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太原理工大学黑龙江各专业排位: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试验班)理科普通类排位8678(需要考584分);
2.通信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8853(需要考583分);
3.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8853(需要考583分);
4.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9075(需要考582分);
5.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9075(需要考582分);
6.材料科学与工程(先进航空材料)理科普通类排位9075(需要考582分);
7.信息与计算科学理科普通类排位9272(需要考581分);
8.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9272(需要考581分);
9.车辆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9466(需要考580分);
10.能源与动力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9466(需要考580分);
11.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9466(需要考580分);
12.机械电子工程(试验班)理科普通类排位9466(需要考580分);
13.数学与应用数学理科普通类排位9634(需要考579分);
14.测控技术与仪器理科普通类排位9634(需要考579分);
15.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9831(需要考578分);
16.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9831(需要考578分);
17.工程力学理科普通类排位9831(需要考578分);
18.应用物理学理科普通类排位9831(需要考578分);
19.土木工程(试验班)理科普通类排位9831(需要考578分);
20.物流管理(航空物流)理科普通类排位9831(需要考578分);
21.机械电子工程(飞机机电系统)理科普通类排位9831(需要考578分);
22.采矿工程(试验班)(男生)理科普通类排位9831(需要考578分);
23.水利水电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0025(需要考577分);
24.冶金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0025(需要考577分);
25.光源与照明理科普通类排位10025(需要考577分);
26.材料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0025(需要考577分);
27.化学工程与工艺(试验班)理科普通类排位10025(需要考577分);
28.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0215(需要考576分);
29.环境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0215(需要考576分);
30.测绘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0215(需要考576分);
31.工程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10215(需要考576分);
32.土木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0215(需要考576分);
33.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0215(需要考576分);
34.安全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0393(需要考575分);
35.金属材料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0393(需要考575分);
36.文物保护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10393(需要考575分);
37.采矿工程(男生)理科普通类排位10393(需要考575分);
38.纺织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0595(需要考574分);
39.矿物加工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0595(需要考574分);
40.农业水利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0595(需要考574分);
41.生物医学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0595(需要考574分);
42.物流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10595(需要考574分);
43.建筑学(美术)理科普通类排位10595(需要考574分);
44.城乡规划(美术)理科普通类排位10595(需要考574分);
45.应急技术与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10815(需要考573分);
46.会计学文科普通类排位2060(需要考560分);
47.国际经济与贸易文科普通类排位2128(需要考559分);
48.英语(英语考生)文科普通类排位2253(需要考557分);
49.汉语国际教育文科普通类排位2580(需要考552分);
50.思想政治教育文科普通类排位2723(需要考550分);
51.行政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2792(需要考549分)
2019年太原理工大学各专业黑龙江排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黑龙江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试验班)(免收学费)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84 | 8678 |
| 通信工程 | 583 | 8853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583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582 | 9075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582 |
| 材料科学与工程(先进航空材料) | 582 |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581 | 9272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81 |
| 车辆工程 | 580 | 9466 |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580 |
| 自动化 | 580 |
| 机械电子工程(试验班)(免收学费) | 580 |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579 | 9634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579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578 | 9831 |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578 |
| 工程力学 | 578 |
| 应用物理学 | 578 |
| 土木工程(试验班)(免收学费) | 578 |
| 物流管理(航空物流) | 578 |
| 机械电子工程(飞机机电系统) | 578 |
| 采矿工程(试验班)(只招男生)(免收学费) | 578 |
| 水利水电工程 | 577 | 10025 |
| 冶金工程 | 577 |
| 光源与照明 | 577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577 |
| 化学工程与工艺(试验班)(免收学费) | 577 |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576 | 10215 |
| 环境工程 | 576 |
| 测绘工程 | 576 |
| 工程管理 | 576 |
| 土木工程(校本部) | 576 |
|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校本部) | 576 |
| 安全工程 | 575 | 10393 |
| 金属材料工程 | 575 |
| 文物保护技术 | 575 |
| 采矿工程(只招男生) | 575 |
| 纺织工程 | 574 | 10595 |
| 矿物加工工程 | 574 |
| 农业水利工程 | 574 |
| 生物医学工程 | 574 |
| 物流管理 | 574 |
| 建筑学(校本部)(入校后加试美术,不合格者转其它专业) | 574 |
| 城乡规划(校本部)(入校后加试美术,不合格转其他专业) | 574 |
| 应急技术与管理 | 573 | 10815 |
| 会计学 | 文科 | 560 | 2060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559 | 2128 |
| 英语(招英语考生) | 557 | 2253 |
| 汉语国际教育(校本部) | 552 | 2580 |
| 思想政治教育 | 550 | 2723 |
| 行政管理 | 549 | 2792 |
力学类
工程力学
太原理工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掌握工程科学基础理论、工程力学分析方法与先进实验手段,具备力学基础理论知识、计算仿真和试验能力,能在各种工程(如机械、土建、材料、能源、交通、航空、船舶、水利、化工、生物医学工程等)中从事与力学有关的科研、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和力学教学工作的高级工程科学技术人才。使学生具有扎实的数学力学基础,通过专业选修课的学习,使学生逐步地能在较高层次上解决工程技术问题。优秀学生可免试直接攻读力学或相关学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应具有较扎实的数学基本理论、系统和坚实的力学基础理论及较强的理论分析能力,能熟练使用计算机编制一定的应用软件,着重培养学生工程结构安全可靠性分析、工程与科学计算、结构优化设计、计算机辅助工程(CAE)等能力,掌握力学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具有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流体力学、结构力学、计算力学、板壳力学、振动力学、实验力学、机械设计基础、计算仿真软件及应用等。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社会实践、课程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修业年限:四年。
历史学类
文物保护技术
太原理工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文化遗产保护发展需要,能正确掌握文物保护技术所必需的文史、艺术、数理化等学科基础知识,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较高文化素养,正确掌握文物保护技术的基本理论、保护方法,熟悉国家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能够在文物考古部门、博物馆和文化遗产管理机构从事文物保护和修复工作,以及管理方面的文、理、工相互交叉的综合型高级专业人才。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学习文物保护技术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了解国内外文物保护的前沿技术、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熟练掌握文物保护修复的理论和技术,具备设计和实施各类材质文物保护和修复实验的职业技能。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一定的团队协作精神、交流沟通、国际视野、社会竞争与合作能力。主要课程:文物保护技术导论、文物保存环境、文物分析技术、文物保护材料、文物保护实验、文物分析实验;文物化学基础、材料科学基础、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B;文物与博物馆学、中国通史、中国工艺美术史B、考古学通论;陶瓷基础工艺、中国画基础、古代图案文样、陶瓷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国古代书籍装帧、古代书画保护与修复、文物虚拟修复等。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入学教育、军训、计算机训练、文物保护技术专业教学实践、文物保护技术专业调研、文物保护技术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修业年限:四年
计算机类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太原理工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掌握数据科学的基础知识、理论及技术,具有扎实的面向大数据核心理论及应用的数学、统计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等基础知识,具有数据预处理、数据建模、算法设计和编程分析的能力;了解工业、医学、经济、社会、教育等领域中的大数据核心技术及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和良好的外语交流能力,能胜任大数据预处理、大数据分析、大数据算法设计和大数据系统开发的应用研究型和技术型人才。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矩阵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Java程序设计、Python、操作系统(Linux)、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数据结构与算法、信息与最优化算法、大数据统计基础、时间序列分析、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统计计算、大型数据库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智能计算、高性能计算、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移动物联网导论、空间信息技术、大数据挖掘与分析、数据可视化、自然语言处理、网络爬虫技术、人工智能基础等。主要实践教学环节:程序设计实训、机器学习实训、大数据系统架构实训、深度学习实训、自然语言处理实训、大数据项目综合实训、专业认知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授予学位:工学学位。授业年限:四年。
纺织类
纺织工程
太原理工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致力于培养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的,能够从事纺织工艺设计、纺织产品设计与开发、纺织产品质量控制以及纺织材料、生态纺织、纺织贸易与管理等相关领域的工程师。 1、能够适应现代纺织工程技术发展,融会贯通工程数理基本知识和纺织工程专业知识,能对纺织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提供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2、能够跟踪纺织工程及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具备工程创新能力,能够运用现代工具从事纺织领域相关产品的设计、开发和生产; 3、具备社会责任感,理解并坚持职业道德规范,综合考虑法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因素影响,能够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 4、具备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拥有团队精神、有效的沟通和表达能力和工程项目管理的能力; 5、能够积极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和环境,具有自主学习意识,拥有终身学习习惯和能力。 培养要求: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能力: 1、工程知识:掌握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够利用其理论和方法来解决纺织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所学的数学、自然科学和纺织工程科学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开展各类纺织工程问题的预测、分析、鉴别、评价等工程实践,并通过文献研究对纺织工程问题进行分析,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从事化学纤维工艺设计、纺织复合材料设计、纺织产品设计、纺织工艺设计等开发工作,设计过程中能够综合考虑公共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并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出创新意识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纺织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纺织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纺织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纺织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主要课程: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工程制图、大学计算机基础A、电工电子技术、工程力学、纺织材料学B、化纤工艺学、纺纱学B、机织学B、织物结构与设计A、针织学A、非织造学C、纺织品染整工艺学A、纺织化学、纺织专业英语A、文献检索与利用AF、纺织CAD及应用A、产业用纺织品B、纺织生态学等。主要实践教学环节:计算机训练、金工实习、纺织工程认知实习、纺织工程生产实习、纺织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包含毕业实习、纺纱学课程设计A、织物设计与小样试织A、针织学课程设计、化纤工艺课程设计、非织造课程设计、自主实践(含创新创业2学分)等。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修业年限:四年。
自动化类
自动化
太原理工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通过教育教学和科学实验等活动,本专业培养具有健全人格、职业素养、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工程领域高级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面向国民经济各行业的自动化系统,掌握自动控制理论、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等较宽领域的基础理论和自动化专业技能,成为从事研发、设计、运行、优化和维护等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毕业5年后,预期达到下列目标: 1. 能适应社会发展,在不同职业中具有较强的担当精神; 2. 将所学专业知识充分应用于工程领域,解决专业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3. 能在不同的岗位上适应独立和团队的工作环境,成为团队骨干; 4. 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能在控制工程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5. 能在控制工程领域与国内外同行及公众进行有效沟通; 6. 能有较强的服务社会的意愿和能力。主干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主要课程: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能源电气与自动化类计算机基础、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原理与检测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基础、过程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计算机控制技术、控制系统仿真技术。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心理健康教育、计算机训练、金工实习C、电子工艺教学实习、学科前沿讲座、自主实践(含创新创业)、课程相关实验、自动化专业实训教学、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修业年限:四年。
建筑类
城乡规划
太原理工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城乡规划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坚实的城乡规划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规划设计机构、管理机构、研究机构从事城乡规划设计及其相关开发管理、研究教育等工作的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城乡规划本科专业具有多学科背景,要求学生系统掌握城乡规划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熟悉城乡规划学科相关知识,熟悉国家有关城乡发展和规划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城乡规划学科发展的历史、前沿及动态,培养学生城乡规划设计、管理及公共政策研究等方面的基本素质与专业能力。主要课程:导论、城乡规划原理(系列)、中外城市建设史、设计系列课(含城市总体规划、乡村规划、城市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地理信息系统与数字城市、城乡规划调查方法。主要实践教学:建筑写生实习、建筑认知实践、古建筑测绘实习A、城乡认知实践、联合设计实践、专项设计实践、设计系列课的课程设计、城乡规划专业生产实习、城乡规划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城乡规划专业毕业实习、空间建造训练、自主实践(含创新创业2学分)等。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修业年限: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