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太原理工大学安徽各专业排位: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试验班)理科普通类排位16426(需要考583分);
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16820(需要考582分);
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16820(需要考582分);
4.电子科学与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17230(需要考581分);
5.化学工程与工艺(试验班)理科普通类排位17230(需要考581分);
6.电子信息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7664(需要考580分);
7.会计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7664(需要考580分);
8.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17664(需要考580分);
9.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18077(需要考579分);
10.金属材料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8077(需要考579分);
11.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18077(需要考579分);
12.机械电子工程(试验班)理科普通类排位18077(需要考579分);
13.水利水电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8515(需要考578分);
14.化学工程与工艺理科普通类排位18515(需要考578分);
15.土木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8515(需要考578分);
16.能源与动力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8515(需要考578分);
17.采矿工程(试验班)(男生)理科普通类排位18515(需要考578分);
18.机械电子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8973(需要考577分);
19.信息与计算科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8973(需要考577分);
20.数学与应用数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8973(需要考577分);
21.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8973(需要考577分);
22.车辆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9436(需要考576分);
23.纺织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9436(需要考576分);
24.测控技术与仪器理科普通类排位19436(需要考576分);
25.土木工程(试验班)理科普通类排位19436(需要考576分);
26.材料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9436(需要考576分);
27.安全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9917(需要考575分);
28.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9917(需要考575分);
29.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9917(需要考575分);
30.矿物加工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9917(需要考575分);
31.农业水利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9917(需要考575分);
32.工程力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9917(需要考575分);
33.应用物理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9917(需要考575分);
34.物流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19917(需要考575分);
35.建筑学(美术)理科普通类排位19917(需要考575分);
36.工业设计理科普通类排位20359(需要考574分);
37.文物保护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20359(需要考574分);
38.应急技术与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20359(需要考574分);
39.材料科学与工程(先进航空材料)理科普通类排位20359(需要考574分);
40.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0844(需要考573分);
41.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0844(需要考573分);
42.冶金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0844(需要考573分);
43.测绘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0844(需要考573分);
44.生物医学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0844(需要考573分);
45.法学理科普通类排位20844(需要考573分);
46.采矿工程(男生)理科普通类排位20844(需要考573分);
47.物流管理(航空物流)理科普通类排位20844(需要考573分);
48.会计学文科普通类排位5116(需要考586分);
49.汉语国际教育文科普通类排位5590(需要考584分);
50.英语文科普通类排位5590(需要考584分);
51.法学文科普通类排位5590(需要考584分);
52.思想政治教育文科普通类排位5840(需要考583分)
2019年太原理工大学各专业安徽排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安徽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试验班)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3 | 16426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582 | 16820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82 |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581 | 17230 |
| 化学工程与工艺(试验班) | 581 |
| 电子信息工程 | 580 | 17664 |
| 会计学 | 580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580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579 | 18077 |
| 金属材料工程 | 579 |
| 自动化 | 579 |
| 机械电子工程(试验班) | 579 |
| 水利水电工程 | 578 | 18515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578 |
| 土木工程 | 578 |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578 |
| 采矿工程(试验班)(只招男生) | 578 |
| 机械电子工程 | 577 | 18973 |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577 |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577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577 |
| 车辆工程 | 576 | 19436 |
| 纺织工程 | 576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576 |
| 土木工程(试验班) | 576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576 |
| 安全工程 | 575 | 19917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575 |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575 |
| 矿物加工工程 | 575 |
| 农业水利工程 | 575 |
| 工程力学 | 575 |
| 应用物理学 | 575 |
| 物流管理 | 575 |
| 建筑学(入校后加试美术,不合格者转其他专业) | 575 |
| 工业设计 | 574 | 20359 |
| 文物保护技术 | 574 |
| 应急技术与管理 | 574 |
| 材料科学与工程(先进航空材料) | 574 |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573 | 20844 |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573 |
| 冶金工程 | 573 |
| 测绘工程 | 573 |
| 生物医学工程 | 573 |
| 法学 | 573 |
| 采矿工程(只招男生) | 573 |
| 物流管理(航空物流) | 573 |
| 会计学 | 文科 | 586 | 5116 |
| 汉语国际教育 | 584 | 5590 |
| 英语 | 584 |
| 法学 | 584 |
| 思想政治教育 | 583 | 5840 |
能源动力类
能源与动力工程
太原理工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坚实的能源动力工程领域基础理论、具有勇于创新探索和解决工程问题并善于沟通和团队协作且具有国际视野、优秀的人文与科学素养的能源科技人才,能够胜任本领域理论研究、工程设计、系统运行、制造安装、应用开发及工程管理等工作,满足社会对能源动力工程及相关领域的高层次人才需求。毕业5年后,预期达到下列目标: 1. 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 2. 能将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应用于工作实际,解决相关领域的工程问题; 3. 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和协同工作的能力,能适应独立和团队的工作环境; 4. 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终身学习能力,在能源动力工程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5. 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以及与国内外同行进行有效交流与合作能力; 6. 具有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能够在相应条件约束下,分析和解决复杂的工程实际问题; 7.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服务社会的意愿及能力。 主干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主要课程: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燃烧学、电工电子技术、工程力学、锅炉原理、汽轮机原理、热力发电厂、能源动力测试技术、新能源技术、流化床燃烧技术、单元机组集控运行。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心理健康教育、计算机训练、金工实习C、电子工艺教学实习、自主实践(含创新创业)、课程相关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修业年限:四年。
生物医学工程类
生物医学工程
太原理工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医疗器械产业,坚持“厚基础、重实践、高素质、善创新”的人才培养方针,培养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具有创新意识、善于自主学习、实践能力强,能运用现代生物医学工程理论及分析测试技术和方法,解决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实际问题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毕业后既可以继续深造,也可以在多领域:(1)生物力学与人体防护与康复;(2)生物材料与再生医学;(3)生物信息与医用生物技术;(4)生物医学精准检测与仪器等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相关部门从事科学研究、产品开发、教学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培养要求:学生应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掌握生物力学、生物系统建模与仿真、生物材料制备与测试、生物医学信号与图像处理、生物医学仪器设计等方面的专业理论,具有解决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课程:工科力学基础、化学基础、生理学、系统解剖学、生物化学、生物医学工程基础、生物材料科学基础、材料测试及研究方法、生物力学、生物系统建模与仿真、康复工程学、运动生物力学、计算方法、大学物理、电工技术、信号与系统及医学图像处理等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金工实习、认知实习、课程设计、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修业年限:四年。
土木类
土木工程
太原理工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经过工程师基本训练,能胜任房屋建筑、道路、桥梁、隧道、铁道等各类工程技术与管理工作,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能面向未来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了解土木工程发展方向及前景,掌握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土力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工程测量、工程材料、结构分析与设计、地基基础工程方面的基本知识,熟悉工程试验、施工技术与工程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包括外语手段)查询资料、获得信息的能力,具有进行工程设计、实验、施工组织与管理和科学研究的能力。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流体力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计算机辅助设计、土木工程材料、测量学、工程制图、房屋建筑学、基础工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道路线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结构、桥梁工程、结构抗震设计、施工技术与组织、建筑经济管理以及相关的主要专业课。主要实践教学:军训、认识实习、测量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钢结构课程设计、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桥梁工程课程设计、道路线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课程设计、力学实验、土木工程材料实验、土工实验、结构实验、毕业设计(论文)等。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修业年限:四年。
土木类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太原理工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社会责任感及创新意识强,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掌握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城市地下空间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及管理能力,能在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和行政部门从事地铁工程、隧道工程、地下综合管廊、矿井建设工程等地下空间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科研岗工作的,具备解决地下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团队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要求: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及有限元基本原理、岩体力学、土力学、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地下建筑工程材料、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钢结构基本原理、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地下建筑结构、地下工程施工、爆破工程、隧道与地铁工程、地下工程经济法律及管理等。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心理健康与安全教育、公益劳动、军训、计算机训练、地下工程测量实习、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实习、地下工程认识实习、地下工程生产实习、地下工程毕业实习、城市地下空间工程课程设计、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自主实践(含创新创业)。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修业年限:四年。
矿业类
采矿工程
太原理工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宽广的国际视野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要求,掌握宽厚的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能在煤炭资源及其它矿产资源开发领域从事规划与工程设计、技术研究与开发、生产运行与管理等工作,具备解决采矿复杂工程问题及职业注册必备能力,并能承担个人或团队重要责任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要求:采矿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岩体工程力学、采矿及矿山安全及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受到采矿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矿区规划、矿山开采设计、岩层控制技术、矿山安全技术及工程设计方面的基本能力;具有解决矿区规划、矿山管理、矿山设计中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主要课程:地质学,采掘机械与液压传动,岩体力学与工程,矿业系统工程,矿山环保与安全,采矿学,矿井通风与安全,爆破与井巷工程,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边坡稳定,矿山经济与法律法规等。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心理健康与安全教育,公益劳动,军训,计算机训练,金工实习,地质实习,矿业工程学科前沿讲座,采矿工程专业认识实习,采矿工程创新实践,采矿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矿井通风课程设计,采矿工程专业课程设计,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采矿工程专业毕业实习,自主实践(含创新创业)。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修业年限:四年。
中国语言文学类
汉语国际教育
太原理工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重在培养能够胜任汉语国际教育和中国文化传播的复合型人才,学生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化基础知识,较高的专业外语水平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第二语言教学和文化传播的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获得较强的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能力、向世界介绍中国文化的能力以及跨文化交融的思考与判断能力。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在国内外院校从事汉语国际教学,在企事业单位、国家政府机关及新闻出版等机构从事文化传播、创意或外事交流工作,并具备通过进一步深造成为高层次汉语国际教育专门人才的潜能。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应对中国语言文学、中国文化及中外文化交流方面的知识和法律法规有较全面了解,善于沟通协作,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并具有终身学习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主要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汉教专业英语;语言学纲要;跨文化交际概论;汉语国际教育引论;现当代文学;第二语言习得概论;汉语写作;英语听说、第二外语(法、德、日、俄、西任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实习、毕业实习、教学实践、社会调查和毕业论文。授予学位:文学学士。修业年限: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