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西南政法大学天津各专业排位:
1.法学((法学+工商管理))综合普通类(不限)排位3931(需要考656分);
2.法学综合普通类(不限)排位4371(需要考653分);
3.新闻学综合普通类(不限)排位4530(需要考652分);
4.知识产权综合普通类(不限)排位5137(需要考648分);
5.法学((法学+英语))综合普通类(不限)排位5137(需要考648分);
6.行政管理综合普通类(不限)排位5320(需要考647分);
7.公共事业管理综合普通类(不限)排位5320(需要考647分);
8.德语综合普通类(不限)排位5320(需要考647分);
9.经济学类综合普通类(不限)排位5320(需要考647分)
  
    
  
  
    2020年西南政法大学各专业天津排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 天津 | 法学((法学+工商管理)双学士学位)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656 | 3931 | (01) | 不限 | 
| 法学 | 653 | 4371 | (01) | 不限 | 
| 新闻学 | 652 | 4530 | (01) | 不限 | 
| 知识产权 | 648 | 5137 | (01) | 不限 | 
| 法学((法学+英语)双学士学位) | 648 | (01) | 不限 | 
| 行政管理 | 647 | 5320 | (01) | 不限 | 
| 公共事业管理 | 647 | (01) | 不限 | 
| 德语 | 647 | (01) | 不限 | 
| 经济学类 | 647 | (01) | 不限 | 
 
  
    新闻传播学类
    新闻学
  
  
    
      
    
    西南政法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从2016年实行大类招生,第3学期进行专业分流,从第4学期开始分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传播学以及网络与新媒体四个专业进行培养。  新闻学专业于1994年由原国家教委批准设立,1995年开始面向全国招生。该专业是我国法科大学里开设的第一个、也是重庆市第一个新闻学专业,同时也是全国第一个以法治新闻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特色新闻学专业。2007年,新闻学专业获评重庆市新闻传播类唯一特色专业;2010年,新闻学专业被确立为教育部第六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3年,新闻学专业成为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建设点;2018年,新闻学专业成为重庆市首批一流专业;2020年新闻学专业成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专业就业:本专业的就业方向主要为:(1)在主流媒体及其他新闻媒体、网络媒体、报社、期刊社、通讯社、出版社、电台电视台中担任记者、编辑、管理、技术等工作;(2)在党政机关、公检法司、企事业单位从事宣传、管理等相关工作;(3)在高等院校和科研工作机构从事教学、研究、管理工作。
  根据《西南政法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本专业毕业生主要进入公检法司宣传部门和政府机构、主流媒体等单位就业。。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表现突出,广受各单位的欢迎。
 
  
    公共管理类
    行政管理
  
  
    
      
    
    西南政法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从1985年开设司法管理专科迄今,经过32年的积淀探索和砥砺前行,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法治政府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因应提升国家治理、地方治理和社会治理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效能的客观需求,我校行政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上形成了自己的专业特色。本专业面向国家和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服务于提升政府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目标,体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实行“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务实创新”的人才开发战略。专业培养方案突出行政管理基本理论知识传授,注重法学、政治学等相关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运用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中的法律治理与技术治理手段,着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系统培养懂政治、通法律、精管理的复合型高级行政管理应用人才。  2009年,本专业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2015年入选重庆市首批“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和重庆市首批“三特”专业学科群“舆情传播与风险管理”,2019年入选教育部公布的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在2016年、2017年、2018年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中国大学学科评价报告》中,本专业为中国大学管理学门类本科五星级专业,重庆市排名第一。据中国科教评价网发布的《2018-2019年行政管理专业排名》,本专业在全国273个开设此专业的院校中,位居“中国大学本科教育专业排名”第20名。
 
  
    公共管理类
    公共事业管理
  
  
    
      
    
    西南政法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面向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体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实行“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务实创新人才”的人才开发战略,经过15年的探索,在人才培养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专业培养突出公共管理基本理论知识传授,注重法学、政治学等相关学科基本知识教育,着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既掌握一般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基础理论,又具备现代社会管理和公共危机管理理论与技术,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在党政机关及相关事业部门和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以通才教育为基础,同时注重学生的差异化教育,努力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务实创新人才。2010年,公共管理学科成为重庆市“十二五”一级重点学科,2017年成为重庆市“十三五”一级重点学科。2017年,成为重庆市特色学科专业群“国家治理与公共安全”支撑专业。
 
  
    法学类
    知识产权
  
  
    
      
    
    西南政法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西南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与民商法学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知识产权专业历史悠久,根基坚实,优势明显,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2019年高考升学网排名中,西南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本科专业雄居全国第一。  早在1985年学校即在法学本科生中开设知识产权法课程, 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自主设置知识产权法专业硕士点和博士点。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知识产权人才需求的新形势,2006年我校在法学专业本科生中开设“知识产权专门化班”,并于2008年经教育部和财政部批准成功设立“复合型知识产权应用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2010年西南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成立,知识产权本科专业顺利开设。2011年我校被最高人民法院遴选为全国五大“知识产权审判理论研究基地”之一。2017年,由我校牵头建设的“知识产权保护协同创新中心”成功获批重庆市“2011协同创新中心”。2020年5月,知识产权学院被遴选为重庆市首批“版权研究基地”。 专业就业:知识产权专业近三年平均就业率在95%以上。
  2017届本科知识产权专业共计77人,33人通过司考,年底就业率为97.40%,其中考取国内研究生占比为22.08%;出国占比为6.50%;公司律所占比为59.80%;公务员占比为5.20%;其他占比为6.50%。
  2018届本科知识产权专业共计88人,54人通过司考,年底就业率为94.31%,其中考取国内研究生占比为29.54%;出国占比为4.55%;公司律所占比48.86%;公务员占比6.82%;其他占比4.55%。
  2019届本科知识产权专业共计92人,55人通过司考,年底就业率为93.48%,其中考取国内研究生占比为21.74%;出国占比为6.52%;公司律所占比为48.91%;公务员占比为4.35%;其他占比为11.96%。
  知识产权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法院、司法行政、检察、国家安全、海关、税务、工商、知识产权等国家机关,以及在律师事务所、银行、保险、金融投资、知识产权代理等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中从事行政、司法、法律服务及相关工作。
 
  
    法学类
    法学
  
  
    
      
    
    西南政法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本科专业是改革开放后全国最早恢复招生的法学专业之一。经过60多年的办学积累,在全国首批设立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在西部地区率先设立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经济法学科、诉讼法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已建成5个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法学专业秉承高素质职业化法律人才培养理念,以高水平学科建设为依托,教学科研队伍力量雄厚。2007年,法学专业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拥有经济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6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2012年我校成为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是全国重要的法学本科人才培养基地。
 
  
    外国语言文学类
    德语
  
  
    
      
    
    西南政法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众所周知,我国法律体系属于大陆法系,而大陆法系又称为罗马一德意志法系,璀璨的《德国民法典》被许多大陆法系国家所仿效,这其中就包括日本与苏联。中国现代法律制度体系的建立可以追溯到晚清,那时通过对日本的学习系统的接触到了德国法律制度,比如《大清民律草案》与德国民法典就有着惊人的相似性。新中国建立后,我们学习与仿效苏联的法律体系与制度,而苏联法律体系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学理论基础之上,因此广泛的参照了德国的法律,并对我国法律体系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为什么要报考西南政法大学德语专业?  在我国学习法律,绕不开德国,学习德语能够深入原始语境之中探究大陆法系的缘起与意图,更好地理解我国现行法律体系的构架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