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建筑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城乡规划基础科目考试大纲考查目标本科目在考察考生城市规划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理论的基础上,重点考核考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对城市规划中有关问题进行较深入分析研究、综合处理的能力,考核考生的科学研究知识储备、基础能力与潜质。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内容结构1.城市
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机械设计科目考试大纲考查目标为使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专业科目《机械设计》的命题科学、完善、合理,根据国家教委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我校《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大纲》,结合有关招生专业的实际情况,考查目标定位于重点考核学生掌握《机械设计》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典型零件受力分析和设计计算方法、传动方案对比分析、作图和运用图解方法等内容,并应
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控制工程基础科目考试大纲考查目标考察学生对控制工程的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控制工程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工程控制基础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进行控制系统研究和分析,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为使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专业科目《控制工程基础》的命题科学、完善、合理,根据国家教委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控制工程基础课
详见附件附件【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801《材料力学》考试大纲.doc】附件【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802《结构力学》考试大纲.doc】
详见附件附件【2021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初试355《建筑学基础》科目大纲.doc】附件【2021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初试501《建筑设计与表达》(6小时)科目大纲.doc】附件【2021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初试701《城乡规划基础》科目大纲.doc】附件【2021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初试356《城市规划基础》科目大纲.doc】附件【2021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初试502《城市规划设计》(6小时)科目大纲.doc】附件
详见附件附件【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c语言程序设计》考试大纲.doc】附件【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电路》考试大纲.doc】

6.对流换热计算及准则关联式 管(槽)内流体受迫对流换热计算,流体外掠物体的对流换热计算(包括流体平行流过平板时的换热计算、流体横向掠过圆柱体(单管)时的换热计算、流体横向流过管束的换热计算),自然对流换热计算(包括大空间自然对流的流动与换热特征、竖直平板自然对流换热的微分方程组、大空间自然对流换热计算、受限空间自然对流换热计算),液体沸腾换热计算(包括液体沸腾过程的分类和特征、液体中汽泡存在的条件、大容器沸腾曲线分析、大容器沸腾换热计算),蒸汽凝结换热计算(包括蒸汽凝结过程及其换热性能、凝结换热的分析与计算、影响膜状凝结换热诸多因素的讨论)

(三)试卷内容结构传热学各部分内容分数百分比约为:绪论5%,第一章导热理论基础5%第二章稳态导热10%第三章非稳态导热10%第四章导热数值解法基础5%第五章对流换热分析10%第六章单相流体对流换热10%第七章凝结与沸腾换热10%第八章热辐射的基本定律10%第九章辐射换热计算10%第十章传热和换热器10%第十一章质交换5%

四、考试用具说明考试需携带科学计算器,使用黑色笔答题。

8.辐射换热 黑体表面间的辐射换热(包括角系数的概念、角系数的性质、角系数的求解),灰体表面间的辐射换热(包括有效辐射、两个灰体表面间的辐射换热、灰表面之间辐射换热的网络求解法、辐射屏)

9.传热过程和换热器传热过程(包括通过平壁的传热过程、通过圆筒壁的传热、通过肋壁的传热),换热器的类型,换热器的传热计算,换热器传热过程的强化和削弱(包括传热过程的强化、传热过程的削弱)

2.稳态导热 基本概念(包括温度场、付立叶定律、导热系数、导热微分方程、定解条件),一维稳态导热(包括平壁导热、圆筒壁导热、内热源问题、肋片导热)。

10.质交换质扩散及基本概念和定律,动量、热量、质量传递的类比,对流质交换的准则关联式,液体蒸发时的热质交换。

五、参考书目章熙民,《传热学》(第六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传热学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内容结构传热学各部分内容分数百分比约为:绪论5%,第一章导热理论基础5%第二章稳态导热10%第三章非稳态导热10%第四章导热数值解法基础5%第五章对流换热分析10%第六章单相流体对流换热10%第七章凝结与沸腾换热10%第八章热辐射的基本定律10%第九章辐射换热计算10%第十章传热和换热器10%第十一章质交换5%(四)试卷题型结构试卷题型主要分为四大部分,各部分分数百分比约为:基本概念题20%,基本理论分析题20%,分析证明题

4.导热数值解法基础建立离散方程的方法(有限差分法和控制容积法),稳态导热的数值计算(内节点离散方程的建立和边界节点离散方程的建立),非稳态导热的数值计算(显式离散格式、隐式离散格式和边界节点离散方程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