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武汉理工大学江苏各专业排位:
1.计算机类理科普通类排位12389(需要考387分);
2.人工智能理科普通类排位12389(需要考387分);
3.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12389(需要考387分);
4.新闻传播学类理科普通类排位12389(需要考387分);
5.智能制造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3376(需要考386分);
6.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14328(需要考385分);
7.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15354(需要考384分);
8.能源与动力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6420(需要考383分);
9.经济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7578(需要考382分);
10.金融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7578(需要考382分);
11.工程力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7578(需要考382分);
1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理科普通类排位17578(需要考382分);
13.工业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7578(需要考382分);
14.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理科普通类排位17578(需要考382分);
15.数学类理科普通类排位17578(需要考382分);
16.材料类理科普通类排位17578(需要考382分);
17.国际经济与贸易理科普通类排位18746(需要考381分);
18.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8746(需要考381分);
19.工业设计理科普通类排位18746(需要考381分);
20.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18746(需要考381分);
21.测控技术与仪器理科普通类排位18746(需要考381分);
22.化学工程与工艺理科普通类排位18746(需要考381分);
23.制药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8746(需要考381分);
24.油气储运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8746(需要考381分);
25.海事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18746(需要考381分);
26.生物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18746(需要考381分);
27.应用化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8746(需要考381分);
28.安全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8746(需要考381分);
29.电子商务理科普通类排位18746(需要考381分);
30.物流管理与工程类理科普通类排位18746(需要考381分);
31.交通运输类理科普通类排位18746(需要考381分);
32.外国语言文学类理科普通类排位18746(需要考381分);
33.建筑类理科普通类排位18746(需要考381分);
34.公共事业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18746(需要考381分);
35.生物制药理科普通类排位18746(需要考381分);
36.海洋工程类理科普通类排位18746(需要考381分);
37.地理科学类理科普通类排位18746(需要考381分);
38.应急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18746(需要考381分);
39.导航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8746(需要考381分);
40.土木类理科普通类排位20001(需要考380分);
41.工商管理类理科普通类排位20001(需要考380分);
42.矿业类理科普通类排位20001(需要考380分);
43.经济学文科普通类排位3865(需要考377分);
44.新闻传播学类文科普通类排位4400(需要考375分);
45.法学文科普通类排位4701(需要考374分);
46.汉语国际教育文科普通类排位4998(需要考373分);
47.外国语言文学类文科普通类排位4998(需要考373分);
48.工商管理类文科普通类排位4998(需要考373分);
49.社会工作文科普通类排位5322(需要考372分);
50.思想政治教育文科普通类排位5322(需要考372分)
2020年武汉理工大学各专业江苏排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江苏 | 计算机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387 | 12389 |
| 人工智能 | 387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387 |
| 新闻传播学类 | 387 |
| 智能制造工程 | 386 | 13376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385 | 14328 |
| 自动化 | 384 | 15354 |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383 | 16420 |
| 经济学 | 382 | 17578 |
| 金融学 | 382 |
| 工程力学 | 382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382 |
| 工业工程 | 382 |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382 |
| 数学类 | 382 |
| 材料类 | 382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381 | 18746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381 |
| 工业设计 | 381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381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381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381 |
| 制药工程 | 381 |
| 油气储运工程 | 381 |
| 海事管理 | 381 |
| 生物技术 | 381 |
| 应用化学 | 381 |
| 安全工程 | 381 |
| 电子商务 | 381 |
|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 381 |
| 交通运输类 | 381 |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381 |
| 建筑类 | 381 |
| 公共事业管理 | 381 |
| 生物制药 | 381 |
| 海洋工程类 | 381 |
| 地理科学类 | 381 |
| 应急管理 | 381 |
| 导航工程 | 381 |
| 土木类 | 380 | 20001 |
| 工商管理类 | 380 |
| 矿业类 | 380 |
| 经济学 | 文科 | 377 | 3865 |
| 新闻传播学类 | 375 | 4400 |
| 法学 | 374 | 4701 |
| 汉语国际教育 | 373 | 4998 |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373 |
| 工商管理类 | 373 |
| 社会工作 | 372 | 5322 |
| 思想政治教育 | 372 |
电气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武汉理工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面向电气工程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和技术服务等需求,培养具有从事电气工程领域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技术服务等工作所需的数理知识和其它相关自然科学知识,具有综合运用电气领域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专业技能从事与电气工程领域有关工作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
本专业的特点是电气与电子并重,软件与硬件兼备,装置与系统结合,采用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专业面宽、适应性强,具有电气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具有自动化和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强电、弱电等综合性电气工程技术工作的能力,包括在能源互联网、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可再生能源发电等领域的综合应用。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电机学、电气工程基础、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高电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电子装置及控制、电力拖动与控制系统等。
为满足工程领域实际需求,培养工程能力和创新意识,与电气领域的企业建立人才培养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并建立生产实习基地,建有微电网、电力系统实时仿真、电力电子、电机与传动等门类齐全的本科实验室,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与多家行业企业如北京四方、武汉理工大学高邮研究院等共同建立了本科实习实践基地,通过实习实践环节,提升学生在前沿知识、创新能力、分析解决工程问题能力等方面的素质。
毕业生的就业领域包括电力系统、电力设计研究院、电力装备制造企业、电力电子类高新技术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船舶海洋、交通运输、汽车制造、材料加工、信息服务部门和政府机关等。毕业生也可选择继续深造,攻读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相关学科的研究生。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为95%以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是首批加入“电力行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校企联盟”成员单位,形成了“校企协同、校校协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电力行业人才培养新格局。
经济学类
经济学
武汉理工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宽广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熟练掌握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具有向相关领域扩展能力的理论与应用复合型经济管理人才;同时培养怀有强烈创业梦想、具备企业家精神、熟练掌握商务经济知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具备宽广视野和团队精神的创业型经济管理人才。毕业生可在各类型企业的经济分析和管理部门、政府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工作或创办企业,也可在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期货公司等金融部门工作。
专业特色:(1)学研教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北省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吸收本专业学生提前介入科研创新项目活动,通过创新实践活动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2)整合武汉理工大学校内外创新创业资源,面向全校新生选拔,创办了全国重点高校第一个经济学“专业+创业”试点班:新颖的商业课程设计,企业家全程参与,注重实战的实践教学模式,培养企业家精神、创业知识和创业实践能力;(3)开设特色实验课程,培养实践创新能力:依托“湖北省高等学校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教育部专项资金建设的“经济决策与行为分析”实验室开展多层次实验教学;(4)雄厚的师资支撑力量: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24名,其中教授9名,副教授10名,博士生导师6人,80%以上拥有博士学位,50%以上具有国外知名大学学习进修的经历,多名教师具有政府挂职/兼职锻炼和企业工作的社会实践工作经历。
自动化类
自动化
武汉理工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自动化专业面向自动化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和技术服务需求培养赋有健全人格、良好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自然科学基础和专业知识扎实、具有快速适应能力、创新创业意识、实干精神和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自动化专业采用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聚前沿的人才培养模式,延拓自动化为驾驭物理系统与信息系统协同的专业本质,凸显互/物联网和工业智能闭环的专业核心,强调计算机、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专业特色。
在经典运动控制/过程控制知识体系基础上,面向时代发展和新兴产业,布局新工科凝练出“信息与网络控制”和“工控与智能机器人”两个专业方向。强调学科的实用性、交叉性与综合性。“信息与网络控制”方向要求学生掌握:智能物联网节点软硬件系统设计、移动前端开发、物/ 互联网构建、应用服务与数据/大数据存储分析、策略优化等端到端解决方案涵盖的知识体系。“工控与智能机器人”要求学生掌握:集成伺服驱动和工业流程自动化设计、智能机器人感知操控、机器视觉和认知、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策略优化等端到端解决方案涵盖的知识体系。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模拟/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微处理器与微控制器、电力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基础、数据通讯与计算机网络、传感与检测技术、物联网技术与工程、程序设计方法(数据结构与算法基础)、图像处理与机器视觉、智能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创新创业与自动化前沿、电子设计自动化、嵌入式系统与应用、高级程序设计(C语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手机与web系统编程、数据库与信息系统、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电器控制与可编程序控制器、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模式识别、信号处理与数据分析、现代控制理论、控制工程实践与系统仿真、科学研究方法与学术论文写作等。
自动化专业具有微机原理、自动控制原理、传感与检测、电力拖动、电力电子、PLC、智能机器人等门类齐全的专业基础与专业实验室,与台达电子联合建立了武汉理工大学-台达自动化实验室,并建有工业4.0自动化综合实验室。目前,自动化专业为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同时本专业与知名企业共同建立有稳定的实习教学基地(东风汽车、京东武汉等),与武汉同力智能系统有限公司,联合汇川、西门子等十余家企业建有联合培养基地(湖北省高校实习实训示范基地),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为进一步培养学生专业综合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与武汉光谷科技园、武汉理工孵化器的高新互联网企业、武汉未来科技城机器人公司建立有实习、创新创业、实践训练合作,多维度提升学生在前沿知识、创新创业和分析解决工程问题方面的能力。
学生毕业后适合到高新技术/互联网企业、自动化/机器人设计研究院、自动化/信息设备制造企业、工业交通信息服务类企业(含汽车制造、交通运输、城市服务等)、高等院校/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和行业协会从事信息与物联网、工控与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应用、计算机控制/视觉应用、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信息处理、网络通信与监控、信息系统集成、电子/嵌入式技术应用、管理与决策系统的科研开发与设计生产工作,可继续攻读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等相关学科的硕士研究生。本专业毕业生就业为95%以上。
生物科学类
生物技术
武汉理工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针对下次产业革命浪潮培养生物技术专业人才,注重和强化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外语能力及国际标准化的技能训练,培养综合性人才以及在现代生物技术制药、天然产品开发、医用产品及生物材料研制、环境污染处理等领域的交叉应用人才。所毕业学生能够掌握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了解生命科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领域及学科前沿,初步具备在生物技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相关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管理的能力。本专业所培养的大部分学生通常都直接输送到国内的顶尖科研院所或985高校进一步深造,常年保持高考研率和较高的出国深造比例。由于本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具有非常出色的实验及实际操作技能和理论基础,所毕业的优秀学生亦被全国各地的著名企事业单位争相聘用,起薪显著高于同年应届毕业生的平均水平。
<>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在工业、医药、食品、农、林、牧、渔、环保、园林、日用化工等行业的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机械类
智能制造工程
武汉理工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智能制造工程”为教育部新备案专业,武汉理工大学是全国第二批该专业建设高校,是教育部首批新工科教学研究与探索实践计划建设高校。“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以武汉理工大学重点建设和发展的三大优势学科之一、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B+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和博士后流动站的机械工程学科为主,联合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等多个学科交叉融合建设而成。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依托数字制造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理工大学-伯明翰大学智能机械联合重点实验室、以及多学科交叉共享的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等实验实践平台,为新工科专业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培养掌握机械、控制和信息等多学科交叉融合专业知识,能够胜任智能制造系统的分析、设计、运营与管理工作,获得良好的工程训练,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具有团队精神和继续学习能力,具有较强的职业素养与终身学习能力,能适应未来科技进步与可持续发展需要。毕业后可在智能制造相关领域从事智能制造系统的规划、设计以及运维工作的创新拔尖人才和卓越实践人才。
2017年、2018年机械工程专业已经开展了校内的“国际班(智能制造工程方向)”本科培养模式选拔组建工作,其培养模式全面综合工程教育理念,注重多学科知识的整合与创新,并与英国伯明翰大学开展“2+2”国际交流。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思想政治教育
武汉理工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于1986年开始招生,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近年在全国大学本科专业评价排名中一直位居前20名,属A类本科专业。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理论素养、思想道德素养、科学文化素质和党务工作能力,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具备在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进行宣传、组织、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行政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案例分析、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企业党的建设理论与方法、企业文化概论、企业组织关系学、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等。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适合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从事党务与行政管理、思想政治教育、人力资源管理和文秘等工作。近三年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93%以上。本专业毕业生培养质量高,综合能力突出,广受用人单位青睐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