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黑龙江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08 | 27529 |
| 能源与动力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 | 507 | 27833 | ||||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506 | 28132 |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506 | |||||
| 机械电子工程(流体传动与控制) | 506 | |||||
|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 500 | 29946 | ||||
| 土木工程 | 498 | 30554 | ||||
| 功能材料 | 498 | |||||
| 物联网工程 | 本科二批A段 | 490 | 33011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89 | 33343 | ||||
| 安全工程 | 486 | 34328 |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482 | 35589 | ||||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478 | 36867 |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477 | 37202 | ||||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477 | |||||
| 水利水电工程 | 475 | 37883 | ||||
| 环境工程 | 474 | 38233 | ||||
| 冶金工程 | 474 | |||||
| 工商管理 | 474 | |||||
| 生物工程 | 474 | |||||
| 城乡规划 | 473 | 38568 | ||||
| 市场营销 | 472 | 38947 | ||||
| 俄语 | 文科 | 476 | 10853 | |||
| 日语 | 475 | 10992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城乡规划设计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实践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创新思维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尊重地方历史文化,能够在城乡规划和建筑设计院所、城乡规划管理部门、研究机构从事城乡规划设计及相关的开发与管理、研究与教育工作,成为基础理论实、专业口径宽、工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以城市和乡村的物质形态规划为主线,并以“设计”和“理论”为核心课程,学习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理论课程,并参加若干实践性教学环节,以此培养学生具有作为规划师和规划高级管理者应有的素质和修养。专业注重综合素质教育和专业实践能力训练,注重培养学生富于人文关怀和科学精神,具有宽阔的社会视野和社会适应能力。
主要课程:主要课程:城市规划原理、外国城市建设史、中国城市建设史、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城市生态学、城市地理学、城乡基础设施规划、城市管理与法规、建筑设计课程、人居环境规划设计、城镇总体规划与村镇规划、城市详细规划设计、城市设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城乡认识实习、城市规划快速设计、城镇总体规划与村镇规划调查实习、城市详细规划设计调查实习、历史文化村镇测绘与调研、规划设计实习、规划生产实习、创新课程等。
就业去向:毕业生主要在城乡规划设计院、建筑设计院、建筑规划科学研究院、房地产开发、咨询部门或高等院校的城乡规划、建筑学专业专业,从事城乡规划设计、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以及在政府城乡建设、城乡规划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相关管理工作。除此之外,还可以进一步攻读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近年来,学生就业率高,社会及市场认同度好。
本专业为全日制五年学制,本科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本学科拥有建筑设计与工程学术型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授予权。
本专业培养掌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水力学与桥涵水文、道路建筑材料和市政工程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掌握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领域内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当的人文社会科学、法律法规、经济管理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并了解国内外最新专业理论与技术发展动态,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在一、二年级完成公共基础课和部分学科基础课的学习后,可根据本人情况转入道路工程方向或桥梁工程方向学习,本专业学生毕业后既可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也可从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建造、监理、咨询、管理(检测、评价、维护)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工作,主要就业于公路、民航、铁道、运输、市政、建筑等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也可从事本专业科研和教学工作。
本专业为全日制四年学制,本科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在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在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具有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程序设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水力学、桥涵水文、土力学、道路建筑材料、工程测量、结构设计原理、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交通工程、桥梁工程、墩台基础、隧道工程、路桥施工组织、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桥梁结构抗震设计、高速公路与立交工程、工程建设法规、工程软件实训等。
培养目标:电气工程主要是研究电能的产生、传输、转换、控制、储存和利用的学科。本专 业隶属于电气类,培养具备电气工程领域相关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能在电气工 程领域的装备制造、系统运行、技术开发等部门从事设计、研发、运行等工作的复合型工程科 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路、电磁场、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电机 学和自动控制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本专业主要特点是强电与弱电相结合、 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元件与系统相结合。本专业学生接受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 面的基本训练,掌握解决电气工程领域中的装备设计与制造、系统分析与运行及控制问题的基本 能力。学校可根据情况设置专业方向,如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及其控制、高电压技术、电力 电子技术等。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较扎实的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 理科学基础,具有外语运用能力;
2.系统地掌握电气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理论、电子技术、信息处 理、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基本原理与应用等;
3.掌握电气工程相关的系统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和实验技术;
4.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5.具有本专业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的知识与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
6.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核心知识领域应涵盖电路、电子、电磁场、信息分析 与处理、自动控制、计算机技术、工程设计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以及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与 电力拖动、电力电子与电气检测、电力设备与高电压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此外,建议适当涉 及电气学科的前沿领域和发展趋势,各学校可根据办学特色设置相关课程。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电气学科概论(16学时)、电路基础(64学时)、信号与系统(64学时)、电磁场(32 学时)、数字逻辑电路(64学时)、模拟电子电路(64学时)、数据结构与数据库技术(40学时)、自 动控制原理(48学时)、微机系统与接口(48学时)、电机学(上)(48学时)、电机学(下)(48学 时)、电力电子基础(48学时)、电力系统基础(64学时)、电力传动技术(48学时)、电力系统暂态 分析(48学时)、电气检测技术(48学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48学时)。
示例二:电路(72学时)、信号与系统(32学时)、工程电磁场(40学时)、数字逻辑电路( 64 学时)、模拟电子电路(64学时)、数据结构与数据库技术(40学时)、控制工程基础(48学时)、微 机原理与接口技术(72学时)、电机学(上)(32学时)、电机学(下)(48学时)、电力电子技术(48 学时)、发电厂电气工程(48学时)、电力系统分析(64学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64学时)。
示例三:电路(96学时)、数字逻辑电路(64学时)、模拟电子电路(64学时)、信号与系统 (48学时)、自动控制理论(56学时)、微机原理与应用(64学时)、电机学(上)(64学时)、电力工 程(上)(64学时)、电力电子技术(48学时)、微机保护基础(48学时)、电力系统自动装置(48学 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48学时)、电力系统故障分析(48学时)、工程电磁场(48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电子电气工艺实习、计算机软硬件实践、电气工程专业课程 设计、综合实验、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路实验、电子技术实验、电机与控制实验、电气工程系统实验、电力电子实 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本专业以电子、机械、测量与控制为基础,涉及现代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精密机械等高新技术交叉应用,具有鲜明的前沿性和综合性学科特色。本专业培养具备测量、控制和仪器领域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掌握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的技术方法,具有测量控制领域技术集成和仪器综合设计应用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在机械、电子、装备制造业、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各类工程领域从事测量控制与仪器领域的科学研究、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应用研究、质量控制和生产管理等工作。
本专业为全日制四年学制,本科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本专业具有机械电子工程博士点和硕士点,具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具有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硕士点和动力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点。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英语、工程图学基础、机械制图及CAD、工程力学、工程流体力学、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及应用、电路分析基础、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传感器技术及应用、智能仪表原理与设计、流体系统PLC控制、精密机械设计、精密仪器设计、工程光学、光电检测技术、流体控制工程、测试信号分析与处理、嵌入式系统与通讯技术、液压气压传动、电液控制系统。
本专业培养具有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专门知识,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具有水利水电工程、岩土工程、市政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等硕士点,有水利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点,有流体机械及工程、岩土工程、可再生能源与环境工程等博士点。毕业生可在水利、电力、水务、市政工程、交通土建等部门从事水文水资源及地质勘探、水资源规划、水利工程设计及施工、水利工程运行维护及管理、高铁地铁和桥梁隧道的施工组织与管理以及开展相关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高校从事科研及教学工作。
本专业为全日制四年学制,本科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结构力学、材料力学、水工土力学、电工学、水利工程测量、水利工程地质、工程水文学、建筑材料、水工建筑物、水工钢筋混凝土及钢结构、水电站和水泵站、建设项目评估与管理、水利水电工程定额与概预算等。
实践环节:水利工程测量实习、水利工程地质实习、水工钢结构课程设计、水工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水电站课程设计、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及管理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热工、力学和机械科学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和控制技术为工具,培养具 备能源生产、转化、利用与动力系统研发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以及具备节能减排理念,能在工 业、国防、民用等领域从事能源动力、人工环境、新能源研究开发、优化设计、先进制造、智能控制、 应用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与技术,接受现代科学与工 程的基本训练,掌握能源、热科学及动力系统基础理论,掌握计算机及控制技术等现代工具,具备 从事节能、制冷、动力、环保和新能源开发利用等领域设备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和应用管理所必需 的工程技术知识,初步具有应用所学知识提出、分析及解决本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本专业学生 还应具有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对职业、社会、环境有责任 感,树立节能减排的理念。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并能应用与本专业相关的数学、物理、力学、材料、机械、热工、控制、电工电子等工程 科学基础知识;
2.具有专门针对能源动力系统提出、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适应本专业要求的个人 能力和专业素质,能进行能源新产品和新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运行维护以及相关制造,具有集成 创新的能力;
3.了解能源生产、转化和利用的行业需求动态,熟悉能源高效转化和利用技术的理论前沿 和应用背景,贯彻执行节能减排的方针政策和技术路线;
4.具有在能源动力类企业的初步工程实践经验,了解能源与动力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及 时掌握并应用相关新技术为社会服务,成为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 技术人才。
主干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热科学基本知识(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工程设计基本知识 (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基本知识(电工学、控制理论)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工程流体力学(56学时)、传热学(56学时)、工程热力学(56学时)、燃烧基本原理 与建模(24学时)、机械设计基础(48学时)、机械制图及CAD基础(24学时)、电工电子学(72学 时)、自动控制理论(32学时)、工程力学(含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64学时)。
示例二:工程流体力学(A)(72学时)、传热学(72学时)、工程热力学(72学时)、燃烧理论 基础(16学时)、机械设计基础(64学时)、自动控制理论(72学时)、理论力学(48学时)、材料力 学(48学时)。
示例三:流体力学(80学时)、传热学(60学时)、工程热力学(75学时)、燃烧学(30学时)、 机械原理及设计(90学时)、工程图学(90学时)、电工电子(90学时)、自动控制原理(30学时)、 工程力学(12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工程训练(金工实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生产实习、专业课程 设计、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工电子实验、热工实验(包括工程热力学实验、工程流体力学实验、传热学 实验)、能源与动力相关方向的专业实验(如燃烧学实验、热工控制与测试类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年份省市科类专业学制计划类别计划数2021黑龙江理工智能制造工程四年普通类22021黑龙江理工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四年普通类22021黑龙江理工水利水电工程四年普通类22021黑龙江理工能源与动力工程四年普通类42021黑龙江理工机械电子工程四年普通类42021黑龙江理工测控技术与仪器四年普通类22021黑龙江理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四年普通类42021黑龙江理工冶金工程四年普通类42021黑龙江理
年份省市科类专业学制计划类别计划数2020黑龙江理工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四年普通类22020黑龙江理工功能材料四年普通类22020黑龙江理工冶金工程四年普通类22020黑龙江理工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四年普通类22020黑龙江理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四年普通类42020黑龙江理工智能制造工程四年普通类22020黑龙江理工能源与动力工程四年普通类42020黑龙江理工机械电子工程四年普通类42020黑龙江理工
2018年黑龙江、湖南、浙江录取结束,请考生登录网址:zhaosheng.***进行查询

2019年兰州理工大学黑龙江省招生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功能材料、城乡规划、工商管理、环境工程、生物工程、日语、能源与动力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土木工程、安全工程

2021年兰州理工大学黑龙江文科最低分数线为440文科最低位次为11771。2020年兰州理工大学黑龙江文科最低分数线为448文科最低位次为13102。2021年黑龙江文科录取分数线及黑龙江各专业最低分、最低位次1.2021年文科黑龙江录取

2021年兰州理工大学黑龙江理科最低分数线为391理科最低位次为46593。2020年兰州理工大学黑龙江理科最低分数线为453理科最低位次为39812。2021年黑龙江理科录取分数线及黑龙江各专业最低分、最低位次1.2021年理科黑龙江录取

2021年兰州理工大学黑龙江省招生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智能制造工程、水利水电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日语、机械电子工程(流体传动与控制)、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俄语、工商管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物联网工程、能源与动

兰州理工大学2017年黑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城乡规划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41分,生物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41分,环境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43分,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44分,功能材料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44分,高分子材料与工

兰州理工大学2018年黑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城乡规划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2分,市场营销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5分,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6分,冶金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7分,测控技术与仪器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8分,过程装备

兰州理工大学2020年黑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俄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48分,安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3分,工商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4分,生物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4分,市场营销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4分,环境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

兰州理工大学2021年黑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冶金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91分,工商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91分,城乡规划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96分,环境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97分,生物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99分,水利水电工程理科录取分数

2020年兰州理工大学黑龙江省招生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日语、土木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冶金工程、市场营销、物联网工程、环境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流体传动与控制)、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功能材料、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兰州理工大学2019年黑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市场营销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72分,城乡规划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73分,环境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74分,冶金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74分,工商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74分,生物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