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西南大学山西各专业排位:
1.应用心理学理科普通类排位6743(需要考580分);
2.英语(公费师范)理科普通类排位7376(需要考577分);
3.数学与应用数学(公费师范)理科公费师范排位7376(需要考577分);
4.经济学类理科普通类排位7792(需要考575分);
5.物理学(公费师范)理科普通类排位7792(需要考575分);
6.数学类理科普通类排位8184(需要考573分);
7.智能科学与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8184(需要考573分);
8.电子信息类理科普通类排位8662(需要考571分);
9.化学(公费师范)理科公费师范排位8662(需要考571分);
10.英语理科普通类排位8897(需要考570分);
11.物理学理科普通类排位8897(需要考570分);
12.工商管理类理科普通类排位8897(需要考570分);
13.地理科学类理科普通类排位8897(需要考570分);
14.生物科学类理科普通类排位8897(需要考570分);
15.教育学类(实验班)理科普通类排位8897(需要考570分);
16.地理科学(公费师范)理科公费师范排位8897(需要考570分);
17.生物科学(公费师范)理科公费师范排位9130(需要考569分);
18.法学理科普通类排位9130(需要考569分);
19.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9130(需要考569分);
20.网络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9355(需要考568分);
21.纺织类理科普通类排位9355(需要考568分);
22.风景园林理科普通类排位9593(需要考567分);
2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公费师范)理科普通类排位9593(需要考567分);
24.特殊教育(公费师范)理科公费师范排位9593(需要考567分);
25.机械类理科普通类排位9842(需要考566分);
26.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理科普通类排位9842(需要考566分);
27.化学类理科普通类排位9842(需要考566分);
28.制药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0080(需要考565分);
29.文化产业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10080(需要考565分);
30.俄语理科普通类排位10080(需要考565分);
31.农业经济管理类理科普通类排位10080(需要考565分);
32.材料类理科普通类排位10080(需要考565分);
33.土木类理科普通类排位10080(需要考565分);
34.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理科普通类排位10080(需要考565分);
35.药学(全英文创新实验班)理科普通类排位10080(需要考565分);
36.药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0552(需要考563分);
37.公共管理类理科普通类排位10552(需要考563分);
38.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理科普通类排位10552(需要考563分);
39.生物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10820(需要考562分);
40.植物生产类理科普通类排位10820(需要考562分);
41.食品科学与工程类理科普通类排位10820(需要考562分);
42.动物科学(创新实验班)理科普通类排位10820(需要考562分);
43.经济学(中外合作办学)理科中外合作办学排位16640(需要考543分);
4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7325(需要考541分);
45.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理科中外合作办学排位18046(需要考539分);
46.电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理科中外合作办学排位18812(需要考537分);
47.食品质量与安全(中外合作办学)理科中外合作办学排位18812(需要考537分);
48.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理科中外合作办学排位19535(需要考535分);
49.植物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理科中外合作办学排位19535(需要考535分);
50.心理学(中外合作办学)理科中外合作办学排位19535(需要考535分);
51.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9953(需要考534分);
52.经济学(中外合作办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6640(需要考543分);
5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7325(需要考541分);
54.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8046(需要考539分);
55.电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8812(需要考537分);
56.食品质量与安全(中外合作办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8812(需要考537分);
57.心理学(中外合作办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9535(需要考535分);
58.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9535(需要考535分);
59.植物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9535(需要考535分);
60.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9953(需要考534分);
61.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理科普通类排位29359(需要考513分);
62.应用心理学文科普通类排位1117(需要考582分);
63.地理科学类文科普通类排位1117(需要考582分);
64.教育学类(实验班)文科普通类排位1117(需要考582分);
65.英语文科普通类排位1183(需要考581分);
66.法学文科普通类排位1183(需要考581分);
67.德语文科普通类排位1183(需要考581分);
68.新闻学文科普通类排位1229(需要考580分);
69.经济学类文科普通类排位1229(需要考580分);
70.工商管理类文科普通类排位1229(需要考580分);
71.中国语言文学类文科普通类排位1295(需要考579分);
72.汉语言文学(公费师范)文科公费师范排位1295(需要考579分);
73.农业经济管理类文科普通类排位1354(需要考578分);
74.思想政治教育文科普通类排位1416(需要考577分);
75.文化产业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1416(需要考577分);
76.公共管理类文科普通类排位1416(需要考577分);
77.历史学类文科普通类排位1416(需要考577分);
78.历史学(公费师范)文科公费师范排位1548(需要考575分);
79.思想政治教育(公费师范)文科普通类排位1700(需要考573分);
80.地理科学(公费师范)文科公费师范排位1790(需要考572分);
81.特殊教育(公费师范)文科公费师范排位2076(需要考569分)
2019年西南大学各专业山西排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山西 | 应用心理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80 | 6743 |
| 英语(公费师范) | 577 | 7376 |
| 数学与应用数学(公费师范) | 公费师范 | 577 |
| 经济学类 | 普通类 | 575 | 7792 |
| 物理学(公费师范) | 575 |
| 数学类 | 573 | 8184 |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573 |
| 电子信息类 | 571 | 8662 |
| 化学(公费师范) | 公费师范 | 571 |
| 英语 | 普通类 | 570 | 8897 |
| 物理学 | 570 |
| 工商管理类 | 570 |
| 地理科学类 | 570 |
| 生物科学类 | 570 |
| 教育学类(晏阳初实验班) | 570 |
| 地理科学(公费师范) | 公费师范 | 570 |
| 生物科学(公费师范) | 569 | 9130 |
| 法学 | 普通类 | 569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569 |
| 网络工程 | 568 | 9355 |
| 纺织类 | 568 |
| 风景园林 | 567 | 9593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公费师范) | 567 |
| 特殊教育(公费师范) | 公费师范 | 567 |
| 机械类 | 普通类 | 566 | 9842 |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566 |
| 化学类 | 566 |
| 制药工程 | 565 | 10080 |
| 文化产业管理 | 565 |
| 俄语 | 565 |
| 农业经济管理类 | 565 |
| 材料类 | 565 |
| 土木类 | 565 |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565 |
| 药学(全英文创新实验班) | 565 |
| 药学 | 563 | 10552 |
| 公共管理类 | 563 |
| 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 | 563 |
| 生物技术 | 562 | 10820 |
| 植物生产类 | 562 |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562 |
| 动物科学(拔尖人才创新实验班) | 562 |
| 经济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543 | 16640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 | 普通类 | 541 | 17325 |
| 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539 | 18046 |
| 电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537 | 18812 |
| 食品质量与安全(中外合作办学) | 537 |
| 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 | 535 | 19535 |
| 植物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 | 535 |
| 心理学(中外合作办学) | 535 |
| 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 | 普通类 | 534 | 19953 |
| 经济学(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一批A1段 | 543 | 16640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 | 541 | 17325 |
| 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539 | 18046 |
| 电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537 | 18812 |
| 食品质量与安全(中外合作办学) | 537 |
| 心理学(中外合作办学) | 535 | 19535 |
| 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 | 535 |
| 植物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 | 535 |
| 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 | 534 | 19953 |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高校专项计划本科批 | 513 | 29359 |
| 应用心理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582 | 1117 |
| 地理科学类 | 582 |
| 教育学类(晏阳初实验班) | 582 |
| 英语 | 581 | 1183 |
| 法学 | 581 |
| 德语 | 581 |
| 新闻学 | 580 | 1229 |
| 经济学类 | 580 |
| 工商管理类 | 580 |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579 | 1295 |
| 汉语言文学(公费师范) | 公费师范 | 579 |
| 农业经济管理类 | 普通类 | 578 | 1354 |
| 思想政治教育 | 577 | 1416 |
| 文化产业管理 | 577 |
| 公共管理类 | 577 |
| 历史学类 | 577 |
| 历史学(公费师范) | 公费师范 | 575 | 1548 |
| 思想政治教育(公费师范) | 普通类 | 573 | 1700 |
| 地理科学(公费师范) | 公费师范 | 572 | 1790 |
| 特殊教育(公费师范) | 569 | 2076 |
化工与制药类
制药工程
西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学校制药工程专业是由学校早期办学的生物制药专业和化工与制药专业合并调整形成的工学类专业。其中生物制药专业本科招生始于1997年,为全国首批生物制药专业六个招生单位之一。1998年经教育部本科专业调整,生物制药专业改为制药工程专业。1999年全国有36个招收制药工程专业的学校,我校是其中之一。本专业所属的药学院现有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4年),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18年),有药学(2018年)、中药学(2011年)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有中药学(2014年)和制药工程(2011年)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学院还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重庆市重点学科3个,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科研平台6个,重庆市高校创新团队1个;拥有“国家级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药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及20多个校外实习基地(药学院是全国第一批获批国家级药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办学单位,全国三家同时拥有国家级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级药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办学单位之一)。制药工程专业现有教师37名,高级职称教师25名,33名有博士学位,21名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药学院教师中有国家杰青、国家优青、教育部新世纪人才、重庆市青年拔尖人才、重庆市百人计划、中医药教学名师、校级教学名师等各类优秀人才。为进一步推进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学院先后引进全职美籍教授3人和印度籍教授1人,从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及国内知名高校聘请了20余位兼职教授、客座教授,基本形成了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学院充分利用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加大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力度。组建了远志全英文创新实验班(为西南大学第一个全英文教学创新实验班),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入校后可以参加全英文创新实验班选拔并成为其中一员,该班实施全英文教学、个性化培养。近5年来,学院先后有50余名学生赴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攻读学位或短期交流。学院先后与泰国孔敬大学药学院签署学术交流合作协议,与爱尔兰卡洛理工学院联合开展“3+1生物制药本科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本专业核心课程有:制药工艺学、工业药剂学、药物分析、药物化学、制药设备与工程设计、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工程、制药过程安全与环保。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在制药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与工程设计、生产组织、管理与服务等工作。目前该专业毕业生遍布海内外,并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校友。随着人民健康意识日益加强,生物医药产业已纳入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制药工程专业毕业生需求将前景广阔。同时,学院已与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的用人合作关系,为学生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数学类
数学与应用数学
西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一、专业简介数学,源自于古希腊语的μθημα(máthēma),其有学习、学问、科学之意。古希腊学者视其为哲学之起点,“学问的基础”。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主要培养优秀的数学教师与研究人才,早在 1941 年就开始招生,目前已培育出万余人。大多数毕业生在有相当影响的中学、大学以及科研院所工作,并且成长为教学骨干、知名教授以及教育管理干部。本专业师资雄厚,知名教授长期从事一线教学,重视培养学生数学修养,强化教师素质修炼和技能训练,且由国家级教学名师引领,是教育部和重庆市特色专业,有数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重庆市重点学科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全国最早招收数学教育方向博士的单位之一,与重点中学建有稳定的教育实践体系,与基础教育名师有长期合作。本专业在全国尤其在西部享有盛誉,其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成果被评为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科研人才,能够从事数学应用、基础教育及相关领域或行业工作。(1)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较强的创新意识,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掌握现代教育的基本理论与技能,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数学教育以及其他领域知识思考、理解数学教育实践,能够胜任基础教育数学教师工作。统计学专业:本专业主要培养掌握统计学基本理论与方法,且有扎实的数学、统计学基础,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分析数据,能在政府相关部门、金融行业、信息产业等从事咨询调查、信息管理、数量分析等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或在高等院校及研究机构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具体要求:(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2)受到严格的数学思维训练,具有较扎实的数学基础,具有较强的数学表达能力;(3)具有应用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4)掌握基本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具有基本的教育教学管理能力;(5)熟练掌握常用的数学软件,能够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育;(6)了解数学及其相关学科发展的新成果、新动态,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7)具有一定的数学教育能力或进一步深造的数学基础。三、学期与学制学期:每学年分为秋季、春季和夏季三个学期,夏季学期为选择性学期。学制:标准学制四年,学习期限可控制在 3-6 年。 四、毕业学分与授予学位毕业学分:161授予学位:理学学士五、学科大类核心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论、近世代数、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论、实变函数、泛函分析、拓扑学、微分几何。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
西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介绍: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发源于原西南农业大学的土壤农业化学和西南师范大学的化学专业,在学校农学、生命科学、生态学、农业工程学等优势学科的支撑下,逐步形成了多学科交叉融合,并能够利用这些学科基础理论研究环境问题、解决环境问题,具有鲜明特色与优势的学科。自1980s初,逐步成立了环境保护教研室、农业环境保护研究室、环境化学研究室,建立了环境类本科专业和硕士学位授权点。本专业长期以西南地区水、土环境为主要研究对象,形成了在区域环境研究具有地域优势和特色的学科方向。经过近40年的建设,现已形成包括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自设农业环境保护博士学位点在内的,具有一定学科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学科体系,并被列为重庆市重点一级学科。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爱国进取、创新思辨,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精术业、素质高、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具备污染物监测与治理的工程设计、技术研发和环境规划、管理与评价等方向的综合专业技能,能在环保、市政、化工、材料、冶金、机械、能源等领域的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政府行政部门等从事科研、教育、管理、设计、规划、环境污染治理与生态保护等方面工作的环境科学与工程高级专门人才。核心课程: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环境规划管理、环境工程原理、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环境土壤学、流体力学、资源环境进展、资源环境前沿。师资力量:经过40年的努力,师资队伍已发展到36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19人;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1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34人;45岁以下的21人;在海外获得学位或具有一年以上访学经历的有27人。有生态环境部专家1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后备人才3人,重庆市“322重点人才工程”二层次人选1人。3人担任省级学会副理事长,6人担任省级学会常务理事。教师专业背景强,学缘关系涉及瑞典农业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大学、武汉大学、重庆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国际国内知名高校。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学生能在环保、市政、化工、材料、冶金、机械、能源等领域的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政府行政部门等从事科研、教育、管理、设计、规划、环境污染治理与生态保护等方面工作的环境科学与工程高级专门人才。学制年限:标准学制4年,学习期限为3-6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电子信息类
电子信息工程
西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电子技术理论、通晓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相应工程技术应用能力以及在本专业领域跟踪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能在信息通信、电子技术、智能控制、计算机与网络等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科学研究、产品设计、工艺制造、应用开发和技术管理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子信息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信息获取、信号处理、信号传输以及电子信息系统设计、应用开发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接受电子工程、信息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践的基本训练,掌握电子设计、信息处理、应用开发和集成电子设备及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爱国敬业精神、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追求卓越;2. 具有从事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服务等工作所需的数理知识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3. 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4. 掌握信号与系统、电子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信息论、计算机基础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5. 掌握电子系统、信号处理、信息传输等基本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应用的基本知识,具有集成电子设备及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具有综合运用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对产品、技术与设备进行研究、开发、设计和技术改造或创新的初步能力;6. 熟悉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7. 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发展动态和行业要求;8. 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9. 具有较强的继续学习能力;10.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信息获取的方法;11. 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沟通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核心知识领域: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原理、微型计算机原理、数字信息处理、信息论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主要专业实验:电子电路实验、通信原理实验、微型计算机原理实验、综合性电路系统试验、创新系列等。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电气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西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介绍: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创立于1958年。2013年,学院在原有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基础上,筹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并于2014年开始招生。学院拥有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博士点及硕士点,拥有重庆市农业技术创新方法工程技术中心和重庆市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并拥有校内外多个电气专业实习实践基地。专业优势:近年来,学院以“新工科建设”为契机,建设了高电压实验室、设备绝缘与在线监测实验室、电力系统分析实验室、电力拖动与控制实验室、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室,工厂供电实验平台,电磁场实验平台以及新能源与分布式发电实验平台等多个专业性实验室,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奠定了较好的硬件基础。培养目标:本专业具有“强弱电相结合、多学科结合”的专业办学特点,坚持“求知与创新结合、教学与科研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协调发展”为原则,培养电气工程专业高级技术人才。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创新能力,系统掌握电力技术、控制理论、电子与信息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宽广专业知识,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设计、运行控制、信息处理、研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计算机应用等相关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师资力量:本专业现有教师28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2人,重庆市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近7成教师具有博士学位。近五年来共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6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3部,申请专利近150项,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60余项。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级各类科研、教改项目近百项。核心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工程电磁场与波、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自动控制原理、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工程基础、电力拖动与控制系统、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等。就业前景: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质量高、能力强,具备较强竞争力且就业形势较好。毕业生主要去向为电力行业企事业单位,电气相关行业、通信行业、计算机行业等,主要从事开发、设计、运行、控制、管理、销售等方面的工作。
药学类
药学(全英文创新实验班)
西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我校制药工程专业是由学校早期办学的生物制药专业和化工与制药专业合并调整形成的工学类专业。其中生物制药专业本科招生始于1997年,为全国首批生物制药专业六个招生单位之一。1998年经教育部本科专业调整,生物制药专业改为制药工程专业。1999年全国有36个招收制药工程专业的学校,我校是其中之一。 经过近20年的专业建设和发展,依托学院“微生物与生化药学”、“药物分析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制药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生物药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和“药学博士后”流动站的完整学科培养体系,同时依托“国家级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药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及20多个校外实习基地,能够充分保障本专业的高质量的人才培养需求。目前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37名,高级职称教师25名,33名有博士学位,21名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在本科教学过程中,除了有包括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等一批学术造诣深厚的教师参与外,还聘请有国内外其他高校著名教授和制药工程师指导本院学生学习。
本专业核心课程有:制药工艺学、工业药剂学、药物分析、药物化学、制药设备与工程设计、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工程、制药过程安全与环保。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在制药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与工程设计、生产组织、管理与服务等工作。目前该专业毕业生遍布海内外,并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校友。随着人民健康意识日益加强,生物医药产业已纳入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制药工程专业毕业生需求将前景广阔。同时,学院已与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的用人合作关系,为学生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