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文学运动与文学思潮50年代、60年代的文学运动与文学思潮;“文化大革命”十年的文艺思潮。

第三章第三个十年(1937-1949)的文学一、文学思潮与运动国统区、沦陷区、解放区文学;文学思潮论争与胡风等的理论批评;文学创作的潮流和趋势。二、第三个十年的小说路翎、赵树理、张爱玲、钱钟书、老舍、巴金等小说创作;后期浪漫派小说等。三、第三个十年的诗歌艾青的诗歌;七月派、九叶派以及敌后根据地的诗歌创作。四、第三个十年的散文报告文学的勃兴;继承鲁迅传统的杂文;小品散文的多样化。五、第三个十年的戏剧广场戏剧的三次高潮;剧场戏剧的再度兴起与繁荣;

四、50年代、60年代戏剧老舍《茶馆》;田汉《关汉卿》。

五、第三个十年的戏剧广场戏剧的三次高潮;剧场戏剧的再度兴起与繁荣;

一、文学思潮和运动文学革命的发生;各类外国文艺思潮的涌入及其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新社团的创立;早起新文学的理论建设;文学创作的潮流与趋势等。

一、新世纪小说新世纪小说概述;精英写作的坚守;莫言等;打工文学与底层写作;“80后”青春写作;新媒体与文学新形态。

二、50年代、60年代小说50年代、60年代小说概述;柳青、梁斌、杨沫的长篇小说创作;李准、茹志娟的短篇小说创作;《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等小说。

五、第二个十年的戏剧走向广场的戏剧;剧场戏剧的确立;曹禺、夏衍、李健吾的戏剧。

五、80年代、90年代戏剧80年代、90年代戏剧概述;沙叶新、高行健的戏剧。

三、50年代、60年代新诗50年代、60年代新诗概述;郭小川、贺敬之、闻捷。