面迫切需要植物保护方面的人才。同时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仿生学等高科技领域也需要此类高级人才。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植物保护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及其他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生产、推广、管理、经营等多方面工作的宽口径通用型人才。
培养特色 本专业分为植物病理学、昆虫学和农药与植检三个方向,学生既具有植物保护及农业科学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又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某一方向深入钻研,既能掌握传统农业科学的精华,又能紧跟生物科学、信息科学等高新科技的步伐。
主干课程 除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以外,专业主干课有:普通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植保技术等。另外设有25门专业选修课。
所授学位 农学学士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能从事大专院校的教学工作,中央、省、市级植保科研机构的科研和管理工作,各级植保管理部门的管理工作,同时能够从事病虫检测和防治,对外、对内植物检疫等工作,并可以担任大中型农场、林场、植物园、科技园区、园林部门及各级植保站的技术、经营和管理工作。
深造情况 本专业设有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和植物检疫与生态健康三个硕士、博士授权点。
其他情况 本学科的植物病理与昆虫学科点是全国首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211工程建设学科点及国家级重点学科点,有分子植物病理学与害虫生物防治两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及两个211工程重点实验室,有1位工程院院士及1位“长江”学者,2002年在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该学科点在全国排名第一。
经济与贸易类
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
中国农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适应全球经济发展一体化趋势,并熟练掌握并应用现代经济分析方法解决现实问题,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际规则,能够在国内外企业、政府管理部门、研究机构等从事经营、管理、研究和政策分析工作的国际化创新型人才。 学 制 学分制,需修满思政必修课16学分及专业规定的120个学分;学生可在中国农业大学学习四年或通过选拔在第三年赴美交流学习一至两年。 核心专业课程 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数理经济学、应用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国际贸易学、货币银行学、发展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等。
农业经济管理类
农村区域发展
中国农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
专业前景 发展学科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是为了研究和解决人类所面临的资源枯竭、环境退化、贫困、机会不公平等传统学科无法独立应对的难题,所形成的多视角、宏微观结合、整体性、综合性的理论与方法体系,指导和应用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研究、实践与政策制定。农村区域发展是发展学科的重要分支,经过20世纪90年代以来引进、应用和本土化,已经在我国的农村发展、扶贫、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必将在我国今后的农业结构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变革和城镇化、扶贫、西部大开发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以及公民社会和政治文明的发展等方面发挥其独特的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城乡经济、社会与政治的统筹发展,发展管理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加大。
培养目标 主要培养农村发展管理的综合性、复合型专门人才。学生掌握发展学科的基本理论、发展研究的基本方法,具备在宏观以及社区层次从事发展设计、规划和监测评估、组织发育与管理的能力,成为从事农村发展研究和管理与实践的中高级人才。
培养特色 本专业的培养包括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导师指导等三部分。其中课程体系由发展理论、发展研究方法、发展实践与项目管理等三大板块构成。此外,本科生在一、二年级还要学习农业与农村相关专业及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的基础知识。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除采用常规的理论教学法外,还采用参与式和案例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发展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则为学生提供实际运用发展管理理论和方法的机会,培养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三年级以后的导师指导则具体、个别地帮助学生面向人才市场需求,充分发挥个人的潜力与优势,加速成才的过程。
主干课程 发展导论、发展研究方法、现代发展规划与项目管理、传播与沟通、现代培训理论与方法、技术创新与知识系统发展导论、推广理论与方法、农村发展专题、人力资源管理、国际经济与区域发展等。
所授学位 管理学学士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政策研究与制定机构、农业与农村发展的管理机构、国内与国际发展项目管理及协调机构、管理咨询机构、其他非盈利性组织以及企业,从事管理、研究、咨询等工作。
深造情况 本专业设有农村发展与管理、区域经济学、社会学三个硕士授予点,并可继续报考农村发展与管理、农业经济管理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也可在法学等方向进一步深造。每年考研比例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