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鼓励拔尖人才脱颖而出,我校全面推进各学科的创新拔尖人才和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已列入教育部改革计划的包括面向理科基础学科领域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面向医学专业的"卓越医学人才教育计划”、面向法学专业的“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面向法学、政治学和公共管理专业的"卓越法政人才培养教育计划”、面向应用性文科专业的"博雅教育计划”、面向能源、信息、材料等领域工程类学科专业的"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等。2019年,学校将全面启动面向学科更广、受益学生更多的“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为更多本科生提供追求卓越的机会和平台。为给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更好的育人平台,设立了相关学科领域创新实验学院:主要包括:
1.逸仙学院:着重以理科基础学科和社会科学专业领域卓越人才培养为试点,深化课程内容与结构的改革,推进全程导师制、国际化、个性化和小班化教学的探索,开展交叉培养、动态管理的尝试,充分发挥学术大师、名师为核心的教学团队及“专家型”教师的示范作用,努力将学术研究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通过全方位保障体系建设培养基础宽厚、创新实践能力强、人文底蕴深厚、学术视野开阔的拔尖创新人才。据不完全统计,2012-2018年,入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的学生已有331人次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91人次在期刊上发表论文,314人次参加境内外学习交流项目。
2.博雅学院:每年从入校新生中以二次遴选方式择优录取30名学生,实行书院制的精英教学方式,着重培养文化底蕴深厚、知识广博,今后有能力从事高深学术研究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精英人才。为贯彻多元化个性化发展的本科培养目标,博雅学院的毕业学位和专业方向包括:哲学、历史学、汉语言文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学、法学。学院2009年成立至今,178名本科毕业生中有143名继续在国内外高校攻读研究生学位,深造率超80%o
3.学生整伸素质和竞争力增强。近年来,我校本科生在世界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美国大学生数模竞赛、国际基因工程机器设计大赛等国际影响力较大的学术竞技中表现突出;在第十四届"挑战杯”中获两项特等奖并获优胜杯、在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获两项金奖和集体奖;获"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的四项金奖、两项银奖,总分全国第三并夺得“优胜杯”;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总决赛中,连续四年以总分第一的成绩创下了“四连冠”的优异成绩。
答案来源于:2019年中山大学本科招生指南

2019年中山大学本科招生指南学校简介

7培优工程学生奖学金奖励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竞赛取得突出成绩为学校争得荣誉的学生获得国家级奖项分别给予50000元金奖一等奖30000元银奖二等奖15000元铜奖三等奖的奖励获得省级奖项分别给予30000元金奖一等奖20000元银奖二等奖10000元铜奖三等奖的奖励温馨提示广东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是申请助学金或助学贷款等相关助学项目所必须提供的资料广东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表下载学校官网党政机构学生工作部学生奖助学生资助广东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二)研究生优生优培计划。资助人数:不超过100人。选拔对象:推荐免试生及国内知名高校考生中报考学术型研究生者。资助内容:1、获得本计划资助的学生即获得硕博连读资格,博士阶段享受博士资助计划的资助。2、获得本计划资助的学生在硕士阶段课获得奖助学金总待遇43000元/年,博士阶段可获得奖助学金总待遇63000元/年。

三、选拔对象及条件1、获得“985工程”高校2013年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本科成绩综合排名在全年级同专业前10%的应届本科毕业生;2、就读本科期间各方面表现良好,身心健康,学习成绩优秀,具备突出的作为博士研究生培养的综合素质和培养潜能;3、通过全面考核后,参与试点导师同意招收并亲自培养。

二、资助方式与额度1、获本计划资助的直博生和作为硕博连读培养的免试硕士生受资助总额度由研究生基本奖助金和本计划的资助金构成。本计划的资助金按10个月资助。2、获本计划资助的直博生,除免交学费外,第一学年可获得的资助总额不少于32000元,获资助月份的资助额度不少于3000元/月;年度考核通过者,第二学年可获得的资助总额不少于34400元,获资助月份的资助额度不少于3000元/月,博士论文开题后的第三、四、五学年,可获得的资助总额度不少于44400元/年,获资助月份的资助额度不少于4000元/月。3、获本计划资助的作为硕博连读生培养的免试硕士研究生,除免交

五、相关说明1、本计划资助的研究生一般不得作为硕士研究生毕业。因考核不合格或其他特殊原因,直博生需转为硕士研究生培养、硕博连读生需在硕士阶段毕业的,自确定退出本计划之日起,终止其享受本计划资助和研究生基本奖助金的资格。2、获本计划资助的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按导师的要求完成研究助理工作,并根据学校相关制度承担本科教学助理工作。3、根据学校制定的考核办法,每学年结束前对获得本计划资助的研究生进行全面考查。对达不到优秀研究生标准的,导师和培养单位可向学校提出终止其资助金。对认为不适合攻读博士学位,但适宜作为硕士研究生继续培养的,可转为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如果认

四、申请及考核1、达到条件申请报读该计划的学生请登录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网或招生单位的网站,填写《中山大学“优生优培”资助计划免试研究生申请表》(简称“申请表”),并将“申请表”、加盖有推荐学校教务处公章的历年在校学习成绩单、国家英语六级考试成绩证明复印件、学术成果证明及相关证件复印件等材料,按要求送交到所报读的单位。2、招生单位及导师对申请人进行资格审查,确定考核人选并通知来校进行考核。研究生院及招生单位将在网上公布具体考核办法,请申请者密切关注网上信息。3、招生单位和导师按规定的考核程序(招生单位将在网上公布)对考核人选进行考核,择优确定拟接收的“优生

一、招生计划及导师2013年我校拟招收“优生优培”资助计划直博生50名,作为硕博连读培养的免试硕士生100人。参加本计划试点工作的招生导师和招生名额见附表。导师招收本计划的免试研究生每人不超过1名。

(五)“优生优培”计划的资助标准请见《中山大学2014年“优生优培”资助计划免试研究生招生简章》。

2019年中山大学本科招生指南优生优培,因材施教,为优秀本科生提供广阔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