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海洋大学广西各专业排位:
1.海洋科学理科普通类排位5318(需要考609分);
2.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5642(需要考607分);
3.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保密管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网络空间安全)理科普通类排位5800(需要考606分);
4.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5980(需要考605分);
5.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理科普通类排位5980(需要考605分);
6.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6158(需要考604分);
7.金融学理科普通类排位6158(需要考604分);
8.水产养殖学理科普通类排位6326(需要考603分);
9.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6326(需要考603分);
10.环境科学理科普通类排位6512(需要考602分);
11.海洋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6512(需要考602分);
12.轮机工程(轮机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6681(需要考601分);
13.船舶与海洋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6867(需要考600分);
14.勘查技术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6867(需要考600分);
15.化学理科普通类排位6867(需要考600分);
16.土木类(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6867(需要考600分);
17.电子商务理科普通类排位7050(需要考599分);
18.药学理科普通类排位7050(需要考599分);
19.海洋资源与环境理科普通类排位7050(需要考599分);
20.生物科学类(生态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理科普通类排位7248(需要考598分);
21.食品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7248(需要考598分);
2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7248(需要考598分);
23.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7248(需要考598分);
24.化学工程与工艺理科普通类排位7248(需要考598分);
25.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7420(需要考597分);
26.大气科学理科普通类排位7420(需要考597分);
27.国际经济与贸易理科普通类排位7420(需要考597分);
28.法学(中外合作办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6065(需要考562分);
29.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6968(需要考559分);
30.海洋科学(中外合作办学)理科普通类排位20669(需要考548分);
31.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理科普通类排位24617(需要考537分);
32.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理科普通类排位26978(需要考531分);
33.数学与应用数学(中外合作办学)理科普通类排位28142(需要考528分);
34.会计学文科普通类排位898(需要考587分);
35.行政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1025(需要考583分);
36.政治学与行政学文科普通类排位1071(需要考582分);
37.市场营销文科普通类排位1108(需要考581分);
38.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德语、法语、日语、朝鲜语)文科普通类排位1108(需要考581分);
39.公共事业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1144(需要考580分);
40.文化产业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1144(需要考580分);
41.汉语言文学文科普通类排位1144(需要考580分);
42.法学(中外合作办学)文科普通类排位2678(需要考554分)
2020年中国海洋大学各专业广西排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广西 | 海洋科学(6300元/年,在崂山校区办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9 | 5318 |
| 电子信息类(5800元/年,在崂山校区办学,包含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607 | 5642 |
| 计算机类(5800元/年,在崂山校区办学,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保密管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网络空间安全) | 606 | 5800 |
|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6300元/年,在崂山校区办学) | 605 | 5980 |
| 数学类(5800元/年,在崂山校区办学,包含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 605 |
| 自动化(5800元/年,在崂山校区办学) | 604 | 6158 |
| 金融学(5800元/年在崂山校区办学) | 604 |
| 水产养殖学(6200元/年,在鱼山校区办学) | 603 | 6326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5800元/年,在崂山校区办学) | 603 |
| 环境科学(5800元/年,在崂山校区办学) | 602 | 6512 |
| 海洋技术(6300元年,在崂山校区办学) | 602 |
| 轮机工程(轮机工程5800元/年,在崂山校区办学) | 601 | 6681 |
| 船舶与海洋工程(5800元/年,在崂山校区办学) | 600 | 6867 |
| 勘查技术与工程(5800元/年,在崂山校区办学) | 600 |
| 化学(6300元/年,在崂山校区办学) | 600 |
| 土木类(5800元/年,在崂山校区办学,包含专业:土木工程、工程管理) | 600 |
| 电子商务(5800元/年,在崂山校区办学) | 599 | 7050 |
| 药学(7000元/年,在鱼山校区办学) | 599 |
| 海洋资源与环境(5800元/年,在鱼山校区办学) | 599 |
| 生物科学类(6300元/年,在鱼山校区办学,包含专业:生态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 | 598 | 7248 |
| 食品科学与工程(6300元/年,在鱼山校区办学) | 598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5800元/年,在崂山校区办学) | 598 |
| 材料类(5800元/年,在崂山校区办学,包含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598 |
| 化学工程与工艺(5800元/年,在崂山校区办学) | 598 |
|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5800元/年,在崂山校区办学) | 597 | 7420 |
| 大气科学(5800元/年,在崂山校区办学) | 597 |
| 国际经济与贸易(5800元/年,在崂山校区办学) | 597 |
| 法学(中外合作办学)(70000元/年,在崂山校区办学,仅招收填报了该专业志愿的考生) | 562 | 16065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70000元/年,在崂山校区办学,仅招收填报了该专业志愿的考生) | 559 | 16968 |
| 海洋科学(中外合作办学)(52000元/年,在崂山校区办学,仅招收填报了该专业志愿的考生) | 548 | 20669 |
| 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60000元/年,在崂山校区办学,仅招收填报了该专业志愿的考生) | 537 | 24617 |
| 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60000元/年,在崂山校区办学,仅招收填报了该专业志愿的考生) | 531 | 26978 |
| 数学与应用数学(中外合作办学)(60000元/年,在崂山校区办学,仅招收填报了该专业志愿的考生) | 528 | 28142 |
| 会计学(6200元/年,在崂山校区办学) | 文科 | 587 | 898 |
| 行政管理(5300元/年,在崂山校区办学) | 583 | 1025 |
| 政治学与行政学(5000元/年,在崂山校区办学) | 582 | 1071 |
| 市场营销(5800元/年,在崂山校区办学) | 581 | 1108 |
| 外国语言文学类(5000元/年,在崂山校区办学,包含专业:英语、德语、法语、日语、朝鲜语) | 581 |
| 公共事业管理(5300元/年,在崂山校区办学) | 580 | 1144 |
| 文化产业管理(5800元/年,在崂山校区办学) | 580 |
| 汉语言文学(5000元/年,在崂山校区办学) | 580 |
| 法学(中外合作办学)(70000元/年,在崂山校区办学,仅招收填报了该专业志愿的考生) | 554 | 2678 |
电子商务类
电子商务
中国海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电子商务专业于2002年经教育部备案批准设立,隶属于管理学院营销与电子商务系,我校为全国成立该专业较早的高校之一。电子商务专业是融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和物流学于一体的新型综合性、交叉复合型专业。本专业师资与市场营销专业共用,拥有授课教授5人、博士生导师4人、副教授9人,90%以上教师具有博士学位且均为硕士生导师。多位教师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山东省高层次人才库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海外留学归国人才等,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山东省社科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该专业在网络营销策划与管理、电子商务战略与规划、电子商务系统运营与维护等方面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学和科研体系,教研相长,以研促教,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教学和科研成果。 本专业是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企业管理硕士点、营销管理硕士点的重要支撑,具备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的完整培养体系。本专业属于电子商务经管类方向,专业定位更加侧重于“商务”和“管理”。本专业根据“厚基础、宽口径、重特色”的原则,以培养创新性思维、创业实践能力为导向,以专业内涵建设为主线,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以创业创新实践环境建设为基础,充分发挥中国海洋大学的学科交叉优势,以电子商务全流程课程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为重点,按照“侧重商务管理、突出营销优势、强调实践创新”的发展思路,通过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实践体系和电子商务实验立体化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和支撑,培养综合性电子商务高级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和信息技术发展对电子商务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络环境下现代市场研究与营销策划、电子商务运营与服务管理、以及电子商务系统规划与技术服务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专业人才。具体如下: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现代管理和信息经济理念;掌握现代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商务活动的知识与技能,具有扎实的电子商务专业基础和良好的知识结构;掌握信息技术和电子服务综合技能,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商务管理与经济有关问题的能力;能够基于多学科知识融合的创意、创新和创业能力进行现代化商务实践、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 本专业设有“营销博惠”特色奖学金,由已毕业校友们共同自愿捐赠设立;经常举办各类讲座、开拓学生视野,如邀请了美国新墨西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的教授开展了“管理信息与电子商务国际期刊研究热点与投稿指南”、“人工智能与营销前沿”等讲座;定期举办或协助举办“全国大中学生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商业实训大赛”、“模拟商务谈判模拟大赛”、“企业经营模拟大赛”、“金融模拟大赛”、“微营销大赛”、“‘三下乡’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等丰富多彩的专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及实践能力。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环境科学
中国海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环境科学专业始建于2000年,拥有鲜明的海洋环境特色。2007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8年成为山东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经过近二十年的积淀,以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精品课程、省级教学团队和部级重点实验室为支撑,构建了院士领衔、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学队伍,形成了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本专业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和可持续发展理念,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需求,掌握环境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创新创业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及具有国际视野,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等从事科研、教学、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特别是海洋污染防控与生态修复领域的高级专业人才。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毕业5年左右达到以下目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与人文修养及沟通交流能力;具有扎实的环境科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熟悉海洋环境问题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掌握认识与解决海洋环境问题的基本方法;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素养、创新精神和职业操守。 环境科学专业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环节包括各门课程的配套实验、环境地学综合野外实习、环境类专业认知实习及东方红3号科学考察船或“天使号”实习船上为期1周海洋环境调查、上机实践、环评实践、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等。同时专业还设立了三个本科教学实验平台,包括:环境监测实验室、环境生物实验室和环境动力学实验室,以及服务于本科实践教学的大型仪器功能区和附属设施功能区,能充分满足学生实验及实践的需求。
金融学类
金融学
中国海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金融学专业于1992年设立,1998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2019年成为国家级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依托的金融学科于2010年成为山东省“十二五重点学科”,依托的应用经济学学科2020年成为山东省特色优势学科。作为中国海洋大学重点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从2016年着手开展教学团队和核心课程建设等综合改革任务,同时,每年在全校新生中选拔优秀学生50人左右组建金融学专业CFA(特许金融分析师)实验班,以满足社会对国际化视野和专业性金融投资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 现有专任教师29人,其中,在职称结构上,教授9人,副教授15人,讲师5人,博士生导师8人;在特殊人才上,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和青年专家2人,山东社会科学名家1人,山东省金融类本科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深交所行业咨询专家1人,青岛市高校教学名师1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1人,中国海洋大学青年英才1人。师资队伍整体学历和知识结构合理,能够满足人才培养需要,并呈良好发展趋势,为专业培养高水平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自2013年以来,专业教师在科研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近5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近50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重大研究专项2项,项目经费1000余万元,发表SSCI、SCI和CSSCI论文120余篇,荣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等学术奖励25项。在紧跟学科前沿、开展学术研究的同时,专业教师也注重科研反哺教学,利用大学生挑战杯、SRDP项目、本科生导师制和本科毕业论文等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在人才培养上,专业瞄准国家金融体制改革与金融市场规范的战略需求,以及地方经济金融发展的现实需要,确定以着力培养富有创新意识、国际化视野、良好职业操守,系统把握现代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当代金融理论体系,通晓金融政策、法规与现代管理知识,掌握金融市场运作机理,研判金融市场发展规律的高素质、复合型高级金融专业人才为培养目标。同时,在此目标下,对CFA实验班进一步强化娴熟金融数量分析技能、国际化视野和CFA相关资质的培养。 在课程体系设置上,专业突出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强调学科基础,并结合金融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趋势,注重专业特色和专业优势课程的设置;同时,为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采用较为灵活、开放的选课体系。目前,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主要涵盖了公共基础教育层面、通识教育层面、学科基础教育层面、专业知识教育层面和专业技能教育层面等5个层面。 在产学协同育人上,专业与平安银行、新华人寿保险、中信证券、青岛国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等金融机构签署了实习实训基地,每年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实习;同时依托大连商品交易所期货人才培育项目、教育部产学协同育人项目等,与中信期货等业界机构和业界高管、专家联合开设系列行业特色课程和专题讲座,并承办“职来职往”模拟求职大赛、模拟炒股炒汇大赛等活动,以多方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国际化合作方面,专业以学生走出去修读课程、短期交流、夏令营,教师出国研修,举办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国际专家请进来、互访等方式,与美国康奈尔大学、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纽约州立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英国东英吉利大学、英国哈勃亚当斯大学等国际知名院校展开广泛的交流合作。这些合作不仅开拓了学生和教师的国际视野,同时也提升了专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政治学类
政治学与行政学
中国海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以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为主要研究对象,范围涉及政治学理论、中西政治思想、中国政治、比较政治、国际政治和公共行政等领域。中国海洋大学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设置于1998年,是国内较早、省内率先开设的专业,拥有政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开设政治学理论、中外政治制度、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四个硕士专业。 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本专业已经形成师资力量强大、学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现有教授7人,副教授8人,外籍教师1名,高级职称比例达到85%以上,所有教师都是国内外知名高校博士毕业,师资队伍中包括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泰山学者青年专家、繁荣人才工程、青年英才工程等高层次人才。本专业围绕“国家治理”深耕研究领域,以“全球海洋治理”作为发展特色,已经在政治学基本理论、国家治理、海洋政治、极地治理和“一带一路”等研究领域有重要影响,部分研究领域已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国际国内学界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本专业加强国际化合作,先后与美国、法国、俄罗斯等国、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的著名大学和科研单位签署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办学协议,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国际化发展平台。 本专业着力培养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深厚的理论素养,同时又具备科学理性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级人才。通过系统学习掌握现代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的一般规律和理论方法,具备较强的理论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以及科研深造能力。同时通过特色课程群、双语教学和实践教学基地等建设,注重学生的国际化水平和实践能力提升。
经济与贸易类
国际经济与贸易
中国海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于1992年设立,1993年正式招生,2002年1月更名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2000年获批国际贸易学硕士点,下设资源、环境、贸易战略与政策、世界区域经济与贸易、国际经济与国际投资、国际技术与服务贸易、港口经济与贸易、货物进出口实务等六个培养方向,2002年正式招生。2010年首批获批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点,2011年在学院应用经济学博士一级学科授权点内设立区域创新与国际经济合作博士方向,2014年设立博士后流动站。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该专业已经形成了完善的教学和科研体系,在资源、环境、贸易战略与政策、世界经济与贸易、国际贸易规制、国际贸易救济、碳汇贸易、水产品国际贸易、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实证计量经济学、港口经济与贸易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科研成果,在山东省乃至全国产生了重要影响,2019年被山东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专业。 本专业共有任课教师29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4人、讲师6人;师资国际化水平较高,专任教师70%以上具有留学经历、80%以上具有博士(后)学位。名师名家包括:戴桂林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联合导师。现为学院副院长,985国家社科重点基地-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海洋经济研究所所长。2008年聘为三级教授。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2009年入选山东省省委组织部干部培训名师首批代表。获得国家发改委、山东省发改委、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社科、山东省软科学及青岛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教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多项。兼任山东省教指委经济与贸易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世界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山东省世界经济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山东省跨境电商产教联盟副理事长、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理事、农业部渔业贸易政策跟踪专家组专家、中国《太平洋学报》(CSSCI核心期刊)副主编、山东宏观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发改委)、山东省海洋经济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青岛市WTO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青岛仲裁委仲裁员等;邵桂兰教授,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国际贸易规制、国际贸易救济、碳汇贸易、水产品国际贸易等,主要学术兼职包括中国全国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成员、山东省世界经济学会理事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基地重大等科研项目等20余项,在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师资详细情况请见如下网址:中国海洋大学官网首页-院系设置-经济学院-师资队伍-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专业特色和优势:地缘发展优势。青岛市是山东省经济发展的龙头,是山东省乃至中国北方的贸易中心,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和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本专业的建设思路与培养方案与山东及青岛“一带一路战略节点”等战略规划紧密衔接,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注重人才国际化能力培养。目前举办了全日制全英语授课国际商务硕士留学生班、全日制全英语授课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留学生班、全日制中文授课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留学生班、全英语授课留学生短期班-中国国际商务班(ICBP)、中印全英语授课留学生高级MBA班,累计培养“一带一路”国家留学生近1600人,形成了良好的留学生教育品牌,扩大了学校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2017至2019年,该专业连续组织了三期“一带一路先锋营”,85名同学赴捷克布拉格经济大学经济学院学习、调研。伴随大量留学生的培养和中国学生的赴外学习,中外文化交流互鉴,显著提升了中国海洋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国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与国际化素养。目前本专业已与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挪威、澳大利亚、捷克、新加坡、韩国等国家近二十所大学具有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学生具有跨文化交流机会,在国际合作与交流方面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涉海国际经贸研究特色较为突出。以高水平涉海国际经贸研究反哺教学,提升学生涉海国际经贸研究能力。教师的研究课题以及学生的毕业论文具有较为明显的海洋特色。 本专业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需要,秉承“厚基础、宽口径”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基础宽、素质高、有专长、国际化”、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娴熟的业务操作技能和熟练的外语综合运用能力,能够胜任国际经贸理论研究与实务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大气科学类
大气科学
中国海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大气科学是研究大气的结构、组成、物理现象、化学反应、运动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的一门学科。天气的变化无时不在,云淡风轻与黑云压城,带给我们不同的生活体验。夜悟天象,明看风雨,大气科学的奇妙之旅期待你的加入。 大气科学是中国海洋大学“双一流”重点建设的学科之一,起源于 1935 年国立山东大学物理系天文气象组,该组由中国气象学会的开拓者与奠基人蒋丙然先生创建,是我国海洋气象学的发祥地。1981 和 1984 年分别获批教育部首批硕士点和第二批博士点,1993 年被评为山东省重点学科。现有大气科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流动站,气象学和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两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形成了完整的大气科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中国海洋大学的大气科学专业是我国海洋气象领域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2020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目前拥有专任教师40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28人,75%以上教师具有海外交流访问和留学经历,获国家、省部级人才称号 20 余人次,形成了海洋气象领域中以国际IUGG 会士、英国皇家气象学会会士等为学术带头人的高水平年轻化教学科研队伍。 本专业以海洋气象为特色,与物理海洋相伴发展,拥有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创新平台,包括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海洋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海洋多学科过程相互作用及其气候环境效应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为教学-科研-服务全链条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学科在海-气相互作用与气候、季风、海雾等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海洋气象领域取得了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创新性成果,近五年在 Nature 及其子刊等顶尖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相关成果入选 2019 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2016 中国十大海洋科技进展,被 Nature News&Views 专题评述。建立了“两洋一海”超高分辨率区域海气耦合模式,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 大气科学以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为导向,志在建设特色显著、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大气科学专业团队,培养理论基础坚实、实践技能优良、创新能力卓越的大气科学类一流人才。我在山海间,等风也等你。中国海洋大学大气科学专业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